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太医 >

第44章

大清太医-第44章

小说: 大清太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章取得胜利

痘逐渐的变大,冒尖,圆润起来,三日后,痘已经完全的出齐了,孩子又向生的希望迈进了一步,硕海、乐显扬、孩子的父母都欣喜万分。

“苦了我的儿了,儿啊,你命大啊,遇到贵人了,长大后可不要忘记人家,要知恩图报埃”

女人的眼泪几乎就没断过,这会儿本是听硕海讲了就快好了,高兴不已,可转念间激动的又掉下了眼泪。

男人的脸上也lou出了些许笑容,见孩子好了些,便在后院四处的找活干,一直都没有好好休息过,可忽然间精神头那么足,亢奋的让乐老直抹汗。

“好,待等痘回水结痂,便彻底拖离危险了。”硕海更高兴,看着痘苗完全是按照他所想的发展下来,自信更多了。

“瓷瓶和乌金纸都准备好了。”。乐显扬按照硕海的要求,吩咐管家买来了瓷瓶,准备装痘痂用。

“不急,结痂至少也要三日,乐老,就。快成功了,你高兴吗?”

“呵呵,当然高兴,有了疫苗,我国。就再也不畏惧天花了,只是我在想,这么大的事情是无法不被皇上的耳目知晓的,若是皇上听闻市井之中有人能医治天花,定会派人来寻,到时你该如何应对?”

乐显扬毕竟老成,虑事周全,而硕海只心系一事之。时,则全神贯注。

“哪有时间去想这么多,待我先医治好这个可怜的。孩子,成功的做好实验之后再去想这些恼人的问题吧。”

小小的孩童生的意志是那么的坚强,迷蒙中又。熬过了三日,痘疹已经慢慢的回水结痂,自然的拖落,硕海和乐显扬挑选一些原是冒尖、色泽红润形成的厚实的痘痂用乌金纸包好,置于瓷瓶内密封了起来,痘苗的提取大功告成!孩子也在近半个月的痛苦煎熬中顺利的拖离了危险。

这一晃儿,已是。五月中旬,湛蓝的天空中流云悄悄掠过,微风轻拂着缀满百花的枝头,鸟虫煽动着翅膀自由自在的飞翔着。

硕海和乐显扬的心情好的无法比拟,他们不但在挽救出天花的孩子同时,顺利的提取到了疫苗,而且孩子的父亲自愿为硕海的实验奉献了自己,以报硕海救儿子的大恩大德。

实验开始了,这天清早,众人吃过早饭后,各个面色凝重,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实验若是成功是天大的喜事,可若是不成功,硕海就是一个施毒的刽子手。

虽说这实验该用孩童为上,而且在这年代,找到一个孩童做实验品并不难,可硕海、乐显扬谁都不忍心去拿一个不懂事的孩童做实验,再三思索,硕海答应了男人的决定。

男人躺在诊室里,硕海一旁取出些许痘痂碾成细末,一边跟男人闲聊着,为了减轻男人的紧张状态。

“这么多天只顾着忙碌孩子,却还不知您怎么称呼。”硕海语气温和的有一句没一句的问着。

男人深呼吸道:“我是汉人,姓唐名山,内人柳氏,儿子叫二牛,祖上本是江苏淮安人氏,后几经辗转来到京城经商,可祖父却被强盗杀害,到父辈手里时家道中落,到我这一辈更是惭愧,在大兴守着两亩地过活,现在更是悲惨,无家无地,不知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唉……。”

“呵呵……。”硕海笑道:“这个您无需担心,我早就想好了,等这个实验完事儿了,你带着妻儿搬到我家去住吧,我家里只有一个表妹,空房好几间,够用了,吃也好办,不过就多三双筷子,我暂且还可以维持。”

“这……这怎么好,您救了我的孩子,大恩大德还未报,却又要您……我虽四十多岁,可还能找些力气活干。”

“算了,听我的吧,力气活可不是那么好做的,到时一家三口饥一顿饱一顿的,流落街头,您让我怎看得下去?您若实在闲不住,就当帮我看家护院好了,您比我年长十几岁,就唤您唐哥吧,唐嫂帮忙洗洗涮涮,小二牛正好陪我小表妹做个伴儿,我那表妹若是知道了,定会高兴的不得了。”

