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730章

贞观攻略-第730章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宁又是一瞪眼睛,把苏庆仁吓得脸立刻就白了。显然是被吓得够呛。家法给他带来的回忆显然是充满了痛苦与绝望的。

李芮涵连忙阻止道:“夫君。不要总是打孩子,庆仁才六岁啊!”

苏宁正色道:“芮涵,教育庆仁乃是做父亲的责任。养不教,父之过!作为他的父亲,我如果不能将他教育好,反而让大唐又出现一个纨绔,那就是我的责任!我责无旁贷,到时候人家说我教子无方,我还有何脸面见世人?总而言之,现在我们住在长安城,来来回回很方便,你别想逃出为父的手掌心!你可明白?!”

苏庆仁瑟瑟发抖,小声道:“明白。”

苏宁这才点点头,然后看了看三个妾侍怀里抱着的小女娃娃,月华是紧随着李芮涵生育之后怀上的二女儿苏庆梅,兰儿接着怀上了三女儿苏庆照,灵儿最后怀上的四女儿苏庆缈,连着得了四个女儿,苏宁也很高兴,不过大唐就是这样,得了儿子肯定比得了女儿要好一些,儿子还有扬名立万的机会不是吗?

现在就看李芮涵肚子里的那个是儿子还是女儿了,不过既然有了嫡长子,那么剩下的也就不是很重要了,只是苏宁自己希望可以多有几个儿子,可以让他们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苏庆仁作为嫡长子,继承家业才是首要任务,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如果多生几个儿子,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发展了,无论是学习儒学还是法学还是纵横之术或者是兵法,都可以,苏家可以百花齐放的。

“夫君,其实,其实三原县真的很好的,回到长安城,总觉得有些不习惯……”月华靠在了苏宁的肩膀上,喃喃道,苏宁笑着抚摸着她的小脑袋,顺便逗弄了一下二女儿小梅,说道:“咱们一开始也就是住在长安城的,并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到底还是公务重要,皇帝需要,太子需要,那为夫也只能如此了,忍耐忍耐吧,你们若是想念三原县了,可以回去的,不必总是呆在长安城,那会憋出病的。”

月华没有说话了,只是静静的靠在苏宁的肩膀上,一家子安安静静的都没有说话,苏宁想起了李元昌叛乱的那个时候,长安城中炮声隆隆,爆炸声不绝于耳,那个时候全家也是一样的安安静静的坐在一起,苏宁没有去长安城,因为他知道李元昌成不了事,李元昌的失败是注定的,哪怕他掌握了部分的火药,也没有用。

李泰最新研制出来的开花弹第一次用在了正式的场合,却不是用在战场上,而是用在皇宫中平叛之用,只是三轮射击,就把李元昌的防御摧毁了,他精心准备了很多年的计划被火炮毁于一旦,据说李渊阁下之所以如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因为又一个儿子死于兄弟相残,他受到了更大的刺激。

貌似就是从李元昌叛乱开始,李二陛下才开始频繁的有规律可循的把一部分国务或者是好几天的全部事物都交给李承乾去做,秦琼的葬礼只是一个开始,李元昌的叛乱才是真正的开始,叛乱之前,李元昌还有过密使来找过苏宁,被苏宁让根小队秘密处理掉,毁尸灭迹,一点儿痕迹都不留。

这混蛋,临死了还想坑苏宁一把,要不是早就知道这家伙图谋不轨,苏宁也不会防备这家伙,居然还大胆到了直接带人袭击东宫,被李二陛下早就准备好的玄甲军杀了个片甲不留,老巢被火炮轰成渣渣,李元昌果断失败了。

李元昌事发,当初的江南案以及高句丽突袭的谜团全部解开,李二陛下从李元昌的府邸的暗格里面找到了很多很多的信件。据说是李元昌很多年来和一些身份特殊的人的往来信件,都很隐秘的藏了起来,苏宁没看到这些信件,以后也没有消息,不知道最后这些信件是如何处理的。

不过在这之后,苏宁也逐渐发现了一些人莫名其妙的消失,三原县上也消失了几个人,莫名其妙没有留下一丝痕迹的消失,百姓们报官,但是官府似乎没有什么动作。加上这些人本来也就是没什么存在感的。渐渐的也就为人们所淡忘了,不过苏宁却猜测,这估计和李元昌的案件脱不开关系。

