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405章

秦皇纪-第405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九章 决战郑国渠

秦国王宫,上书房,一片欢喜气氛,不为别的,只是因为逐客这事被秦异人善加利用,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山东士子纷纷入秦。这对于极需要人才的秦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呵呵!”范睢发出一阵畅笑声,笑得眼睛都快眯到一起了,冲秦异人道:“君上,你可知入秦的士子几多?”

“这个寡人知晓,到眼下是八百三十六人。”秦异人想也没有想,脱口而出。

“君上,你错啦。”乐毅摇摇头,道:“那是昨儿的数目,今儿已经达到九百一十四人,这还是到官府入籍的士子,还有不少正在赶来而未去官府的士子呢。一天之内就增加了七十八人,实在是个好消息。”

“是呀。这还仅仅是开端,随着时间的推移,入秦的士子会更多。”范睢眉头一挑,很是欢喜。

“这都是李斯的文章写得好。”秦异人也是欢喜。

眼下的秦国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一天就能增加七八十人,一个月下来就有两千多人,这还是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更多。有了这些人才,秦国就能大量贮备人才,等到将来扫灭列国,一统天下之后,要治理天下就容易多了。

“李斯的文章固然是好的,不过,若是没有君上的大气魄,这些士子也不会纷纷入秦呢。”乐毅也是一脸的喜色,冲秦异人笑道:“君上,你猜猜这些入秦士子是怎样赞誉你的。”

“嗯,这可猜不着。”秦异人还真没有心思却管这些士子如何赞誉他,他要处理的公务极多,哪有时间。

“士子们说君上有大气魄,‘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这话感动的士子不知几多。观古今,真正能做到此点的又有几多人呢?就是商汤用伊尹、周文王用太公、穆公之用百里奚,也远远不如呀。”乐毅眉头一挑,脸上的笑容一敛,道:“这些山东士子在父母之邦不得意,或多或少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君上能有如此气魄,他们能不入秦吗?”

入秦的山东士子不是所有,至少也是绝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在山东之地不得意,无用武之地,有些人甚至差点送掉性命。秦异人能说出“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的豪言,要不感动他们都不成,要他们不入秦都不成。

要知道,这种豪言,古往今来又有几多人说得出来?又有几多人敢说出口?

士子入秦固然是喜事,不过日子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很快就到了来年春季。这一年,秦国遇到了百年罕见的旱灾,连续两月无雨,情形大为不妙。

“噗!”秦异人骑在骏马上,吐出嘴里的灰尘泥沙。

此时的秦异人跟个泥人似的,头发上、脸上、脖子上、身上,到处都是灰尘泥沙,乍一瞧,跟个泥人似的。

不仅人是如此,就是他胯下骏马也为泥沙灰尘厚厚的包裹了一层,跟匹泥马似的。

随秦异人而来的黄石公、尉缭、韩非、朱亥、孟昭、范通、马通、盖轰和鲁句践他们个个如是,都成了泥人。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关中大旱,天干物燥,风一吹,就是一片泥沙,灰蒙蒙的一片,令人连眼睛都睁不开,让人产生身在沙漠中的错觉。

“寡人十天里跑遍了关中十九县,县县如此,如同在西域的莽莽黄沙中似的,再这样下去,关中今岁将会颗粒无收,这可不行。”秦异人吸口气,一脸的凝重,沉声道。

“是呀。”黄石公满脸的担忧,道:“大秦眼下最缺的就是粮草,若是今岁颗粒无收,这会令大秦一统天下的时间推迟数载呀,这得想办法。”

眼下的秦国不缺金银,就是缺粮草,若是有充足的粮草早就开始了灭国大战。长平大战把四代人的积累消耗一空,到眼下秦国都没有恢复过来,再有这大旱,秦国的统一大战至少要推迟三五载,这是不能接受的。

“立即回去,召集所有大臣商议此事,今岁一定要克服这事。”秦异人眉头一掀,如同出鞘的利剑,透着一股坚定。

就这样,秦异人一边朝咸阳赶去,一边派人把郑国、李斯、蔡泽这三个修水渠的人召回。秦异人回到咸阳没多久,郑国三人也赶了回来。

秦异人、范睢、白起、乐毅、王翦、蒙武、黄石公、尉缭、韩非、郑国、李斯、蔡泽、荀子、公孙龙子聚在一起,商议抗旱之事。

“寡人十天里跑遍了关中十九县,只见到处都是泥土灰尘,风一吹,灰蒙蒙一片,跟在西域的莽莽大漠中似的,这就是说关中今岁的大旱非常厉害,若是再不能有水的话,关中今岁就会颗粒无收,这不是大秦能接受的,如何克服旱灾,你们畅所欲言。”秦异人脸色特别凝重,扫视着群臣,只见众人个个眉头紧拧着,难有妙法。

