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朝生涯 >

第139章

我的明朝生涯-第139章

小说: 我的明朝生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都是很委婉的,从来没有人这么直接和理直气壮的对他说我要做官。
  岳阳一下就被这名叫做武清的书生给气乐了,他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的对武清说道:“你叫武清是吧,像你这么直接一见面就跟本官要官做的人本官还是第一次见到,你还真不客气啊!难道你没读过《中庸》?”
  面对岳阳既有责怪又带着笑意的调侃,武清拱了拱手正色道:“《中庸》学生自然是读过的,但学生以为,中庸并非是让人碌碌无为随波逐流之意,述圣写下中庸,其实是要告诉后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也,吾辈要勤修身心,以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因此,学生以为大人所言差异。”
  “嘿……这小子。”岳阳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自己就不应该和这年头的书生掉书包,那纯粹就是自己找罪受。人家是干嘛的,人家就是吃这碗饭的,和他们讨论四书五经就等于一个刚学会了二元一次方程的中学生兴致勃勃的找到了华罗庚讨要跟他讨论哥德巴哈猜想一样荒谬。
  好吧,既然和他讨论中庸是找虐,岳阳就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了。他很直截了当的问武清:“既然你跟本官要官,那你会做什么?想要何官职?”
  武清又拱了拱手:“学生对屯田颇感兴趣,想任民政司副司长之职。”
  “你想到民政司任职?”
  岳阳颇有兴趣的看着对方,其实朝廷并没有民政司这个职务。这个职务只是岳阳在一年多前设立一个临时官职。它的任务就是负责安置流民、开垦荒地以及负责给流民发放种子、农具以及耕牛等诸多杂物。
  它的第一任司长就是海楼,即便是到现在也是。不过由于民政司的事物实在太多,海楼逐渐是分身乏术,好几次都向岳阳提出要增加几名副手。岳阳也同意了,可是如今的书生能够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的那是一抓一大把,精通农桑的人却是太过稀少,直到现在还没有找着合适的人选,现在看到竟然有人要自告奋勇的担任民政司副司长之职,岳阳一下子便来了兴趣。
  “既然你想担任民政司副司长之职,那本官就考考你,如今浑源州收拢的流民数量已经达到了近二十万,若是交给你管理,你认为应该如何将他们安置下来呢?”
  武清知道这是岳阳对他的考试。今后是吃肉还是喝汤就全看现在他的表现了,赶紧打起了全副精神说道:“大人,此事说难也不难。学生以为,安置流民最重要的还是要将这些流民分批安置。吾朝对此早有定例,五十户为一甲百户为一屯,将流民集中安置到一块土地上,分发给他们农具、种子和耕牛后便可将流民束缚在土地上,便毋须担心他们会变身为流寇。然安置流民也要注意一下几点:一,流民成份复杂。要注意将他们按照不同姓氏不同宗族和地域安置好,否则很容易演变成宗族势力。二,每个屯都要实行甲长、屯长制度……”
  武清洋洋洒洒的说了近一刻钟,岳阳听得频频点头。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个武清说了直呼岳阳便知道这家伙是有真才实学的,至少他说的安置流民的几个方法都是很实用的法子。虽然目前还不知道他的实际工作能力怎么样,但就冲着他说的这几个方法。做个政策制定者还是可以的。
  “好了,你暂时先说到这里。轮到你了,你又想当什么官呢?”岳阳制止了还在滔滔不绝说个不停的武清。用手指了指他旁边名叫陈智的书生。
  长着一张方脸的陈智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学生对于民政并不是太感兴趣,学生想跟在将军身边当个赞画。”
  赞画在古时的军中就是参谋的意思,除了给主帅出谋划策之外还负责给主帅起草文书、命令之类的事物,可以说是一个颇为低调的一个职务,这也让岳阳感到有些意外。
  岳阳有些意外的看了他好一会才颔首道:“哦,没想到你一个读书人竟然对军旅之事感兴趣,这倒是颇为难得啊!”