血滴子和血花已经完全交给了李二陛下,苏宁已经什么都不管了。他觉得自己再掌握这样一支暗中的力量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从古至今。掌握暗中力量的无一不是暗中王者,可是却要为此付出永远呆在黑暗中见不到阳光的代价,的确。掌握了血滴子和血花,权力会非常大,权限也会非常大,不知道多少事情多少人的把柄都在自己手里,但是,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苏宁扪心自问,觉得不是这样的,他觉得自己根本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忍受这样那样的威胁,所以,还是交出血滴子和血花的控制权比较好,不管李二陛下之后会启用什么人做血滴子和血花的掌控者,都和自己没有关系了,苏宁知道,从那个时候开始,自己就已经离开了最黑暗也是最具备权力的地方,那个地方,绝对不是自己想要的。

放弃它,并不是多么可惜多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而自己真的想要的,只不过是如今这一大家子安安稳稳的坐在宽广的马车上过日子,自己在外面打拼,在外面拼命,那都不要紧,只要自己还活着,还可以继续奋斗,继续打拼,那么权力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分别,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原装产物,而是舶来品,从另一个平行时空中跨越时空的限制而来,对于自己而言,这个世界里面和自己有着感情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也是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佐证。

无论未来的世界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变得和原本的那个时空有所不同,苏宁都不会觉得难过,不会觉得悲哀,不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一个穿越者的本分,不管是不是穿越者,在穿越完毕后的那一刻,苏宁就该明白,自己已经是这个被自己所发现的世界中的一员了,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等三原侯,柱国勋,纵横部左侍郎,这熠熠生辉的名号闪烁着刺眼的光,但是如果可能的话,苏宁希望让这束光线尽可能的温柔一点儿,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抵抗强光的视力和耐力,自己的朋友和兄弟们可以忍受吗?家人可以接受吗?这一切都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苏宁搂住了月华的身子,把小梅抱了起来,放在自己的腿上,温柔的为她整理头发,抚摸着她柔软的脸蛋,自己的骨血,自己生命的延续,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过存在最好的证明,不就是这些人吗?权力名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到头来只是虚无之物,可以授予你,也可以授予他人,而自己可以带来带走的,只有来自于最亲密的人的那份最真挚的感情。

出生的时候有人为你笑,去世的时候有人为你哭,那就最好不过了。

苏宁知道,自己也将会迎来这一天的。

来到这个时空已经有十年了,十年间,发生了许许多多想得到的想不到的事情,经历了那么多事情,苏宁才愈加珍惜那些来之不易的情感,来之不易的亲人和朋友,无论他们现在在何处,是在草原上还是在高原上,是在西域征战还是在波斯帝国扬名立万,是在半岛上治理地方还是在倭州上为大航海事业奉献力量,他们都是苏宁最宝贵的财富。

而近在眼前的长安城,巍峨的城墙,比起贞观四年大了足足三倍有余的占地面积,无一不显示大唐的国力和国势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强劲上升期,并且这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乃至于一直持续下去,看不见未来,看不见衰落的可能。

但是那又如何呢?

苏宁只知道抱紧自己的女儿,温柔的看着自己的家人,这些经过无数磨难和想象不到的心路历程而聚集在自己的身边的家人,还有她们为自己带来的名为父亲的荣耀,那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且真正为之奋斗的,守护的。

长安城,皇宫,东宫,太子,皇帝,那些,似乎都不是苏宁所追寻的,一世荣耀又如何,位高权重又如何?到头来,谁会笑?谁会哭?

