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394章

秦皇纪-第394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禀将军,找到了。”秦将忙回答,喜不自禁,道:“将军,没给你说,寿春果然富饶得紧啊,比起陈城的仓禀更加富饶,那粮草多得我都没法计数了,那堆成山的金银珍宝差点晃瞎了我的眼睛呀。”

寿春的富饶当在陈城之上,这在王翦的意料中,并不意外。王翦命秦将带路,来到仓禀处一瞧,差点从马背上载下来。

王翦无论才智,还是胆识,远非常人所能及。他之所以如此震惊,那是因为楚国贮存在寿春的粮草和金银珍宝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就是五十万大军也可以食用三年。

“将军,我们一把火烧了,立时出发吧。”秦将按照惯例推测。

“不!”王翦摇头,道:“寿春暂时不烧。我们暂时把寿春当作补给之地,然后分兵四出,把淮水之地悉数破坏。”

淮水之地是楚国的形胜所在,破坏了淮水之地,这对楚国的打击会异常沉重。当然,淮水之地很大,要想破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需要一个基地。寿春就是最好的基地了。

秦军在王翦的部署下,分兵行动,大肆破坏,直到十天之后,才破坏完。然后,秦军一把火把寿春烧了。

王翦率领秦军朝东而去,那里是齐国所在地。

第三十七章 伏尸万里(四)

楚国都城,郢,楚国王宫。

楚考烈王正与一众大臣在痛饮,他的心情极度之好,大口饮酒,大口吃肉,快活之极。

不仅楚考烈王如此快活,就是他的一众大臣无不如是,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接到联军大败的消息,还以为这一次五国联兵讨秦必胜无疑。

这对于被秦国压着打了上百年的楚国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楚国与秦国打了上百年,就鲜有胜仗,楚国要是能打一个胜仗,不需要大胜仗,只需要一个小小的胜仗,就足以令楚国为之欢欣鼓舞了。

更别说这次五国联兵,还是趁着秦国连丧两君的良机攻打秦国,依他们想来那是必胜无疑了,要他们不欢喜都不成。

“呵呵!”楚考烈王端起酒爵,美滋滋的把爵中美酒饮干,咂吧咂吧嘴唇,放下酒爵,发出一阵畅笑声,道:“这次,五国联兵,一定能攻下函谷关,一定能打进关中。到那时,寡人就会驾临关中,要把关中夷为平地,以泄大楚之恨!以报怀王之仇!”

“君上英明!”

“怀王之仇一定要报!不仅要把关中夷为平地,还要把秦人全部杀光,不留一个活口。”

“全杀光了多不好?男子全杀,女人嘛当然是要留着,尤其是那些漂亮的女人更得留着,给我们享用。”

“对对对!男子全杀!女人留着!”

一众大臣忙赞颂附和,更是出起了狠毒的主意。

“说得不错!”楚考烈王重重点头,大为赞赏群臣的提议,道:“历来只有大楚的王室美人嫁给秦国,就未有大楚迎娶秦国美人的事儿。这次,寡人就要好好挑选秦国美人。”

楚国被秦国打得楚国无还手之力,楚国为了结好秦国就挑选宗室美人嫁给秦王,结下姻亲,想以此来解除秦国的威胁。秦昭王之母宣太后就是楚国王室的旁支,还有华阳夫人也是楚人,是宣太后的侄孙女。

“禀君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楚考烈王的话刚落音,只见一个内侍急匆匆的冲了进来,一脸的惊惧之色,额头上尽是冷汗。

“闭嘴!好你个狗东西!如此大喜之事,怎会大事不好了?”楚考烈王还没有说话,李园就脸一沉,大声喝斥起来。

“国舅说得极是,你这不长眼的狗东西,眼看着联军就要攻破函谷关了,情形大好,怎会大事不好?”对李园的喝斥,楚考烈王深以为然,大声喝骂。

“君上,联军已经全军覆灭了。”内侍一见情形不对,忙扯起嗓子大吼一声,这一吼不得了,如同雷鸣似的,震人耳膜。

“好!联军大胜了,这真是个好消息。”楚考烈王没有反应过来,还在朝好的方面想,脸上泛起笑容,又是有点儿奇怪的问道:“如此好消息,怎会是大事不好?你真是胡说!”

