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万历王朝 >

第36章

万历王朝-第36章

小说: 万历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要坐在正中间,法司怕他啊,就叫他坐中间了。他一坐,堂下的罪犯乐了,罪犯说,你怎么成了审官了,我看这儿不像是审案子了,像是大堂子。

万历怪异:“什么叫大堂子?”

“我们那儿称家祠叫大堂子,那罪犯说,正中间坐的是堂婆,旁边坐的才是堂公,你说我对堂婆招供呢,还是对堂公招供?”吴顺笑着解释。

万历大笑,堂公堂婆,有趣,有趣。

万历说:“吴顺,你要嘴严一些,要是太后问起来,你就说……”

吴顺说:“太后问起来,我就说皇上来刘妃阁里睡了一夜,第二夜又去杨妃阁里睡的。”

“对,对,你就这么说。”

吴顺有些担心:“我是能这么说,只是太后要问得详细了,奴才就得死了。”

万历说:“那不会,太后问得详细了,你还这么说。”

吴顺说:“皇上,那就不行了,太后问,昨晚皇上睡在哪一阁里?我怎么说,我说是刘娘娘,还是杨娘娘?我说不上来了,一旦说错了,我怎么办?”

万历笑:“你就单日说刘妃,双日说杨妃好了。”

吴顺谄笑:“这个法子好,太后一问,我就说,太后,今儿个是双日是单日?太后就怪了,单日怎么了?双日又怎么了?我就说,皇上说了,要奴才说,双日是在杨妃那儿,单日就在刘妃那儿。每逢初一、十五必在皇后那儿住。太后说,我不知道今儿是双日是单日,我只问你昨晚皇上在哪儿住。我就说,太后啊,奴才只知道这么回事儿,皇上在哪儿住,奴才哪知道啊?奴才陪皇上一进阁子,皇上就把奴才当狗一样给踢出门来了,他在哪一间住,奴才不知道啊。皇上,这么说行不行?”

万历大喜:“行,就这么说。”

万历这天去皇太后宫里,与两宫皇太后说话,正说着,冯保来了。皇太后问:“听说皇上大婚,你没动用皇上的多少银子,你哪儿来那么多的银子?”

冯保笑了:“老祖宗,你不是知道吗?自从正德皇帝那时,就司礼监的大珰拿二十四监的监正每一家一年三万银子,老奴才拿这些银子,总共也有几百万两了,除了给一些太监们日常一些赏银外,没什么用项啊。我要那么多银子做什么?皇上这回大婚,我正好孝敬皇上了,就全都拿出来了,献与皇上大婚。”

慈圣皇太后赞叹:“大伴儿,你真是皇上的好大伴儿。”

仁圣皇太后问:“张居正回家了,他在路上怎么样了?”

慈圣皇太后淡淡地说:“他总算是回家了,他是一个孝子,就应该回家省亲,就应该回家葬父,这样才好。”

万历想,母后从前对张居正很好,但从他父丧夺情一事,就对他有些看法了。但他从不说破,只是说,我给足了他面子,他一路上都坐三十二人扛抬的大轿,一路上的官船都有府县警跸,各府县献上土仪,我还命各府县给他香烛蜡纸,他有什么不好过的?

冯保说:“张先生会感激皇上的。”

万历笑一笑,心想:他感激不感激,我可不在乎,我只想告诉天下的臣子,我对他不薄,让他也知道我的心意。

仁圣皇太后说:“张居正是一个铮臣,他有心,皇上有意,这件事就会做得好。”

慈圣皇太后突然问:“我听说了,有人禀报,张先生家里的人在江陵夺田占地,占地近万顷,是不是太多了,他家原来是富户吗?”

冯保说:“他家兴许有那么多的田地,兴许没有,但张先生不是要丈量天下的田亩吗?要他丈量好了,能丈量出偷漏的田亩,也能多些税入。”

慈圣皇太后说:“我听父亲说,贵族的田地多些,有些人的田地不必交税租,便有些农民愿意把地入在大户人家的名下,慢慢的那些地也就成了大户人家的了,这样是不是不好啊?”

“好是不好,那得两说。你看我们这些玩艺儿,足有近十来万人呢,你说我们愿意入宫吗?不愿意,从小入宫里不愿意,跟死了一回似的,家里不穷,谁愿意入宫啊?可我们一入了宫,就愿意了,在宫里,吃得好,睡得好,主子再对你好,你就更是有劲儿了,活得还满有劲儿,是不是?这时你说,我们愿意入宫还是不愿意入宫,连自己都说不明白了。”冯保连比划带解释地说。

慈圣皇太后说:“说得好。”

仁圣皇太后也点头:“冯大伴儿会说话。”

慈圣皇太后问:“张先生回家,带的这个女人是什么人?”

