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逆袭唐末之枫羽帝国 >

第74章

逆袭唐末之枫羽帝国-第74章

小说: 逆袭唐末之枫羽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走到一处类似于火车轨道的木质器具前,看着上面还有两匹木马,不由的疑问:“先生,此为何物?”
    “哦,侯爷,这是在下闲来无事,把先祖遗留下来的木牛流马改制出来的新品,我起名字叫轨车!先祖所造木牛流马虽然方便,但是弊端在于需要大量的人手来看守运作,而且对于地势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在下经过改良后,在专用的道路上面,基本来说是不会出现任何的鼓掌,是可以一直运作下去的!”说着诸葛成在那两匹木马上面动作了一会,然后两匹木马就开始沿着轨道走动了起来。
    这明明就是一个火车的原始版本啊!看来这诸葛成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呢!
    之后我又看到了院子里搭建的一个草棚下面的类似于床弩的东西,走过去端详了半天也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指着问道:“先生,这又是何物?”
    诸葛成连忙跑到床弩的后面开始摆弄了起来,一边动作还一边解释:“这个是我根据先祖的诸葛弩改制的,这个是其中的一种,我称作破城弩。”说着站起身指了指地上摆放的一根铁棍,之所以叫铁棍而不叫弩箭,是因为那根弩箭实在是太粗了,都赶上成人的胳膊粗细了,他继续解释道:“这些弩箭都是特质的,用精铁打造,这样威力就足够破城了!”
    我看着地上所谓的弩箭,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嗯,这样的弩箭,射几轮出去,别说城门了,连城墙都得射个窟窿出来呢!”
    诸葛成又拉着我到了屋里,走到摆满杂物的桌子旁,他拿起一个类似于手枪大小的东西说道:“侯爷,你看这个,这也是我根据诸葛弩改制的。虽然每次只能发射一根弩箭,而且威力小,伤害距离也只有十五米,但是最重要的是体积小,方便携带和使用,而且箭槽可以放八只特质的精铁弩箭!每发射一只出去,就会自动填充一只上来!直到箭槽内没有弩箭为止!”
    我接过后打量一番,发现手里抓着的简直就是手枪啊!虽然威力和距离简直是太差劲,但是用来防身和守城近战还是挺不错的!我转头问诸葛成:“这个又叫什么?”
    诸葛成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这个还没起名字,是在下近日内才改制成功的,既然今日侯爷有缘来此,不如侯爷来想个名字吧!”
    “嗯,单手就可以成功使用,你又是单名一个成字,就叫手成弩,也可谐音守城弩。怎么样?”我想了想,对诸葛成提议道。
    “好好,手成弩,挺好的!就叫手成弩了!”诸葛成一脸兴奋的说着。
    我看着身后的袁彪,问道:“老袁,你看这里的东西怎么样?”
    袁彪点了点头赞道:“都是精品啊!院子内的那个轨车,如果可以改良,制作的更大一些,对于军队运粮会方便很多,甚至于运兵!”
    我转头看向诸葛成问道:“先生,不知可否?”
    诸葛成有些为难的说:“理论上来说,是应该可以的,只需要把样本扩大即可,但是由于扩大样本的成本过于昂贵,在下又没有过多的经费,所以在下没有试验过。”
    袁彪在一旁继续说:“还有破城弩,我觉得不管是攻城还是守城,都是神兵利器啊!”
    我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嗯,除去花费比较大以外,没有别的毛病了,就是如果守城的话,用那么大的弩箭太过于浪费了!要是有传说中的诸葛连弩就好了!”
    “有啊有啊!”诸葛成在一旁插话道:“侯爷,请随我来,我这里还有一辆连弩车!是当年先祖留下的成品!”