“君上,这事儿挺棘手的。”范睢的眉头拧得更紧了,道:“在旱灾刚露出苗头之时,臣就要各县准备抗旱。一开始,附近还有水可以挑,到眼下各沟渠里的水都干了。不要说给庄稼地用水了,就是国人庶民连喝水都出现困难了。有些村子为了吃水,要去数十里外的地方挑。更令人担忧的是,就算是这样,这些水源依然还在枯竭。”

范睢的话已经够令人震惊了,然而,荀子说出来的话更加令人震惊。

“据我所查典籍,关中今岁的旱灾是百年一遇,其危害相当之可怕呀。”荀子抚着额头,一脸的震惊。

“百年一遇?”众人一听这话,差点骇倒在地上。

亲眼看见这旱情,深知其可怕,再闻这话,谁能不震惊?

“谁有抗旱的法子?”秦异人充满期待的问道。

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谁也没有办法,唯有一脸的无奈。

秦异人看在眼里,一颗心直往下沉。虽然关中殷实,家家有余粮,即使今年颗粒无收,秦人也不会有饥饿之虞,可是,这会大大推迟秦国的统一之路,这不是秦异人能接受的。

“照这样看,唯有一法可以解决了。”秦异人眉头一挑,沉声道。

“什么法子?”众人一脸的期待,死死打量着秦异人。

秦异人善谋善断,深得众人信服,他说有法子定是有法子,要众人不充满期望都不成。

“寡人想来想去,唯有把水渠修成一途了。”秦异人的眉头拧得更紧了,成一个川字。

“噗嗵!”郑国一个没坐稳,一屁股摔在地上,大声尖叫起来:“君上,这不可能,万万不可能之事呀。”

“说说看,怎生不可能?”秦异人问道。

“关中水渠干系甚大,臣等虽是奔走操劳,修得并不多。要想修成此渠,所费之力甚大,不是今岁能完成的。”郑国想也没有想,脱口而出,狠狠打击秦异人。

“据寡人所知,各种勘查已经完成,只需要动工便可,是吧?”秦异人问道。

“话虽如此,然而,如此浩大的水渠,哪能在短时间内修成呢?”郑国仍是一阵阵心惊。

郑国渠是一条由长四百余里的干渠和不计其数的支渠毛渠组成的集灌溉和排水于一体的浩大工程。不要说在战国时代,就是在现代社会,这也是一个大型工程,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无异于痴人说梦。

“你是担心人手不够,是吧?你说吧,你要几多人?”秦异人眼中精光闪烁。

“这……”郑国眉头紧拧着,开始计算。

“君上,若能有百万之众的话,或许能赶在夏粮之前完成,还有一季收成。”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斯突然开口说道。

“李斯,休得乱说。”蔡泽喝斥一句,道:“百万之众,岂是那么容易的?”

在人口稀少的战国时代,百万之众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即使以蔡泽之明智,也是一阵阵心惊。不仅仅是蔡泽心惊,就是范睢、白起和乐毅他们也是一阵心跳。

要知道,当时的秦国只有五百万人口,百万之众就是秦国五分之一的人口了。而且,用来修水渠的一定要年轻力壮,秦国所有的丁壮差不多也就是百万之众了。

“李斯,你说说看,要如何使用这百万之众?”秦异人却是问道。

李斯的才干不用说的,非常了得,更难得的是他善于工巧计算之道,很善管理,他既然如此说了,必然是有所得。

“君上,臣以为眼下的勘查已完,可以把水渠进行分段施工,每段都派水工前去指点。”李斯侃侃而谈。

“好!”众人齐声叫好。

设计已经完成,只需要同时开工就行,这的确是个加快工期的好办法。

“其次,可以把丁壮分成两批,一批歇息,一批施工,如此一来,人歇渠不歇,就能加快进程。”李斯不愧是未来的丞相,对于这等事儿特别在行。

“好!采!”经过李斯这一处理,这效率就会提升一倍,由不得众人不叫好喝采。

“为了加快工期,还可以派出老弱妇孺,要他们为丁壮做饭烧水,把饭食送到工地上,如此一来,还可以节约不少时间。”李斯的心比针细,连这等事儿也想到了。

“好!”秦异人大是欣慰,问郑国,道:“照李斯所说,能否在夏种前修好水渠?”

