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珠光宝气 >

第26章

珠光宝气-第26章

小说: 珠光宝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军是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证明书信是真的,但是,侧面的证据也是能够证明这一点,单单是说有两个字不合适,就是说这东西不是真的,这也是不合适的。
    毕竟这《锦州捷报疏》是大捷,当时魏忠贤权势滔天,不提一下他的话,那却也是不好过去的,袁崇焕不是死脑筋,因此,便宜行事也是么有什么的。
    但是,黄荣发却抓住这一点,根本就是攻击一点,不及其余。
    其实也是有人看不惯这样子的事情,不管是怎么样的说,这书信可信度还是相当的高的,在历史上也是有明文记载的事情。
    只是说宋军得了去了,黄荣发心中嫉妒而已。
    李春看了两眼,坚决的站在宋军身边说:“我那便,其实也是藏有一副袁崇焕的书信的,但是那是一封私信,比不上这封上疏,但是,从字迹上来看的话,那便是说这东西是真的,若是大家不相信,我可以去取回来,大家对比一下。”
    证据,在古董行里面,证据是最为重要的,宋军是没有什么样子的证据,但是在这样子的一个情况下,李春却能够拿出来证据来,对宋军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支持。
    黄荣发自然是不好坚持什么,本他自己心中明白的很,其实在这样子的一个情况下,他也是看过这上疏之后,认为东西是真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因为他和宋军不对路,因此,不愿意看着宋军得意,这时候,若是说能够证明宋军的东西是赝品,生老先生过寿,你就给一个赝品,这个是非常的不礼貌的举动的。
    可惜黄荣发不知道李春手中有袁崇焕的真迹,因此对李春横插一刀,是非常的不爽的,但是他自己也是不好说什么的。’
    要是真的气不过,李春拿出来证据来,证明他眼力不行,这却对他来讲是个非常大的打击的。
    因此,黄荣发犹豫了一下说:“这个我也是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只是说替这东西感觉到惋惜,有这个破绽,我总是说的没有错吧?”
    这时候,黄荣发也是不敢太过强硬的,这时候也是开始妥协了。
    盛红轩这个时候突然接话说:“这东西应该是真的,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崇祯皇帝说什么诸臣误我,其实,他也是弄死了不少忠臣的,大明的江山,也是间接毁在了这崇祯皇帝的手中的,多疑,他太多疑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盛红轩老先生神态相当的激动,看得出来,他对崇祯皇帝不是一般的有意见。
    黄荣发可是不敢对盛红轩提出来什么质疑,毕竟宋军很年轻,黄福荣否定宋军的观点,而且说出来的也是大家都公认的观点,汪景琪在历史上记载,可就是一个马屁精,而且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但是对盛红轩的话,黄荣发可是不敢如此的无礼的否定。
    但是他也是不甘心如此放弃,而是提出来自己的疑问:“盛先生,你这般的说,有什么证据没有,毕竟是要证据说话的。”
    盛红轩哼哼了两声,似乎对这个问题有点不屑一顾,但是,最后,想想看,还是回答说:“历史写的就一定是真的吗?就像是小宋这个个年轻人说的一般,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谁是胜利者啊,在袁崇焕一案中,皇太极才是最大的胜利者,过河拆桥,不过如此,这是非常明显的道理。
    结果崇祯皇帝不是过河拆桥,是河都没有过去,就把桥给拆掉了,这不是一般的人做的出来的,但凡是有点智慧的人度不会如此的做。”
    这个观点,就是比较极端一点了,但是盛红轩的话也是有一点对的,袁崇焕确实没有造反的心思,就是想当然了一点。
    若是李世民这等明君的话,或者容得下袁崇焕,但是崇祯不是李世民。
    黄荣发犹豫了一下,想说什么,还是没有说出来。
    但是盛红轩已经看得明白,果断地说:“你一定怀疑我的话,其实你根本不用怀疑,这件事情,其实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就算是老严这家伙,也是没有我更加的清楚。因为我本来是不姓盛的,我祖上姓袁,因此没有人比我对这个事情更有发言权。”

