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252章

秦皇纪-第252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把秦异人的小命交在朱亥手里了,这是对朱亥的莫大信任,朱亥万万没有想到,秦异人对他是如此的信任。

他知道秦异人重视他,不过,他却没有想到是如此的重视,把性命托于他,大是感动,道:“朱亥定当竭尽全力!”

“哈哈!”秦异人开怀畅笑。

秦异人身边有孟昭、马盖、范通和鲁句践这些护卫,他们的身手都不错,却算不得顶尖。鲁句践虽然潜力巨大,迟早会成为顶尖高手,眼下却离此太远。朱亥到来,秦异人身边就有了绝顶高手守护,自此以后,性命无忧也!

“见过公子。”就在秦异人欢喜之际,只见黄石公和尉缭齐来相见,冲秦异人见礼。

“免了,免了。”朱亥来投,这已经让秦异人屁股都是欢喜的,再见到黄石公和尉缭这两个臂助,这心情就更好了。

“你们怎生一道来的?”秦异人把黄石、尉缭和朱亥瞧瞧,有些好奇。

“公子,是这样的。”黄石公把经过说了。

原来朱亥离开信陵君之后,心情极度不好,四处走动。黄石公得到消息后,就命人传话给朱亥,要他投秦异人。

朱亥本有心投秦异人,只是心情不好在散心,得到消息后,就赶去与黄石公汇合。

这才汇合在一起没多久,就接到秦异人的命令,要他们赶来九原郡汇合,准备打匈奴。

打匈奴这事,黄石公、尉缭和朱亥当然是责无旁贷,立时赶来,就有了眼前之事。

“尉缭,没打扰你写兵书吧?”秦异人冲尉缭笑道。

“呵呵。”尉缭发出一阵畅笑声,道:“公子说得对,如此大战若不参与,那我写出来的兵书也没甚用。实战,就是最好的兵书!”

这是当日秦异人要尉缭赶来北边汇合时,回答孟昭疑问的话,尉缭大是认可这说法。

“你们来得正好,我正有事要与你们商议。”秦异人与黄石公、尉缭和朱亥进入郡守府,李崇、赢腾他们迎个正着。

秦异人为他们引介之后,吩咐一声,摆下酒宴,一是为黄石公、尉缭、朱亥接风洗尘。二是庆因朱亥来投。

席间的气氛极好,有说有笑。

宴罢,秦异人要与黄石公、尉缭、赢腾和李崇商议军机,留在屋子里。

对于这种军机大事,朱亥不善长,也不必参与,就守在屋外,担负起保护之责了。

秦异人把与李牧见面的情形说了,黄石公、尉缭、赢腾和李崇好一通感慨,大是赞赏李牧他们的坚韧。

“这个李牧也真是的,他有难处,他吱一声啊,我手里有钱有粮,还有军械,又不是不给他。”李崇猛摇头,埋怨一句。

虽说秦赵是死仇,但是,在对付异族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若是李牧请求,李崇一定会伸出援手。

这是有先例的,在赵武灵王大败匈奴之时,秦昭王就主动伸出了援手,尽管赵武灵王拒绝了。

“他要是开口请求,他就不是赵人了!”秦异人倒是理解李牧的心情。

“是呀。赵人多豪杰,宁死不低头!”黄石公和尉缭、赢腾大是赞赏。

“臭毛病!”李崇依然在埋怨。

“李牧提出在岱海设伏,这想法很好,就是不能全歼匈奴。”秦异人眉头一掀,道:“我之意,我们先再找找,若是不能找到一处好战场的话,就在岱海设伏,你们以为呢?”

“公子所言有理,我也是这样认为。”黄石公率先赞成,道:“李牧将军不愧知兵之人,在岱海这种开阔地设伏,匈奴一定不会察觉,一定会进入我们的埋伏中。然而,匈奴太多了,凭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一口吞下。是以,必须要另择战场,最好是全歼匈奴,不能让匈奴匹马走脱。”

李牧的提议绝对是个很好的想法。若是秦国只是为了打败匈奴,给匈奴重创的话,完全可以采纳。问题是,秦国要一天下,需要时间,需要北方边境长时间的安定,便于秦国集中全力一天下。这时间就比较长了,需要十几二十年时间的稳定。

