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293章

秦皇纪-第293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左贤王、右贤王呢!”

一众大臣见到秦军,如同见到老祖宗似的,满脸的喜色,忙着献宝。

“杀!”然而,回答他们的却是一个清晰而冷酷的“杀”字。

秦军如狼似虎般冲了过来,手中的秦剑对着他们就劈下去,剑光霍霍,人头滚落,不多时,一众大臣就被砍杀一空。

“你们……为何……如此做?”有大臣万分不甘心,在临死前询问。

“多此一举!”率领秦军而来的正是王翦,冷声道:“你们被我们围住,插翅难逃,大秦何必接受你们献俘!大秦要谁生谁就生,要谁死谁就得死!”

第四十一章 直捣龙城

王翦一句话嚣张、霸道,却是让匈奴心惊胆跳,生出一股无力感。

秦军威慑匈奴,自然是要吓破匈奴的胆,谁生谁死得由秦军说了算,不给匈奴丝毫希望。

王翦正眼也没有瞧那些死去的匈奴大臣一眼,一拍马背,来到单于面前,虎目圆睁,打量着单于。

单于不愧是匈奴的勇士,虽然心胆俱裂,却还能保持镇定,问道:“本单于落到你们手里,你要如何处置本单于?”

“嗯。还算不错。”王翦微微点头,大是赞赏。

单于虽是让人痛恨的匈奴领袖,不过,其勇气也是值得钦佩。眼下的匈奴已经彻底完了,单于的下场可以预料得到,要是换个人的话,哭着喊着求饶再正常不过了,他却还能保持镇定,实属难得。

“不过,你以为你强作镇定就能改变一切?”紧接着,王翦冷笑一声,手一挥,道:“绑起来!”

秦军锐士一涌而上,把单于、左贤王、右贤王他们捆了个结实。

王翦冰冷的脸上终于泛起了喜色,喜色越来越浓,最后成了狂喜,一挥胳膊大吼道:“活捉单于了!活捉单于了!”

“活捉单于了!”秦军挥着胳膊,晃着拳头,扯起嗓子大吼。

一时间,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天际,震得地皮都在颤抖,天空上的浮云片片碎裂。

原本还在砍杀的秦军陡然间停了下来,个个如同孩子般欢喜,人人扯起嗓子大嗥,脸上的喜悦堆了一层又一层。

兴许,这是他们这辈子最为欢喜的时刻。

在这些秦军中,有不少是参与长平之战和中牟之战的老卒,他们取得了长平大战和中牟之战这样的罕见胜利。可是,他们都没有如眼前这般欢呼雀跃的。

长平大战和中牟之战,秦军虽然取得了天大的胜利,让人欢喜,不过那毕竟是华夏的内战,打生打死都是自己人。而眼下的大战,却是对付异族,是对匈奴滋扰华夏数百载、一心想要占据河套之地、打进中原的匈奴!

取得如此大的战果,活捉了单于,这是天大之喜,其欢喜程度远远超过了长平大战和中牟之战。

秦异人站在山巅上,听见秦军的欢呼声,不由得大喜过望,双手紧握成拳,狠狠晃动着,扯起嗓子大吼一声:“活捉单于了!”

“活捉单于了!”黄石公、朱亥、李斯、韩非他们无不是和秦异人一样,拼命的晃着双拳,扯起嗓子吼得山响。

“活捉单于了!”到处都是欢呼声,到处都是欢欣鼓舞的秦军,他们咧着一张嘴大吼,额头上、脖子上、手背上的青筋怒突,如同老山藤似的。

欢乐的气氛在隘口里荡漾,冲击着人们的神经,却是久久不绝。

单于是匈奴的首领,活捉匈奴首领这等事儿,是自盘古开天地以来的头一遭,前无古人的壮举,谁能不欢喜?谁能不狠狠发泄他们的喜悦之情?

欢乐一直持续,直到半个时辰之后,秦军的喜悦之情这才稍稍有所平复。

秦异人红光满面,欢喜得如同一个孩子似的,抚着自己的脸颊,竟然发烫,跟炭火似的。

“呼!”秦异人长吸一口凉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声下令道:“接受匈奴投降!”

单于都被秦军活捉了,匈奴已经破胆了,目的已经达到,不必再杀戮了。

“公子英明!”对于秦异人的这道命令,众人自然是没有异议,齐声赞同。

秦异人的命令一传下,匈奴爆发出阵阵欢呼声:“乌特拉!”

