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朝生涯 >

第124章

我的明朝生涯-第124章

小说: 我的明朝生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哨总脸上一片苦涩:“其实你们都有所不知,当时的战况确实是快要将应州府攻打下来,也确实是从后面杀来一支官兵。但并不是你们说的遭到大队官兵包围,其实那支官兵只有五百来人,我们和那支官兵打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全线溃败,一万多名弟兄最后逃回去的不足一千,后来八大王和众兄弟们为了掩饰,才对外宣称是遭到了大队官兵的包围,而那支官兵里为首的人就是如今这里新上任的那个指挥同知岳阳。”
  王哨总说完后,周围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用一种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他。
  “怎么……你们不信吗?”王哨总看着众人那怀疑的目光不悦的说道:“反正老子的话就是这样,你们爱信不信,不信拉倒!”说完,王哨总站了起来就要离开。
  “不……不是……”马老四拉住了王哨总的衣袖急切的说道:“王哨总,当时你们可是有一万多人啊,难道连五百人也打不过吗?别说一万多人了,就是一万头猪冲过去那五百人也死得差不多了吧?”
  王哨总冷哼了一声:“当时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可结果却是我们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看着王哨总那郑重的神情,所有人的神情都严肃起来。他们知道在这个时候他们这位头领是不会拿这件事来开玩笑的。
  良久,马老四一拍大腿说道;“怕个逑,有句老话话说得好,今时不同往日嘛。这次咱们在暗处他们在明处。那姓岳的又不是神仙,他肯定也不知道咱们要在他的老巢里动手,而且现在城中的气氛你也知道,已经过了这么多天了,官府根本就没有发放一粒粮食,那些流民要是被逼急了他们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如今城中的流民可是足足有三万多人,只要咱们登高一呼,这三万多人要是闹起来足以将这座城池闹得底朝天。现在城中那点官兵根本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这样一来用不着一天,这座城池就是咱们的了,若是咱们运气好,把那个姓岳的抓住了,将他送给八大王,那么咱们的功劳可就大了!”
  “对,怕个逑。这里的官兵顶了天也就三千多人,如今咱们光是混进城里的老营弟兄就有三百多人,再加上城中数万流民,足以把这里的官兵给全部杀光!”
  马老四的话还是起了作用,周围的汉子们纷纷拍着胸脯发出了豪言壮语,仿佛他们只要轻轻一推,这座城池就会轰然倒塌。
  “这样啊……那咱们就试试吧!”看着周围的人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马老四犹豫了一下终于也同意了,他们又商议了一会,终于决定在明日傍晚举事一句攻下浑源州……
  天色慢慢的亮了,昨夜商量了半宿的马老四他们还沉浸在梦想里,在他们的周围原本燃烧的火堆也熄灭了,冒出了一缕缕微弱的青烟。
  睡在一座土台上的马老四朦朦胧胧中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阵喧闹声,过了好一会,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便在门前响起。
  “孩她娘……快走啊!”
  “去晚了就没有了!”
  “爹……赶紧走啊,三叔他们一家都过去了!”
  “让开让开,别拦着老子的路,赶紧的!”
  乱糟糟的声音越来越响,终于将破庙里的人都给吵醒了。
  马老四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原先他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睁开眼睛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握住了垫在身下的那把长刀的低声喝道:“外面还能喘气的人进来一个,到底出什么事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汉子气喘吁吁的跑到马老四跟前急促的说道:“马老哥,出事了,刚刚听说,今天早上城中各处已经开始设立粥铺施粥了。”
  “什么?官府竟然施粥了?”
  马老四一下就愣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官仓里已经没有粮食了么?官府怎么能够施粥呢?
  不止是马老四,小庙里其他的汉子们也一个个都愣住了,最后他们将目光都聚集到了为首的王哨总的身上……(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八章 庞大的流民潮

  “施粥了,官府施粥了!”
  “快去领粥啊!”
  “爹……娘……官府施粥了,咱们快点过去啊!”
