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262章

战国征途-第262章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缶咕常汗壕T诘┫Γ饣镒谑腋揪涂坎蛔。挥形浒簿拍艽煳颐腔魍饲鼐虼宋颐嵌荚敢馓游浒簿拿睢!
  原来在魏军当中,魏国同时对外姓人员压制的很厉害,只要是魏国的宗室,往住都晋升得很快,而外姓将领,能够出头的是凤毛麟角。另外魏**方苛扣士兵粮饷,吃空额的现像也十分普遍,除了守卫王宫的护卫军之外,既使是大梁将军魏衍部下的军队,最多也只能拿到七八成粮饷,而新征集的士兵更是只能拿到五六成,其余全部都被宗室军官和掌管财政的官员私吞掉了。
  过去魏国的外姓将领,士兵只能敢怒不敢言,而现在不同,高原接任魏国相国并兼任大司马,打破了魏国宗室对军权的垄断,而且现在的局势危急,绝大多数士兵都不看好魏国能赢下这一仗,都要打算为自己找一条退路,再加上鲁仁杰的劝说,于是立刻说服了这些人投靠高原。能保住魏国当然是好,如果保不住魏国,也能和高原一起退到代郡去,总比留在大梁好。
  不过没有士兵想过投降秦国,因为三晋一向与秦国为敌,因此都在国內拼命渲染秦国的残暴,因此在三晋国内,秦国基本就是凶恶残暴的代名,再加上此前秦军又屠杀了四万余魏军的战俘,基本没有多少士兵愿意投降秦国。
  听了陈昊的话之后,高原也点了点头,道:“好,既然你们都是鲁将军的旧部,又愿意跟着我,那么我自然愿意收留。不过现在抵卸秦军,守住大梁城,才是当务之急,因此请你们先回去安抚手下的士兵,让他们安心操练,准备迎战秦军,等我接任了相印之后,一定会把以前欠下的粮饷全部补足,而且以后也决不会再苛扣士兵的粮饷了。”
  这十几个人听了高原的话之后,也都大为安心,于是又都向高原施了一礼,才都退了出去。
  这时高原转头对鲁仁杰道:“鲁将军,这一次你做得很好。收服了这一批人,下一步就好办多了。”
  鲁仁杰赶忙道:“那里,那里,他们都是仰慕武安君的为人,在下这么一说,就立刻说通了他们,都愿意为武安君效力。”
  高原呵呵一笑,正要说话,这时凌风又跑了进来,道:“主公,刚刚收到的消息,秦军的先头人马已经进驻到了中牟,正在修营立寨。”
  高原怔了一怔,道:“来得好快啊。”
  中牟在大梁的西方,离大梁城只有二十余里的距离,正好是在大梁和荥口的中间位置,因此无论是进攻荥口还是进攻大梁,中牟都是一个很好的基地。秦军迭择在这里立寨,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不过秦军卷土重来,也早就在高原的预料之中,毕竟荥口一败,对秦军来说,并不伤筋动骨,秦军的元气未丧,因此肯定还会再杀到大梁来。而秦军这一次显然是打算稳扎稳打,并不再是急于求成,这样一来,秦军就必然要在中牟建立坚固的营寨,做长期驻守的打算,再加上粮草辎重的运送,这个时间就决不会短,至少在十天以内,秦军无法向荥口或大梁发动进攻。自己还有充份的时间,来控制魏国的局面,另外还可以借助秦军,给魏国的君臣施加压力。
  高原沉呤了一会儿;才道:“小风,你马上去把姜大哥请来。”