“君上,虽然勘查已完成,可是,地下的事儿谁也说不准,说不定到时就要改道,是不是能够修成,臣不敢说这话。可是,臣却要说,可以放手一搏。”郑国想了想道。

郑国是绝世水工,他的话就是权威,他说可以放手一搏了,那就一定可以一搏,众人大是振奋,目光齐刷刷集中在秦异人身上。

第五十章 亲自上阵

秦异人缓缓开口道:“郑国说得对,地下的事儿谁也说不准,说不定就会遇到岩石,或是不宜于施工之处,不得不改道,这会多费时间,使得原本就很紧张的工期更长,兴许今岁不能修成水渠。”

地底下的事儿,不要说在战国时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在现代社会,也会是一个大的挑战。有些时候,因为勘查不到,遇到意外的情况,这实属正常。

若真要如此的话,这对极需要水的秦国来说,就是莫大的因难,这会让今岁颗粒无收,听了秦异人的话,范睢他们的脸色无比凝重。

“可是,我们要反过来想,若是能把这水渠修成了,关中从此以后就再无后顾之忧,就能旱涝保收。”秦异人话锋一转,道:“即使今岁不能用上水,来年还可以用,这渠迟早都得修,若能提前完成当然是最好。”

“嗯。”关中虽是富饶之地,然而,并未做到旱涝保收,遇到旱灾和涝灾,仍是令关中受不了,今岁的大旱就是一个明证,范睢他们大为赞成秦异人这话,无不是重重点头。

“是以,寡人决定了,搏了!”秦异人猛的站起,眼中精光闪烁。

“搏了!”范睢他们齐刷刷的站起身来,齐声大吼,人人眼睛射出精光。

“君上,可是这百万丁壮在哪里去找呀?”郑国却是苦恼。

百万丁壮相当于秦国举国的丁壮了。秦国要是东拼西凑的话,是能拿出百万丁壮的,可是,用到丁壮的地方太多了,比如军队就是个丁壮的消耗大户,数十万秦军就是数十万丁壮,如此一来,秦国万难再拿出百万丁壮了。

“是呀。”众人大是附和郑国这话。

“王翦,蓝田大营里的士卒,除留下十万交给上将军坐镇,防止山东有变外,其余的停止训练,全部开上去修水渠。”秦异人冲王翦道。

“诺。”王翦欣然领命。

训练秦军是必然的是,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把水渠修成,而不是训练秦军。这事缓缓也没什么,毕竟没有粮草的话,即使秦军再善战,也是无法扫灭列国。

秦异人要白起率领十万秦军坐镇蓝田大营,防止山东有变,这是应该的。山东列国亡秦之心不死,就连秦昭王和嬴柱驾崩都来联兵讨秦,遇到这种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之年,山东之地会不会出幺蛾子只有天知道了。

“还有,给各处关隘传旨,除了留下守备兵力外,其余的士卒全部开到关中来修水渠。这事儿,就交给上将军处置。”秦异人冲白起道。

“诺!”白起忙领命。

各处关隘需要几多兵力驻守,白起这个上将军最是明白了,由他来处置最是合适。

“丞相,你立即发布政令,要各地年十五以上,五十五以年的男子,皆入关中修渠。”秦异人冲范睢道。

虽说把秦军调出来了,可以解决数十万丁壮,却是远远不够,还必须得从各地征调。

“君上请放心,臣一定办好。”范睢信心十足。

“这样算下来,百万之众差不多了吧?”秦异人脸上泛起笑容。

最难办的百万丁壮一事被秦异人解决了,众人放下心头一件大事,露出了笑容。就连很是担心的郑国,也是笑了。

“君上,有了丁壮还不够。”郑国脸上的笑容一敛,道:“分段施工,需要的水工很多,眼下关中的水工远远不够用。臣之意,是不是把李冰调回来相帮。”

李冰是绝世水工,若有他加入的话,这水工一事就解决了,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众人齐声赞成,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