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太医 >

第12章

大清太医-第12章

小说: 大清太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小胡同,一提,没有不知道的,手下弟兄也不少,可再霸气他也得认爹娘呀;

说句心里话,硕爷,乐爷,您二位能救我刀疤六一命已然是给了我天大的恩赐了,有您二位在,我刀疤六哪儿还敢称爷啊,您二位日后遇事尽管吩咐,六儿我没有不应着的。”

刀疤六一番义正言辞、感恩戴德的话,说的硕海和乐显扬满面红光。

硕海心里暗暗寻思着:“都说街面上混的人浑,可看这刀疤六还是懂道理的,日后兴许还真能帮上自己把手,即使不与这类人深交,至少日后他在京城之中开个医馆、药铺之类的铺子,再无地痞无赖前去闹事,也不用交常例了。”

“呵呵,既然六兄如此侠义,那咱们就甭再客套了,咱们三人就按年岁长幼称呼吧,乐先生年长,咱们本就该称其为兄长,我年岁最小,自该称六儿为兄,乐兄,咱给六儿换药吧。”

刀疤六话已至此,硕海和乐显扬再无法推辞,不管刀疤六是否真的诚心诚意感激他们的救命之恩,但他必须得把人家抬举的这面子接下,再推辞就是对人家不敬了。

既然连性命都救了,还嫌弃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日后有功夫再细感化他试试吧,救人性命兼顾着救人本性,这古代的医生,他好像做的有点大发了。

硕海打开刀疤六脚踝上包扎的药布,仔细的观察了一下缝合好着的伤口,伤口稍有红肿,但无脓渍,看来再贴几贴药,将养些日子就可以拆线了,硕海起身,乐显扬连忙端着自配制的密药开始上药,硕海在一旁看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硕海心里特高兴,第一个病例顺利成功,证明他在这古代生存下去的能力是有的,只因起初不熟悉这朝代事物和环境,有些烂线无头,此时却是信心倍增,待见到南怀仁弄来医用器械和西药,他就可以正式坐堂了。

二人将刀疤六和药室安排妥当,瞧瞧时间尚早,不知南怀仁大人有没有下朝回到住处,而且药铺离南怀仁的住处王府井的路程又不是很远,二人雇了一辆马车缓行着。

“瞧那刀疤六为人还算懂得些礼数,他们怎称呼您乐大人呢?是因为您曾经在朝中为官吗?”

车上,硕海有一句每一句的问着,乐显扬“呵呵”一笑道:“京城一些老户都知道我曾经在朝廷为官,所以叫什么的都有。”

“那好,以后我也唤您大人吧,入乡随俗。”硕海笑着道。

“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不足挂齿,我最希望的是我们真正的兄弟相称,不分彼此,现如今早我就称不上什么大人了,等会儿我带你见的这位才是真正的大人呢。”

从前门往东走,越是接近王府井大街越发的热闹,街上人来人往,街边店铺林立,珠宝市、饭庄、钱庄、客栈、肉市、粮食市、果子市、布巷子……比前门大街还繁荣。

“南怀仁是比利时人,来我国二十余载,在朝中任钦天监正一职,为人谦虚热诚,急人所急,不遗余力,而且此人严于律己、勤勉好学,精通历算,会造火炮,就连现在观象台上的天文仪器都是他历经四年之久研制而成的,对西学独到之处另人佩服。”

马车缓缓而行,二人一边欣赏着喧嚣的街市,乐显扬一边给硕海讲述起了南怀仁的为人。

硕海对南怀仁并不陌生,不单是因近年来清宫剧你方唱罢我登场,更是因为他略知康熙年间为平叛战争、抵抗外敌侵略和统一中国的需要,曾大量制造火炮,无论在制造火炮的规模、数量和种类方面,还是在制造火炮的技术和火炮的性能方面,都达到了清代火炮发展的最高水平,而南怀仁则对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他却因嫉妒我国的发明家戴梓,“连珠火铳”的发明者,而勾结陈宏勋在康熙面前诬陷戴梓私通东洋,结果康熙轻信谗言,将戴梓流放到了盛京,导致戴梓被迫靠卖字画度日,艰难地生活了三十多年,最终因穷困而病死。

同时扼杀了我国比欧洲人发明使用机关枪还早两百多年,可连射二十八发子弹的“机关枪”,只为了展现被他夸口说只有比利时人才能制造出来的“冲天炮”,不过“冲天炮”在后来平定噶尔丹叛乱战斗中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南怀仁在西学的引进上也发挥了毕生的力量。

“乐兄,如若南大人真能为咱们联系上器械和药物,大概需要多少银子?咱们是否需要从中给南大人些许好处?总不能白找人家帮忙吧?”

