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659章

贞观攻略-第659章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那些家伙打算如何训练炮兵,苏宁是不打算干涉了,反正这些炮兵迟早要上战场,早晚会有厮杀的时候。

如今大唐有了大杀器的事情被李二陛下视为最高机密,谁都不允许对外人说出一个子,三品以下的官员都没有资格知道,三品以上的官员也就少数几个人知道,剩下的工部官员和玄甲军都是值得信任的,也是他们自己弄出来的,李二陛下特地升级了保密法令,一旦泄密,那可就是个人处斩全家流放的结局。

炮兵训练基地和工部生产火炮的作坊被玄甲军团团保护住,连苍蝇都飞不进去,就更别说是人了,每天三轮口号论轮替,每一个口儿进出都需要不同的口号,还有专门人记住相貌以防不测,每一个相关人员都被血滴子派专人盯上,防止一切不测,对于长安的外族人更是严密监视,根本不允许他们接近那里。

反正长安的倭国人都被李二陛下下令逮捕,毁其贡献。不允许倭国人进入大唐境内,倭国人一旦被发现在大唐领土则就地格杀勿论,彻底断绝倭国人进入大唐的心思,其实要不是大唐最近正在连番大战,三个战场同时开战,实在是分身乏术,否则李二陛下真的有命令海军远征倭国给他们一点儿颜色看看的想法。

区区海外岛国,居然敢窥视华夏最高机密,找死!

倭国就失去了学习大唐技术和知识的机会,就连宗教之间的相互往来都被彻底切断。所以。在倭国历史上占据相当地位的“大化革新”也就无法再次出现,倭国文化凭借大化革新一下子飞跃千年的奇迹也将彻底不会出现,反而即将迎接着来自于大唐的怒火,来自于李世民大帝的怒火。这种怒火。是倭国人绝对无法想象的。

所以苏宁也做好了会在朝鲜半岛和倭国人开战的打算。另一个时空就有倭国百济联军对抗大唐的白江口之战,被刘仁轨率军彻底击溃,第一次中日之战就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这一次,依然会是一样的,而且指挥官会变成比之刘仁轨更加激进的苏宁,只要那群倭国人敢于对大唐伸出爪子,苏宁就敢把他整个身子扯过来,直接把他的身子砍做五六七八段。

在明代的万历朝鲜之役中,倭国人已经有了相当的军事实力,那个时候,大明王朝就是凭着比倭国人更加先进的火炮技术挫败了倭国人,但是倭国人的战斗力已经今非昔比,在战争中互有胜负,倭国人的战斗实力不可小觑,而如今,倭国还是一个野蛮原始的国度,而大唐已经提早了数百年掌握了更加强大的火炮技术,如今这样的时代,如果让本就强势的唐军掌握了火炮技术,绝对是如虎添翼。

绝对不会让倭国有发展一点点的机会,一定会在这个时候,把倭国彻底消灭掉,断绝后患,使其彻底从地球版图上消失。

炮兵的训练一日比一日辛苦,李二陛下为了未雨绸缪,直接就把精选出来的一千名强悍精兵送入了炮兵集训基地,在这里训练两百门火炮的使用者,要把他们训练为足够合格的炮手,要在战场上大放异彩,这些炮兵享用的资源是比之肉食军还要上一个档次,仅次于玄甲军的档次,有肉吃,有酒喝,顿顿管饱,还有很高的军饷可以领。

虽然训练苦,但是拿的钱是实打实的,绝对不加水的,绝对是一分钱一分货的,在强悍的玄甲军教官的训练之下,这些炮手一个个都变得膀大腰圆,虎背熊腰,一个赛一个的壮实有力气,随便拉一个出去都是勇冠三军的大力士,最常见的训练方式就是五个人合力拖着火炮行动,一开始只有一百步,接着两百步,三百步,四百步,越来越强,力气越来越大。

用作教习之用的训练火炮有五门,炮弹和火药都是充足的,除了玄甲军教官在上午的体能训练,下午的发炮训练就更加重要,工部的熟练官员几乎是手把手的把这些汉子培养成熟练的炮手,可以熟练的操作一门火炮,五个人各司其职,谁这样做,谁那样做,而且每个人都要完全掌握其他的技术,以备不时之需,炮兵的补充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们的假想敌就是一堵又一堵的模拟城墙,距离很远,目标不大,瞄准射击都是最重要的,一个不好,就会射偏,而且发生的角度选得不好,掌握的不熟练,那么攻击力度也会减少,总而言之,发射一门火炮的方式并不简单,要求也很复杂,绝对不是那种原始火炮那么随意。