九百一十五不要忘了今天的誓言

进入李承乾东宫帮助处理政务的第一天就是极为繁忙的一天,这一天里面,苏宁深切的感受到了李承乾为什么会哭着喊着要求有人来帮他的原因,倒也不是他真的不行,实在是事情太多,东宫属官不多,可以帮助他处理政务的不过十余人,可是面对成百上千份奏折,就算是铁人也是需要休息的。

所以,苏宁一来,就立刻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李二陛下开始完成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成就,但是这却苦了李承乾,李承乾和他的东宫属官每个月都要享受那么一两次超负荷运转的快感,那种感觉真是欲仙欲死,要死要活,如果可能的话,苏宁相信他们不会想有第二次。

苏宁摸不透李二陛下对于这种问题是如何考虑的,作为皇帝,要关心的首要事情就是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其次就是皇位的传承,关于皇位的传承,任何一个皇帝,只要拥有皇帝的权力,那就不会乱来,一定会严格考虑自己的身后之事,将皇位托付给哪一个儿子是最好的,并且在这之前就要好好儿的考察这个儿子,培养这个儿子。

李二陛下在培养李承乾的问题上丝毫不放松,非常尽职尽责的培养他,但是皇帝之所以是皇帝,就是有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他总是害怕有人要谋夺他的皇位,正如同宋真宗临死前还差点儿对自己的儿子下手,差点儿把大宋朝最有能力和作为的皇帝宋仁宗给弄死。而且宋仁宗还是宋真宗唯一一个可以继承皇位的儿子。

即使如此,宋真宗依然担忧,中国古代整个中央集权时代里面脾性最好、皇帝执政最温和、皇帝本人性格也是最温和的宋代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他的朝代,那些个性格强势杀人如麻的铁血帝王优惠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这种问题上放松了,那怎么对得起自己拼死拼活夺皇位呢?

所以说苏宁觉得皇帝很累,一方面要培养继承人,一方面甚至担忧最适合的继承人会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谋夺皇位。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把皇位交出去。不到自己闭眼了绝对不接受皇位的失去,古代所有的禅位之举都是被迫的,没有皇帝心甘情愿的放弃皇位,这是个定理。

李二陛下如此费心费力的培养李承乾。却也不会忘记要告诫苏宁谁才是如今的皇帝。他才四十多岁。还没有到老的处理不了政务执行不了权力的地步,他还是皇帝,只要他还活着一天。他苏宁就是李世民的臣子,不是李承乾的臣子。

皇帝们的心里究竟是如何对待这种问题的呢?

苏宁不明白,也不想明白,他觉得李承乾很累,非常累,又要接受培训,又要接受来自于自己皇帝父亲的疑虑,苏宁相信李承乾自己已经察觉到了一些事情,他已经二十三岁了,不小了,是个成年人了,李二陛下二十八岁抢了皇位做了皇帝,李承乾也不过是五年的差距而已。

李二陛下会有所担心,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儿子的年龄越来越大,自己越来越衰老,儿子越来越强壮能干,他自然会有所顾忌,年龄大的帝王都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导致统治能力下降,一些年轻的时候很英明的皇帝到了老年会变得很昏庸,很不可理喻,比如典型代表唐玄宗。

李二陛下不知道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不过现在他才四十一岁,不算年老,当然也算不上年轻,可是正当壮年的年龄,出现这种情况,总让人觉得有些奇怪,有些疑惑,李承乾的问题暂且不说,李二陛下把这些事情交给他,却又对他说了那样的话,意味着什么呢?

苏宁看了看李承乾的面色,他知道李承乾的心里面也是五味杂陈,不过不能表现出来,作为皇帝的儿子,还是太子,他不能表现出哪怕一点点不满意的神色,哪怕心里面已经不满意到了极点,也不能表现出来,哪怕皇帝也知道,只要不表现出来,就不会有事情,安安稳稳的等着老皇帝去世,自己当新皇帝,仅此而已。

他拿那样多的奏折和公务麻痹自己的感觉,麻痹自己的情感,使得自己的恐惧和担忧并不会被旁人所见到,对于旁人或许有用,不过对于已经相识了十年的苏宁来说,这只不过是掩耳盗铃的举措而已,越是表现的不在乎,就会越来越在乎,苏宁觉得这应该是前几天的那顿酒没有喝过瘾,所以他才没有把所有的问题都给交代清楚。

还要好好儿的喝一顿酒才可以,把他灌醉,让他把所有想说的话都说出来,这样的话,或许他可以好受一点儿,而自己也可以好受一点儿,该说的话不说出来憋在心里头,迟早是会生病的。

不过眼下这些堆积如山的公务还没有处理完,这个时候让他喝醉,估计明天一早长孙皇后就会拎着大棒子过来找自己的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