一想到馨兰甜甜的笑容,硕海的脸上lou出了宠溺的微笑。

硕海细心的研好痘痂,乐显扬往里滴了几滴水调和,调匀后用棉球蘸染,塞进了唐山的鼻孔里,棉球上还栓了一截红线,留在外面,以方便取出棉球。

男人鼻孔被堵上了一侧,有些不适,刚要伸手去摸,硕海急忙道:“别动,千万不能让棉花掉出来,坚持几个时辰再取,如若这期间棉球自己掉出来,记得再塞回去。”

男人应着,继续刚刚的话题,“看家护院我能干,我还会赶车、种地,还会饲养畜牧,内人操持家务也信手拈来,苦日子过来的人,这些根本就不算活,太清闲了,我这心里还是过意不去,您再给我些活做吧。”

还有嫌清闲自己找活挨累的,这人得多实在,硕海压根就没想过要人回报,只是他也不想让人感觉是吃白饭的,那样反倒不如让他们自己出去找活做心里踏实。

“呵呵,地咱家没有,倒是有个庭院,你可以种些花草树木,如若还是有力气没地儿使,就在庭院里挖个池塘养些鱼,再没事儿的话,我就买几头大牲畜放在后院给你养,总之,闲不着您就是,只是我们不指望这些收获,也不想累身子,所以才不弄。”

男人听了顿时瞠目结舌的道:“那得多大的宅子啊1

乐显扬在一旁跟着笑了,心里暗道:“硕海看人还蛮准,这绝对是个老实人。”

硕海再仔细瞧了瞧,见没什么差错,便起身,“所以,日后还要麻烦唐哥和唐嫂费心呢,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好了,您现在可以正常活动,别当回事儿。”

两天后,唐山略微的有些发热,但转天就没事儿了,这证明硕海这个大胆的接种的疫苗方法成功了,证明唐山今后不会再被天花传染,若真是这样便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给更多人接种疫苗了。

硕海有考虑到用像自己小时候接种疫苗时的注射法,可若是真的全国各地去给人接种疫苗,哪来的那么注射器?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器,到时天花好了,别的传染病发作了,那可就难以医治了。

那么改用在手臂上切口植入吧,可还是不行,因为根本就没西医,没那么多手术刀片,即使给全国各地的郎中人手一把手术刀片,百姓们也很难接受在自己身上割个口子埃

慢慢来吧,暂时就用这样吸入的土办法吧,这只是暂时的人痘接种,接下来,硕海还要研究牛痘疫苗,急不得的。

又过了一些时候,硕海找到了另一个天花感染者,从病人身上取来了一点痘痂的脓液,接种到唐山的身上。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硕海感到最紧张、最担心的日子,如果自己以毒攻毒的方法对于天花这种病毒来说,是错误的思维方式,那么唐山就会患上严重的天花,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恐惧的事情埃

然而,一个星期过去了,一直等到五月末,唐山依然十分健壮,毫无不良反应,更没有被感染天花的迹象。

接着,硕海又给唐柳氏也接种了自己研制的天花疫苗,结果同唐山一样没被传染天花。

随后硕海给乐家人,药铺的学徒,包括馨兰都做了实验,结果人人平安无事。

大功告成了!硕海研制的预防天花的疫苗获得了成功。胜利了!可以给百姓们接种疫苗了!

正文 【下册 宫闱沉缚 第七章 晴天霹雳

第七章晴天霹雳

眼看就进六月天了,这本不是接种疫苗的好季节,可来不及等到春、秋两季了,硕海教唐山夫妇和四个小学徒如何选择痘苗,让他们在京城四处收集痘痂回来做苗,因为几人都已接种了疫苗,不会被天花病人传染。

又让乐显扬之子给百姓们把关,因为不是人人都可以随时随意接种疫苗的,要根据个人身体素质而定,而这方面乐显扬的儿子可以运用中医方法去判定即可。

疫苗接种先可孩童优先,因为孩童自身免疫力比大人低,一旦被传染天花,多半是保不住性命的,而成人里有些还真有没有任何防疫措施,却一辈子也没出天花的。

接种疫苗地点就定在同仁堂药铺,因为时间仓促,硕海无法挨家挨户去详细的给讲解、接种、看护。

消息很快便传遍了京城,同仁堂药铺门口每日抱着孩子前来的百姓不少,可百姓们却没几个人敢给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他们不知道新研制出来的所谓的疫苗到底管不管用,可别治不了病反而治了命,百姓们都围着药铺门口静观其变。

硕海和乐显扬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便先找了一些亲戚、游民,每日几个的进行接种,百姓们见每天都有人接种,胆大的父母便开始给自己的孩子接种,由每日的几个,到每日的十几个,再到每日的几十个,硕海和乐显扬二人开始忙碌起来。

