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脑黑客 >

第150章

超脑黑客-第150章

小说: 超脑黑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确定下来的价格是三千五百六十万美元。

再多已经不可能了,这是红外数据协会所能接受的最高价格。

这一次,和上次的情况也有点不同。

虽然有其他公司也有意参与收购,但是看到红外数据协会之后,都纷纷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这个协会里面的成员都是电子或计算机领域的巨头,一方面实力比不过,另外一方面他们收购这个协议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定行业标准,没必要再去插一手。

几天之后,林鸿独自一人去了纽约参加签约仪式。

这个仪式也没有请外人过来,非常低调。

这是林鸿的要求,IRDA也乐得如此。

三千五百六十万美元再次到账,林鸿一跃成为中国的亿万富翁。

有了上一次的经历,他这一次显得很是平和和冷静,他当天就从纽约回了波士顿,唯一有所不同的是,他这一次买了一部摩托罗拉最新款的小巧型手机,灰黑色,直接可以放入口袋,很是方便。

这是在菲丽丝的强烈要求之下才不得不去电子商城购买的,有了手机,菲丽丝就可以随时和林鸿联系了。

林鸿自从看过凯文演示手机功能之后,其实就对手机有了一定的兴趣。

他觉得手机这种产品,和自己之前接触过的电台最为相似,只不过是电子元器件变得更加小巧了而已。

手机买回来之后,他就对手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此还专门打电话给摩托罗拉公司想要索取一份详细的手机技术手册,可是却没曾想被他们给拒绝了,说是不对外提供这种资料。

无奈之下,林鸿决定实践一下自己学到的社会工程学知识。

于是,他入侵了摩托拉罗公司的员工数据库,找了一位在波士顿有点份量的技术工程师,然后花了一些时间研究了一下这位技术工程师的行为习惯和作息。

最终冒充这位技术工程师给总部的技术部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申请了一份针对这款手机的详细技术文档,要求总部负责这些技术文档的文员,将其邮寄到指定地点。

为此,他还专门给这个文员打了一次电话。

对方毫无怀疑地将这份技术文档给邮寄到波士顿邮局,然后林鸿又冒充邮局内部的邮政人员,将这份技术文档拿到了手。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好几次差点穿帮的情况,可是最终都还是利用他过人的急智和镇定的性格给顺利过关。

这一次,是他真正独立使用社会工程学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虽然在此之前将所有可能地细节都想了一遍,但最终还是发现有很多突发状况没有处理好,幸好这本不是一件什么重要的事情,就算有人心中疑惑,也没有对此表示深究。

他心中不得不感叹,凯文在这方面真是个天才,无论多么困难的任务,在他手中,似乎瞬间就变得轻而易举起来,这种与身自来的天赋,林鸿自叹不如。

将手机技术文档拿到手之后,林鸿仔细研究了一下这款手机的硬件基本原理,简单地进行修改之后,他就实现了之前凯文向他展示的那个搜索附件通话内容的功能。

也就是说,他将这部手机,改装成了一部电话电台。

将这点做到之后,林鸿便对这部手机失去了兴趣,平时一般都是束之高阁,只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

这几天来,比特信使用户的增长速度逐渐开始放缓,在这个时期就开始上网并且和别人进行聊天的,基本上都是对技术非常了解的人,普通用户,用计算机最多是用来打印或者玩几个简单的游戏。

所以经过了前期用户猛增地阶段之后,比特信使的增长则几乎陷入了停滞。

很多人经过最初的研究和观望之后,发现没有人爆出比特信使存在什么后门之类的情况,于是便开始渐渐放心下来,开始使用比特信使做一些比较隐秘的事情。

正是在这个时候,林鸿放出了比特信使的V0。2版本。

按照最初的设计,每一个客户端上都带有自动升级功能,林鸿在一个比较安全且不起眼的服务器上发布了升级版本之后,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几乎所有当时在线的比特信使用户都收到了是否对比特信使进行升级的对话询问框。

