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珠光宝气 >

第14章

珠光宝气-第14章

小说: 珠光宝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绪宣统时期,其实清朝有中兴的迹象的,虽然是回光返照的一段时间,但是,制作出来的五彩瓷,也是相当不错的。
    因为那个时期的瓷器都是不惜工本的,在色彩艳丽的程度上,终大清一朝,都是少见的。
    因此,看宣统五彩,《陶雅》一书有载‘色彩艳丽,釉色莹润,如同珍珠一般的光芒。’
    此刻,赵凯看这五彩鸳鸯戏水盖碗,器形周正,各个特点也符合宣统五彩的特点,落款上,也是官窑的款是没有错的。又在方才听到铺子里面已经收了四个,心中不免放心了许多。
    赵凯仔细看了这对盖碗,然后才眼珠一转说:“宣统年的瓷器,价格上不去啊,这一对五彩鸳鸯戏水盖碗,三万,老先生若是愿意便留下,算我们交个朋友,以后老先生有什么东西,尽管送过来,只要东西不错,我们风雅轩绝对价格公道。”
    说实在的,三万收上来,这种五彩盖碗价格算是偏低一点,但是也是比较合适的价格,当然这是收货的价格。
    老人犹豫了一下说:“这可是一对盖碗,难道价格不能高一点,成对的盖碗可是比单一的盖碗价格更高一点。”
    赵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说:“老先生,这需是怪不得我们了,你手中明明有成套的东西,不一起拿来卖掉,偏是要一个一个的拿来卖,我们能出三万的话,已经算是很公道的价格了。不然你朝别处转转,未必能够给你三万。”
    老先生犹豫了一下,显然是经过了一番天人交战,终于还是孙子的学业占了上风,咬咬牙说:“也罢,三万就三万,冯掌柜也是说过,这东西若是成套六个一起的话,价格至少在十万,谁让我一时鬼迷心窍,一个个的拿出来卖呢?
    可惜了,本来这是老辈子留下来的念想,想着留在手中多一年是一年,但是没有想到反倒是吃亏了。三万就三万,转账吧?”
    老先生很是落寞的说出来了银行卡号,一时三刻,手机短信传了过来,三万到账了。老先生又是颤颤巍巍的朝外走。
    宋军则是连忙将老先生给送了出去,走到大门口,宋军似乎看出来老人有一丝犹豫的神态,但是随后又慢悠悠,但是坚定的离开了。
    这时候,赵凯得意洋洋的拿着两个五彩鸳鸯盖碗炫耀说:“这一对东西,若是说出手的话,那至少是五万,多了的话,那真的保不齐了,如果加上店里面的四个,凑成一套的话,那也是一件不错的玩意了。”
    面对这种炫耀,宋军则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愤怒的地方,这个其实也是花茶有点不理解的地方。
    明明说赵凯的这单生意是抢了宋军的,为什么宋军一点都不生气啊。这个时候反倒是花茶心中有点不满意,召开这家伙,吃独食,不厚道啊。
    正当赵凯志得意满的时候,冯亮从后面走了出来,依旧是那种不紧不慢,一切尽在掌握的神态说:“什么事情那么高兴,说来听听。”
    赵凯是难得露脸一次,因此,立刻把一对宣统五彩鸳鸯戏水盖碗送上前去,请冯亮帮着自己掌掌眼,其实就是来炫耀一番自己的本事。
    谁知道,等到赵凯把事情给讲完之后,冯亮一点都没有像是要看盖碗的意思,而是有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说:“一个老人,是不是看上去年纪很大,有*十岁的样子,看上去有点动作慢悠悠的,但是说到钱,思维就会变得非常的敏锐,而且这位老人一来,便是说要找我的吧?”
    赵凯听到这里,倒是有点尴尬了,这事情,其实说起来的话,老先生确实是来找冯亮的,而且还是赵凯硬抢下来的这笔生意。
    但是,赵凯可是一点没有对不起宋军的意思,而是尴尬的笑了笑说:“我想着也不是什么大生意,也就没有去打扰掌柜的你。听说店里面已经收到了四个同样的盖碗了,还有这三万,也是在我们的权限范围之内,这不,就收下了。有什么疏漏的地方,还请冯叔叔多多指教。”
    冯亮根本就没有看盖碗,而是非常肯定地说:“既然是如此,这盖碗就不用看了,高仿的赝品,甚至不是民国仿制的,而是现在高仿的东西,出窑甚至是没有超过三年。”
    听得这话,赵凯顿时呆若木鸡一般,赝品,这可是三万的赝品。
    这钱按照规矩,可是要从自己工资里面扣,谁让他自己自作主张收下了这一对盖碗呢?

