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8章

跃马西凉-第8章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厮好战成性,厮杀了一阵后觉得不过瘾,竟然单人独骑杀向城门,准备趁机杀进城门抢关夺城,可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料刚刚杀到城门,却被西凉军团团围困。
  非但没有趁势杀进城去,反而差点被西凉军彻底困死。
  所幸这厮也真是勇猛,竟然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正好杀到了刘备身前。
  “三弟,快过来。”
  刘备忽然看到张飞,顿时大喜过望,连忙高呼。
  关羽亦大喝道:“二弟不得鲁莽,速来护卫兄长。”
  张飞大笑两声,立刻催马杀了过去。
  两军混战一场,快到午时,才丢下近千具尸体,各自收兵。
  关东联军本欲趁势抢关夺城,不料城头上乱箭齐下,被射了个人仰马翻。
  袁绍无奈,只得下军大军压上,强攻虎牢关。
  一连十余日,诸侯联军日夜猛攻关城,准备一举破关,杀奔洛阳。
  虎牢关下堆尸如山,鲜血汇成了小河,染红了大地。
  关东联军强攻坚城,固然损失惨重。
  西凉军也好不到哪里去,面对两倍于己的关东联军,半个月下来,伤亡人数也达到了惊人的两万,轻伤更者是无法计数。
  到了四月末,关东联军终于承受不住巨大的伤亡,后撤十里下寨。
  董卓刚刚松了口气,不想三天后就传来了一个极其不妙的消息。
  据细作回报,益州牧刘焉谴长子刘范引军三万到了汉中,兵逼斜谷。
  董卓闻报后大惊失色,连忙召集诸将在临时相府商议对策。
  “今刘焉匹夫犯上作乱,如之奈何?”
  董卓浓眉深锁,环视堂下诸谋臣武将,疾声问道。
  众将皆默不作声,皱眉思索。
  罗征也是一脸惊讶,记得诸侯讨董时,好像并没有益州牧刘焉。
  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引起了蝴蝶效应不成?
  就听李儒道:“主公,近日细作回报,洛阳街市童谣,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实乃天运合回。眼下叛军势大,又有刘焉袭我军侧后,恐难低挡,何不迁回长安,以应童谣,方可无虞。”
  “这……”
  董卓闻言一怔,十分难决。
  堂下诸将闻言则纷纷开声应道:“军师所言甚是,请丞相下令迁帝。”
  这个半个月来,西凉众将的气焰已经完全西关东联军打掉,个个清醒了过来,不再做那春秋大梦,都不想再跟关东军死磕,迁都长安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主公万万不可!”
  就在董卓还迟疑时,就听堂下响起一把大喝。
  众人急扭头望去,却是坐在门口地骁骑校尉罗征。
  居于左侧上首的李傕面露不悦之色,喝道:“汝乃小小校尉,安敢不识规矩,在此大呼小叫。这里哪有你说话的地方,还不退下。”
  李儒也目露冷色,扫了罗征一眼,有些不悦。
  其余诸将则面露异色,不动声色地看着董卓。
  董卓斥道:“还不退下?”
  罗征把心一横,大声道:“末将有破敌之计,主公何不听末将一言?”
  董卓怔了下,沉声道:“汝有何计,且试言之。”
  李儒和一众武将也目露异色,目光全都落在了罗征身上。
  罗征当下说出一番计较来。