“大秦万岁!”终于可以活命了,这对于处于绝境中的匈奴来说,是天大的福音,无不是欢喜莫铭,竟然大声赞扬起秦国了。

瞧他们那虔诚样儿,仿佛秦国是他们的父母之邦似的。

“你,去这里。”

“你,去那里。”秦军满脸喜色,如同有着使不完的力气似的,把匈奴指挥得团团转。

“是是是,秦军祖宗,您说东就东,您说西就西,绝不二话。”匈奴直点头,不住讨好,笑得如同春风般和煦,比起见到老祖宗还要欢喜。

此时的匈奴哪有纵横大漠无敌的强横样儿,怎么瞧怎么象讨好的哈叭狗,秦军要他们东就东,要他们西就西,不敢有丝毫违拗。

接下来的事,就是打扫战场了。其实,战场也没什么好打扫的,整个隘口里没什么可以搜刮的。

自从逃到隘口里,匈奴就陷入了绝境,没有吃没有喝,只能苦挨日子。最初一段时间,靠喝马奶度日,很快的,草场被骏马啃光了,连马奶也没得喝了。不得已之下,匈奴只有宰杀战马为食。

匈奴从北河逃到隘口里,几乎都是骑马而来,围在隘口里的骏马有数十万匹之多。可是,仍是架不住匈奴吃,没多久就吃光了。

实在没得吃的了,匈奴就杀人而食。那时节,匈奴是人人自危,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人杀掉,没有可以信赖的人,没有兄弟,没有朋友,只有危机。

要是没有人可以吃的话,匈奴就吃土。为了填饱肚子,匈奴是不顾一切了,隘口里的土竟然也给他们吃得陷下去一层。

此时的秦军前来打扫战场,除了一些金银美玉之外,没有别的收获了,这战场很快就打扫完成。

最后这一战,最大的收获就是俘虏了八万余匈奴可以做苦力,其余的缴获少得可怜。

秦异人策马在隘口里行走,四处打量,只见隘口跟人间地狱似的,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到处都是破碎的内脏,到处都是肉泥……要多惨有多惨。

“秦军强悍若斯!其杀戮的威力真是惊人!”秦异人看在眼里,惊在心头,大是感慨。

“公子,仗打完了,我们是不是撤军了?”就在这时,有将领迎上来,冲秦异人见过礼后,就问询起来。

“是呀。”这问话立时得到众将的响应,齐声附和。

秦军这次大举北上,就是为了打匈奴。如今,成功的完成了这一任务,全歼了匈奴百万之众,匈奴匹马无还,可以说这次的任务非常完美。仗打完了,是该撤退了,撤回去休整,休整好了,再对山东之地用兵。

“不!”秦异人摇头,道:“这仗是打完了,不过,还不能撤军。”

“不撤军?”众将一下子就糊涂了,眼里尽是疑惑的目光,打量着秦异人,问道:“公子,这是为何呀?”

仗打完了不撤军,还能做什么?

这已经够让众将疑惑的了,然而,还有让他们更加惊讶的,只听秦异人道:“我们不仅不能撤军,还要大举北上,深入大漠,直捣龙城!”

“直捣龙城?”众将惊奇得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了,人人一脸的难以置信,以为耳朵有毛病,听错了。

“我没听错吧?”

“是不是在做梦?”

“你掐我做什么呀?”

“我以为在做梦呢,原来你知道疼,那就不是做梦了。”

一众将领的表情各异,却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不相信。

“公子,此战我们全歼了匈奴,龙城又没有匈奴,我们去龙城做什么?”

“再说了,此去龙城有千里之遥,我们若是大举北进,这会消耗很多粮草。”

众将确定没有听错后,就是七嘴八舌的反对。

与众将的反对正好相反,王翦、李牧、黄石公、尉缭他们却是重重点头,大为赞赏。

秦异人把众将的反驳声听在耳里,微微点头,右手一挥,阻止众将再说下去,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很有道理。龙城没有匈奴,虽是匈奴祖坟所在地,却是一座空城,没有什么值得我们进攻的。更别说,此去龙城有千里之遥,会消耗很多粮草,有些得不偿失。”

这话说到众将心里去了,众将大是赞成。紧接着又是奇怪,秦异人很是明白嘛,他为何要如此做呢?

