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图转大清 >

第124章

图转大清-第124章

小说: 图转大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王爷,怎么成了火器营总统大臣了呢?要知道,谁要是掌握了火器营,谁就有可能掌握这个国家的印把子的。

他甩甩头,那些多余的想法,他不想继续想下去,他就是一介武夫,是听从命令听指挥的。管谁去当皇上呢?不论谁当皇上,都是爱新觉罗的家务事,与他李刚无关。

廉亲王对人十分随和,李刚行过礼,还很拘谨,八王爷却随意地指着身边的椅子:“宝大人,坐下说话。”

“谢廉亲王。”

“宝大人,听说你武功不弱,综合了满蒙以及汉人武术精华,在善扑营里做头把交椅的?”

“不是,不是,我是练得比较杂,在善扑营,教习的时候,也就教的杂了些,哪里能说做头把交椅呢,博而不精倒能成为第一了。”李刚赶紧说道,这些说辞,是平时不服气他的人,攻击他时说的,他没什么文采,在这里掉文,肚子里的墨水,有点不够用。

“呵呵,李大人很谦虚嘛,这些话,都是那些不如你功夫好,还拿着架子不肯低头的人攻击你的吧?善扑营这几年,谁不知道你武艺好,人也爽快的。”

“王爷过奖”李刚心里很激动,他不求高官厚禄,却非常希望能得到人们的认可,那些没什么能耐却借着家族势力眼高于顶的人攻击他,是他心里的痛处。廉亲王是谁?圣祖皇帝的亲儿子,若说权贵,能贵过他的有几人?他却这么肯定自己的能力,李刚心里,就像熨烫过似得,顿时服服帖帖,全身的毛孔,都舒展了。

“宝大人,你过来咱们火器营,必能像你在善扑营一样,成为一把带兵的好手。为咱大清国国家安定和平,贡献力量,你说,对吧?”

“末将一定不负亲王千岁所托。”李刚激动地站起来,对廉亲王行礼,嘴里,则重重地向他下着保证。

“宝大人,快请起,起来说话。”

廉亲王还是那样波澜不惊的模样,他拉着李刚坐下,笑眯眯地问:“李大人除了姐姐,近亲的,还有什么人吗?”

李刚摇头。

“那,你和你姐姐,感情一定十分亲密了?”

“嗯,姐姐姐夫对我甚好。嘿嘿,我家里不论有什么事儿,只要我和内子说一声,姐姐都会帮我处理的。”

“唉,还挺羡慕你的,有这么好的姐姐。”

“姐夫也很好。我以前担心——”李刚不好意思说下去了,他最初,担心姐夫为了子嗣续弦姐姐,和其他富贵的官员一样,妻妾成群,姐姐有多婢女的经历,肯定会因此受到攻击,那姐姐的日子大概就不好过了。他没想到姐夫竟然没有妾室,连个通房都没有,姐姐醉心她的机器试验,心无旁骛,竟然过得幸福快乐。

“担心姐姐过不好?你姐夫是个至诚君子,你姐姐又是天下少见的奇女子,你的担心大概多余了吧。”

李刚见廉亲王总能说到他心里,一种相见恨晚,终于觅到知音的感觉让他激动,他使劲点着头,嘴里附和着:“亲王千岁你说对了。”

“我看,你对你姐姐这么担心,你姐姐势必对你的担心会更甚呢。”廉亲王推心置腹地说。

“是的,姐姐经常早早为我打算,我刚想到,姐姐都给我办好了。”

“那,你觉得,你姐姐想让你怎么过才好?”

“姐姐希望我平平安安,幸福快乐。”

廉亲王以为,李刚会说,图清希望他富贵荣华呢,见他这么说,马上理解图清的意思,这两姐弟小时候吃尽苦头,安宁、愉快、无忧无虑大概是当姐姐的对弟弟最大的希望了。

“你到火器营,好好干,别让你姐姐为你担心,你说,好不好?”