准度和力度提上去了,又要有速度的要求,一门火炮从发射到再发射之间的时间损耗比较大,而且很难像弓弩队使用三段抛射法,为了保证攻击的效率,就必须要从炮手本身入手,提高他们的掌握程度,从而提升火炮的射速,加快敌军溃败的速度。

而且目前的炮弹只能实现对城墙打击,但是从李泰往下的那些高官都知道,火炮往后面发展肯定需要对着军队直接开火,那个时候使用的开花弹就更加注重发射速度和频率,速度越快,频率越高,那么杀伤越大,对大唐军队的好处就越多,就可以直接摧毁敌方军阵了。

而且如今就算是实心弹,如果遇到了成群结队的敌军以步兵军阵向大唐军队袭来,那么就算是实心弹也可以对对方的步兵军阵造成巨大打击,直接摧毁步兵军阵,在战场上没了军阵步兵就是死路一条,当然了,没有开花弹直接爆炸那么霸气就是了。

八百二十六良策

“预备!装填弹药!”一名骑在马上的军官装束者挥舞着手中的战刀,大声吼道。

他身前三十门火炮并立,一百五十名炮兵动作熟练整齐划一的给火炮装填火药和铁弹,留出引线,调整角度,固定炮身,然后其中四名炮手分立火炮两侧,单膝下跪,双手堵住耳朵,只剩下一名拿着火把的炮手依旧站立,此时,军官继续高声吼道:“点火!”

手持火把之炮手立刻给火炮点火,然后放下火把,和其余四名小组成员一样单膝下跪蹲于地上,双手堵住耳朵,没一会儿,无数声巨响汇成一片,三十门火炮齐齐发射出骇人的炮弹,炮口则是涌出白色烟雾,火炮炮口猛地向上一抬,随即落地,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炮弹已经击中了远处百分之九十模仿长安城城墙的仿真城墙,随着一阵抖动,城墙处土石飞溅,一片狼藉。

远处观看的李二陛下兴奋的喊了一声:“好!”

这还没完,火炮刚刚发射完毕,那名军官就再次喊道:“预备,装填弹药!”

炮兵们立刻又快速行动起来,装填火药和铁弹,留出引线,调整角度,固定炮身,一样的动作和速度,利落整齐,随着军官的再一次点火声响起,第二轮炮弹齐射开始,这一次,那堵仿真城墙彻底完蛋了,败落得一塌糊涂,士兵们完全可以越过那堵城墙,冲入城内对守军进行巷战。而不用进行损失巨大的攻城战。

李二陛下面色兴奋的不停大喊着“好好好”,身边的随行官员也纷纷点头不已,最初看到的时候是一回事,而如今的三十门火炮齐射,对象是有长安城城墙九成强度和规模的仿真城墙,三十门火炮两轮齐射就把这城墙给毁得不成样子,要是用在其他的城池中,一轮齐射就足够了。

火炮威力强悍如斯,炮手熟练程度如斯,让李二陛下非常高兴。

专门负责此处训练的玄甲军副统领宋安受到了李二陛下的大力嘉奖。认为他做得很好。要给他升官加薪,给他大量的赏赐,然后给所有的炮手赏赐钱财,给所有的工作人员赏赐钱财等等。大家都很开心。

开心过后。李二陛下就指着那些骇人的杀器对身后的大臣们询问道:“诸卿以为。我大唐有此利器,今后征战,是否会容易许多呢?”

李二陛下的语气有些得意洋洋。考虑到李二陛下从一开始就对此火药武器的大力支持,显然,人家自恋一下也是正常的,大臣们纷纷狂拍马屁,把李二陛下拍的非常舒服,不停的抚着胡须怡然自得,然后,魏征作为老鼠屎的作用就在此时体现出来了。

“陛下,臣有本奏。”魏征淡然的站了出来。

李二陛下一见魏征站出来了,面色立刻就变了,有些郁闷的摆摆手,说道:“魏卿有何要说的,就说吧,我且听着。”

魏征说道:“陛下,此火炮虽然威力巨大,惊天地泣鬼神,于行军打仗有莫大好处,但是,臣也听说此火炮的最大需要就是火药,火药易受潮,而且保存不易,一旦在我军阵中遇到了哪怕一颗火星,都会引发剧烈爆炸,如果火药在我军阵中爆炸,那么会是什么情况?而且若是下雨天,火药受潮,无法使用,那么火炮岂不就是摆设?”