第三七五章 接受相印

  不一会儿,姜桓武和凌风一起来到高原的房间里,道:“找我是要我带领骑军出击吗?”
  高原点了点头,道:“现在秦军己在中牟下寨,我们当然不能让秦军这样轻轻松松的修营立寨,虽然说赶不走秦军,但给秦军添一些麻烦,让秦军头疼一伡,还是做得到的。因此我想让姜大哥带领蕃勇军出击,袭扰秦军的运输队伍,打击秦军的补济线。不过你们出击的时候也要注意保存实力,如果秦军有所准备,就不要和秦军硬拼丨,反正机会多的是,只要是能多打几个小胜仗,我们在大梁的地位,就不可撼动了。”
  虽然高原能够借助秦军的压迫力,在大梁釆强硬态度,但自己毕竟是来援助魏国,不可能总是利用秦军来压迫魏国,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军事上取得成果,正是荥口一战的胜利,才使高原有了足够的强硬底气,但那一战毕竟离大梁还远,对大梁的影响力有限,如果能够在大梁再打几场战仗,那怕是几个小胜仗,那么高原在大梁的发言权就更强了。
  因此高原派姜桓武率领蕃勇军出击,就是希望能发挥骑军速度快、机动力强的优势,一方面骚扰秦军,打击秦军的补流,另一方面也是多打几个小胜仗,稳固高原在下大梁的地位。只是现在高原在大梁城里根本脫不开身,只能派姜桓武领军出击。
  姜桓武当然明白高原的意图,因此点了点头,道:“你放心吧,袭击秦军的事情,就交给我了,明天我就带军出击,你就等着听好消息吧。”
  高原正要在说话,这时魏增己经风风火火的赶了回来,道:“武安君,快随我去,大王请你入见,要正式授于你魏国的相印。”
  原来魏增面见魏王假,告之高原己经到了大梁,并且将魏丰阻拦高原进城,结果被高原所杀的经过,也向魏王假讲说了一遍。当然魏増也添油加醋,编造了许多魏丰的不当行为,把魏丰的死说成完全是咎由自取,高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杀了魏丰。
  但尽管如此,魏衍还是忍不住了,因为魏丰不仅是他的子侄,而且阻拦高原的命令,也是魏衍下的,他万万也没有想到,高原竟会下手这么狠,一下子就把魏丰杀了,他当然不会反思自己的举动不对,而是怒迁于高原,立刻在魏王假面前大肆的攻击高原,而国相魏行虽然被罢职,但他的党羽还在朝中,再加上其他各怀其他目地的人,也纷纷借机攻击高原,有人要求将高原赶出魏国,甚致还有人建议魏王假,马上出兵,去进攻代楚联军,抓住高原,一时众说纷云。
  如果是以前,面对群臣众议,就算是魏增心里支持高原,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得不保持沉默,但他刚刚和高原搭成了协议,高原会帮助他争夺魏国的相位,因此现在帮助高原实际就是帮助自己,于是魏増也振奋精神,据理力争,和众大臣争辩,而且死死抓住两点,一是魏丰之死全完是自己的行为不挡,咎由自取;二是现在秦军大军压境,除了高原,谁还能够指挥魏军抵挡住秦军。
  这两点非常重要,由其是第二点,确实问倒了不少魏国大臣,毕竟魏军成皋之败,和代军的荥口之胜,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傻子都看得出来,魏国绝对没有能够指挥魏军抵挡秦军的将才。
  虽然还有几名大臣强词夺理,坚称决不能用高原抵抗秦军,但魏增早就准备好了几顶大帽子,什厶不顾大局,不顾大王的安危,不顾魏国的宗室等等,这几顶大帽子的威力果然不小,一下孑就把这几名大臣说得哑口无言了。
  眼看着没有人能说得过魏增,这下魏衍可不干了,死的可是他的子侄,回去怎么向魏丰的父母交待呢?而且再不对高原进行反击,他这个大梁将军还怎么混呢?但驳不到魏増的两点理由,就不法说服魏王假下令,因此魏衍也只能一咬牙,宣称自己能够打败秦军,只要魏王假下令,抓住高原,自己愿意领军守卫大梁,迎战秦军。
  魏増当然知道魏衍是在说大话,因此也毫不客气的凿穿魏衍的谎话,不过魏衍把大话扔出去了,也不能收回,只能咬牙硬撑,于是坚称自己一定能够击败秦军,结果两人又争得不可开交,但也有一些大臣为魏衍帮腔造势,而魏增必竟是人单势孤,多少也陷入了劣势。
  而这时魏王假也有些左右为难,高原杀了魏丰,确实让魏王假非常恼火,虽然魏衍擅做主张,故意为难高管也让魏王假很不满,因为不管怎么说,魏丰也是魏国的宗室成员,高原连招呼都洠в写蛞桓觯蜕绷宋悍幔唤鍪谴蛄宋貉艿牧常币惨谎谴蛄宋和跫俚牧常档媚烟坏悖咴揪兔挥邪盐汗旁谘劾铩5质蛋谠谘矍埃鼐咕常和跫俨荒懿槐绕渌蟪级嘞胍坏悖烁咴鼓艿值睬鼐A硗飧鸥咴黄鹄吹幕褂谐汗荒茉谇鼐缶咕车耐保俚米锎焦