第十章 突袭南乡

  罗征大声道:“兵法云: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故末将以为,用兵者,需扬长避短,以己之长,攻敌之弱,方能克敌之胜。我军之优在于骑兵之利,关东叛军之弱,在于无骑兵可用,主公何不以我军之长,击叛军之弱,如此则可退关东叛军。”
  董卓皱眉不语,心下更是不悦。
  暗忖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还以为这小子是个人才呢,原来只善纸上谈兵。
  有将校嗤笑道:“扬长避短,说起来容易,你有何妙策不妨说出来听听。”
  “哈哈!”
  堂下诸将轰笑起来,皆目露不屑。
  李儒也道:“罗将军有何退敌妙策,不妨直说。”
  罗征把心一横,大声道:“我军空有西凉铁骑之利,却驱之守城,实乃兵家大忌。骑兵之利,在于强大地机动能力,若驱之守关,与步卒何以。主公只需以少量精锐步卒扼守住虎牢天险,再谴大将引一支骑兵出武关杀进中原,趁各路诸侯齐聚虎牢关,后方空虚时,把中原杀个天翻地覆,最好抄了袁绍、袁术等人地老巢,关东叛军不久必然退去。”
  “这……”
  董卓闻言一怔,随即眼神亮了起来。
  侍立旁边地李儒也是猛地眼神一亮,随即眉头皱了起来,冷阴地扫了罗征一眼。
  堂下诸将则是个个目露沉思,显然是在思索此计是否可行。
  董卓扭头问道:“文优以为此计如何?”
  李儒沉吟片刻,心知董卓已经动心,只好道:“儒以为此计可行。”
  董卓又环顾堂下,道:“诸位以为如何?”
  徐荣第一个表示赞同,“末将以为此计可行。”
  其余诸将见李儒和徐荣已经赞同,也纷纷附议。
  董卓拍案道:“好,就依此计,然则何人可担当此任?”
  “末将愿往。”
  话音方落,堂下几乎所有地将校都急忙起身出列,大声请命。
  这可是个立功地好机会,谁都不想错过。
  就连吕布也急步奔到了台下,想要领兵出征。
  董卓先是扫了一眼吕布,皱眉道:“吾儿若统兵出征,谁可护本相周全?”
  “这……”
  吕布面露不甘,连忙低下头,悻悻地退到了一边。
  罗征连忙大声道:“主公,末将愿为主公分忧。”
  董卓看了他一眼,又扫过诸将,最后问李儒,“吾意命胡轸为主将,罗征、牛金、胡茂为副将,领八千铁骑出征关东,文优以为如何?”
  李儒道:“主公英明,在下无异意。”
  董卓当即断喝道:“好,胡轸,胡茂,牛金,罗征听令。”
  被点到名的四将大喜,连忙上前,躬身待命。
  其余诸将则面露失望,垂头丧气地退回班列。
  董卓道:“以胡轸为主将,牛金、胡茂、罗征为副将,速率八千骑兵,出武关征伐关中诸地,明日就出兵,务必要把中原杀个天翻地覆,不得有误。”
  “末将遵命。”
  四将连忙大声领命,全都面露喜色。
  不过,等出了议事大厅,胡轸看罗征的目光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这小子,有对付关东叛军的计谋也不早点跟自己说,可是枉费了一番心思。
  不过,眼下却不是计较的时候,还是尽快出征为妙。
  胡轸点了八千精骑,出了虎牢关,一路疾行,经洛阳,过函谷,七天后到了武关。
  武关守将李应闻讯,急率众迎出,将大军迎进武关。
  李应是董卓心腹大将李傕从弟,能被委以镇守武重任,到也颇得重用。
  得知胡轸要率军征伐关中各地,李应大感意外,不过对胡轸的要求却也不敢不从,为八千骑兵备了五日干粮,又命士卒备了膳食送到军中。
  入夜,中军大帐,胡轸召集了军司马以上的军官商议军事。
  这次出兵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把关东各地杀个天翻地覆。
  但是光有目标还不行,还要有具体的行动计划,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
  胡茂乃胡轸族弟,能当上校尉,大半靠的是裙带关系,从来没立功出过风头,此刻立功心切,抢着进言道:“兄长,不如我们直接破了宛城,再挥军北上,过颍水,经颍川,袭击关东叛军侧后,如此一来,关东叛军必然撤军,洛阳可无忧矣。”
  堂下诸将默不作声,没有一个人附合。
  胡轸也是眉头一皱,觉的有些不妥,就问诸将,“诸位以为如何?”
  牛金道:“末将以为,不必理会关东叛军,只管放手杀他个血流飘杵便是。”
  胡轸更是蹙眉,道:“眼下关东叛军屯兵虎牢,益州兵又进逼斜谷,主公必然承受了很大地压力,必须要尽快迫退关军叛军,岂能乱杀一通了事。”
