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238章

秦皇纪-第238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如此震惊,我又何尝不如是?”司马梗把众人的震惊样儿看在眼里,感同身受。

“嗡!”紧接着,点将台上立时炸了,众将齐声叫嚷。

“国尉,你好大的胆子,你竟敢私传君命,要我们不得出兵!”

“没错,一定是国尉有私心,不准我们出兵!莫要听他的,我们得立时出兵!”

“国尉这是大罪,我们这就把他拘拿了,交给廷尉问罪!”

“对!拿下国尉!”

众将的目光在司马梗身上刮来刮去,如同利剑似的,要是目光可以杀人,司马梗都成渣渣了。

“司马梗,你好大的胆子,饶你不得!”只见赢煇大吼一声,捋起袖子,挥着两个碗大的拳头,就要朝司马梗扑去,准备对司马梗饱以老拳。

赢煇脾气暴躁,遇到这种事情,要是他不挥拳就上,反倒是不正常了。

“你要做什么?”对赢煇的脾气,司马梗哪有不清楚的,脸一沉,沉声喝道。

“你这老匹夫,竟敢妄传君上旨意,该打!看打!”赢煇大喝一声,如同雷霆轰鸣,震人耳膜,老大的拳头对着司马梗就砸了下去。

“我没私传旨意。”司马梗一见老大的拳头砸来,忙朝旁边一闪,让了开去。

司马梗是秦国名将司马错之子,是将门虎子,这身手也是了得,闪躲起来,极是利索。

“你还敢嘴硬?看我不打烂你的嘴。”赢煇挥着拳头再上。

众将望着赢煇对司马梗饱以老拳,不仅不制止,反而大声赞成:“打得好!打得好!这老匹夫如此胆大妄为,打死他!打死他!”

出兵征战山东,扫灭列国,一统华夏,这是数百年来的头一遭,谁也不会相信司马梗的话。以他们心中的气,恨不得把司马梗撕着吃了。

就是白起也是眼中精光闪烁,死盯着司马梗,没有制止赢煇。

“住手!”秦异人沉喝一声,如同炸雷似的。

“什么?你竟敢叫我住手?你与这老匹夫是一伙的?好啊,我打死你!”赢煇原本就对秦异人很是不爽,视秦异人为眼中钉,肉中刺,有了这机会,他岂能错失?放过司马梗,挥着拳头就扑了过来。

“赢煇,你好大的胆了,竟敢无视军纪!来啊,给我拿下!”秦异人却是不慌不忙,沉喝一声,孟昭带人就围了上来。

如今的秦异人是中军司马,掌管军纪之事,他要治赢煇的罪,赢煇还真是没有话说,心中暗恨:“算你走狗运!”立时避了开去。

“我知道,你们一定很是奇怪,从无过失的国尉为何如此传令。不仅你们好奇,我也好奇。不过,以国尉之能,断不会无的放矢,你们就给他片时,容他说完。”秦异人眼中精光暴射,扫视诸将,道:“谁要是再敢乱叫乱嚷,军法侍候,决不容情。”

声调并不高,却是透着坚决,让人不敢置疑。

“也有理。”白起心想也是这理,点点头。

“还是公子明事理,你们这么大一把年纪了,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司马梗心中那感动,远非笔墨所能形容,真个是泪牛满面了。

“匈奴入侵,北方告急。”司马梗终于有机会说话了。

“什么?匈奴入侵?”一片惊呼声响起,出自众将之口。

匈奴是中国北方的巨大威胁,哪年哪月不入侵?要是在寻常时日,众将还真不在乎,匈奴来了打出去就是,偏偏匈奴在秦国即将大举东进之机入侵,这实是让人想不到,这不是在搅局吗?

“匈奴出兵几多?”白起微微点头,一脸的恍然。

司马梗右手五指伸出,还没有说话,就被赢煇打断了:“五万?区区五万,你用得着如此害怕?真没用!”

“是呀。”不少将领以为是五万匈奴,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是五十万吧?”秦异人问道。

“公子英明。”司马梗眼里闪过一抹赞赏。

“五十万?”一片惊呼声响起,众将个个睁大了眼睛,一脸的震惊。

五万和五十万,是天差地远,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啊。

就是原本还在讥嘲司马梗的赢煇也是一脸的震惊,讥笑僵在了脸上。

“君上要上将军,异人公子,三王子,蒙将军,桓将军,立时赶回咸阳,商议军机,不得迟误。”司马梗再宣王命。

“你们,要弟兄们回营候命。”白起回过身,冲身后的将领们下令,然后一挥手,道:“走!快!”