“嗯,我会的。”

廉亲王从李刚的眼里,看到希望能不负自己对他的理解和信赖,急于想要表现自己,想要获得肯定的迫切愿望,嘴角慢慢咧开,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亲王千岁,你公务繁忙,卑职就不打扰了。”李刚识趣地起身告辞。

廉亲王送他到大门口,李刚心里,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亲王千岁留步,末将告辞”

出了廉亲王府,李刚心里激动了好久。他不知道,廉亲王是因为姐姐姐夫才这样对他的,他还真的在火器营全力以赴,整天学着怎样放枪,怎样练兵,还专门去了姐姐那里,讨教这新式枪械,怎么才能练好练精。

十四王爷顺利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廉亲王也成了辅政院掌院大臣,大清国在安宁中度过了危机,好些看出时局不稳的人都暗暗舒了口气。

图清给李刚讲了好些火器营怎样训练的知识,让李刚对姐姐崇拜地五体投地。他已经适应了火器营的日常训练,姐姐教的新招,他在摸索中慢慢使用在训练中,取得显著成效,营里的上上下下,对他都尊敬异常,廉亲王还专门召见了他,对他褒奖不已。

他已经不那么痴迷练武功了,再高的武功,也抵不住火器嘭地一下。但有武功,的确能帮助人更快更好地使用火器,这是他后面才感悟出来的,他在火器营的第二年,就没有人比他更好更快地使用这先进武器了。

姐夫除服不久,皇上就授予他火器营总统大臣之职,李刚按大清国官员制度,得避嫌,他被调出火器营,又回到善扑营。

离开他依依不舍的火器,让他难过了好些天,他专门去拜会廉亲王,本来想让廉亲王准许他带火器出营,事到临头又觉得不妥,这才改成火器营试射新枪炮时,能让他去看看,廉亲王要通过他掌握图运夫妇,当然一口答应。

谁都认为李刚的官儿,到这里就到顶峰了吧?廉亲王都不认为还有升他职位的必要,但事情总是在变化中让人意外。

几年后,凤煜奉命去海参崴,如何在他身边安插合适掣肘他的人,让皇帝和廉亲王苦恼了好久,最后,决定派了李刚。

一是李刚有武功,会火器,贴身保护凤煜是很好的选择,凤煜对他也比较信任。二是,李刚对新皇帝很忠诚,他为了姐姐一家,会极力阻止凤煜为了雍正叛乱的。

为了收买李刚,皇帝老十四和廉亲王决定给李刚加官进爵,李刚以三品大员的身份,登上了凤煜前往北海的大船。

图运和图清当然能猜出李刚升职的背后用意,他俩相对一笑,李刚,还真是个好运之人,福将。

正文 雍正之彻悟

雍正之彻悟

凤煜知道雍正已经出国了,他去海参崴,是彻彻底底为了国事,老十四皇帝明面上派的李刚这个保镖,还真是对自己很有好处的。李刚这些年,热衷于使用火器,船上的兵卒,每人都配新式的炸药枪,船上的炮,使用的也是炸药炮,李刚既会带兵又会用枪炮,还有武功,有他随身跟着,凤煜就只需要做好谋划就行了。

营救雍正,陈公公用了三年多时间,凤煜能做得并不多,陈公公让他知道的,雍正刚开始囚禁在雍王府,陈公公刚开始去探视,刚进院子,就被侍卫发现了,图清当年在归化,给房顶上布铜铃的方法,在京城的豪门大院里传开,这时的雍王府,当然就有这样的布局。

陈公公就没想着能一次成功,铃铛一响,他就撤了。雍王府的护卫,还追了出来,不过,那夜天黑得很,借着夜色的掩护,他没怎么费功夫就摆脱了追击。

雍王府是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方,他接连去了几次,就查出雍正住在哪个院子里了。那天,他和助手,带了一大群猫,从不同方向,抛向雍王府院内,里面顿时铃铛声四起,他听到里面人声嘈杂,就和几位助手一起跳了进去,那些助手,故意暴露目标,引得院里的侍卫追逐,他趁机缩在后院一个厅房的大梁上,院内灯火通明闹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沉静。陈公公悄悄摸进雍正住的地方,借着外面挂的灯笼的光亮,他和雍正见了一面,夜深人静,他们不能多说什么,他要给雍正一个信息,就是,他会救他出去的。这时,雍正已经被囚禁了一年多了。

雍正刚开始,过得十分艰苦。他从前一天的日理万机,变成翌日的无所事事。面对空荡荡的监禁所在,他的心非常愤懑难平。接下来几天,他的丹毒发作,全身抽搐,让他痛苦难耐。

和一往不同,当然不会有太医,也不会有人尽心尽力伺候,这里的几个太监,一个个老眼昏花、行动迟缓,比雍正的身体还要差,他们帮雍正捶腿摩背,经常时间长了,自己都腿打哆嗦,站立不稳,雍正又气又无奈,最让他难受的是饭食,他不是一个特别挑剔的人,但厨娘也是太差劲了,整整一冬天,几乎每天都要吃一顿洋芋擦擦(土豆擦丝,拌上面粉,放盐后蒸熟。讲究一点,再炒或泼热油调味)。一个月难得见一次荤腥,好不容易有一次,也最多是个猪肝羊肝之类。

