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朝生涯 >

第323章

我的明朝生涯-第323章

小说: 我的明朝生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是。
  从三月初开始,缴税的风波越闹越大。最后甚至波及到了整个山东,多处地方甚至出现了武装抗税的事情,许多地方官府也是叫苦不迭。告急的公文如雪片般飞到了济南府。
  “大家都议议,这事应该怎么办啊?”
  巡抚衙门里,岳阳坐在大堂的首座上,左手端着茶杯右手拿着盖子轻轻的拨着茶叶,脸上不动声色的看着众人。
  在岳阳的下首,马科、柯振楠、卢之理、刘泽清等一省高官依次排在坐在下面,听到了岳阳的话后众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的坐着,没有人搭腔。不少人虽然面上没有显露出来,心里却在幸灾乐祸,“事情是你自己惹出来的,现在你自己解决吧。”
  “怎么……没人说话吗?”看到众人都装聋作哑,岳阳心里也是冷笑一声:“那好,既然没人说话那本侯就只有点名了。柯大人你是布政使,你来说说看,此事应该如何做啊?”
  被点到名字的柯振楠站了起来对岳阳施了一礼淡淡的说道:“大人,此事兹事体大,下官不敢擅专,还是请大人示下而后下官等人照做就是。”
  柯振楠话里的意思很明显,我们都是你的下属做事也会遵从你的意见,但想要让我们为你出谋划策那是不可能的。
  听了柯振楠的话,坐在岳阳身边的武清眉头一皱,这个柯振楠还真不愧是一个老官油子,一句话里既能把自己的责任撇清又不会惹怒顶头上司,而且传出去后还不会过份得罪下面的官绅,可谓是面面俱到啊。
  岳阳又把头向左边转了过去:“马大人,你也是这个意思吗?”
  马科也站了起来对岳阳施了一礼:“柯大人说的是,您贵为东阳阁大学士、宣大总督兼山东巡抚和漕运总督,可见皇上对您是何等信任,有事您尽管吩咐下来我等照搬就是。”
  周围的一些官员听到柯振楠的话后脸上虽然没有异色,但不少人却在心里暗暗叫好,马大人又暗暗将了一军,我们倒要看看这个家伙能怎么办。
  向来对岳阳怀恨在心的巡按御史闫洪丰也站起来添了把火,站了起来恭敬的对岳阳施了一礼道:“马大人说得对,此时岳大人乾纲独断便可。我等自会立即执行。”
  周围的官员听到这话心中却是倒吸一口凉气,这年头乾纲独断这个词历来只有皇帝才能用,一般官员若是擅用被御史听到参上一本那也是不小的麻烦,这个闫洪丰实在太坏了,都这个时候还不忘添一把火。
  仿佛没有听出这几个人绵里藏针的意思,岳阳依旧面无表情的说道:“柯大人、马大人和闫大人都这么说了,那诸位呢,都是这个意思吗?”
  听到岳阳这么问,众人齐齐拱手:“我等谨遵大人号令。”
  “哦!”岳阳又追问了一句:“真的如此吗?”
  众人齐齐说道:“自然如此,卑职等遵循大人之命。任凭大人驱使。”
  “好,既然这样那本侯就不客气了。”
  听到这里,原本神情一直很平静的岳阳突然露出了一丝笑容。而看到岳阳的这种表情后柯振楠和马科心中却突然咯噔了一声,两人仿佛心有灵犀般突然同时涌起一股不妙的感觉。
  果然,岳阳接下来的动作也吓了众人一条,只见他站了脸上的笑容一敛厉声道:“新政之事事关我大明生死存亡,而今我大明财源几近枯竭,可有些官绅商贾不但不思回报皇恩报效朝廷反而变本加厉想要扰乱地方是可忍孰不可忍,来人啊……”
  “到!”
  随着岳阳的大喝。门外大步走进了数名身穿绿色军服的将领,只见这几名将领走进大堂后对岳阳行了个军礼齐声道:“末将楚狄、岳顺宝、吴成枫、吴智叩见侯爷,愿侯爷福泰安康!”
  一看到这几名将领,大堂里的众人全都是一愣。随后众人全都猛然惊愕起来,“坏了,大家都上了这家伙的当了。”
  包括柯振楠在内的这些官员哪个不是官场上的老油子了,楚狄、岳顺宝和胡老三等人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时。这些人立刻就意识到岳阳要干什么了,所有人的心中全都猛的一沉,心中立刻就想到:“不好……这个屠夫又要下辣手了!”
