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图转大清 >

第128章

图转大清-第128章

小说: 图转大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不是来品鉴葡萄酒欣赏瓷器的。

“哥哥,我的商船也被袭击了,若不是听你的话,给船上装了大炮,那海盗船接近不得,这一船货,可就贡献给那伙强盗了。”弘曕气呼呼地拍了拍桌子。

“这样下去不行。他们现在瞄上我们了。”弘昼也忧心忡忡,“其他英国商船只要一打出旗号,海盗都不敢放肆,只有我们,他们专门袭击我们家的。”

弘历不说话,指头有一下没一下的磕击着桌子,过了一会儿,他才说道:“我们现在有两条路,一条,把咱们的财富贡献出来,换取皇位,我们变卖这里的一切,回国。还有一条路,就是我们和国内取得联系,以放弃皇位换取那边的支持,让那边对这边施压,换取咱们的安全,我们不能获得皇权,却获得财富,获得我们有能任意支配和享受咱们赚来的泼天财富。”

弘曕觉得,他这几年过的日子,比当年在国内当皇子的日子,要好的多,毕竟这边的人,和那边的人想事情的方式不一样,虽然有些地方不习惯,但这边的人际关系和政治氛围,还是比较宽松。他看着弘昼,想等他说说,他怎么想。

“我不想回去,那边来的信,我们也看了,十四叔和八叔斗法,现在谁也没有那种一言九鼎的气势了。我们回去,不管占哪个位子,都没有父皇当年的威风,没意思。”弘昼一向放肆和不羁,这时说话更是毫无顾忌。

“我也这么想。”弘曕赶紧接口。

弘历不说话,过了好一阵子,才说道:“按那边的规矩,尹继善今年,是任期最后一年了,派人把我们的意思告诉他,让他和十四叔沟通去。去年来的留学生里,不是有个尹家的孩子?”

“不用这样,就用我们的人,咱们既然递出橄榄枝,那边没有不接下来的理由。”弘昼胆大。

“也好过些年,我们回去,拿到和八叔那样的实权高官不是问题,十四叔聪明,但他还没聪明过八叔和尹继善,这几年,辅政院这边的权利越来越大,十四叔那样的皇帝,我也不想做了。”弘历下定决心似得,拍了一下桌子,“这事要尽快,那边早和这边交涉,我们的货船就早一天安全,光靠从图运手上弄来的这几门大炮,也不能保我们永远安全的。”

大事决定下来,兄弟三个心情都轻松起来,侍女送进来的葡萄酒和点心食品,就成了他们谈论的对象。

“我准备开个馆子,从咱们那里请些厨子,教他们做这边的菜,做出咱们那边的味儿。估计生意一定红火。”弘曕说完,抿了一口葡萄酒,一脸陶醉模样。

“你这馆子开起来,还不让你两个哥哥很给里面砸钱呐?到时候,大概我俩消费的,都够你的本钱了。”弘昼佯怒,瞪着眼说完,三个人都嘿嘿嘿笑起来。

老十四听了尹继善的汇报,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这可是去了他的一块心病:“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我看,这绝不是耍什么花招的,毕竟要我们派使臣和那边交涉的。”

“派人和他们接触,看他们除了想要我们给他以庇护,还想要什么?爵位、俸禄都不在话下。”

“他们现在有的是钱,听那边的留学生回来说,若果不是三个分家过着,他们就是英伦首富了。我觉得这话有点夸张,但他们之富裕,大概的确是少有的了。”

“你觉得,张若霭做这使臣,可合适?”