  陈智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让将军见笑了,以前在家念书时,学生就对兵法以及军中战阵之类的兵书感兴趣,但家父却希望学生能考取一个功名回来,可学生十年寒窗之后却发现虽然考取了秀才功名,可今后想要考取举人实在是难比登天,是以才想到将军麾下加以历练,往将军成全。”
  “是这样啊!”岳阳沉吟了一下,随口问了他几个军旅的问题,发现他的回答虽然不是很标准,但比起一般人却是强了不少,于是点点头,“好了,我已经问完了,对于你们的回答本官基本上还满意。那啥,武清……我记得你的表字叫三石是吧,三石你明天就到民政司去找海司长报道,他会安排你工作的。陈智,你的表字是叫在柳吧,在柳,你明天就到将军府先做个书吏,日后本官再行安排你的具体工作,就这样,你们先……”
  岳阳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陈大志匆匆跑了进来。看到陈大志的样子,岳阳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个陈大志今天怎么这么不懂规矩,连报告都不喊一声就跑进来了。只是这个念头他刚升起,就看到陈大志脸上露出的焦虑和一丝惊慌。岳阳这才意识到肯定出大事了,否则自己这位亲兵队长是不会露出这样的神情的。
  还没等岳阳发话,陈大志就大步走到岳阳跟前,低头在岳阳说道:“将军,刚刚得到消息,贼寇高迎祥、李自成、张献等部竟然在本月十五日攻破了凤阳,斩明中都留守朱国相及官兵几千人,皇陵楼殿被毁,龙兴寺被焚。”
  “轰……”
  岳阳顿时有些懵了,这时候他才想起自己怎么把这件大事给忘了呢,发生在崇祯八年的这件事可以说是影响了大明日后的军事部署和走向啊。
  看到岳阳的脸上微微变色,坐在前面武清和陈智相互对视了一眼,虽然心中好奇,但却是不敢询问,一时间大厅内沉默了起来。
  过了一会,岳阳才长吁了一声,回过神来的他对着武清、陈智二人苦笑了一下说道:“让两位见笑了,实在是刚得知一件大事,故而有些失态了。”
  看到武清二人一副想问却又不敢问的样子,岳阳也不打算瞒着他们,毕竟这种事他即便是不说不日他们也会知道,于是解释道:“适才本官得到消息,数日前贼寇高迎祥、李自成以及张献忠诸人攻破了凤阳,毁皇陵楼殿,焚龙兴寺,杀宦官六十多人,斩明中都留守朱国相及官兵几千人。”
  “什么,凤阳被破!”武清、陈智二人也是大惊。
  凤阳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它虽然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可它却是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凤阳颁布了诸多优惠政策还修建了皇陵。而龙兴寺则是老朱小时候当和尚的地方,也是要重点保护的地方,现在好了,被一群流寇给一把火少了,这不亚于被捅了一个马蜂窝啊,这下北京城里可要热闹啰。
  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武清和陈智二人便知道岳阳肯定有急事要处理,于是便匆匆告辞离开。看着离开的二人,岳阳伸手把陈大志招了过来吩咐道:“你去告诉江鹤,让他查一查这两个的底细,记住要查仔细点,若是有什么问题要及时报告。”
  “是!”
  陈大志很快便告辞离开,只留下坐在原处思索的岳阳。
  良久,一直维持着一个姿势不动的岳阳长叹了一声:“看来接下来大明的军事战略要发生大的改变了!”
  岳阳这个后来者很清楚知道,就是因为高迎祥这些人烧了凤阳,这才导致了崇祯将军事战略从抵御后金转到了围剿流寇的方向,这也导致了在接下来的五六年时间里,大明犹如挤牙膏一般将所剩不多的精锐部队慢慢的全都消耗在了国内的战场上,最后才让满清人捡了个大便宜。
  事情果然如同岳阳所料,接到凤阳沦陷的消息后,崇祯身着素服,声泪俱下,遣官告庙。诏令征兵剿灭农民军。二月十三日,因皇陵失守,总督漕运尚书杨一鹤被逮下狱。至是遂与巡按御史吴振缨、守陵太监杨泽并被逮下狱。杨泽先自杀,杨一鹏弃市,吴振缨戍边。
  对于发生在安徽凤阳的事情岳阳虽然已经从另一个时空的史书上得知了结果,但此时的他对事情的发展依然没办法干预,虽然他如今已经贵为参将,拥兵一万六,但如今的他在整个大明朝来说依然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许多事情是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发生却无法改变。
  只是到了三月份时,岳阳却突然收到了一份来自大同府的命令……(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一章 赶赴大同

  “兹命令山西北路参将、镇国将军岳阳接获此令后立即动身前往大同府觐见宣大总督,不得延误,此令卢象升。崇祯八年二月初六!”