第六章 收服诸葛成
    跟随诸葛成到了另外一间屋子内,整个屋子空荡荡的,只要中间放着一辆连弩车,诸葛成在一旁解释道:“这就是先祖当年留下的,只不过年代过于久远,已经不能使用了!不过制作这种连弩车我还是很拿手的,先祖的连弩车是发十支箭矢的,而我可以制作出十五支的!”
    我看了看面前颇为巨大的连弩车,在周围转着打量了一圈开口问道:“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此种车起码需要六人来操作吧?”
    “嗯嗯,六个人才可以操作此车作战!”诸葛成点着头回道:“两人固定车身,两人添加箭矢,两人发射!”
    我抚摸着陈旧的连弩车赞道:“令祖真乃奇才啊!虽然连弩车颇为笨重,对人员素质也要求较高,但是六人操作来发射十支箭矢,在战斗力方面还是大大的提高啊!”说到这里,我看着发射的扳手处,向诸葛成发出了疑问:“先生,不知如果有某种外力来充当人力发射箭矢,可否改良?”
    “当然可以,发射只是对力有所要求,并没有对别的要求,哪怕是牲口,只要可以操作,就可以发动!只是总不能改良一种利用牲口来发射箭矢的连弩车吧?再说了,牲口也不可能那么听话啊!”诸葛成一脸的理所当然。
    我摆着手笑道:“哦不!先生此话差矣!先生可否借在下一壶水,外加一个火炉子?”
    诸葛成一脸的疑惑,但还是点头道:“当然可以!诸位随我来。”
    坐在院里大树下的火边抽着烟,看着正在火上即将煮沸的水,几人都是茫然疑惑的看着我,我也没有多加解释,因为我知道解释了也是白解释,如果说有人能看明白,那也只是诸葛成了!况且最重要的是我也不知道怎么用语言去表达解释。。。
    等到水烧开的时候,壶盖就开始慢慢的“砰砰”的有节奏的跳了起来,接着就越来越快。我看了一眼众人,除去诸葛成外,几人都依旧一脸茫然的一会看我,一会看茶壶。
    过了足足有半个小时,期间都加了几次开水进去了,诸葛成突然一脸兴奋的跳了起来,接着冲我大笑:“哈哈,我懂了我懂了!侯爷真乃神人啊!”
    袁彪在一旁疑惑的问道:“诸葛先生,你看出什么了?”
    陈戚也在一旁提问:“是啊!您看出什么了?”
    诸葛成站在那里稍微平复了下激动的心情,指着依旧在乱跳的壶盖说道:“两位请看,壶盖为何会不停的跳动?”
    陈戚理所当然的回了一句:“水开了啊!”
    “是啊!水开了就这样啊!大家都知道啊!”袁彪也在一旁答话。
    诸葛成摇了摇头解释道:“水是开了,但是壶盖之所以跳动,是因为水汽的推动!”说完后看了看依旧一脸不明白的二人,摇了摇头。
    我看时机也差不多了,便向诸葛成发出了邀请:“先生如此奇才,在此处隐居岂不是屈才了?不知先生愿加入我山南道助我一臂之力否?”
    诸葛成连忙激动的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神色黯然道:“多谢侯爷美意,只是家母前年冬天去世,我要守孝三年!”接着诸葛成又抬起头问道:“如若侯爷不嫌弃在下,等守孝三年一过,在下便前去山南道投奔!”
    我不禁大喜,连忙站起身喜道:“先生乃大孝之人,令人佩服!我一定在山南道汉中府恭候先生!”
    诸葛成在一旁下跪行礼:“谢侯爷!侯爷知遇之恩,在下定当竭尽全力,肝脑涂地!”
    我连忙过去扶起诸葛成:“先生快快请起!先生肯加入我山南道,实乃我命之幸!”说完后我看着院子里的陈设,转头对诸葛成说:“先生尽管安心守孝,回头我差人给先生送些经费过来,我看先生为了研究这些东西,日子也是过的紧凑啊!”说着我拍了拍诸葛成的胳膊:“先生可要好好保重身体啊!日后我还要多多依仗先生啊!”
    诸葛成点了点头,眼眶有些红润的回道:“侯爷放心,知遇之恩,此生不负!”
    临出门前,我突然停下了脚步,转头对诸葛成说:“先生,知道火药么?”
    诸葛成点了点头,疑惑的看着我问道:“当然知道了!怎么了侯爷?”
    我转身回到院子,从地上捡起一根木棍,拍着木棍的一头问道:“先生,你说如果这是一把长枪,如果在枪头处绑上一种特质的铁管,里面装上火药,在两军交锋之时,先喷射火药,之后再用长枪对敌,你说这样可以做的到么?”
    诸葛成从我手中拿过木棍,摸着下巴稍微琢磨了一下,点了点头:“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说着抬起头看向了我:“侯爷,您放心!我尽量在近期改良一个出来,试验成功后就给侯爷送过去!”
    “行!不过火药威力不同寻常,先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可要小心!”说完后用力的拍了拍诸葛成的肩膀,诸葛成则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
    前一日晚上,茅草屋内,诸葛湿倭在一旁掐着指头对屋内的另外一人说道:“哥,刚才我我夜观天象,明日你会遇到贵人啊!”
    诸葛成不屑的看了一眼诸葛湿倭:“贵人,呵呵。。。每次听你这么说,你夜观天象观出个什么啊?”说着诸葛成伸手指着诸葛湿倭说道:“老二,不是我说你!你说你一天天的干嘛呢?夜观天象,掐指一算!成天都是这东西!去年冬天你给我说,让我去王家村那条小河边等待我的另一半,结果我等了一天,临天黑的时候,竟然过去一头母牛!这就是你算的?”诸葛成在一旁是越说越来气:“还有,上个月,你让我去繁楼门外等待贵人,就遇到那个什么京城四少的,然后差点把我暴打一顿么?”
    诸葛湿倭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不过还是有些不服气的辩解道:“前几次,那是因为天象混乱,所以我才看错的!这次一定没错,你就再听我一次,明日在祠堂内闲逛,保准有贵人出现!”
    诸葛成依旧的一脸不屑:“看情况吧!明日若没有什么事情,我便再信你一次,去祠堂内转转!”说着目光转向了屋外,叹了一口气:“哎,我这一大堆的发明,竟然没人识得!让我把修建祠堂的钱都给搭进去了!”
    诸葛湿倭起身拍了拍诸葛成的肩膀,鼓励他说:“没事,钱是小事,明日我去门外募捐就是了!记得明日的贵人啊!”说着打了个哈欠,摆了摆手说:“我先回屋了哥!困了,明日还要募捐修葺祠堂的银子呢!”说完后也没等诸葛成回话,便出了屋子。
    。。。。。。

