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900章

寒士谋-第900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常不必杞人忧天。你如此顾虑重重,岂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耶!?此中必如我所料之!!”

马良见法正大失以往冷静,面色一变,张口yù言。此时,张飞环眼一瞪,拍掌喝道。

“法公所言甚是!我等优柔寡断,反而正中jian贼下怀!!我决意已定,令三军歇息一日,详装撤去。我却走小路引军偷袭陈仓,法公你等则引大部兵马复回望大路接应,杀唐贼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攻破陈仓!!”

张飞满脸决意之色,厉声吼道。马良见状,无奈摇而叹。

于是,蜀军歇息一日后,拔寨而走,详装撤军。当夜,张飞却引一部精骑往小路而走。忽然,一声炮响,道侧两部唐军猝然杀来。只见王双引军从左边杀来,李丰引军望右边杀来。张飞见状面色大变,蜀兵皆以为中计,尚未厮杀,已然一片大乱。

王双纵马飙飞,口中喝道。

“张翼德,你已中我家军师庞士元之计也。何不快快下马投降,可免你一死!!!”

天下传言,卧龙、凤雏,得之其一,可平天下。庞统与诸葛亮齐名,张飞深知诸葛亮有鬼神莫测之谋,自然也不敢小觑庞统。此下张飞一听庞统之名,顿时如坠入冰渊,浑身寒澈,已自知中计。

“不好!!又中狗贼jian计,快快撤军!!”

张飞一声令下,蜀兵慌乱撤走,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chao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王双、李丰忿然从后掩杀。张飞见唐兵攻势猛烈,心里一紧,猛地勒马回后,冲往阵前,厉声喝道。

“燕人张翼德在此!!何人敢前!!?”

王双虎目一瞪,毫无惧色,骤马拧刀,赫然杀向张飞。张飞见王双年少,心有轻视之意,猛起蛇矛,只使了五成力劲,迅猛搠去。王双暴瞪虎目,厉声一喝,抡刀就砍。‘嘭’的一声巨响,两柄兵器竟然同时荡开。张飞面露惊色,暗道此子力劲浩大。说时迟那时快,李丰斜刺里杀来,枪若匹练飞射,倏然刺向张飞心窝。张飞不敢怠慢,抖数精神,挪身避开。王双趁机迎上,拧刀暴砍乱劈,招招力劲威猛,如同一头疯虎一般。李丰在旁,拧枪急搠,枪式刁钻毒辣,两人并力而攻,一时却是杀住了张飞这头绝世凶兽。张飞前番伤势未愈,见二人攻势极猛,本就慌乱的心思,又是乱了几分。

且说,法正、潘平引军正往大路赶来,忽闻得喊杀声起。法正顿时面色一变,回想起马良之言,惊呼而道。

“不好!果然中了庞士元jian计了!!”

潘平闻言色变,法正急稳住心神,拨军望小路赶援而去。就在此时,四处山头擂鼓声大作,喊杀声从四面八方赫然暴起。法正、潘平听得心惊肉跳,以为唐军伏兵杀来,急引兵望小路慌乱冲去。

另一边,张飞正与王双、李丰拼杀。两员小将甚是骁勇,硬是抵住张飞。此下,忽然喊杀声大作,不一时又如山崩地裂,地动山摇,只见无数兵马慌乱从小路冲来。王双见之,故作色竭斯底里地扯声喝道。

“大王伏兵已出,诸军何不拼死而战,一举攻破贼军!!”

王双喊声如雷,似乎若有其事,唐兵齐声厉吼,各个勇不畏死,奋勇扑杀。张飞见这般乱势,顿时心头大乱,又见四周人chao极多,哪里还顾得与王双、李丰拼杀,连忙勒马转后,逃窜而去。王双、李丰赫然掩杀而去,两人杀入乱军之内,如同猛虎扑入羊群,捣得天崩地裂,蜀兵兵败如山倒。两部蜀兵互相冲塌,死伤无数。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惊呼声响不绝耳,震荡天地。王双、李丰各引其部署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杀得蜀兵一片片人仰马翻,波开浪裂,直冲至大路时,比及已是平明时分。王双、李丰方才撤兵退去。

待王双、李丰赶回陈仓时,报之前事。徐庶闻言,扶须一笑,冷冷而道。

“哼!那法孝直素来才智过人,如今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来徐庶昨日说计,教王双、李丰先前往小路埋伏,却又教一部兵马在大路埋伏,又是故技重施,施以疑兵之计。而早前,正如法正所料。徐庶故意在陈仓城虚张声势,却是料定法正能看出破绽,故而诱之。法正不知中了徐庶jian计,兵而行。而徐庶深知兵法之诡谲,却又教王双、李丰二人借用庞统之名,教彼军以为自军大部人马果真已从凉州赶至。此所谓虚之则实,实之则虚,妙用无穷。而当法正所引的那部蜀兵,听得小路上的厮杀声,必知受到埋伏。这时,埋伏在大路上的唐兵,趁机虚张声势,擂鼓大作。两部蜀兵互相自扰,反倒助了徐庶的计策。此番战役,徐庶几乎料算一切,可谓是奇谋百出,此等高智,实在教人叹为观止。