  浑源州今天早上开始施粥的消息犹如冬雷般滚滚而过,在短短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里便传遍了整个浑源州城的大街小巷,数万流民奔走相告,饥寒交迫的他们犹如潮水般朝着施粥地点涌去。
  就在数万流民如同潮水般朝着各个施粥的地点涌去时,岳阳和蒋鑫以及浑源州数十名富户士绅站在一处偏僻的路口静静的看着大街上穿梭不息的流民,在他们的旁边则是上百名全副武装的军士以及衙役护卫。
  看着一望无际的流民奔走相告以及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模样,不少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了惧色。这些日子不少官员和士绅们也听说浑源城里涌进来了不少流民,但他们都并未在意,毕竟这些年哪年没有流民涌入,大伙的日子还不是照样过,可今天当他们亲眼看到这如同潮水般的流民潮时这才清楚这是一股多么庞大的力量,这股力量若是爆发起来,足以将他们撕成碎片。
  看到众人害怕的样子,岳阳沉着脸道:“蒋大人,诸位同僚和各位父老,大家也都看到了,如今咱们浑源城内已经聚集了三万多流民,这些人没有吃没有穿,每天都有无数人饿死。若是这些人一旦受到某些人的挑唆,决定杀官造反的话,不是本官吓唬诸位,恐怕一夜之间浑源城便会沦陷。都到了这个时候了,难道诸位宁可将粮食放在家中烂掉,也不愿意拿一些出来赈灾吗?”
  岳阳的声音不大,但却让周围的人都沉默了。良久蒋鑫才苦笑着说道:“岳大人,非是本官不愿意开仓放粮,而是粮仓里的秋粮都已经被押解进京。如今粮仓里只有不到五百担粮食了,即便是开仓放粮也支撑不了几日。而且本官最担心的是若是开了这个口子后,用不了几日,蜂拥而来的流民就会将浑源城给挤垮。”
  “岳大人,蒋知府的话确实不是无的放矢。”这时,站在蒋鑫身后的廖春宇也叹息道:“这并非没有先例,前年陕西米脂县就是如此。由于当地流民聚集,米脂县令怜悯流民们衣食无着,便下令开仓放粮每日都开设粥铺接济流民,灾民们奔走相告。不到半个月米脂县便聚集了五六万流民,最后活生生把米脂县的粮仓给吃空了。一个月后没有粮食吃的流民在一些人的挑唆下以为是米脂县令不愿意继续赈灾,最后竟然攻打起米脂县衙,把那个县令抓了出来给活活打死了,此事震惊了整个朝野,最后皇上大怒,这才派出了大军去围剿那些流寇,一直到现在一听到赈灾不少官员还心有余悸,就是生怕步了米脂县的后尘。”
  “竟有此事?”岳阳不禁吃了一惊。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官府开仓放粮竟然还放出错来了,沉吟了一会才说道:“廖大人,即便事情真是如此,那也不能以此作为借口。遇到灾荒之年。官府本来就有责任施粥赈灾,咱们不能因为出了米脂县这么一件事便因噎废食吧?说到底,这浑源州可不止是我岳阳的浑源州,而且还是大家的浑源州。”
  说完岳阳用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神环视了众人一眼。意思很明确,我现在已经开了个头,已经开始尽我的能力来赈灾了。可事情不是我一个人的,大家都有份,你们也得出钱出力才是。
  其实今天的这次赈灾就是岳阳率先发起的,别看岳阳是从后世来的,但饿肚子的滋味他可是很清楚。他之所以开铺施粥,就是要准备收拢流民准备为开春后的春耕做准备,但是收拢流民却不能盲目的收拢,也不能惯着那些士绅老爷们的臭毛病,这种事得大家一起做才行,否则此时若成了习惯,以后一旦再有流民涌入大家都习惯性的把事情推给自己那怎么行,所以今天他可是特地把蒋鑫和浑源城里但凡有点身份的士绅商贾都叫上了。
  面对岳阳话语里隐含的威胁,众人全都沉默了。最后蒋鑫才长叹一声,点头道:“既然岳大人都把话说到这份上,本官若是再没有表示那也枉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了。这样把,如今的官仓里还有五百担粮食,今日本官便命人将它全部拿出来在知府衙门设立粥铺为流民施粥,什么时候把这些粮食发完什么时候算。”
  “蒋大人高义!”岳阳对着蒋鑫拱了拱手表示敬佩,紧接着又看向了周围的众人。众士绅商贾们一看知府大人都已经带头了,他们还能说不吗?再说了这个岳阳可是一个狠角色,上个月被他一口气杀掉的几百名闹饷乱兵的脑袋,那些血腥味到现在还没消除干净呢。
  而让出乎岳阳意料之外的是最先响应蒋鑫号召的却是方久铭,这个老头很是痛快的就答应在自己府门口设立一个施粥点,并保证每日施粥的时间不低于三个时辰,这可是大大出乎了岳阳的意料。
  很是意外的看了方久铭几眼,岳阳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设立粥铺的人竟然是方久铭这个心黑手狠的家伙。他慢慢的点了点头才说道:“没想到方老先生竟然如此急公好义,难得难得……不知还有哪位愿意救济灾民呢?”