五十万匈奴入侵,这在华夏历史上还是头一遭遇到,军情紧急,不能担搁。即使白起不说,秦异人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忙跟了下来,飞身上马,一拍马背,疾驰而去。

出了蓝田大营,一行人打马如飞,直奔咸阳。

……

咸阳,秦国王宫,上书房。

秦昭王头戴王冠,身着王袍,双手紧握,快步踱来踱去,一脸的焦虑之色。

范睢站在一旁,一双眼中精光闪烁,沉吟不语,他在思索,秦昭王想要问他,见如陷入沉思,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没有打断范睢思索。

“怎么还不来?”秦昭王踱到门口,冲门外问道。

“君上,蓝田大营到咸阳,路程不短呢。国尉赶去要一个时辰,上将军他们再赶回来,又要一个时辰,这一来一回就需要两个时辰。”桓兴很是无奈,不得不给秦昭王解释一句。

自从得到匈奴大举南侵的消息后,秦昭王就急得不行,恨不得白起他们立时赶回来,与他们商议。一个劲的问白起他们有没有回来,到眼下,都不知问过几多回了。

“哦。”秦昭王恍然,踱了一圈步,又来到门口,问道:“来了吗?”

“还没呢。”桓兴很是无语。

“哦。”秦昭王再度哦了一声,又踱起步,沉吟道:“该死的匈奴,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大秦即将大举东进的节骨眼上到来,这要如何处置?若是继续东进,固然能够扫灭列国,可是,一旦匈奴占据了河套之地,占据了北方,寡人不就成了千古罪人?若是寡人不继续东进,而是派兵北上去打匈奴,就是错失了扫灭列国,一统华夏的良机,这要寡人如何甘心?”

眼下的秦昭王万分难办,这是他这辈子最为犹豫难决的时刻了。

不管匈奴,只管大举东进,扫灭列国,一统华夏,很可能成就不世伟业。可是,这会把北方丢掉,他就会成为千古罪人,会被后人唾骂,他肯定不愿背这骂名。

要是不东进,调集兵力来打匈奴,固然能够把匈奴打退,可是,这一来,就会错失进攻山东之地的良机。

要知道,扫灭列国,一统华夏,是不计其数的人仁人志士在为之努力的目标,其中不乏英雄人物,诸如: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吴起、商君……他们想做而没有做到。

而眼下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要秦昭王放弃这一良机,去打匈奴,他万分不甘心。

“要是能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好了。”秦昭王眼中精光闪烁,充满希冀,打量一眼范睢:“丞相定不会让寡人失望。”

范睢入秦之后,很干了几件大事,件件都没让他失望,此时此刻,束手无策的秦昭王把希望寄托在范睢身上。

就在秦昭王焦虑不堪之际,只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只见白起、秦异人、司马梗、蒙骜、桓齮和赢煇他们飞奔而来,个个如同在飞似的。

此时的白起、秦异人他们,人人身上汗湿,气喘嘘嘘,如同奔行了百里的牛似的。

“你们怎生才来?你们来得太慢了。”秦昭王兀自不满意,忍不住埋怨一句。

这还慢?那什么叫快?秦异人他们是一接到命令,立时飞马赶来,连喘气的功夫都没有。

“快进来,快进来。”秦昭王忙招手。

“见过君上。”白起、秦异人他们见礼。

“免了,免了。”秦昭王没有心情理睬这些礼节,嘴一张,就要问计,却见众人个个疲累不堪,终于明白这有些太急了,道:“送茶,你们先喘口气。”

桓兴忙指挥内侍送来热茶,秦异人他们一见热茶,也不顾不得失仪不失仪,端在手里,张开大口就喝了下去。

“咕咕!”一时间,一阵如同渴牛饮水般的声音响起,跟打雷似的。

“痛快!”秦异人大声叫好,一连喝了三盏,这才满足,打着嗝儿,很是舒爽。

“都坐下吧。”秦昭王见众人喝好水,一挥手,要众人坐下。

秦异人他们坐下,秦昭王却是站着,紧拧着眉头,拿起两张羊皮纸,道:“这是赵九原郡守李牧发来的求援信……”

“李牧?”秦异人颇有些诧异。

“……五十万匈奴直奔河套而来,李牧无力抗挡,向大秦求援。”秦昭王把另一张羊皮纸一晃,道:“这是大秦九原郡守发来的军报,已经证实了李牧的消息。大秦该如何做?救还是不救?”

