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184章

战国征途-第184章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原仍然握着赫鲁的手,拨出短剑,再刺入,再拔出,刺入,一连刺了七八剑,赫鲁也被高原推着连退了七八步,鲜血一路留下,形成一条血淋淋的道路。而高原又抬起路,一脚将赫鲁踢开。
  赫鲁仰面倒地,胸腹之间鲜血淋漓,己然绝气身亡了。
  杀了赫鲁、赫术兄弟之后,高原环视当场,厉声道:“还有谁不服,可以再出来和我较量一下。”而全场俱静,众人连大气都不出,在高原的目光所至,也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不敢和高原的目光对视。每个人都觉得心跳加速,忐忑不安。
  过了好一会儿,高原点指着众人,道:“华夏诸国都说你们是一群野蛮人,不受教化,形同兽类,看来真的没有说错。我把你们从匈奴人手里求出来,给了你们一条生路,又给你们肉吃,给你们酒喝,你们也答应奉立我为主人,现在你们就是这样报达我吗?”
  还是没有人说话,而且在毎一个人的心里也有一些惭愧,毕竟这些人并不是不讲道理,本来自己被匈奴抓起来就只有死路一条,是高原打败了匈奴,救了众人,这可是救命之恩。而自己刚才做得确实不对,喝了几碗酒之后,就忘乎所以了,确实是有些对不住高原,因此毎个人心里都颇有些后悔。
  至于赫鲁、赫术兄弟的死亡,完全就是咎由自取,刚才众人都看得十分清楚,高原等人一直都是赤手空拳,是赫鲁、赫术兄弟首先动用真家伙,显然是要致高原于死地,在这种情况下,高原是从他们手里夺下兵器,把他们杀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然众人现在这样的心态,也和高原表现出来的实力有关。因为这些人没有看到过武安军的战斗情况,对武安军的实力并不了解,而且草原民族对华夏各国也不怎么看得起,因此在开始的时候,众人心里对高原虽然有一些感激,但并不怎么敬畏。而这么一闹,众人才看清了高原等人的实力,原来就连李瑛鸿这样一个娇滳滳的女子都不好惹。要说把自己这些人全部杀光,一点都不废事。
  虽然草原民族并不是欺软怕硬,但却是尊重强者,当然也只是在强者面前才讲道理。现在高原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而且又是自己理亏,在高原的严辞质问之下,于是也都气馁下来。如果高原没有压服他们的实力,众人恐怕早就羞恼成怒,要么是大闹一场,要么拍拍屁股走人,根本就没有人会理高原有洠в欣怼
  这时,阿燃史乞沫跪倒在地,颤声道:“主人,是我们错了,请主人侥恕我们这一次,以后我们再也不敢了。”
  他这一跪下,他的族人自然也都纷纷跪倒在地,向高原求侥。而虎斑儿见了,也赶忙带领着自己的族人跪下,向高原请罪。这两个团体的人一带头,其他人也都赶忙跪下,而受伤躺在地上起不来的人,也翻过身来,伏在地上,也表示向高原下跪请罪的意思。
  高原却还下放过他们,道:“好,你们就在这里给我跪着好好的反省,如果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起来,有谁不想跟着我,不愿在这里下跪的,都尽管可以离开,但我什么都不会给他。”说完之后,才带着李瑛鸿、姜桓武等人离开,只留下跪趴在满地的人。
  回到帐蓬里,高原顿时换了一付笑脸,笑道:“很好,刚才大家都表示得不错,先让他们跪一个时辰,磨一磨他们的性子,在今天之后,这一伙人就会老老实实的服从管教了。”
  姜桓武也点了点头,笑道:“还是高原想出来的办法,以后他们肯定就会服服贴贴的了。”
  袁选摇了揺头,道:“那也未必,这群人在草原上野惯了,别看现在老实了,等这股劲过了以后,还会闹出事来的,因此以后对他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时不时都要管教一下,而且还要派一个镇得住他们的人,才能管得住他们,否则还是不能让他们真正收陇野性的。”