  众人的心中刚闪过这个念头。就听到岳阳站了起来对众人做了一个揖后才说道:“既然大伙如此支持本侯,那本侯就先谢过诸位了。本官适才说过,对于那些暴力抗税的人一定要严惩不贷,为此本侯特地从辽东和山西调来了五万兵马,由这几位将军率领奔赴各地州府配合当地官府严惩那些暴戾的奸商和视朝廷律法如无物的官绅!此番若有建树皆全赖诸位鼎力相助!”
  “完了,中了这家伙的鬼计了。还有,这家伙是什么时候从辽东山西调集人马过来的,我们怎么不知道?”这是众人此时唯一的念头。
  随着岳阳一声令下,由吴成枫、楚狄、岳顺宝、吴智等人率领着大军本府山东各地,兖州、登州、莱州、青州、东昌各州府立刻涌入了一大批杀气腾腾全副武装的官兵。他们一到当地立刻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大动作。
  这些官兵一到当地便找到了当地的官府,出示了巡抚衙门的公文并询问当地知府或是县令各地商税征收的情况,并且在早就潜入各地的有山司密探的带领下奔赴各地的官绅商贾大户人家。
  一扇扇坚固的大门被粗暴的撞开,一队队杀气腾腾的官兵凶神恶煞的冲进门去,如同最凶狠的酷吏般将所有的男丁都抓了起来,女眷则全部赶到一边。这些敢率众暴力抗税的人自然不是什么善茬不少人开始反抗起来,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其实在抗税的时候已经被决定了。
  这些人不反抗还好,一旦反抗后等待他们的则是更加残酷的命运,轰鸣的火铳声大声的喝骂声以及女人痛苦的哭叫声交织在一起,三月份整整大半个月山东都沉浸在一片震惊中。
  虽然这个时代的山东在大明来说并不算是最富裕的地方,但靠近沿海的地方自古历来都不会太贫瘠,至少那些商贾和富户明显要比内陆的省份要多。那些传承了百年的商贾官绅之家哪家不是家有良田万亩,手下拥有无数佃户在为他们卖命,不少商贾家中还掌握着不少拥有一定武力的护卫和家丁,这也是他们在一开始就敢暴力抗税的底气之一。
  这些人依仗着手中的权势和财富拼命的剥削者手下的佃户,不断的积累着财富。但这些人虽然手中掌握着惊人的财富但却从没人想过要回馈这个国家。他们一代又一代的依附在这个国家的身上吸食着血液和营养。他们可以去一趟扬州然后花费重金只为了买一名扬州瘦马,又或是一掷千金在酒楼里宴请宾客,但从来没人想过在周围还有无数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穷人在受苦,挥金如土纸醉金迷就是他们最好的形容。至于这个国家的安危关他们什么事,就算是大明不在了也不过时换了个宣布效忠的主子而已,又不会影响他们现在的生活。
  对于这些人,岳阳的命令只有一个,要给他们最严厉的惩罚,要让山东所有人一想到暴力抗税的下场就要瑟瑟发抖。
  三月份大半个月整个山东都经历了一场大地震,在这个大半个月里岳阳的麾下一共查抄了数百户的官绅商贾。大量的房产田契都被收缴,商铺店面也被全部充公,那些藏在地窖里的金瓜银瓜全都被抬了出来,即便是埋在地下的金银这些宣大军们也没放过,全都被挖了出来装上车运往济南。这些官绅商贾积累了上百年的财富在最短的时间里被宣大军们一扫而空。
  岳阳的行动再次震惊了世人,大明全体官场再次集体失声,而失声过后震惊和愤怒,最后一份份雪片般的奏折再一次飞向了京城,无数的官员在早朝上用所能想得出的恶毒语言来攻击岳阳。而这回崇祯已经不会再把那些奏折送入库房存档了,因为如果全部存档的话他估计光是这些奏折就足以将库房填满。因此每天下午都会有好几些小太监抬着一筐筐满满的奏折出来扔到御膳房里当柴火烧。
  今天上午,勤奋的朱由检同志又开始了一天的早朝,那名大嗓门的太监那尖锐声音又在太极殿上响了起来。“皇上有旨,诸卿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万岁,臣有本奏!”随着太监声音的落下,一个声音开始响了起来。
  “又来了。这个老货到底累不累啊!”坐在龙椅上的崇祯脸色顿时就是一苦。
  就连站在崇祯旁边的王承恩看到崇祯脸上的神情后也苦笑一声,这个家伙实在是太难缠了。
  说话的这个人是一个年近七十的老头,满头的头发尽管已经花白但依旧显得神采奕奕。这个人就是新任的左都御史钟炌(kai念第四声)。