冯保心情一紧张,便犹豫了一下。慈圣皇太后说:“你不愿意说,就算了。”

冯保马上解释:“我哪是不愿意说,我是替皇上打探一切的,皇上愿意知道,我就说。”

冯保看万历点了一下头,就说:“张先生这一次回家,因为很想家,再因为很风光,还因为他得在家里呆上那么一段时间,他就得带足了人……”

仁圣皇太后笑说:“你就直说,他到底带了个什么样的女人回去?”

冯保说:“是个美女,很美呢,丰若有肌,柔若无骨,是张先生最喜欢的,是高拱送他的……”

慈圣皇太后一皱眉:“高拱不是早就罢黜了吗?怎么与他还有牵扯?”

冯保说:“确实是高拱送与他的,可能是高拱原来喜欢的女人吧?又送与张先生了,张先生很看重她,据说,她能帮张先生出谋划策呢。张先生最看重的就是这个女人,她是张先生的心腹。”

慈圣皇太后说:“我不明白,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万历笑:“不说这些了,说些高兴的事儿。”

慈圣皇太后问冯保:“你这些天在暖阁里与皇上在一起吗?”

冯保笑答:“大白天的都在一起,晚上奴才就不与皇上在一起了,有当值的少监,皇太后有什么事儿,奴才禀报就是了。”

慈圣皇太后犹豫一下,问:“听说皇后打宫女,有这事儿吗?”

冯保笑:“皇太后,这种事儿在宫里是常事儿,皇后责罚哪一个不听话的宫女,也是有的,皇太后操心了,要奴才去问一问吗?”

慈圣皇太后说:“你去问一下,看有没有这种事儿,打坏了人没有?”

冯保出来了,他没去问,回到暖阁,去看刘妃与杨妃。杨妃家是富户,又会来事儿,冯保一直很待见她。一进了暖阁,杨妃就说:“大伴儿来了,快请坐。我爹拿来的茶很好,是毛峰呢,你拿去喝吧?”

冯保笑:“哪能老是让你破费呢?在这些主子里,只有你最心疼老奴。”

杨妃笑:“你可不是奴才,你是皇上的大伴儿,也是咱们的救星,你要是成一老寿星,咱们就受用了,在宫里不受苦,这不比什么都强吗?”

杨妃也想问一下,听说昨夜里,王皇后在宫里把一个宫女打死了,一早就拉出去埋了,不知道这事儿是真是假。但她不敢问,就只问:“大伴儿,这两天皇后那里没什么事儿吧?”

冯保轻声说,谁说没事儿?皇后主子打死了一个宫女,她命人用廷杖打,宫女不会打,就让小珰打,打得皮开肉绽的,到了晚上,那宫女还有气儿喘,皇后不许人动她,就躺在阶下,一来二去的,就没气儿了,一大早人去看,早就硬了,人死得透透的了。

杨妃说:“皇后也没什么事儿,打死了人,她不伤心?”

冯保说:“这主子不伤心,有说有笑的,挺高兴。”

杨妃说:“这人心冷,只怕不合适做皇后。”

冯保笑:“咱们可不敢说这话,这话让人听见了,要惹大麻烦的。”

杨妃忙说:“我不过是对大伴儿说说。”

冯保再去看刘妃。刘妃家里贫穷,但她对冯保很好,她说:“大伴儿来了,我这里有一点儿稀罕物儿要给你。你看看,你有过没有?”

刘妃拿出东西来,原来却是一些马铃薯'① 据文载,明代后期番薯、玉米、马铃薯传入中国。'①。这些玩艺儿原来中国没有,是广东的一个商人带入的,刘妃拿它当土产送与冯保。冯保早就享用过了,却不说破,只是笑着说:“主子又惦念奴才了,这玩艺怎么吃,奴才可是没吃过。”刘妃心里忐忑,原以为冯保见多识广,如果他见识过这马铃薯,她就拿不出手了。一听说他没见识过,就来了劲头儿,说:“这玩艺儿吃呢,一煮一蒸,面面的,软软的,很好吃啊。你拿去吃吧?”