第四十九章 救?不救?(上)

这问题真是太难了,把众人给问住了,无不是张大了嘴,不知从何说起?

救的话,就会错失大举东进的良机,这如何教人甘心?要知道,扫灭列国,一统华夏的机会是何等的难得?这是数百年来的最好机会,谁会甘心放弃?

若是不救的话,倒是可以扫灭列国,一统华夏,成就不世伟业。可是,这会把北方丢给匈奴,这是遗祸无穷,这是在给后世子孙种祸,会被后人唾骂,会成为千古罪人,这同样让人无法忍受。

白起的嘴巴张得老大,想要说话,却是说不出来。对于军机大事,白起往往是一言而决,这次却是不知从何说起,这在他的一生中极为少见。

把白起这样儿看在眼里,秦昭王一颗心直往下沉,盯着范睢,问道:“丞相,可有妙计?”

范睢入秦之后,干的几件大事让人称赞,其才智让人佩服,众人对他极有信心,目光齐刷刷集中在他身上,无不是充满希望。

秦昭王更是身子前倾,殷殷期盼之心照然若揭。

“臣苦思多时,却是未有两全之道。”范睢摇头苦笑。

“哎。”连范睢如此明智之士都束手无策,众人一颗心直往下沉,叹息不已。

“依我说,管他匈奴不匈奴,我们只管大举东进便是。只要扫灭六国,一统华夏,再回过头来打匈奴便是。”赢煇扯起嗓子吼道:“只要华夏一统,华夏的实力就会大增,莫要说区区匈奴,就是再算上东胡、林胡、楼烦、百越都不是华夏的对手!”

这话虽是有些莽撞,却是有理。只要中原统一了,华夏的实力就会剧增,匈奴、百越、东胡都不是对手。这点,在秦始皇时期已经被证明。

秦始皇扫灭六国后,秦军的征战并未结束。秦始皇一声令下,五十万秦军越过五岭,进入百越之地,把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越南和浙江东部这些越族盘踞之地并入版图,使得中国的领土一下子扩大了近三分之一。然后,他命蒙恬攻打匈奴,取得了大胜之仗,收复河套之地。

在王贲追击燕王僖时,秦军出现在辽东之地,东胡远遁,不敢撄秦军锋芒。

“有理!”桓齮首先附和,道:“如此千载难逢的良机,决不能错失了,一定要灭了列国,一统华夏。只要华夏强大了,区区匈奴又何足道哉?”

蒙骜眼中精光闪烁,微微点头,看来,他对这话也是赞成了。

“丞相以为此计如何?”秦昭王忙问范睢。

“君上,三王子之言虽然有理,却似有不妥。”范睢摇摇头,道:“时间太短,臣还未思虑得周全。”

如此大事,即使以范睢的才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想得太明白,他需要时间。

“上将军呢?”秦昭王扭头问道。

“君上,从军略上来说,似乎可行。”白起是先扬后抑,道:“可是,军略往往要从政略上看。至于政略,这并不是臣之所长。”

军略主要是指军事观点,政略可以理解为政治眼光,这的确不是白起善长的。不过,白起这话很是惊人了,与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继续”颇有些相近了。

“说来说去,还是没有妥善之策?”秦昭王把手一摊,颇有些苦恼。

“君上,如此大事,岂能一言而决?”司马梗忙提醒,道:“纵观华夏历史,也未有如此难决之事啊。”

这话到是有理,很有理。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还从来没有出现这种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情况,秦国统一华夏的天赐良机出现了,而同时,华夏有史以来最大的威胁出现了,谁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想明白。

“寡人何尝不明白。可是,这不能拖啊,必须得在短时间内决断。”秦昭王很是无奈,道:“战机稍纵即逝,东进之事倒是可以缓上十天半月。可是,匈奴南下不能拖,十天斗月之后,匈奴说不定已经占领了河套之地。”

“君上圣明。”白起点头赞扬。

秦昭王这话很有道理,东进可以拖上一段时间,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都成。问题是,匈奴南下在即,若是秦国反应慢了,就会错失良机。

把众人一扫,只见个个眉头紧拧着,明显是没有办法,秦昭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