另一边,且说张飞、法正等人仓促撤回。马良听闻昨夜战事,脸色连变不止,其中虚虚实实,实在令人一时难以看透。张飞折了一阵,不敢贸然突进,三人商议后,决定不再多做纠缠,望南郑急撤而去。

数日后,在陈仓城外。只见遥远处,风尘盖天,旌旗蔽日,一部部唐兵望陈仓进往而来。徐庶听闻文翰引军已到城外,急忙引王双、李丰等将出城郭迎接。直到晌午时分,陈仓城外人山人海,各部兵马气势宏伟,文翰骑着踏云乌骓,脚踏金鞍,玉带锦衣,一身龙纹金甲,武士手执大红罗销金伞盖,左右金瓜银钺,镫棒戈矛,打日月龙凤旌旗。城内一众将士见得文翰亲临,无不士气大震。徐庶、王双等人急来拜见,文翰跃身下马,却不见黄忠身影,刀目一眯,急忙询问。徐庶脸上忽起悲痛之色,将前事一一告之,一并又将关索之死告说。文翰听闻黄忠战死,张辽重创,关索被潘平所杀,一连串噩耗袭来,如若狂雷连环劈打。文翰血气狂涌,仰天痛啸。

“蜀贼犯孤国境,使孤之将臣死伤夭折,此仇不共戴天,势必报之!!”

文翰怒恨滔天,急望公廨,祭之黄忠、关索灵柩,大哭不绝。庞统、徐庶等人则负责安置军马。至夜,众将赶至。文翰刀目血红,声撕力竭喝道。

“此等血海深仇,如何不得报之!!?”

文翰喝毕,教斥候,进往打探,同时又传令三军,蓄势待,只待明日与蜀兵拼杀。次日,斥候回报,报说蜀兵已撤。文翰怒火汹涌,急yù出军追袭。庞统与徐庶对视一眼,两人齐出,同声作揖而道。

“时下长安战况不明。主公先且息怒,派人进往长安探之,待长安局势稳定,再起大军,亦是未迟。”

文翰闻言,怒火一收。这时,忽有将士传来急报,称诸葛亮出祁山,袭击长安。幸赖诸军协力死战,已然杀退蜀兵。诸葛亮兵败而退,撤往南郑。此番来报的,却是周珑派来的将士。周珑唯恐文翰一时难以接受噩耗,并无将戏志才夭折,关羽、徐晃重伤之事告说。文翰听闻,刀目一凝,杀气腾腾地喝道。

“诸葛村夫不自量力,竟敢奇袭孤西唐都城,冒孤西唐国威!此下蜀兵皆退于南郑,孤自当提军亲往,收复南郑,再倾势一举攻破蜀汉,扬孤西唐之威!!”

文翰此言一落,庞统奇丑无比的面容上猝然射出两道精光,疾言厉色而道。

“唐、蜀两国之战,持续已久,两国皆极耗国力。幸我西唐国力宏盛,兼有无数忠烈之士,为国效以死力。如今蜀计穷智短。兼之我国近日遭蜀贼祸乱,曹魏必望能趁虚而入。当今之重,主公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盛势破之,攻略西川,以慰诸位英杰在天之灵!!”

文翰闻言,面色一紧,以明悟其中利害,急与庞统问道。

“依士元之见,孤该当若何!?”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群贼

   “主公可教人进往长安,教子龙征集兵马,望南郑进军。我军亦往南郑齐。两路并进,蜀兵见我军势大,为保存兵力,以护其国,必然仓促撤去。即时我军夺回南郑,安抚已定,再如此如此。即时,蜀国内忧外患,诸葛孔明纵有经天纬地之智,亦回天无术矣!!”

庞统双眼晶亮,浑身骤一股庞大气势,大有指点江山之绝世智慧。文翰闻言,脸色一怔,凝声而道。

“好!诸葛亮自以为铲除马孟起,便可将南蛮收之为用,却不知孤手下早有奇兵潜伏。眼下蜀国国力耗竭,已无抵挡我军之力。如士元所说,为防曹魏乘虚而入,诸公当努力向前,早日攻克西川!!”