大概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用户选择了是,这部分用户基本上只是单纯地把比特信使当成是替代IRC类聊天软件用的那些人,在他们看来,无论保密程度怎样,对他们都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只关心用这个软件的人到底多不多,方不方便。

而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的人,则对此心怀警惕。

他们必须得确认升级之后,没有什么坏的影响才会选择升级。

毕竟他们可不知道,新的版本中到底加了些什么功能,还是观望一下,等其他人的反馈再说。

大家的反馈陆陆续续在“比特信使之家”发布出来。

比特信使新的版本,参考了门达克斯的那篇帖子,将“申诉账号”变成了“申诉注销”,另外比较突出的功能就是好友备份功能,可以选择对自己的好友导入和导出,这样就算是自己的账号被盗或者丢失,也可以非常便捷地将之前的好友导入到新的账号中。

除此之外,比特信使最新版本还增加了一个令所有人都非常心动的功能,那就是代理服务。

不但可以让发送的消息最大可能地屏蔽第三方监视,而且还可以用他来使用其他网络服务,例如浏览BBS,连接登录服务器,收发电子邮件……等等。

所有的流量都可以通过比特信使的这个代理功能进行转发,最终到达目的地。

这个功能出现之后,让很多黑客们欣喜若狂,因为他们终于有了一种可以方便隐藏自己行迹的软件了。在此之前,他们如果想要隐匿自己的网络行为,就必须费尽苦心地去肉鸡上架设代理服务器,然后在这些代理服务器上进行跳转。

而就算是如此,技术高超的人还是可以通过反向追踪的方式获知他们的行踪和来源,很多黑客正是因此而被捕。

而比特信使的这个功能出现之后,他们可以直接使用比特信使的代理功能,在匿名的节点中跳转,轻松实现隐藏来源和目的地。

很少人知道,这个功能实际上在第一个版本中就已经出现了,只是林鸿没有将其开放而已。

除此之外,在V0。2版上,林鸿还发布了一个简短地公告,希望大家持续帮忙测试这个软件,一旦整个软件各方面的技术成熟,他将完全公布源代码,大家可以选择自己编译客户端。

新版本一出,立刻再次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这个版本相对说来,比上一个更让人重视。

第一个版本的意义在于比特信使的去中心化的设计结构,以及实现匿名消息传递的原理。

对于聊天软件来说,绝大多数人平时在这方面还没有什么感觉到有特别加密的需求。

但是网络代理对黑客们来说,却是有着非常大的市场。

老鸟们经常告诫菜鸟,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不然容易被对方顺着来路给找上门来,不知道吓住了多少想要一试身手的初学者。具体如何搞代理,难度不是一般的高,他们是新手,手里哪里来的肉鸡?这不是悖论吗?

现在好了,现成的代理服务器出来了,而且安全性经过众多高手们的论证,的确是像软件作者所说的那样,基本上可以杜绝被跟踪和监听的风险。

这简直就是黑客的神器啊!

大家纷纷涌入“比特信使之家”讨论着这个话题。

以至于,之前的那些针对聊天工具而改进的功能都被忽略了。

在比特信使V0。2版本发布之后两个小时,“比特信使之家”里面突然出现了一个政治倾向非常明显的帖子。

标题为《解密:美英联军虐待伊拉克俘虏丑闻!》

在这个帖子中,作者公布了许多非常详尽的数据,证明,在今年年初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针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中,曾经对多数伊拉克俘虏进行过虐囚行为。这些行为包括对俘虏进行殴打、电击、裸露、割鼻、甚至还包括虐杀和强J……

更为离谱的是,曾经有两名巴基斯坦的外交官被美军秘密关押在阿布格里卜监狱长达一年之久!而根据国际法,外交官在驻在国享有豁免权。《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22条第1条款明确规定“使馆馆舍不得侵犯”;第29条更规定“外交代表人身不得侵犯”。

并且,美国军方内部曾经对这些事情做过调查,最终却不了了之,虐囚士兵并没有受到惩罚。

这位作者并不是空穴来风,他在这个帖子中,附上了大量的FTP地址,在这些地址里面,有着美国FBI内部调查文件的影音扫描图片,同时还有一些虐囚照片。

这个帖子发布之后,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震惊和关注,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对外传播开来。