李二陛下松了口气,这些问题不是没有人提过,他已经知道了:“魏卿所说已经不是没有人说过的,对于火炮的这个弱点,工部官员正在想方设法的改进,比如制造一些专门用于储藏火药的器具,专门有人负责保管火药,寻常人等不允许接近火药等等,至于下雨天的事情,也有工部官员提出利用油纸保管火药,这些,都是些比较严肃的问题,我与诸位爱卿都是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人,还是不要指手画脚,扰乱那些专门人才吧!”

李二陛下定下了基调,让魏征稍微一愣,不过想让魏征就此闭嘴还是没那么容易的,眼看着神机营成立,简直就是个烧钱的无底洞,虽然不是民部的尚书,但是眼睁睁地看着无数李二陛下下达的调拨钱财的指令从自己手下走过而自己并没有理由封驳,魏征就很不爽,大唐的确有钱了,财大气粗了,可是也不能乱花钱啊!

草原两个战场,辽东一个战场,虽然粮食充裕钱财也足够,可是消耗一点儿都不少,要不是前几年罢兵休战积蓄国力财力,根本负担不起,现在每年都需要指出大量的教育经费,这一点魏征很赞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对的,另外的什么山东复兴啊江南崛起啊什么菜篮子啊魏征也都认了,国家发展,只要用在了地方上,就可以,没什么不可以的,朝廷的专项拨款都是由御史专门监督的,谁敢贪污这种钱财,那就真的是找死了。

当然了,朝廷的收入也很大,岭南开了港口以后,收入剧增,商税逐渐递增,渐渐有超过农税的架势,各地工坊大规模设立,民间商业蓬勃发展,工商的税收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相反地,农税虽然也在上升,却上升缓慢,远远不及商税的速度,而且税收总量更是连年剧增,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如果没有着雄厚的财力支撑,他也根本就不会同意李二陛下同时开辟两个草原战场,二十万大军北伐的战略。

这也就算了,也还出得起这个钱,但是你又搞一个简直是在烧钱的神机营,这就让魏征相当的不满意了,火炮威力虽强,但是没有用在战场上,谁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样的?三原县何其富庶?农税商税都是大唐第一县,这样的税收一个季度也只能制造二十门火炮。这还不算其他的相关费用,而且为了支持火炮的制造,连其他铁制武器的制造都放缓了速度。

铁的产量就那么些,没有上升,可是火炮需求量太大,导致很多兵器的生产都给火炮让位了,一门火炮的铁都可以制作好几百把相对应的武器了。

对此,魏征屡次上书要求李二陛下下令给工部研究铁产量的问题,可是李二陛下迟迟没有动作,今日眼观了火炮的巨大威力后。魏征已经信服了火炮的巨大威力。但是不能只关注火炮,而忘了其他武器乃至于农具的建设吧?

魏征也去过工部找过如今的工部尚书、墨家巨子赵胜,不过没见到人,留守官员说赵尚书亲自去了火炮工坊监督火炮的制造。这是皇帝的要求。陛下的命令。没法儿不重视,至于其他的,暂时只能靠边站了。

所以魏征不爽啊。这个时候就要提出来,我不是不爽你那个啥,不爽你那个制造火炮,我是不爽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火炮上,而不关注其他需要关注的事情!典型的见风就是雨,李二陛下就这个毛病特别严重!

魏征很不爽,于是开口道:“陛下,火炮的确是好,但是,制造火炮也需要铁啊,没有铁,何来火炮,陛下可知一门火炮需要多少铁?而这些铁又可制作多少兵器?陛下是不是也知道为了这些火炮,连农具的制造都开始拖延,都在那里制作火炮,陛下给的两百门火炮的要求,现在才完成四分之一,陛下,您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农具的问题?”

李二陛下眨眨眼睛,开始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太对劲,疑惑道:“农具的生产和火炮有何联系?铁不够了吗?”

工部尚书赵胜出言道:“陛下,臣已经给陛下上了很多奏折,之前魏大夫来工部寻找臣的事情臣也知道了,只是当时臣不在,臣后来得知此事后专门去查了一下,结果发现目前大唐的铁产量很难确保火炮生产的同时保证其他兵器和农具的生产,就此也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