“你们可知,我为何要坚持直捣龙城?”秦异人扫视众将,道:“原因有二:一是自古以来,华夏就从未深入过大漠,更别说直捣龙城了。即使赵武灵王击破匈奴,也只是在阴山之南,没有越过阴山。我们此去龙城,就是要让异族知道,没有华夏到不了的地方!就是大漠也不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给异族以最大的震慑!”

这话很有道理,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华夏就未深入过大漠。若是秦军深入大漠,直捣龙城的话,对异族的震慑力可想而知了,他们一定会谈秦色变。

“有理!”众将恍然,大是赞成。

“二是因为,我要练兵练将!”秦异人大声道。

“公子,大秦锐士天下无敌,不必如此吧?”众将很是糊涂。

秦军天下无敌,不论是山东之地,还是异族,无不是谈秦色变,用得着再练兵练将吗?

“没错!大秦锐士天下无敌!”秦异人先扬后抑,大声问道:“你们可知在大漠中作战与在中原作战有何差别?你们能够横绝大漠,直捣漠北吗?”

秦军的主要战场在中原,至于大漠中的作战,他们还真的缺乏经验。更别说横绝大漠,直捣漠北了。

秦异人的雄心已露,他要彻底的解决匈奴问题,就必须要横绝大漠,直捣漠北。在横绝大漠之前,让秦军秦将在大漠中纵横驰骋一番,体验一番大漠的特点,为将来彻底解决匈奴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十二章 普天同庆(上)

在大漠中作战与在中原作战是截然不同的。中原多城池,主要是攻坚战,对于在中原作战,秦军是熟得不能再熟。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军就在征战山东之地,打了上百年,他们的经验极为丰富,夸张点说闭着眼睛秦军也能打。

而在大漠中作战,这对于秦军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他们还没有深入大漠作战的经历。这次在河套之地作战,虽然也算大漠的一部分,可是,河套地处漠南,与华夏接壤,这对秦军极为有利。

也正是因为此点,历史上蒙恬收复河套之战就是用计把头曼单于引诱到漠南,引诱到河套之地,蒙恬才一战而胜。若不如此,而是蒙恬率领秦军大举深入大漠,这战就难打了,胜负之数还在两说。

虽然秦军的战力极为强悍,还有蒙恬这样的名将,可是,秦军没有深入大漠作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骤然深入大漠与匈奴打,这对秦军来说极为不利。不说别的,只是一个后勤就足以让秦军背上极为沉重的负担。

看看历史上汉武帝击破匈奴的大战就知道了。汉武帝击破匈奴固然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事,自此以后,匈奴这个种族都灭绝了,只能存在于历史教科书中。然而,汉朝付出的代价之大让人怵目惊心,“天下户口减半”,这是何等沉重的代价。

当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是因为到了汉武帝时期,匈奴已经非常强盛了,远非眼下的匈奴所能比。二是因为汉军在开战初期不熟悉大漠作战的方式方法,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众所周知,在开战之初,汉军打得并不好,就是李广这样的名将也是打得极为窝囊,他老是“失期”,也就是没有按期赶到预定的战场。

直到打了一段时间,汉军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汉武帝更是提拔了卫青、霍去病这些掌握了大漠作战方式方法的天才将领,这才有所改观,汉军这才越打越顺手,最后横绝大漠,直捣漠北,上演了“单于夜遁逃”、封狼居胥这样的壮歌。

若秦异人不趁眼下匈奴新败之机,把秦军拉到大漠深处去熟悉一番大漠特点,那么,真到了要解决匈奴问题之时,秦军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要知道,眼下秦军虽然取得了胜利,却是不可能横绝大漠,深入漠北,彻底解决匈奴问题。要想做到此点,必要集全天下之力方能做到。这要等到天下一统之后去了,这就需要十几二十年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匈奴恢复的了,虽然不一定恢复到往昔,至少也会恢复得差不多了。这仗一打起来,就足够让人头疼的。

是以,趁着眼下这机会,把秦军拉到大漠深处去历练一番,就当是一次拉练演习,对于未来击破匈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秦异人一句质问,让众将张大了嘴,难以作答。

若是问他们在中原作战,有没有能难住他们的事,他们一定昂头挺胸的回答没有。可是,秦异人问的是大漠,这是一个全新课题,是一个他们压根儿就不熟悉的地方,他们没有一点儿底气。

黄石公、尉缭、李牧、韩非和李斯他们对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