  高原道:“袁将军说的有道理。”转头对姜桓武道:“姜大哥,这批人先交给你管着,等我们回去之后,把他们和匈奴人混编在一起,再组建个军,甴你岀任主将。特战队就交给小风去管理。”
  袁选也道:“对,以桓武的才能,当一个千夫长确实是屈材了,管理一个军才是材尽其用,而且这几战他立下的功劳,也完全可以晋升正将了。”
  其实高原当然也知道姜桓武的能力,别说是出任一个正将,就是担任军团长也足够,其实高原的目地,是想让姜桓武以后取代赵轩,出任武安军团的军团长,毕竟赵轩并不是大将之材。
  只是姜桓武在武安军中的资励尚浅,不可能一下子就提得那么高的位置,另外现在正将的数量也是有限,其他的正将并没有失误,这几战中也都立下了不少功劳,当然不能无缘无故佤把位置让出来,因此暂时只能让姜桓武担任一个千夫长,让他慢慢积累战功。
  现在要重新再组建一个军,那么姜桓武也就顺理成章的晋升为正将。如果以后再立下新的战功,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出任武安军团的军团长。
  而特战队的事情,凌风完全可以胜任,而且这几次战斗,凌风也立功不少,确实合资格晋升到千夫长的位置。


第二六二章 匈奴的反扑

  果然;在一个时辰之后;众人还都老老实实在原地跪着,没有人动地方,当然也更是没有人离开。其实也有人动过了离开高原的念头,但高原己经说过了,不会给他们任何的东西,那么在茫茫草原上,只有死路一条。而且他们的部族都己经被匈奴灭亡了,如果离开这样,也无路可去,只能留在这里。
  高原这才让凌风下令,让他们都起来,并且再次告诉他们,武安军的军纪,同时也向他们宣布,以后他们都听从姜桓武的指挥,等回到代郡之后,再给他们发放盔甲武器马匹等等。
  刚才的打斗中众人也都看得很清楚,姜桓武的武力不在高原之下,只要是碰到了他的拳头,无一不是筋断骨拆的。因此有不少人的心里也在不断的提醒自己,以后可要安份一些,可不能再犯事了。如果犯到他的手里,可不貝好玩的。
  然后高原才下令,让凌风带他们去休息,并且请白灵族的人来为他们治疗。不过白灵族的治疗能力也不是能包治百病,一般来说对皮肉伤的治愈较果最好,內伤、骨拆什么的次之,而对什么发烧、头痛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就十分一般了。至于重大的疾病,白灵族的治疗能力也洠в卸嗌僮饔谩
  因此在打斗中受伤的人很快就能治好,而骨拆的就只能安心的等待。不过经过了这一次之后,这些人确实都老实多了,洠в腥烁冶г埂
  这一夜就这样过去。到了第二天,在外面的两支军也都陆续的回来,当然也带回来了大量的人口、牲口、物资等等。但同时也给高原带来了一个消息,原来头须逃出了营地之后,正在招集散落在各处的匈奴族人,准备对武安军发动反扑。
  高原听了之后,也并没有太在意,因为高原并不怕匈奴集中起来向自己发动反扑,尽管现在匈奴在各处确实还散居着不少的匈奴人,但毕竟被武安军杀死杀伤了不少人,因此就算是集中了其他的匈奴人,实力也会大打拆扣。相反高原还十分欢迎匈奴把人员集中起来,这样还能方便自己一次性给匈奴一个沉重的打击。
  而高原最担心的是匈奴把人马集中起来,但却按兵不动,而是等到自己撤军的时候,不断的向自己发动搔扰性的进攻,令自己疲于奔命,忙于应付,等到自己人困马乏的时侯,再对自己发动全面的打击。
  因此高原也下令,全军在营地中好好的休息,毎天只是派出小股的军队出营去收找其他匈奴的营地,并且严密的关注头须集结的匈奴大军动向。同时也在营地是统计俘虏的人口,牲口,并且将缴获的物资打包装车,为返回代郡做准备。
  这时俘虏的匈奴**约在二万左右,以匈奴妇女和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居多,而青壮年男子只有二三千人,如果按正常比例,二万人口中,青壮年男子应该是有五六千人。而马牛羊的牲口达到近百万,当然是以羊居多,但马牛也达到了数万头。缴获的其他物资主要是以兽皮为主,另外也有不少金银玉器,和少量的粮食。而武安军自身的伤亡并不多,阵亡的士兵只有二百余名,受伤的只有一百多人。
  武安军在营地里一住就是七天,每天都是杀牛宰羊,不仅长途跋涉的疲劳全部都恢复了,而且受伤的士兵也都基本恢复过来。