因为,秦国一天下,不仅仅是扫灭列国,还需要治理。唯有治理好了,才叫真正的一统。这时间就长了,秦国下一次回过头来收拾匈奴,那是十年以后的事情了,甚至时间会更长。

是以,力求全歼匈奴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唯有如此,才能给秦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我也是如此想。”尉缭点点头,道:“应当多派人手,多加察看。一旦有了中意的战场,我们就去查看一番。”

他的想法和秦异人如出一辙,这是英雄所见略同。

“只是,河套之地多草场平原,少有山地,地形复杂之处就更少了,要想找到中意的战场,不太容易。”李崇眉头一挑,很是担心。

“是呀。”秦异人点头道:“若是能找到上党那样的地利,那就好了。”

长平大战,秦国之所以能全歼赵军,创造“等而围之”的奇迹,就是因为白起利用了上党之地复杂的地利优势,把赵军给合围了。

“王翦将军应该在三日后就会率军到来,到那时,我们一道去查看地形。”秦异人道:“把北边情形写成军报,立时奏报大父。”

王翦是一员难得的将才,号称战神,未来的主将,等到他了,听听他的意见,很有必要。

……

咸阳,秦国王宫,上书房。

秦昭王正在处理公务,极为专注。就在这时,长史桓兴快步进来,把秦异人的军报递上,道:“禀君上,异人公子送来军报。”

“哦。”秦昭王忙放下手中竹简,抬起头来,接过军报,晃晃道:“异人定是有好消息传来。异人就未让寡人失望过呢。”

秦异人的表现很抢眼,就从未让秦昭王失望过,他对秦异人是很有信心。

打开军报一瞧,秦昭王猛的站起,双眼瞪得象铜铃,满脸的震惊之色,道:“快,把丞相、白起、司马梗请来。要快!”

“诺。”桓兴虽是有些好奇,却仍是大步而去。

秦昭王一双眼睛死盯着军报,眉头拧得很紧,成一个川字,沉吟着道:“消息有误,军情不准,匈奴竟然有百万之众,五十万控弦之士,这可如何是好?异人能打败匈奴吗?”

依照原先的军情,匈奴这次是五十万之众南下,三十万秦军足以打得匈奴匹马无还。可是,一旦匈奴百万之众南下,三十万秦军就是捉襟见肘了,能不能打败匈奴很成问题,毕竟匈奴太多了。

即使打败了,能重创匈奴吗?能给秦国争取到所需要的时间吗?

这些问题,秦昭王很是没底,尽管他对秦异人很有信心。

“见过君上。”就在秦昭王沉吟之际,只见范睢、白起和司马梗快步而来,冲他见礼。

“免了,免了。”秦昭王一挥手,道:“坐吧。”

范睢、白起和司马梗坐下来,望着秦昭王。

“异人刚刚送来消息,我们先前得到的消息不确,这次匈奴南下不是五十万之众,而是百万之众……”秦昭王的话还没有说话,就给一片惊呼声打断了。

“什么?百万之众?”范睢、白起和司马梗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震惊之色。

秦军的战力再强,可是,面对百万之众,都得好好惦量惦量,由不得他们不惊。

“河套之地对于匈奴极为重要,匈奴一直想要占据。匈奴南下的消息一传开,聚集在龙城的匈奴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计,恐怕也出乎匈奴单于的意料吧。”秦昭王的眉头拧得很紧,道:“这事该当如何处置,你们都说说。”

“君上,臣以为,当换将。”范睢沉吟着道。

第九章 相信异人

“换将?”秦昭王一愣,沉声问道:“有这必要么?”

他虽然担心秦异人能否对付得了匈奴,不过,他还是希望秦异人能够建功。因为,这次他让秦异人统兵,不仅仅是为了秦国争取到一天下的时间,还在于,他要为秦异人建立起足够的基础,为秦异人将来接掌秦国江山做准备。

若是中途换将的话,就会打乱他的谋划。

“君上,很有必要。”范睢点点头,道:“其一,此战干系甚大,不容有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匈奴一直是华夏北方最大的威胁所在,时不时就会滋扰边境,先是在赵武灵王年间大举南下,欲要攻占河套之地。如今,又大举南下,亦是要攻占河套之地。若是不能给匈奴以重创的话,匈奴随时可以趁着大秦东进之时大举南下,大秦就不能集中全力一天下。”