【上册 百姓人家】 第二十一章 得贵人助

第二十一章得贵人助

硕海担心银子问题,这么稀罕的物件儿,价值肯定昂贵,而眼下他与馨兰的生活费也只有那十几两银子,怎能买得起太多的药物和器械呢。

“呵呵。”乐显扬温和的笑着,“硕老弟无须多虑,南大人乃是基督教神父,他恪守修会职责,视富贵如浮云,怎会谈及利益,至于银子问题,咱们暂且只买少许眼前应急之物,既然你我二人以兄弟之论,为兄我怎会眼睁睁的看着硕老弟为难,放心,我这里带着银票呢。”

乐显扬往腰间拍了拍,硕海感激的颔首道:“乐兄如此仗义相助,兄弟我也就不再虚伪的客套,只待日后兄弟我再还乐兄了。”

乐显扬摆了摆手,一手捋着颚下青须道:“即为兄弟哪有‘还’之理,老弟将要给予为兄的医术岂止是区区一点银子所能买下的,勿要再提还与不还之事了。”

二人说话间,车子停在了一户大院门前,乐显扬先行下车,硕海紧随其后,“这东堂,原本是南大人继承的汤若望大人的寓所,后经南大人改造,一部分是他的住处,一部分是教堂,平日里这儿聚集着西洋传教士和一些信徒,也有一些对西学颇有独到之处的西洋人。”

乐显扬在前带着硕海边说边往里走,一进院内坐东朝西大约有三十来间房子,中间正堂墙壁两侧挂着耶稣受难等多幅油画,正堂居中立着三座大小不一的十字架,而在中间最大的十字架下,站着一位身着便装,高眉骨、深眼窝、蓝眼睛、高鼻梁、鬓髯浓浓、年约六旬的西洋老人,他正手持经书默默的诵经中。

二人默默的站在一旁,乐显扬朝硕海使了个眼色,示意此人便是南怀仁。

硕海微微颔首,暗自打量着南怀仁,这位年近六旬的老人个子颇高,身材魁梧,一头金黄色的卷发接近脖颈处剪的像刷子似的,一身深褐色的长褂架在他又宽又厚的肩膀上,显得及其庄重。

此时南怀仁感觉到了身后嘎然而止的脚步声,他抬起右手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缓缓的转过身来,仔细的打量着乐显扬和硕海二人。

乐显扬连忙上前抱拳道:“呵呵呵……南大人好久未见,近来可好?”

“还好,还好,真是好久未见,我都快认不出了,今儿刮的什么风,竟把乐大人给刮来了……。”

南怀仁满面喜悦之色,一口流利的洋腔中国话说的倒是挺溜,他大步上前给乐显扬来了个热情的熊抱。

乐显扬很不习惯南怀仁的西方礼节,瞧了眼硕海,脸上瞬间的尴尬后轻咳一声道:“南大人勿要再称在下为大人了,唉,辞官数载,早就不是什么大人了。”

“乐大人,哦,乐兄,既然到了寒舍,咱们就以兄弟相称,我不在乎那么多繁文礼节。”

“好好好……今日特来叨扰,本就是为私事而来,哦,南大人,我来给您介绍一下……。”

乐显扬回头拉过硕海,满脸自豪的道:“这位是在下的兄弟,富察。硕海,善西学医术,且医术高明,对西学的见解与掌握估计不逊于你们比国的贤能之士,特引荐给南兄,您二位好好切磋切磋。”转头又对硕海道:“这位就是为兄跟你讲的精通西学、勤勉钻研的南怀仁,南大人。”

南怀仁微笑着点点头,主动的跟硕海握手,硕海瞧着南怀仁两鬓及颚下花白的胡须,再看那鼻梁上架着的花镜后一双精明的蓝眼睛,心里暗暗寻思着,“这外国老头就是懂好几门语言、擅长西学、又会制造火炮的那位能人?”

“南大人,久仰久仰,您的学识令在下着实的佩服,今日特意前来拜访,还望南大人赐教。”硕海谦虚的说着,与南怀仁用力的握了握手。

“来来来,二位这边请。”三人进了侧堂,早有人奉上了茶水和点心,南怀仁格外的高兴,说起话来也不管是什么腔调,语句顺不顺。

“哈哈哈,真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乐大人,想当年您的那些小药丸可是让我及其痴迷,可惜的是没太多时间去研究中国的医术,今日乐大人既然来了,留下吃个便饭,顺便教教我,如何?”