第二十一章冯掌柜打眼了?
    此话一出,顿时对赵凯来讲,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他无法承受这个严酷的现实。
    说来赵凯其实也是家学渊源的,起点比花茶要高的多,这也是赵凯一向是看不起花茶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同样赵凯一样的不服气在这样子的一个情况下,宋军居然是通过了第二关的考核,工资居然是比自己的要高一点。
    说实在的赵凯也是不会把这点工资给放在心中,但是这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赵凯丢不起那个人啊。
    这次赵凯急着出手,而且得手之后一阵的炫耀,其实大多是做给宋军看的。
    此刻,赵凯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眼中有一丝难以置信的神态,他拿着其中的一个五彩鸳鸯戏水盖碗说:“冯叔叔,你不再看看了,这东西,宣统五彩的特征都具备,没有道理打眼啊?”
    冯亮不慌不忙地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要以为这东西都对,就认为一定是真的,你看到这东西的釉色散发出来的光芒,是一种贼光,分明是刚出窑没有多久的瓷器才会有的这种光芒,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你怎么就忘记里。”
    赵凯虽然看着这盖碗散发出来的光芒有些刺眼,但是,在这个时候,他还是不甘心失败,而是辩解说:“这光芒其实我也想到了,但是,这是宣统五彩啊,光绪,宣统两个朝代的瓷器虽然是比康熙雍正乾隆这三朝差了一点,但是,差别似乎也是能过用本钱稍微的弥补一下,因此,我觉得这种光芒,是宣统五彩的艳丽的光芒。”
    冯亮摇摇头说:“不对,你说的不对,宣统瓷器的艳丽是在与五彩的艳丽,不是说釉色的艳丽,宣统五彩,白色釉如珍珠一般,不会散发出来如此刺眼的光芒。”
    似乎,冯亮说到正题上面了,真正的宣统官窑五彩瓷器,白釉色是如同珍珠一般的光芒的。
    赵凯终于有点能够接受自己打眼的现实了,有气无力的放下这瓷器,整个人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下来。花茶在一旁看着,虽然脸上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心中却是乐开来花一般,叫你逞能,叫你得瑟,这下打眼了吧?
    但是,宋军却好像早就料到了这般事情一样,根本就没有一点关注这个事情的意思,倒是对店里面那些真真假假的古董有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古董店的古董,不要以为就没有赝品了,其实,现在的古董店,一般来讲,没有一个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店里面没有任何一件是赝品,就算是掌柜的再眼力好,但是难保不会有打眼的时候不是。
    其实在商言商,这也是规矩,一般的来讲,现在比较守规矩的古董店铺,三生六水一分金。
    通常就是有三成是生坑出来的东西,这些东西,价格也是不便宜,就是来路嘛,生坑的东西自然是盗墓弄到手的。
    六水嘛,六成里面,有高仿的赝品,有一些是真正的古董,也不过是大路货,明清甚至是民国的一些古玩杂项,这些东西释然也是保真,但是价格上,也是有很大的水分的。
    比如说,一些三五十块钱就能够在地摊上涛换到的小玩意,到了店铺里面,没有三五倍的价格是拿不走的,这就是说价格上有水分。
    当然,这里面的一些古董之中,还有有极少的低档的赝品,这些低档的赝品,连高仿都不是,有的甚至是说店家自己弄的一些古董。
    比如说定制一批奖章什么的,扔到下水道一段时间,自然是有铜锈了。这玩意便是正大光明的说什么是抗战时期的军功章什么的。
    反正手法比较低劣。属于那种刚进门的棒槌若是说仔细看的话,那也是会看出破绽的。以前古董铺子里面可是没有这种砸牌子的东西。
    丢不起那个人啊,就算是与仿品也是高仿的。只有那些包袱斋或者地摊上的那些游击队才会有这种低档的仿品。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很多土豪都喜欢自己溜达到古董铺子,这些土豪,挥金如土,出手阔绰,但是,偏偏这些人一般很少有古董常识,是那种标准的棒槌。
    想想看,一个棒槌若是说在一家古董铺子里面看破一些古董是赝品,这时候土豪是不是非常的有成就感,感觉自己瞬间也是会变成高雅的文化人了?
    土豪一高兴,这次不能够成生意,但是,土豪对这个铺子便是有可能成大生意了。
    其实,这极少的低档的赝品,就是为这些臭显摆的土豪准备的。
    以前是没有铺子会这么做,但是现在人的心理有了变化,因此,在这个时候,便是说会有迎合这种变化出现了。因此,三生六水是非常的重要的,是现在古董铺子的主流。
    一分金,这一分金,其实才是区别古董铺子的关键,而整个古董铺子的一年的营生是多少,大多也是看这一分金来支撑了。
    只有那些大客户,那些眼力非常好的大客户,这才有可能看到古董铺子里面的一分金。
    而这一分金的货物,一般铺子里面的人是很少摆出来的,都是来了大客户,老客户,这才会拿出来的,宋军看了一圈,果然也是没有能够看到风雅轩的那一分金到底是什么,倒是说看了一场好戏。
    东西拿出来的时候,其实宋凯便是看出来了上面的贼光了,这种小把戏就算是东临村的小学生都未必瞒得住,更别说瞒得住宋军了。
    只有赵凯这家伙为了在宋军面前显摆一下,昏了头,这才会上当受骗。
    突然,本来垂头丧气的赵凯突然来了精神说:“不对啊,冯叔叔,刚才那老头,可是说了,自己手中有六个这种宣统五彩,四个已经卖给你了,而且,一个一万元,我想,既然是你都收了他的东西了,那东西一定错不了了。因此我才一时疏忽大意被他蒙骗了。这怎么样解释啊,不会那老头忽悠我吧?”
    冯亮倒是点点头说:“这事情谁让你信的,咱们这一行,讲故事的多了去了,你难道都信吗?”
    这下赵凯真的有点彻底绝望的意思了,难道说自己错了?
    谁知道,这个时候冯亮倒是解释说:“东西是赝品,这是没有错的,但是,其实老人并没有说谎,他有四件这种宣统五彩,都卖给了我。而且,每件的价格也确实是一万。”
    这时候,不但是赵凯疑惑不解,就算是宋军和花茶一旁听得都有点茫然了,这东西,高仿的,几十块顶天了,冯掌柜既然知道这是赝品,为什么花一万收上来啊?