第二百三十五章 浮出水面

关于海湾战争中米军虐囚的那个帖子发出来之后,曾有很多人要求“比特信使之家”的管理员“信使接线员”立刻删除这篇帖子,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管理员对这些要求仿佛视若不见,甚至还将这个帖子顶置到了BBS的最顶部,基本上所有进入BBS的访客都能看到。

这个帖子一经出现,立刻引起了所有黑客们的关注,他们开始纷纷涌向帖子中所提供的那些FTP,在第一时间将所有的证据图片下载到本地,然后详细研究。

很快,各种反馈立刻在“比特信使之家”逐渐出现,不少黑客指出,这些扫描件有很大的真实性,目前没有发现有伪造过的痕迹。

也就是说,米军在海湾战争中的确存在这样的虐俘现象!

这个消息被证实之后,立刻引爆了整个地下黑客世界。

黑客们本来就是一群反对权威,蔑视政府法律的叛逆人群,看到这个消息,他们恨不得立刻像全世界发出通告。

于是,一些有记者朋友的黑客们开始将自己获得的资料打印出来,然后发给自己的记者朋友。

而林鸿刚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这回事,他是从亚瑟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

当他看到这个帖子的那一瞬间,立刻明白,对方肯定是使用比特信使的代理功能发布的这个帖子,他没想到,第二个版本刚刚发布,就立刻出现了这样一件事情。

毫无疑问,如果这件事情属实的话,这个帖子肯定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此刻,他不得不暗自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冒然发布比特信使,而是选择匿名发布的决定是多么明智。

要不然,他肯定会麻烦不断。

因为可以预料,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类似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虽然可能总是会发生,就算没有比特信使,也会以另外的方式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可是因为比特信使的出现,给了这类事情一个催化和促进的作用,让大家有了一个比较安全的方式发布之前不敢发布东西的途径。



华盛顿,FBI总部埃德加胡佛大楼。

网络犯罪部部长摩西正在局长办公室,承受着顶头上司汤普森那无法遏制的怒火。

在他们身后的办公桌面上,有着这次虐囚事件泄密文件的完全打印版本,很显然,他们已经得知了网络上发生的事情。

“饭桶,都是饭桶!!”汤普森怒吼道,他站在摩西的面前,几乎是指着摩西的鼻子在骂,唾沫星子随着气流而喷洒。

“五角大楼和白宫已经好几次来电,询问这件事情到底怎么回事,你说,让我怎么跟他们说?”

摩西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他知道,这一次他那平时温文尔雅的上司是彻底发怒了。

“我限你十个小时之内将这件事情彻底调查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到底是谁在泄密!”

汤普森深深地吸了一口手中的雪茄,缓声道:

“摩西,我希望你能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这件事情一旦继续扩散,将极大印象到米国在世界的形象,将让米国蒙羞!”

“我了解。”摩西终于缓了一口气,“请放心,我们立刻展开调查,将一切掌控在我们的手中!”

……

一个小时之后,FBI探员连同SWAT特警突袭了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的一栋实验大楼,并且抓捕了包括自由软件基金会创始人理查德·斯托曼、计算机系教授杰拉德·萨斯曼、学生志愿者哈维·安德森在内的五位人员。

与此同时,他们还搬走了实验室中的许多设备,其中包括两台计算机服务器。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立刻在MIT内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MIT高层立刻向FBI负责人进行交涉,要求对方出面解释抓捕这些人的原因,并且要求对方立刻释放被抓捕人员。结果被告知,这些人涉嫌从事外国间谍活动,联邦调查局有权直接对他们进行抓捕并且进行审查。只有等嫌疑被排除之后,才会释放这些人。

很快,这个消息也以极快地速度在地下网络黑客世界中流传开来,因为在抓捕行动进展的那一刻,“比特信使之家”的BBS就无法访问,再联系到这件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