文翰厉声一喝,一众文武齐齐纵声回应,声浪如chao,震得整个府衙如在摇晃。

且说就在西唐、蜀汉两国斗得天翻地覆。是岁六月间,自荆州平定,孙权败退归吴,中原太平。曹cao正于荆州,cao练水军,征集兵马,以望能早日平定东吴,收复江东。而在洛阳皇都,汉献帝听闻曹cao种种威迹,心惊胆寒,又听闻西唐与蜀汉激战正烈,蜀国虽顽强抵抗,但局势不容乐观。汉献帝见汉室大势已去,终日寝食难安,唯恐一日,曹cao篡谋夺位。。。

却说,司马懿自从入仕曹魏,行事屡屡小心谨慎,不敢展露其智。曹cao见此人行事不卑不亢,看似赤胆忠诚,却又事事留一手,暗里不知捣鼓着什么阴谋。曹cao并不喜他。遂不重用。司马懿在朝中,任魏府主薄之职。忽有一日,司马懿与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商议一夜。次日,忽然四处来报,报称凤凰、黄龙现于邺郡,铜雀台之巅。这等瑞徵,暗中不少人谈论,乃魏当代汉之兆。

此事一出,朝廷震荡,讨论纷纷。荀彧见之,虽有心压制,怎奈朝中诸臣,早有以魏取汉之心,此下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夜,群臣赶至荀彧府中商议。

来者乃有华歆、辛毗、陈矫、陈群、桓阶、李伏、许芝、司马懿等一班文武官僚。荀彧似乎已知众人之心,脸色黯淡,心如落低谷,长叹一声,整装而后,遂往公厅迎接诸臣。众人一见荀彧走出,纷纷脸色一变,齐齐拜礼。

荀彧眉头深锁,双眸如炬,环视众人,最后目光停在了众人之最末处的司马懿身上。荀彧那目光仿佛能看透一切,司马懿连忙作惶恐之色,低着头,不敢正视。荀彧脸色威凛,忿然甩袖,冷哼一声。众人见荀彧脸色不喜,面面相觑,皆无人敢先言。须臾,华歆脸色一凝,慨然而出,凝声而道。

“汉室久已衰微,天下崩裂,唐、蜀、吴三国各割据一方,不尊朝廷。若无魏王殿下坐镇中原,三国早就作乱,直逼天子。如今魏王收复荆州,正与吴贼对峙于长江之岸。以魏王经天纬地之智,不出数年,东吴可平矣。而荆州一失,蜀国力大折,岂能抵挡西唐之势。依歆所料,将来天下将成两雄争霸之势。而待魏王收复江东,天下已平三分之二,倾国而举,与西唐一决雌雄,不出数年间,天下可一统矣。

魏王功德巍巍,生灵仰望。今有此吉兆,实乃天人所应。魏王当宜应天顺人,早正大位!实乃天下万民之幸耶!!”

华歆话音一落,诸臣异口同声,纷纷进谏。荀彧脸色愈变愈是黑沉,猛地一甩衣袖,怒指厅上诸臣喝道。

“放肆!!你等yù要险魏王于不仁不义哉!?魏王事汉多年,虽有功德及民,然位至于王,名爵已极,实乃皇恩浩荡。天子登位至今,兢兢业业,虽无功亦无过也,你等何等何能,岂可罔论禅让异位之事!!?”

荀彧满脸chao红,怒声如雷,一身浩然正气。诸臣听之,无不心怯。这时,辛毗神色一凝,作揖而道。

“明公所言差矣。实非我等放纵,今天有吉兆,拒之不祥。魏王一生功德无数,平黄巾,起十八路诸侯讨伐灭董卓,败李催、郭汜迎登天子,后铲除江南伪帝袁术,平定河北枭雄袁绍,诛杀江东霸王孙策,种种功绩,古往至今又有何人可比肩耶!?如今魏王又击败潘凤,收复荆州,退孙权,列军长江,赫赫威严,震慑华夏。如此世之英豪,若不能登于帝位,实教中原群杰寒心。荀公深受魏王器重,当为先驱,我等皆愿随应,可安排受禅之礼,令天子将天下让于魏王!!”

“你!!大言不惭,放肆至极!!!”

荀彧双眼一瞪,怒声吼道。这时,陈群亦出,舌唇如剑,话如珠,厉声喝道。

“荀公息怒。且听某一言。孟夫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等睹圣贤之书,当以为效之。今魏王登位,实为天下百姓之望也,天下江山唯有在魏王辖下,方得荣盛。当今天子,难统大位,自要效仿古帝,退位让贤。还望荀公深明大义!!”

陈群素来牙尖嘴利,这一席话说得荀彧哑口无言。司马懿暗暗心喜,与李伏、许芝两人暗打神色。原来两人早前乃受司马懿教唆,暗中说服华歆、陈群等臣,前来劝说荀彧主持大局。此下李伏、许芝慨然而出,跪伏叩,齐声喝道。

“此事事关天下万民福祉,还望荀公三思!!”

群臣见状,亦纷纷跪下苦苦相求。近年,曹cao兵伐荆州,又与东吴连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