“不敢,不敢,在下怎敢在才华横溢的南兄面前班门弄斧,呵呵,想必南大人这是刚刚下朝回来吧?大人近况如何?身子骨儿还算硬朗?”

硕海在旁微笑着看着二人叙旧,南怀仁年纪比乐显扬略大几岁,都是奔六旬的人,可一眼就能瞧出南怀仁的身体可比乐显扬的身体还健康的多,说起话来底气十足,精神头也充沛的很。

硕海望着两位各有所能的老人,信心十足的暗道:“有他二人携手相助,我的西医在这时代算是立足了一半儿,再加上我自己的医术,发展是早晚的事,不用再愁糊口之难了。”

“呵呵,还好,还好,三藩归降后,朝中事物没那么繁重了,皇上对我一向礼敬有加,十分倚重,平日里处理钦天监事物、上朝、给皇上讲西学、讲经,抽空摆弄一下自己那点儿所长,或者给信徒们讲讲经,几十年如一日,早已习以为常了,今日皇上下朝后去给太后请安了,我这落了个清闲,赶巧儿你们二位到访,真巧。”

南怀仁一边说着,一边朝外喊道:“来人,来人……今日家中有客,准备一桌丰盛的午餐。”

“这位南大人还真忙,哪有功夫吃饭,抓紧办正事吧,别一会儿被传进宫里,自己这档子事儿岂不是又要拖延。”

硕海心里想着,看了乐显扬一眼,乐显扬当即明白了硕海心的意思,急忙阻止道:“不不不……南兄,实话讲,无事不登三宝殿,在下今日前来拜访南兄,是有很重要的事情求南大人帮忙,午饭还是免了吧,我们抓紧时间先讲正事,其他闲事来日方长,来日方长。”

“哦?乐兄何事?直说,直说。”南怀仁正了正衣襟,收起了笑容,专注的等着乐显扬的下文。

乐显扬瞧了一眼硕海,道:“刚刚在下简单的讲了一句,我这兄弟刚从盛京而来,精通西洋医术,想在京城之中谋口饭吃,可眼下是光有医术却没有他所需的医……器械,像手术刀子、剪子、镊子、针、线,还有药也没有,在下知晓南大人也是懂得医术之人,且结识很多来我朝传教的西洋传教士,不知能否帮忙找到一些器械和药物,助我兄弟早日坐堂,混口饭吃。”

“哦?这位兄弟会手术?”南怀仁不敢置信的打量着硕海,转而又十分赞赏的颔首,洋腔道:“好,真是难得,大清有此人才,还愁不能进步?我帮你,一定帮你。”

“多谢南大人肯帮忙1硕海连忙起身致谢,此刻若不是在南怀仁的府上,他会大喊出声,他的心里是多么的兴奋!

医疗器械和药材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事情,犹如神枪手手中的枪,犹如舞者修长的美腿,如今器械和药物有了门路,他终于可以发挥所长,以此谋生了,真是天可怜见!'Zei8。Com电子书下载:。 '

“对于西医学我也只是略知一二而已,等有机会我介绍硕先生认识一些专门研究医术的人,他们平日里都去各处一边行医,一边传教,今日没来我这里,晌午过后,我去联络他们,尽力帮你找来一些你所需要的东西,暂时维持一下。”

南怀仁停顿了一下,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又道:“给皇上进贡的贡船还没有从我们比国出发,我这就写一封信找人带过去,让他们来的时候带些器械和药物。”

【上册 百姓人家】 第二十二章 济世养生

第二十二章济世养生

“多谢,多谢,南大人真是想的周到,到时该花多少银子南大人直言无妨,只要有器械和药物就好。”有乐显扬在旁,硕海心里有底儿,当下银子不是问题,问题是有银子是否能花的出去。

“那都好说,等东西到了再付,一是有乐大人在,用你们中国话来讲,都是兄弟,二是你年纪尚轻,却掌握了西学医术,有前途,有发展,让我另眼相看,我南怀仁一生惜才,哪有不帮之理。”

南怀仁站起身来,抬头望向门外的天空,若有所思的继续道:“我深知器械的重要性,就比如我,没有精确的天文仪器就没办法观测天象,没办法预推历表,所以,十几年前我亲自监制制作了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和地平纬仪,还有纪限仪和天体仪等等一些仪器,虽然制造这些仪器花了我四年的时间,但是却对我日后观测天象、预推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