  “老夫愿意……”
  “老夫也愿意设立粥铺……”
  “小人也愿意捐出三百担粮食用以赈灾。”
  在座的人都不是傻子,现在浑源州两位最大的两位大人都开了口,自己若再不有所表示那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吗?
  看到众人纷纷表示愿意慷慨解囊,岳阳暗暗点了点头,这些人虽然每个人捐的粮食不多,但合起来也是一股不小的数量,而且现在开了这个头,日后若是再让他们捐助就好办多了……
  所谓人多好办事,既然统一了思想,到了上午巳时的时候浑源城里已经开始陆续设立起了数十个施粥的地点,无数名饥肠辘辘的流民也已经在施粥地点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而且为了维持秩序,岳阳也派出了两千名军士在城中各处巡逻并维持秩序,以防止打砸抢事件的发生。
  城东大市坊原本就是浑源州最繁华的地方,今天这里也设置了近二十个施粥铺子,数十口大铁锅上冒着腾腾的热气,一股股芬芳的稻米香味四处飘逸,芬芳扑鼻的味道让那些排着队的流民们不住的咽着口水,若不是周围还站着不少虎视眈眈手持火铳的军士,恐怕他们早就一哄而上了。
  在距离一个施粥铺数百步远的一个角落里,王哨总站在一个墙根旁静静的看着前面的前面的人山人海,面上却是阴晴不定,显然心中也是考虑着事情,在他的身后则是站着马老四和十多名流民打扮的汉子。
  又过了一会,马老四有些不耐烦的说:“王哨总,你都领着大伙沿着大街走了快两个时辰了,还没看出什么名堂来吗?兄弟们等得都饿了。”
  王哨总慢慢的将目光收了回来,这才淡淡的说道:“你懂什么,我观察了半天,发现大街上各个施粥铺都做得不错,铁锅里的粥基本上都能做到筷立不倒,这说明那些狗官们还是用了点心的。不过这也是最让我想不通的,浑源州里有这么多的流民,他们怎么敢这么施粥,他们又是从哪弄来那么多的粮食,还是他们只打算施上一两天把粮食发完就不发了,这都是咱们要考虑的问题啊,否则一个考虑不周,此次举事就很有可能功败垂成。”
  “怕个逑!”
  马老四往地上吐了口浓痰,不屑的说道:“前年的时候米脂县那位县令不也是信心满满的开仓放粮施粥收买人心吗?结果呢,只坚持了不到半个月就坚持不住了,最后还不是让弟兄们拉出来点了天灯。这数万灾民每天要吃的东西足以堆成一座小山,浑源州就算是有一座金山也得让他们给吃垮啰,等到那时就到了该咱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唉……”
  马老四的话一说完,站在他旁边的一名汉子也轻叹了口气:“说起那位米脂县令也确实可惜了,就冲着他能将米脂县的粮仓全都用来赈济灾民这点咱们就得竖起大拇指夸他一声好汉子,只可惜啊,后来还是被……”说到这里,众人也齐齐叹了一声。
  只是马老四却和众人的看法不一样,他冷哼了一声道:“谁让这老不死的不识抬举,八大王好心好意的邀他入伙,可这老不死的竟然骂咱们八大王是个指挥祸乱百姓的贼寇,八大王一怒之下这才将这老家伙点了天灯,这样的狗官即便是再能干咱们也不能留。”
  马老四的话说完后周围却没有人出声附和,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闷起来。最后马老四很是郁闷的骂道:“马拉巴羔子的,算了,老子肚子也饿了,去前面盛碗粥来祭奠一下五脏六腑,狗官们难得发一回粮食,咱们不吃白不吃。”
  说完,马老四系了系裤腰带,随后便大步朝着前面走去……(未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