自古以来,中国的北方边患威胁特别巨大。匈奴是第一个对华夏构成巨大威胁的游牧民族,在赵武灵王之前虽然没有大举南下,却也时不时就会滋扰边境。若是秦国不能趁这机会把匈奴打痛,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元气的话,秦国无法集中兵力征战山东,此事的干系非常大。

“嗯。”秦昭王微微点头,赞成这话。

白起和司马梗也是赞成。(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其二,异人公子虽是才智不凡,善谋善断,然而,毕竟未独挡一面,能否应付得了眼下局势,谁也说不清,大秦不能冒这险。”范睢接着陈述理由,道:“而武安君征战一生,从无败绩,就是长平大战如此困难,都拿下来了。为万全计,大秦此次不能行险。”

白起的军事才干不需要说的,谁都得服气。若他出马的话,秦国此战是必胜。

而秦异人虽然表现抢眼,让人叹服,毕竟没有独挡一面,没有独立统兵,他能不能应付得了,谁也没有把握,就是秦昭王也没有把握。

“也有理。”秦昭王虽然不愿,却不得不承认范睢说得对。

“君上,臣赞同。”司马梗叹口气,道:“臣对异人公子也是佩服。可是,此事的干系太大了,不容有失,大秦不能行险。臣之意,请武安君即刻北上,统兵一战。”

白起虎目中精光闪烁,战意炽烈,只需要秦昭王一道旨意掷下,他立时就会奔赴边关。

他征战一生,主要是打的山东六国,虽然建功很多,毕竟打的是自家人,哪有打匈奴让他来劲的,他是恨不得从秦昭王嘴里抠出旨意。

“白起……”秦昭王眼中精光暴射,冲白起道。

白起的腰板挺得笔直,眼中战意炽烈,一挺胸膛,还以为秦昭王是下旨要他赶赴边关了。

不仅他如此想,就是范睢和司马梗也是如此想,暗中点头,暗赞秦昭王行事果断。

然而,秦昭王却是问道:“……若你统兵,你可能必胜?”

“臣从未一败!”白起的声音也不高,也没有傲气,这话却是傲意十足。

白起打了一辈子的仗,从来没有一败,过去没有,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

“……”秦昭王的嘴巴张了张,点点头,赞成这话,眉头一挑,接着问道:“能重创匈奴否?”

“能!”白起只回答了一个字,却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斩首几多?”秦昭王并没有停止,再问道。

“匈奴百万之众,能斩杀五十万之众,五十万匈奴控弦之士能斩杀三十万。”白起沉吟一阵,大声回答。

“也就是说,你不能全歼匈奴?”秦昭王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白起。

“不能!”白起虽然不愿,却不得不如实回答。

“为何?”秦昭王再问。

“君上有所不知,河套之地与中原异。河套之地多草场平原,少有山地,地形复杂之处更少。没有地利,即使大秦之兵再善战,也难以全歼。”白起对河套之地的情形很是熟悉,道:“三十万秦军锐士,能斩杀匈奴五十万之众,已是最大限度了。”

河套之地,就是现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大草原,那里几乎没有山地,可能有点丘陵,想要利用地利全歼匈奴,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你以为设伏可否?”秦昭王盯着白起问道。

“设伏?”白起一愣,沉吟一阵,摇头道:“河套之地,没有设伏的战场,不能设伏。”

“当真?”秦昭王再问。

“千真万确。”白起重重点头,万分笃定。

“那你就不必去了。”秦昭王微一颔首道。

“君上……”范睢和司马梗急了,齐声惊呼,就要为白起说情,要秦昭王派白起前去。

秦昭王右手一摆,阻止二人,道:“白起啊白起,这次你可走眼了。河套之地不仅可以设伏,还可以大举设伏。”

“设伏?不可能吧?”白起一脸的不信。

范睢和司马梗也是不信。

“君上,河套之地地势与中原异,没有高山,没有险要的地形,这要如何设伏?”司马梗也是精通兵道之人,万分不解。

“呵呵!”秦昭王笑了,笑得很是开心,道:“岱海可以设伏。”

“岱海?”范睢、白起和司马梗当然知道岱海,一脸的惊奇。

“君上,据臣所知,岱海是一片开阔地,不是设伏之处呀。”司马梗不住摇头。

“谁说开阔地就不能设伏了?你们忘了异人伏击信陵君不就在开阔地设伏的吗?”秦昭王狠狠摇头,道:“在岱海设伏,你们想不到,匈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