  今年是是崇祯十一年,我们的朱由检同志依旧秉承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特点,麾下的官员换得那叫一个快,原本的左都御史商周诈因为岳阳的关系已经被赶回老家吃红薯了,现在这位叫做钟炌的老头是新上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钟炌脾气很臭,为人也非常古板,可以说他这个性格是很不招人喜欢的,只是象他这种脾气才是左都御史的最好人选,小朱同志尽管不怎么待见他,但数来数去满朝文武也就这老头最合适了,于是只能捏着鼻子把他提拔到了这个位子。而钟炌同志也确实不负崇祯的提拔之恩,在上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连续上折子弹劾了六位大臣,其中就包括了大明朝廷的一把手内阁首辅杨嗣昌,罪名是“侍君左右却不为君分忧,居庙堂之巅却无作为。”这个罪名可太狠了,简直就是指着杨嗣昌的鼻子骂他无能啊,偏偏杨嗣昌还不能反驳,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不过这些日子杨嗣昌的日子就比较好过了,因为有一个比他更大的靶子出现了,这个靶子自然就是我们的岳阳同志。
  岳阳在山东大开杀戒的消息传到京师,京师的大臣们们的反映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弹劾他的折子自然也是一波接着一波,在这些人里头自然也少不了这位钟炌老先生。
  钟炌也确实不愧是左都御史,人家弹劾岳阳的折子是几天一次,可这位老先生倒好,一连大半个月他都是一天一封折子而且还不带重复的,连崇祯都佩服他哪来这么好的精力,现在一看到他崇祯就有些头疼。
  无奈的揉了揉太阳穴这才说道:“钟爱卿,你又要弹劾谁啊?”
  “臣要弹劾忠勇侯岳阳!”钟炌虽然年近七十,但依旧是声音洪亮,“臣弹劾岳阳滥杀无辜不守祖制,且掠夺地方民愤极大,臣要求皇上立即派出缇骑将其捉拿进京将其治罪以正国法!”(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五章 送银子的来了

  “又是这套!”
  崇祯现在不用照镜子也知道自己肯定是一脸的无奈,要是别人这么说崇祯无非就是打个哈哈或是含混过去就可以,但这位老头却如同一块牛皮糖似地的总是不依不饶,逼着崇祯要捉拿岳阳问罪。
  若是换了别人这么逼他的话小朱同志早就发飙了,但这位老爷子却是不同于别人,这老头堪称是崇祯一朝少有的道德楷模,当官四十多年,硬是靠着那微薄的俸禄养活了一家四口,家里穷得能让小偷进去都含着眼泪出来。
  但也因为这老头为人死板不近人情,下班之后最大的乐趣就是拿着一堆木头坐在小院里玩雕刻,等到雕刻了一批后就让自己的老妻到市集上贩卖,而且他还有个规矩每个雕刻只卖十文钱多了还不卖,这让不少想要给他送好处的人都大骂这老头简直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看着这老头站在下面用坚定的眼神看着自己,崇祯不由得轻叹了口气,放下了揉着太阳穴的双手无奈的说道:“钟爱卿,朕早就跟你说过,忠勇侯此番在山东推行新政也是为了朝廷分忧,大明如今财政枯竭,户部早就不堪重负,几乎每个月程爱卿都会来跟朕诉苦,你说再不推行新政能行么?”
  按说崇祯身为皇帝已经把姿态放得这么低了,钟炌也应该见好就收了,毕竟皇帝的面子可不是那么容易驳的,可这老头却偏不,依旧梗着脑袋说道:“皇上此言差矣,大明之法乃太祖成组制定岂可随意变更,更何况忠勇侯肆意屠戮士绅商贾,此举若不严惩岂不更是纵容此等恶行,若我各地官府处处皆如此,我大明岂不乱套?”
  “正是……钟大人言之有理。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钟炌的话刚说完,立刻就站出来十多名官员站在了钟炌的身后对他表示支持。
  “臣也恳请陛下对岳阳进行严惩!”
  “对,必须对岳阳进行严惩!”
  越来越多的官员站了出来,很快又有数十名站了出来异口同声的要求崇祯严办岳阳。看着面前站着的一大片大臣,崇祯突然感到一股无力感涌上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