“嗯,合适。张家人以做事谨慎严密为众臣所敬佩。此事,的确是严密盖过一切。”尹继善点头。

尹继善磕头退出,张若霭就被急急召进宫里,紧接着,十四倚重的几位肱骨大臣都被招进了宫。他们商议了三天,结果是,先让张若霭过去看看,和弘历兄弟接触一下,看看那边怎么出牌。

可惜大清到英伦,路途漫长,又没有其他通讯方式,张若霭在海上往来好几趟,才把事情定了下来,三年都过去了,弘历他们损失了两船货物,让兄弟三个心疼不已。

十四的派张若霭为大使,和英国皇家谈判,就是答应从英伦进口他们的工业品,可大清国的工业现在也不比英国差,只不过的确两边的产品确实能够互补,这让两边的贸易更加空前的活跃,大清国内商业和实业空前繁荣,大大小小的资本家的美好日子,让人们心里早就存有的“唯有读书高”的信念,开始大大动摇。

随着留学归国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强烈要求拥有自己相应的政治舞台,那些只知儒学,其他事儿都不懂的科举出身的官员,越来越受人们的诋毁,终于,又过了十多年,张若霭主持辅政院时,已经是耄耋老人的皇上老十四,在取消科举的诏书上盖上了他的玺印。

没有了科举入仕,但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已经有人提出来了,本来就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中华民族,并没有因此忽视对后代的文化教育,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遍地开花,良莠不齐。做了多年学正,已经致仕在家养老的张进宝给皇上上书,即使没有科举,也依然要有学正,监督各地的学校以及对国家教育方向进行引导,得到皇上的嘉许。

那天,张进宝非常高兴,他特地去图府,拜见恩师。京城里,新兴的资本家,已经不满足他们没有功名,就不能建大宅门的规定,经过十来年的呐喊,终于,皇上下令取消了那些严格的等级制度,现在,所有的宅邸,都能从外表看出气主人的实力了。

图运和图清已经老了,他们现在行走都颤巍巍的,两个儿子已经长大成家,一个,热衷于各种机器,成天一身油泥,甚至脸上都抹上了黑污,但他却经常笑着露出一口白牙。另一个,和这个截然相反,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经常在外国住的日子,比在大清国内住的日子还要长。这位,便是图报国,在国外画坛名声显赫,在国人眼里,却让很多人诟病的人物,只因为,他酷爱画人物,画女人,尤其是,外国那些穿衣服比较少的女人。

国内画家,好些人私底下还是对他的画赞不绝口,明面上,都不敢说看过他的画儿,谁让他的画,让国内人觉得有伤风化呢?

图振国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整天嬉笑着绕在图运和图清的膝下,让这两位心怀大畅,图报国,却才刚结婚,新娘竟然比他小十几岁,他们是在游览威尼斯时认识的,在英国的教堂里举行的婚礼,弘历兄弟作为嘉宾出现在当时的现场,这位小新娘,竟然称弘历为哥哥,却原来,这还是位郡主,是康熙的嫡亲孙女,只因聪明好学,靠自己实力考取了国派的留学生,她喜欢假期去欧洲各地游览,只因此时,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她在意大利观光,顺带去了威尼斯,竟然有了和图报国的奇遇,促成这场良缘。

尽管皇室,已经不是几十年前那么高高在上,但和皇家结缘,还是让国人对图报国的认可程度大为增加,图报国辛苦了十几年建的西洋画院,这时才得到长足发展。

凤氏兄弟,也致仕养老,他俩的孩子,却都没有继承夫亲的衣钵,凤煜的孩子,去了英国回来,专心于商业,现在已经是纺织产品出口大亨,而专心科技和发明的凤熠,两个儿子,却都极是热衷于政治活动,尤其是他的老2,演讲口才一流,在国内也是名声显赫,凤煜曾警告侄子,过犹不及,说他很有可能会遇到不测,这位热血男儿却并不把伯伯的警告当回事儿,他要把他的热血,献给中华民族的大业。

李刚带着儿子,去景州住了一段时间,那个对他来说,居住时间极短的故乡,虽然脑子里没有多少印象,但那个小村庄的人,对他的热情,却让他和儿子感动不已。因为有图清的支助和扶持,这里从中年人这一代,都受到比较好的教育,也有资本从事各种商业和制造业的活动,他们村,明显比其他地方富裕。

李刚最喜欢这里过年闹红火了,他舞不动狮子,踩不了高跷,但他能看,掏钱赞助狮子队练了一冬天,竟然在景州城里的比赛拿了头奖,他回京城,给姐姐说起此事,还一脸的洋洋得意,惹得图报国让他下一年带上他去,他要把那热闹景象,画出来……

END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