冯保说:“谢谢主子。”

冯保拎着一袋子马铃薯出来,一见了门口的守卫,就说:“你没吃过这玩艺儿吧?”守门的小珰一见是冯保,忙跪下说:“公公,这可是稀罕玩艺儿,我没见过。”

冯保笑得很和气:“我也没见过,娘娘送我的,我送你了,你拿回去,煮着吃蒸着吃,软软的,很好吃。”

刘妃在暖阁内看到了冯保把那一袋子马铃薯送与在门口守卫的小太监,忽地满面是泪,她哭了,低着头哭了。她怕冯保,怕这些司礼监的太监,入宫前她就知道,司礼监的太监是管事儿的,在宫里也看明白了,只要能讨好司礼监的大珰,她就有好日子过,但她没有多少银子,怎么讨好冯保?她也知道,人家冯保有钱,很有钱,听说一年光是二十四监送的银子,就有几十万两,他是宫里最富有的人,除了皇上,数他最有钱。他不会在意刘妃送他的一点儿钱财的。她想了许久,才想到送他一些马铃薯,特地要人从广东运来的。但她没想到,冯保作为皇宫里的“活老祖宗”,要什么没有?这一点儿马铃薯哪算稀罕?她哭了半天,才想着,要弄一点儿招数,讨冯保高兴。

这会儿,她想到了司礼监张鲸,她要讨好张鲸,也许有朝一日张鲸会成为一个司礼监的掌印,那时她不就日子好过了吗?

但她怎么能联络张鲸呢?

刘妃看好张鲸,她听皇上说,八个司礼太监中,张鲸头脑最清醒,魏朝最会做事儿。魏朝是一个五大三粗的人,她不喜欢那种人,张鲸一看便是眉目清秀,秀外慧中的人,这种人她喜欢。她问宫女:“张小公公哪一天来当值?”

宫女说:“过三四天吧?”

刘妃想,还得张鲸当值,还得万历不在阁里,才是时机,她要与张鲸谈一谈,要想固宠,就得和司礼监的当值大珰们通气,时时得通消息,不然皇上怎么会看好她?

第十三章 贪心蚀天

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是一个看风使舵的人,他是成国公朱希中的弟弟,又是皇宫锦衣卫的头子。

锦衣卫原是太祖建制时的“上十二卫”之一,后又增为二十六卫,是内庭亲军,直接受皇帝指挥的皇帝私人卫队,不隶属都督府。朱元璋即吴王时所设的拱卫司,后来洪武二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后五卫的军士,又以仪銮司隶属于它。洪武十五年取消府司,置立锦衣卫,一直管“侍卫”,担当了仪銮司掌管卤簿仪仗的任务。因为是保护皇帝的,所以他们事先就可以有所防备,做秘密调查也得皇帝的特许,他们是“凡朝会,巡幸,则具卤簿仪仗,率大汉将军(共一千五百零七员)等侍从扈行。宿卫则公番入直。朝日、夕月、耕籍、视牲,则服飞鱼服,佩绣春刀,侍左右。”'① 《明史》卷七十六《职官志五》。'①

朱希孝派人去打听,江陵的人都说张文明为人贪鄙,占人田地,夺人家产,他只是一个府生,原来家境不十分富有,在张居正当首辅的短短几年,竟夺得田产上万顷,成为江陵的首富。还听得有人说,张居正的侄子抢人家的妻子,夺人妻子为自己的妾,还对人吼,你有本事去告我?你去告朝廷,你去府县告我不算本事,你要能去朝廷击登闻鼓,你才算有能耐呢。那家人去府县告状,府县不敢管,只是拿出银子来,要他再买一个妾了事。那人说,我被人夺了老婆,你拿银子要我买一个妾,我是不是只能得一个妾,不能有老婆啊?府县大人只是苦笑,得罪不起张居正。

锦衣卫在京城有五六万人,都是“都中大豪,善把持长短,多布耳目,所睚眦无不立碎。所招募畿辅秦晋鲁卫骈胁超乘迹射之士以千计,卫之人鲜衣怒马,而仰度支者凡十五六万人。”'① 王世贞《锦衣志》。'①

朱希孝派出的人打听出来张居正家人的许多污行,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去问计于他的哥哥成国公朱希中。

朱希中在讲经筵上做一个主筵官,管分派官员们吃什么肉,做什么菜的,很不得志。他对朱希孝说,你别管,我看张居正支撑不了多久,皇上与太后渐渐地对他冷眼观看了。他这会儿又要丈量全国的土地,你想想,那些有地的大户哪一个不瞒一些田亩,哪一个不少交一些税?他们强抢民田,抢到了自己手里,还不算是民户的,又不算是自己的。算是民户的,他们得交租税。要算是自己的,他们又不该有那么多的地,一说起来,像是横行不法。他们哪敢担这个罪名?只是偷偷地多弄些土地,多弄些粮食,多弄些钱财,中饱私囊就是了。张居正这叫上下不靠,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