第四十四章逆天的运气【求推荐收藏】
    盛家原来姓袁,这可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啊,就算是严宽和蔡老这样子的老朋友都不知道盛红轩有这般的一个离奇的身世。
    盛红轩颇为感慨地说:“你们都不知道这个事情吧,其实别说你们,就算是盛宇,也是不知道的,只有等我快百年的时候,这个秘密才回传给盛宇知道。我们先祖袁将军,死后不得全身,只剩下一个头颅。
    皇帝容不得我们啊,后来,我们袁家的后人,也就是慢慢的隐姓埋名,也是不敢姓袁了,后来有一部分人,就改成了现在这个盛开的盛。其实,当时这个秘密只有族长才知道,为了避免朝廷的报复,只有在族长临终前,这个秘密才会告诉下一任的族长。
    现在自然是没有人会追究这个事情了,甚至到清朝也就是没有什么事情了,但是,我们这一只蚂蚁改,不为祖先沉冤得雪,就是不改,规矩便是规矩,我也是把这些事情写了一封书信,就算是我有意外,盛宇他们兄弟两个人也是知道这个事情,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
    这下大家都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人家先祖就是袁崇焕,自然是说对这个事情更加的有发言权了。
    黄荣发的脸色有点不好看,毕竟刚才他可是旗帜鲜明的站在宋军的对立面,但是没有想到,盛红轩居然是袁崇焕的后人。
    尼玛,这码子不叫麻子,叫坑人啊。
    果然,盛红轩想了想说:“历史是公正的,该是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先祖也是得以沉冤得雪,这本来是个机会,让我们恢复袁姓,但是,先祖是明朝忠臣,我们怎么样能够感谢清朝,于是当时有机会恢复的,后来大家都没有恢复,一直到现在,也就是没有怎么样的改了。”
    这封书信在盛红轩看来。比什么珍宝都珍贵。
    自然了,让蔡老帮着看看,也是最后的盖棺定论,毕竟宋军说是真品,相信的人不多,宋军年轻,在行里面资历不够。
    但是蔡老就不一样了,那是真正的大拿,他要是鉴定之后,基本上没有错的地方了。
    蔡老接过书信,笑呵呵地说:“没有想到啊,老盛你还有那么一手,以前也没有听你说起来过啊。”
    接过书信以后,蔡老仔细的看了一遍,然后非常肯定地说:“这东西,如果是给别人的话,那便是一件普通的古董,但是既然老盛是袁崇焕大将军之后,那这封书信便是有别样的意义了。不错,东西错不了,你们先祖确实受宠啊,这种信封的纸张,一般都是帝王之家专用的,甚少赏赐给大臣,不错,确实是袁崇焕的亲笔,信封也对。”
    这时候,大家才算明白,为什么盛红轩接到了仅仅是一封书信而已,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袁崇焕的书信,就算是真的,按说也不是价值连城。
    当然,若是说像是王羲之苏东坡这样子的千古名人,那确实算是价值连城的古董,王羲之的平安帖和快雪晴时贴,苏东坡的江上贴和黄州寒食诗帖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书信而已。
    但是,明朝的大臣的书信,实在是到不了这个级别,无非是图个稀罕而已。
    不过,袁崇焕,民族英雄光耀千古,气节值得敬佩,是后人学习的楷模,从这一点来讲,也是相当的有价值,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天命**哈赤,可以说是死在了袁崇焕的手中,天聪皇太极,也是在袁崇焕手中大败而归,结果不得不用离间计,可以看出来,
    袁崇焕,多么英雄了得。“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这个是梁启超对袁崇焕的评价。
    说来,康有为忠心大清,他的弟子梁启超如此推崇袁崇焕,不得不说那句话,我热爱老师,但是我更热爱真理。
    而送礼这东西,还真的要讲究缘分,就像是蔡老说的一般,送别的东西,哪怕是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也未必能够让盛红轩如此的激动。
    但是,袁崇焕的这个《锦州捷报疏》书是个例外,因为这封书信是给他先祖的,而且,也是劝阻他先祖要小心谨慎。这对盛红轩来讲,意义就非常的重大了。
    一封书信,也是让大家对宋军刮目相看,能够在城隍庙寻到袁崇焕的这封《锦州捷报疏》。这是宋军的本事,有这般的眼力才能够做到。
    城隍庙那边真真假假,有多少好东西,其实大家心中都有数的,最是能够考验一个人的眼力。
    而宋军能够在这个时候,送上这份寿礼,那就是运气了。
    谁能够知道什么样子的寿礼让盛红轩老爷子激动啊?
    偏偏宋军就做到了这一点,而大家也是相信,宋军绝对不知道盛家的先祖就是袁崇焕大将军,这事情甚至是说连盛宇盛飞两兄弟都不知道,更何况说是宋军一个外人,那更是不可能知道了。
    严宽教授笑呵呵地说:“小宋是一员福将啊,你小子,感情,好东西还真的让你遇到了。盛老头还没有收到过那么让他开心的礼物,以后,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可尽管来找你他来帮忙。”
    这严宽虽然是学者型的名人,但是不是书呆子,知道为自己的学生拉关系。
    宋军能够给盛红轩一个意外的惊喜,算是让他圆满了一个心愿,日后宋军若是有困难,求了过来,盛红轩就算不看在自己的面子上,看在这封书信的面子上也是会帮助宋军的。
    果然,此刻盛红轩非常的开心,哈哈大笑说:“你这老家伙,就惦记给自己的学生要好处,你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我就能够有那个本事了。小宋别听你老师的忽悠,不过日后常来我这里来玩就是了。”
    这可是了不得的,盛红轩的家门可不是随便能进的,这下盛红轩算是真正的把宋军给当成自己的后生晚辈了,日后宋军这个后生晚辈若是有什么困难,自然是可以来找盛红轩帮忙。
    严宽教授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说:“这还差不多,小宋你可要经常过来走动。对了,老盛家的事情,别人都不知道,你小子怎么会知道这个事情,挑选了这么一份礼物啊?”
    其实这样子的一个问题也是大家在关心的一个问题,宋军难道说未卜先知,知道盛红轩家的事情?
    宋军非常洒脱地说:“其实这东西也是我前些天在城隍庙的地摊上得到的,当时不过是看着信封奇怪,毕竟这砑花纸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但是,我当时就说这信封是现代仿制的,那摊主不知道其中详情,倒是相信了我,很爽快的就卖给我了,算是我捡了一个小漏。
    至于说盛老的八十寿诞,我也是听了老师你的电话,琢磨着作为晚辈的去了,自然是不好空手而来,于是想着盛老喜欢清朝的东西,别的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正巧得到的这封书信,我查了不少资料,认为确实是汪景琪的亲笔书信,于是便带来了,可是真的很巧,碰到了盛老的先祖原来是袁崇焕袁大将军。”
    这运气,逆天啊,不少人心中那个羡慕嫉妒恨啊,地摊上就能够找到这种讨好盛老的书信,我怎么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啊?