“没错!”一众大臣做着美梦,想当然而然之,没有反应过来。

“君上,是联军全军覆灭了!这要不是大事不好,还有什么才叫大事不好?”内侍一听就急了,忙解释一句。

“什么?联军全军覆灭?”楚考烈王如同火烧了屁股似的,一蹦老高,眼睛瞪圆,嘴巴张大,一脸的不信。

要他相信这是真的,不比登天容易。

不仅楚考烈王如此想,就是一众大臣,无不是如此想的,个个不信。更有人出言喝骂内侍,说他胡言乱语。

“君上,如此大事,谁敢乱报?事儿是这样的……”内侍急了,忙把打探的消息说了。

“信陵君!好你个狗东西,你竟然胆小如鼠,不战而逃!”楚考烈王对信陵君是寄予了厚望,把楚国一直想得而甘之的纵约长都给他了,没想到信陵君竟然不战而逃,甩下五十五万联军不顾,只管逃命去了,这太让人气愤了。

“呼呼!”楚考烈王呼呼直喘粗气,眼球充血,跟恶魔似的,要是信陵君在他面前的话,他一定会把信陵君撕着吃了。

“禀君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就在楚考烈王即将暴走之际,又一个内侍飞也似的冲了进来,远远就嚷开了。

“又有什么坏消息?”盛怒之下的楚考烈王这次没有朝好的方面去想了,而是朝坏的方面想:“说!就算天塌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联军全军覆灭,楚考烈的盘算落空了,这已经够坏了,不可能还有比这更坏的事儿。

然而,内侍说出来的事儿真的比联军覆灭还要可怕,只听内侍急惶惶的道:“禀君上,秦军袭击了陈城,把陈城化为了一片废墟。”

“什么?秦军袭击了陈城?”楚考烈王一个没站稳,一屁股坐倒在地上,脸色苍白,没有一丝儿血色,如同在土里埋过似的。

陈城,那是楚国的重镇,被秦国袭击了,这岂不是说秦国要对楚国大举用兵了吗?这一定是秦国要灭楚国,这可是楚考烈王最为害怕之事,由不得他不惧。

“虎狼秦国要灭我大楚,不行,绝不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赶紧迁都,迁都!”有大臣心惊胆跳之下,忙出主意。

若是秦国要攻楚国,楚国第一时间就应该调集重兵来抵御,而不是逃走。作为大臣,出起了迁都的主意,实在是令人无语。

然而,响应者众,只听一片附和声,道:“没错!得迁都!赶紧迁!”

“迁,一定要迁,迁到寿春去!”楚考烈王是个没胆气的国君,很是赞同迁都的提议。

“禀君上,大事不好了,秦军袭击了寿春,把寿春化为了一片废墟。”楚考烈王的话刚落音,又一个内侍飞也似的冲了进来,也没有看时机对不对,大老远就扯起嗓子大吼起来。

“什么?寿春被毁了?”楚考烈王的眼睛越瞪越大,到后来,眼角开裂,鲜血涌出来。他的嘴巴越张越大,足以塞进俩鸡蛋了。

“格格!”楚考烈王的牙关相击,发出一阵清晰的牙关相击声,浑身抖个不住。

寿春是楚国的重镇,其重要性仅次于都城郢。更重要的是,寿春是楚国迁都的首选之地,一旦楚国面临亡国之危时,就可以迁到寿春去。乍闻寿春被毁的消息,楚考烈王能不惊惧吗?他能不害怕吗?

此时的楚考烈王惶恐难安,仿佛秦军已经打到郢来了似的。

“咕咕!”楚考烈王想要说话,却是说不出来,喉头发出一阵怪异的声响,如同正在被公鸡轮的老母鸡似的。

“噗嗵!”楚考烈王脸孔扭曲,软倒在地上,直接晕过去了。

“禀君上,秦军把淮水之地破坏光了,那里全成了废……”内侍急忙禀报更坏的军情,可惜的是,楚考烈王已晕倒了,听不见了,内侍白费力气了。

……

琅邪,地处海滨,是齐国最为重要地的盐场之一。

齐国地处东海之滨,得渔盐之利,积累了惊人的财力,齐国这才成为七大战国中实力惊人的大战国。曾经一度,在齐威王时,齐国名动天下,令人侧目,就是当时天下最强的战国魏国,齐国也是不惧,还与之叫板。并且在桂陵和马桂两次大战中,大败魏国,令魏国实力大损,最终沦为二流战国,不再复战国初期最强霸主的风采。

齐国之所以如此之强,就在于齐国“煮海为盐”,掌握大量的盐,腰杆儿硬。

若是在齐国走一朝的话,就会发现但凡滨海之地都有盐场,比如说著名的即墨,也有不少盐场。

今日的琅邪与往常一个样,日出之时,盐场的佣工就在开始忙碌,把海水放进预先挖好的蓄水区,然后把海水阻断。在蓄水区的海水经过日晒,就会干涸,就会剩下盐。这些盐还不能食用,还有很多杂质,比如泥土石子之类。要把这些粗盐再进过处理,就能得到可以食用的盐了。

“隆隆!”正忙间,只听一阵惊天动地的蹄声响起。

“这是什么声音?”