第二十二章谁坏了规矩
    此刻,赵凯心中那个委屈啊,如同六月飞雪一般冰凉若非听到风雅轩本来便是有这等瓷器,而且是冯掌柜自己收的,他也断然不会如此草率的就决定收了。
    主要其实还是以为有了冯掌柜先例,自己跟着走,想着给宋军一个下马威,不然的话,那也不会打眼。赵凯抱怨说:“冯叔叔,这就是你不厚道了啊,知道是赝品,还收下,这不是挖坑让我跳进去吗?这是坏了规矩的。”
    虽然赵凯没有说太明白,但是,事情很清楚,这是说冯亮坏了风雅轩的规矩,甚至是说坏了古董行的规矩,明知道是赝品,还会收下。
    这也是赵凯身份是比较特殊的,因此才敢借着胸中怨气如此理直气壮的去质问冯亮。
    这个时候,冯亮脸色一寒,显露出来一丝不善的目光,盯着赵凯说:“你给我说规矩,原来你还知道我们这一行的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在后面看的清楚,老先生进来是宋军接待的吧,你却把人给抢过去,这已经是坏了规矩。
    而且,老先生点名是要找我,你怎么不通知我出来,倒是说主动的和老先生谈了生意。你还好意思和我说规矩,你若是说知道规矩的,便是不会有如此下场,若是你没有抢夺宋军的客户,主动的通知了我,你认为会有这种结果吗?”
    如此说来,其实是赵凯先坏了规矩的,这时候,赵凯便是被冯亮教训的哑口无言了,他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冯亮叹了一声,颇为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慢慢的说:“也罢,我让你心服口服,这老先生叫做黄石,其实是一个比较可怜的老人。”
    于是,冯亮便是把老人的事情慢慢的讲出来了。老人是一家退休工厂的工人,本来儿孙满堂,要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儿子儿媳在一次车祸中去世了,留下一个小孙子。
    而这个时候,老人的工厂却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