第四十五章善有善报
    盛红轩感慨地说:“此事说来惭愧啊,我们这些不肖子孙,愧对祖先,有什么值得好炫耀的啊。先祖一世英名,最后却落得一个死无全尸,卖国求荣的骂名,祸及全家。天威难测,不过如此。当年那情况,不过是皇帝给的权利而已,最后却成了年公的一大罪状。成也萧何败萧何啊。”
    不管怎么样说,对崇祯,袁崇焕的后人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好感,盛红轩更是为先祖鸣不平。
    这是一个高兴的日子,盛红轩不过说了两句,便是转移话题,大家也是跟着开始庆贺起来,这时候,严宽教授还介绍警察局长张阳和宋军认识,两个人一样是严宽教授的得意门生,自然是容易谈得来了。至于说接下来的寿宴,倒是一片欢乐声中结束了。但是留给城隍庙古董市场的茶余饭后的谈资,却是让人津津有味的议论起来。尤其是宋军,像是一批黑马一般横空出世,不但成了蔡老的弟子,而且,成了城隍庙古董市场的偶像了。常来城隍庙古董市场溜达的人为了是什么啊?其实还不是捡漏不是,看人家宋军,随便的就找到了袁崇焕的《锦州捷报疏》,而且搭上了盛家的关系,这是大家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宋军再次来到城隍庙的时候,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纷纷的和他打招呼。
    熟悉的人还邀请他有空去吃饭,也是想着沾沾宋军的运气不是。
    今天来到风雅轩,花茶那是客气的不得了,宋军本来就是正式员工,级别上比他高一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