“好响亮呢,跟行军似的。”

正在忙碌的盐场佣工大是不解,无不是抬起头来,望着西方。

只见西方出现一朵巨大的乌云,连天接地,很是骇人,给人一种压抑感。

“起云了,要下雨了?”惊疑不定的盐场佣工抬起头来,打量天空,只见一轮红日高挂,天空碧蓝如洗,万里无云。

“不是下雨,怎会打雷呢?”

“旱雷,旱雷,你懂不懂?”

盐场佣工正议论间,只见这朵乌云更近了。在乌云的下方,是一支正在疾驰的大军。这支军队极为骠悍,骑术了得,驰骋起来具有惊天动地的威势,令人生悸。

“军队,真是军队,这是大齐的军队?大齐的军队没有这么了得呢。”

“大秦的技击之士虽然名动天下,可是也没有如此声势呀。”

盐场佣工看在眼里,更加不解了。

“快看,那是‘秦’字,这是秦军!”

“秦军?亏你说得出来,秦军怎会到这里来呢?”

“你的眼睛瞪大点,瞧清楚,旗帜上写得清清楚楚。”

“旗帜上是写的一个‘秦’字,可这也不能说就是秦军呀?难道大齐之军就不能打败秦军,缴获秦军的旗帜来风光一回?”

虽然秦军的旗号已明,然而,这些盐场佣工仍是不信。秦国与齐国离得太远,自从秦国崛起以来,就未有秦军进攻齐国之事,要他们相信这是秦国,还不如让他们相信太阳从西边升起更加容易。

第三十七章 伏尸万里(五)

来的正是王翦率领下的秦军。

在王翦的率领下,秦军深入楚国,先是破坏了陈城,后是破坏了寿春和淮水之地。

经过这番破坏,秦异人要惩罚楚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楚国形胜所在的淮水被破坏,这对楚国的打击异常沉重,会令楚国元气大伤。即使楚国要重建淮水之地,这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且费时很长。

离开楚国之后,王翦率军直奔齐国而来,要对齐国进行沉重的打击。

齐国与秦国相距极远,齐国在最东,而秦国在最西,两国因为没有什么利害冲突,一直保持着不错的邦交关系。而秦国对齐国也一直很容忍,只要不是太大的事儿,秦国是能忍就忍了。尤其是范睢提出“远交近攻”之策后,秦国对齐国的容忍度就更大了。

然而,这次齐国却是触了秦异人的逆鳞,必须要予以惩戒,深入齐国破坏也就成了必要。

秦昭王和嬴柱刚死不久,尸骨未寒,还未下葬,五国联军就来攻秦,这不是秦异人所能忍受的,一定要严惩五国。更让秦异人气愤的是,这次联兵就是齐国太后君王后在幕后推动的,要是没有她资助鲁仲连,鲁仲连也不可能合纵成功。

可以说,这次五国联兵的罪魁祸首就是齐国,就是君王后,以秦异人不肯吃亏的性子,要不找齐国的麻烦就不对了。

要如何才能令齐国感到痛呢?

不用想的,就是破坏齐国的盐场,就足以让齐国痛到骨髓。

齐国得渔盐之利,虽然渔与盐都是秦国的“支柱产业”,二者相对来说,还是盐更加重要。因为渔业再重要,也顶多就是让齐人自己食用,很难拿出去卖钱。要知道,当时的交通情况不适合卖鲜鱼。要是想卖鲜鱼的话,很可在途中就死了。

而盐不同,是齐国与列国贸易的主要货物。当时天下的食盐,十之七八出自齐国,由此可见盐对于齐国的重要性了。

若是把齐国的盐场给破坏了,这对齐国的打击太过沉重,会令齐国的赋税难以收上来,财政告急,齐国不仅感到痛,还是痛到骨子眼里了。

当然,要想破坏齐国的盐场,秦军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齐国的盐场都在海边,也就是最东之地。秦军要深入齐国最东之地的话,这路途就更加遥远了,困难更大,很可能被齐国围住,一个不好就会全军覆灭。

这事要是对于别人来说,或许不敢深入到齐国腹地来破坏齐国盐场,顶多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