  “这个……”
  牛金就是个粗人,哪知道什么谋略。
  闻言脸色就干了一下,答不上话来。
  胡轸面露不悦,把手一挥,道:“那就先到这里,明日再议。”
  罗征忙道:“将军,若出兵南阳,必下南乡重镇,以为退路。兵贵神速,我军何不及早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击袭破南乡,以为后方。”
  胡轸眼神一动,当即欣然道:“升平所言甚是,本将军亦正有此意。”
  罗征腹诽,要是老子不说,你能想到才怪。
  胡轸当下谴散众将,各去准备。
  次日五更,八千西骑铁骑悄然开出武关,踏上了南阳地界。
  南乡位于南是北部,丹水之南,乃是南阳北部的军事重镇,乃是从武关前出中原的必经之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先秦时楚国就曾多次在此抵挡秦军的入侵。
  然而,此刻的南乡却只有八百县卒,袁术并没有派军队驻守。
  说到底,关东各路诸侯根本就没有料到董卓在兵力处于劣势之下,会派谴一支精锐骑兵出武关杀进中原,袁术又怎么会浪费兵力,去守一个没什么用处的南乡。
  红日西斜,夕阳的余辉在天边形成了一片壮丽的火烧云。
  南乡城门洞开,等候进城的百姓排成长队,正在焦急地向前方张望。
  太阳一落山,就要关城门了。
  要是再不快点,今天怕是进不了城了,又得白跑一场。
  城门守卒则是不紧不慢,收钱收到手软。
  “没钱也想进城?滚开。”
  忽然,城门守卒将一个老人踹翻在地,一脸不爽地骂道。
  “求求你,让我进城吧,求求你了,军爷。”
  老人爬了过来,抓住城门守卒地裤角苦苦哀求。
  “老不死的,滚开。”
  城门守卒勃然大怒,抬腿一脚再次将老人踹的翻了个跟头,还兀自不解气地追了上去又狠狠补了几脚,“这么老的老东西了还不去死,你还活着什么干。”
  排队的百姓个个看的义愤填膺,却连忙低下头去,什么也不敢说,更不敢做。
  老人很快嘴角溢血,再也爬不起来。
  南阳本是中原第一大郡,然而自光和年间以来,连年天灾**,特别是黄巾之乱,对南阳这个中原第一大郡更是为祸甚烈,百姓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
  袁术占了南阳后,更是变本加厉,横征暴敛,百姓早已不堪负重,饿死者无数。
  不说别的,单就是城门税一项,就比以前翻了足足五倍还多。
  许多百姓有十分必要的事情,然而却根本进不起城。
  就在此时,不远处忽有雷声响起,地面也在轻微地震颤,仿佛要地震了似的。
  “怎么回事?”
  坐在城墙上吹牛的兵卒们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观望。
  “吓,是马贼。”
  有兵卒大叫一声,随即就反应过来,不对,南乡附近没听说过有马贼的。
  而且,这伙马贼的人数也太多了吧,至少有八七千人。
  别说中原,就算是北方边塞,只怕也没有人数这么多的马?
  “不好,是西凉骑兵。”
  有脑筋转的快的士兵反应过来,立刻脱口大叫。
  “快,关城门。”
  城头上刹时炸开了锅,乱的不可开交。
  铁蹄翻飞,扬起漫天尘灰。
  八千西凉铁骑避开大路,忽然出现在了南乡城外,距离城门不足五百步。
  城头上奔走呼嚎,乱成了一锅粥。
  城下的城门守卒和百姓看清楚后,也在瞬间炸了锅。
  “我的妈呀,西凉骑兵怎么杀过来了。”
  两个城门守卒喊了声妈,不约而同的反身就跑,冲进了城门。
  “西凉兵杀来了。”
  “快跑,赶紧进城。”
  在门口排队进城的百姓也乱了,发声喊,一窝蜂涌了进去。
  这个时候,别说擅闯城门会有杀头大罪了,就算天上下刀子,也没人顾得上了。
  在中原百姓的印象里,西凉军就是野蛮和杀戮的象征。
  如果可以选择,就是宁愿遇阎王,也没人愿意遇到比山贼还要凶残的西凉兵。
  “关城门,快他妈给老子关上城门。”
  城头上,城门小校急的跳脚大吼,头发都快根根竖起来了。
  然而,城门却又哪里关得上。
  有兵卒眼冒凶光地砍翻了几个拼命往前冲的百姓,城门洞子里立刻就炸了锅。



第11章 奔袭宛城

  百姓畏惧官府,是因为他们还不想死。只要有条活路,百姓还是很能忍耐的。
  然而,如果有人不给他们活路,这些温顺的百姓就会在瞬间变成凶残的野狼。
  “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