但他们却没有因忙碌而疏忽细。节,即使乐显扬的儿子检查完认为可以接种疫苗的孩子,硕海和乐显扬也要再望闻问切一番才进行接种。

像有的孩子面色青白、萎黄、精。神倦耽脉不和平、囟不合、气浊、声音不亮、身体瘦弱,还有一些身患疾病的孩子,比如身有癣、疥疮、腹有疳积、项有结核、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等等等,硕海和乐显扬是绝对不给接种的,要等调理好身体后再进行接种。

因为硕海研制出的天花疫苗,本身就是一种毒,而。且接种的方法硕海是根据乐显扬往日所教的中医五脏传送之理而行的,以鼻吸入至肺,再由肺传于心,心传于脾,脾传于肝,肝传于肾、肾主骨,而痘毒藏于骨髓之内,体弱或体病者是无法进行传送,接种了疫苗身体是无法承受得住的。

层层把关之下,人手显然是不够用的,馨兰自告奋。勇的前来帮忙,虽然馨兰不懂医学,但她可以做些简单的事情。

比如她在帮着揪棉球时,可以把自己弄的满身。跟阳春三月满是飞絮的杨柳树似的,再比如有的小孩子哭闹,她可以去买来糖球跟小孩子们抢着吃,结果晚上回家牙痛不止……

当然,她也可以。严肃的帮助硕海将天花病毒的发作过程,选苗的方法,以及接种时的注意事项和方法统统记在小册子上。

纷乱中药铺的人忙的不可开交,硕海在诊室里一坐就是一整日,到了夜晚腰酸背痛,可他心里却为自己尽了一个为医者的职责而喜悦。

药铺还是要接一些急症病人,乐显扬也是两头忙,年近六十岁的老人,毫无半句怨言,反而为自己能够多为百姓们做些事情而欣慰。

民间有个懂西医学的小伙子研制出了抵抗天花的疫苗,正在同仁堂药铺给百姓们接种疫苗,这消息在第二日便被康熙的耳目们纷纷传进了宫里!

一直在研究怎样对抗天花的康熙沉着的很,他默不作声,静观其变,再几日后康熙得知已经接种疫苗的一些孩子都无大碍时,他笑了……。

硕海全然不知也没空儿去想康熙已知此事,更没去想康熙知道了会怎样想,怎样做,他一心只想着趁天花侵袭还不是特别严重之时,给百姓们都接种上疫苗,能多挽救一条生命就挽救一条,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体力、精力和时间与天花病毒赛跑。

而此时已是康熙二十一年的六月中旬,多少年来一直硝烟不断的中国,从未有过这样的祥和,正值春耕、夏收交替的好时节,各地百姓们辛勤的忙碌着,祈盼着今年能有一个好收成。

京城的初夏云淡风清,正午之时,爽朗的天气却忽然间下起了小雨,乌云遮盖着天空,灰蒙蒙的一片,阳光透过灰暗的云层有一下没一下的像是在捉迷藏。

忽然,同仁堂药铺的整条街上响起一阵“叮叮当当”的锣鼓声,正在微笑着为孩童接种天花疫苗的硕海,心头一凛,今天是什么日子?街上何来的鼓锣喧天?

看热闹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最大的喜好,诊室和药铺里的人们好奇的跑到门口东张西望,七嘴八舌的议论着,硕海可没闲暇的心情去管外面的事,可在药铺帮忙的馨兰早已窜出了门,硕海急忙追出去,想要拉回馨兰。

硕海小跑到门口,急切的唤着:“馨兰……回来……那么乱,小心被撞到、摔到……。”

硕海抓着还想跑的更远去瞧的馨兰缩回到药铺门口,只见锣鼓队伍已到街中间,细瞧并非迎亲队伍,也非杂耍唱戏,而是一队清军,旌旗飘动之下,两队步兵正敲着锣鼓走在前方,后面四匹高头大马上都端坐着身着朝服的官员。

马上为首之人见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唰”的一下展开手中绫锻,清了清喉咙,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康熙二十一年,全国大选妃子,民间婚嫁暂停,所有十四至十六岁八旗适龄女子,凡容貌端庄,身无残疾者,即日起程,入宫参选,钦赐。”

硕海怔住了,馨兰也惊呆了,二人已经听不清身边的那些百姓们在议论着什么,在欢喜着什么,在叹息着什么,耳旁只有那刺耳的圣旨内容一遍一遍的重复着。

锣鼓声越走越远,硕海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