  虽然魏衍大言不惭,称自己能够抵抗秦军,但他有几斤几两,魏王假还是湥С模还茉趺此担咴谲谝徽街谢靼芰饲鼐饷炊嗄暌岳矗仓挥欣钅敛拍芑靼芄鼐咴褪堑诙觥6貉苡惺裁茨玫贸鍪值恼郊ǎ芄蝗梦和跫傧嘈潘芑靼芮鼐兀
  就在众大臣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有人来向魏王假报告,秦军又杀回来了,已经进驻到中牟下寨。
  这一下满朝的大臣谁也不说话了,因为众人都被这个消息惊呆了,中牟离大梁才二十多里,基本就是抬腿就到,虽然不能说是兵临城下,但也可以说是近在咫尺。
  过了好一会儿,魏増这才道:“大梁将军,你刚才不是说你能击败秦军吗?现在秦军己杀过来了;那么就请你带军出击;我们就在大梁恭候佳音。
  魏衍的脸色铁青,但却不敢接魏増的话,他不敢带军出击,去迎战秦军,当然也就不能再硬撑下去,这时也只好哑口无言。
  这时魏王假才问道:“现在秦军将至,众卿,有那一位能够带军出击,抵抗秦军呢?”
  当然没有人敢接这话,全部都装哑吧,魏王假见无人应答,这才道:“既然没有人能够抵抗秦军,魏增,你马上去请武安君入见,寡人要正式拜他为相。众卿还有意见吗?”
  这个时候还有谁能说话,就这样,高原出任魏国的国相才终于成为定局。
  听完了魏増的讲说之后,高原、张良、姜桓武等人也是哭笑不得,想不到秦军还真成了自己的一大助力。
  不过能够得到这样一个结果也不错,趁早拿到魏国的相印,出任国相,以免夜长梦多。尽管出任魏国的国相只是一个名议,但高原现在必须有这样一个名议,才好在魏国做事。
  于是高原也决定,马上就随魏増一起,进宫去见魏王假,拿到魏国的相印。同时又叫上了项栋,因为项栋是楚军的主将,也是一国的代表,去面见魏王假,当然要带项栋一起去。同时这也是向魏王假和魏国君臣显示,代楚的行动一致,同进同退,这样也可以增强对魏国君臣的压力。代郡严格来说,还不算一个正式的国家,而且地处偏远,影响力并不大,但楚国却是有足够份量的大国,高原也箅是借势而为。
  高原和项栋随魏増出发,赶奔魏囯的王宫,沿路经过大梁的街道,高原也仔细的观察大梁城的情况。单以城市规模、建筑的而言,大梁城并不比临淄城逊色,确实不愧是这个时代最大最繁华的国都级城市之一。但大梁城的街上的行人不多,而且街道两侧的店铺开门营业的还不足一半,有的集市里更是空无一人,整个城市显得十分空旷、冷冷清清,气氛也颇为压抑。
  不过在他们行走途中,还看见两三支车队,装载着满满的财物和家眷,匆匆的向城外驶去,另外还有几家店铺也正在打点装车,显然都是准备逃离大梁。
  虽然逃离大梁的人数并不多,但这显然不是一个好苗头,不过想想也对,现在秦军逼近,而魏国朝内不但洠в腥忧砍欠溃钟鼐乖谖苏ǘ崂鄄恍荩谡庵智榭鱿拢嘈盼汗氐米〈罅翰趴欤衷诨姑挥行纬纱蠊婺5奶用癯保耆堑靡嬗诟咴谲诨靼芰饲鼐P苍菔被汉土艘恍暇鼓苡幸幌叩南M挥腥嗽敢饫肟约旱募以啊2还坏鼐ぶ心驳南⒋峙戮突崃⒖桃⒋罅壕用竦拇蠊婺L油觥
  看来自己接任了魏国的相印之后,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仅仅是在军事方面,另外还要尽快的稳定大梁城内的人心,否则一但居民大规模逃亡,同样也会影响军队,因为士兵都是来自百姓之家的。


第三七六章 接受相印(二)

  高原和项栋站在大殿外面等候,同时也在观看魏国的王宫,因为这时两人都站在高台上,因此整个王宫的景像基本可以尽收眼底,魏国的王宫占地极广,而建筑高大雄伟,气像非凡,就是和齐国的王宫相比并不呈多让,但结构形式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多繁碎的雕刻纹理。
  算起来这己经是高原在这个时代看到的第三座宫殿王城,和后世的故宫紫禁城相比,虽然略有不如,但也相差不多,而想到这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宫殿王城,最终都被历代的战火所毁,没有一座留传到后世,由其是这座魏国的王宫,在另一时空中,被秦军水淹之后,连同大粱城一起被完全毁灭,在高原的心里,也不由的生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觉。
  这时项栋道:“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