  “嘿……这是啥意思啊!”接到了这封没头没脑的命令后,岳阳招来了一众手下商议,众人也是纳闷了半天,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最后还是胡老三说了。
  “大人,咱们在这里猜测半天也没用,既然是督臣大人命您前去,那您去就是了,难不成督臣大人还会害您不成?”
  “是啊!”岳阳不禁有些哑然失笑起来,如今的他手握重兵,可谓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又得卢象升的器重,只是去一趟大同而已,有什么好担心的。
  “只是如今世道不太平,大人此去大同还是得多带谢人马才是。”一旁的冯晓明自告奋勇的说:“大人,不如让卑职随大人一同前往大同府吧”
  “你去干什么?”岳阳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骂道:“眼下正是新兵训练紧张的时候,胡老三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不寻思这帮忙也就罢了,还想着去游山玩水,我看你这防守官是不想当了吧?”
  刚刚被岳阳任命为恒口防守官的冯晓明嘿嘿笑了,他伸手挠了挠头皮,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大人,卑职觉得那个防守官当得实在没意思,每天不是屯田就是练兵,一点意思都没有,还不如跟着您出去长长见识呢。”
  “你呀!”岳阳有些恨铁不成干的指着他恨恨的骂道:“最近的事情你也都知道了,贼寇贡献凤阳,皇上盛怒之下一口气杀了那么多人,并急调洪承畴如中原剿灭贼寇,而在外头皇太极又对咱们虎视眈眈。如今的大明内忧外患,说句大不敬的话,若是一个应付不当。这片天地很可能就要变了颜色,咱们若是还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来当官,迟早得完蛋!”
  当众人听到岳阳说到天地可能变颜色的话时,众人的脸上无不微微变色,这句话可是属于大不敬的话语,若是被有心人听到,岳阳也逃不过一个妖言惑众大逆不道的罪名。不过在座的都是岳阳的心腹,加上岳阳这个人对皇权又不是怎么敬重,是以才顺口说了出来。
  只是众人在震惊过后,心中却又泛起了别样的心思。甚至有人心里还想着。要是真如大人所说,这个江山要变颜色的话,那么是不是也意味着自家的老板也有肯可能坐上那个位子,而自己也有可能变成从龙之臣呢?
  虽然这些念头只是在某些人心里一闪而过,但它终究是慢慢的在人们心中萌发了一颗种子,只等着日后有了营养后就会生根发芽。
  “好了,大伙都别说了。你们都记着,本官走后你们都要各司其职。海楼,民政司事务繁多。你可以适当的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交给武清等下属去做,不必事事亲为。胡老三,练兵的事你要多费心,如今新兵期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你还剩下一个月的时间,本官走后,你也可以带着这些新兵到周围各州县去以剿匪的名义给他们练练手,毕竟训练再久也比不上一次实战嘛。”
  说到这里。岳阳又看着周围的众人说道:“还有你们,也要抓紧时间该练兵练兵,该做事就做事。另外春耕完后就到了农闲时间。本官打算从下个月起修建一条从应州府通往浑源州的水泥道路,一来给那些闲下来的农户找点事做,另外有了这条道路后咱们日后在两地之间相互调兵也方便,都听清楚了吗?”
  “大人放心,吾等遵命!”
  岳阳的话音刚落,众人都齐齐站了起来朝岳阳半跪下来以示听命。
  将浑源州的事情安排好后,岳阳便带着陈大志和五百名亲兵朝着大同府进发,终于在五日后赶到了大同府。
  大同历来就是大明的边防重地,从洪武二年左副将军常遇春攻取大同后,大明就对这座城市进行修缮,并派遣重兵把手,最高峰时大同驻军多达十三万五千余人,战马五万一千余匹,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称。虽然如今大同已经不复当年的景象,但大同的常驻兵马依旧有一万三千多人。
  岳阳来到大同城的南城门向守城将士递上了身份腰牌以及调遣文书后,这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