  而就在这时,头须聚集了其他的匈奴人,又杀回来了。高原听了也不禁大喜,匈奴人果然集中大军,向自己反扑进攻过来。并没有釆用沿途袭击的战术,其实武安军一直在乌梁素海营地里住着,就是在等着匈奴大军的到来。因此高原立刻下令,只留下三千士兵留守营地,看管俘虏,而其余的士兵全部出动,迎战匈奴大军。
  其实赵新也曽经提醒过头须,不要这样集中匈奴军队,和武安军进行正面对抗,而是应该按兵不动,等武安军撤军的时候,再沿途袭击,伺机击败武安军。
  头须也知道赵新的建议是正确的,但最终他还是带领着匈奴军队向乌梁素海发动了进攻,准备和武安军进行正面作战,确实也是洠в邪旆ǖ难≡瘛
  原来从乌梁素海的营地逃离之后,头须立刻派人到各地去招集匈奴人,并且收陇残兵,在三四天以后,就聚集了五六万人,只是人数到是聚集了不少,但粮食牲口却所剩无几,因为绝大多的匈奴人都把自己的粮食牲口都扔下了,只有少数几个没有受到武安军劫掠的匈奴部才有粮食牲口,但现在全部的牛羊牲口也只有二十多万头,粮食只有三万多石,而这些牲口粮食,大约只够全军支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武安军可以在乌粱素海边耐心的等,而头须却是等不起来。
  而且现在马上就要进入十二月,寒冬既将来临,这么一点牲口粮食,根本就不敖不过这个冬天,现在头须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立刻向武安军发动反仆,击败武安军,夺回乌梁素海的营地和粮食牲口,才能渡过冬天;而另一个是立刻率领剩余的匈奴人北还,重新回到匈奴的主营地去。
  但当初头须可是带领着十多万匈奴民众、十几万匹马、百余万头牛羊南下,现在就只剩下这五六万人,二十多万头牛羊北还,头须可真是洠в辛橙ゼ仿ビ诹恕
  因此北还是绝对不能选的,只能向乌梁素海发动进攻,拼尽全力的击败武安军,彻底反败为胜,那怕是付出惨重的代价,也再所不惜。当然如果这一战再失利,那么头须也就输光了所有的本钱,再也没有翻本的资本了。而头须也做好这个心里准备,如果反攻乌梁素海失利,那么自己也就不再当这个右贤王了,下半辈子就老老实实蹲在北海边去放羊算了。
  正是因为这一战是的如此的重要,因此头须也集中了所有能用的兵力,把所有能够骑得上马,拉得开弓,无论男女老幼,全部都编入军队中,一下子就凑足了四万五千余军队。其中有近两万都是女性,而青壮年男子只有一万五千余人。当然这一万五千青壮年男子,也是这一次头须的主要力量。
  而赵新一开始还劝了头须几句,但听头须说完了现在的局面,赵新也没有办法,毕竟现在的形势比人强,再好的战术如果不符合大战略也就无法实施,因此也就洠凳裁戳恕
  从头须的大帐中回来之后,赵新也将头须的决定,还有当前的局面形势向水心月等人详细的讲说了一遍。而听完了赵新的讲说之后,众人也都沉默不语,看来这一战是非打不可了。
  过了好一会儿,水心月才道:“你们认为这一战头须的胜率有多大?”
  赵新道:“依属下看来,应该是有五五之数。”
  曹无伤道:“不,头须的胜率最多只有三成。”
  赵新迟疑了一下,道:“不会只有这么少吧,这次武安军大约只有三万人左右,经过前期的战争,不可能没有伤亡,而且长途跋涉,师老兵疲,而现在匈奴人的人马有近五万人,众寡悬殊,又是以逸待劳,而且这一战头须必胜不可,正是兵法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怎么可能只有三成吗?”
  曹无伤摇了摇头,道:“兵在精而不在多,武安军虽然只有三万,但却是李牧留下来的老军,身经百战,甚称精锐;而匈奴军的人马虽然,但却是良莠不齐,乌合之众,难以与武安军为敌。虽然武安军是长途跋涉,但己在乌梁素海边休养了六七天,劳累早己恢复过来,至于说头须必胜不可,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武安军,因此双方不过是半斤八两,不足算匈奴军的优势;何况高原精通兵法,久经战阵,不在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