雍正心情不好,再加上吃得不好,身体日渐衰弱。陈公公一见,心中大为悲痛,当场,眼泪就扑簌簌流下来,他压低声音,让雍正保重自己,一定要好好活着,等着他的营救。

大概是有了活着的希望,雍正不再每日把自己拘在房间里,他开始出房间散步活动,锻炼身体。

老十四和八王爷的政权,已经基本稳定,他俩相偕着来看雍正。胤禩还对雍正身体瘦弱表示了很大的关心,他传来太医,让给雍正治病,还要厨房改善伙食。走过场做表面功夫,胤禩是专家中的专家。除了太医给开的那一个疗程的汤药,其他的事儿,都让雍正气愤难当。

春天了,土豆大概少了,厨娘的洋芋擦擦不像以前的频率那么高了,胤禩指示的增加荤菜她也做了。那荤菜,也就是猪肝羊肝等动物内脏,几乎不见正经肉。雍正这时,对这些已经麻木了,那几副汤药可能也起了点作用,他的丹毒发作不那么频繁,他每天在屋外晒太阳、散步、打拳练功,饿得也快,每次到了吃饭时间,他常常已是饥肠辘辘。想想也是,饭里没什么油水,哪能不饿得快呢?

陈公公又一次探视雍正时,让人发现了,他武功高强,最后终于逃脱,但十四和八王爷大概觉得这里实在不保险,他们安排人,夜里把雍正换了地方。

雍正是个佛教徒,新地方每天悠然的诵经声,让他心里渐渐平静下来。他开始跟着颂起经来。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终于感悟到,自己以前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佛教徒,但自己从来没有真正理解佛家境界,也没有真正理解佛家的那种思想。他本性急躁,关进这里,没有了没完没了的国事要他处理,没有永远也解决不了的贪腐和亏空让他生气,刚开始,他对十四和老八恨之入骨,也对国家大事耿耿于怀,随着日子一天天流逝,脑子里关于那方面的记忆,也慢慢淡化。什么时候,丹毒不再经常侵扰他的肌体,他的脸色,也不那么苍白中夹杂着青黑,而是有点白皙中透出红润,他比以前胖了,脸上的斑点都减少了。

陈公公再一次找到这里,大概囚禁他的人,觉得此地偏僻,不容易找来吧,或者一年多时间,这里一直安宁平和、波澜不惊,院内的侍卫,比以前懈怠了。

陈公公是在和尚晚课时来的,正是守护的侍卫交接的时候,该交班的侍卫,见接替的迟迟不来,就到值房里去催,接替的,正在掷骰子狂赌,赌红眼了,不停地说:“再一把,再一把我就停。”交班的,站边上看,也忘记了催人,一群人在值房吵吵嚷嚷,给陈公公以可乘之机。

“皇上”陈公公行了大礼,雍正急忙把他拉起来。

“老陈,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你移过来没几天,我就知道了,我当时在准备救你的事儿,不想打草惊蛇,就一直没进来。”陈公公依然恭敬地半弯着腰,站在雍正面前,到了这里,伺候雍正的太监都没有跟过来,那些侍卫,在雍正跟前一个个倨傲得很,雍正对陈公公这样,很有些不习惯了。他拍拍身边的炕沿,“老陈,坐下说话。”

陈公公赶紧行礼:“小的就这么站着”

“皇上,几位阿哥,我也找到了,我先把你移出去,最后再来救他们。阿哥们那里风险比较大,如果那边让人发现了,这边也就没戏了。我现在可以安全的救走你。”

“你能救走几位阿哥就行了,我在这里每天诵经修行,日子很安宁,你救不救我,都没关系。”

陈公公眼睛瞪得老大,心里很吃惊,皇帝,是国之第一人,任何时候,都必须以他为重的,现在忽听雍正这么说话,陈公公心里震动之大,实在是没法用言辞来形容。

“皇上,奴才一定会救走你的,你放心,我尽快做好营救的事儿,这里已经有了万全之策,也马上就会成功了。”陈公公听外面那些侍卫还在喧闹,和尚晚课已经停止,知道不能再停留了,他依依不舍地给雍正说:“过不了多久,奴才就会救主上出去,很快的。”他略停一下,接着说:“皇上,我去了,你好好保重。”

他轻轻拉开门,借着夜色,无声无息地走出,身影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