第七章 繁楼,马翔。
    出了武侯祠后,赵辰逸等人已经在门口等候了,我对着众人笑呵呵的说:“呵呵,近日大家都辛苦了,今天就当做休息玩乐了,今天我做东,这成都府第一美食楼,繁楼!兄弟们,今天给我敞开了吃,敞开了喝,千万别给我省钱啊!”说着我拍了拍临近两个枫杀兄弟的肩膀大喊一声:“兄弟们,走着!”
    一众人来到繁楼之后,果然名不虚传,古典式的隋唐风格让人心境高雅,心旷神怡,竟然是一派仿苏州古典园林风格。
    大厅通透宽敞,采用青砖墙壁、青瓦屋檐以及花格门营造一种四合院的感觉。三楼的雅间内暖阁飘香,周围名贵的红木桌椅,散发着山野香气的根雕与竹器,加上青花瓷器的点缀,或古朴、或华丽、或飘逸、或静谧。
    落座之后,从周围木质器具古朴而又浑然的色泽里、敦厚而又圆润的纹理之中,放佛都能感触到历史的气息。古木雕刻的桌椅,唯美的中国字画,在明媚的阳光之下,幽明而朦胧,雅致而不俗。
    楼下不时传来像水滴一样清澈的古典乐声若有若无,清扬优美的旋律,恬淡柔和,气氛中氤氲着一派祥和、华贵,却清秀不减,处处都透着精致与高雅。
    我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打开窗户,享受着阳光的慵懒,似乎此处把烦躁喧嚣的世界隔开了一般,就像是要让灵魂和身心此刻都憩息在这古城的幽静清雅的一角。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了一阵吵闹声,我转过头看着门外,皱了皱眉头。赵辰逸见状转身就要出去,袁彪伸手将他拦住,同时冲他摇了摇头,然后转头看向了我。
    我看着袁彪投过来询问的目光后,也是微微的摇了摇头,毕竟不是自己的底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
    “滚开,你个狗东西!敢挡本少爷的路,不认识本少爷么?”这个时候门口处又传来了一阵耳熟的骂声,接着一个人的身影便映入了我的眼帘,然后一个接一个的都出现在了门口处。
    一旁挨骂的店小二见势不妙,便撒丫子跑开了,想来是去找能说上话的人去了。
    我看到门口的几人后,不禁失笑,站起身来抱拳道:“我道是谁,原来是鼎鼎大名的京城四少。崔少,看样子腿好利索了啊?”
    来人正是当初与我在汉中府有过过节的京城四少,我的话刚完,崔绍辉的脸色就变的铁青,只不过他还没有说话,一旁的王洪清在背后暗中拉了他一把,然后走上前两步抱拳道:“原来是忠武侯,失敬失敬,我代众位兄弟向侯爷赔个不是了!”
    “哼哼。。。这还差不多!”我冷哼了两声,接着看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