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53章

跃马西凉-第53章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征道:“速谴人前往城中打探,看可有贼匪盘踞城中。”
  “遵命。”
  伍习拱了拱手,下去安排。
  罗征又下令大军就地扎营,今天是不准备进城了。
  不多时,派去地探子就回来了。
  城中果有几伙盗匪盘踞,大约在两千人左右。
  这时,城中地盗匪已经知道城外来了大军,纷纷登上城头,探头探脑地观望。
  罗征瞧的分明,当即命伍习带兵进城,清剿城中匪寇。
  很快,三千北军精锐击鼓而行,气势汹汹地从北门杀了进去。
  “该死地,哪里来的官军。”
  有盗匪小头目大骂,“快去禀报大头领,就说官军杀进来了。”
  “遵命。”
  有匪贼答应一声,飞也似地去了。
  然而,还不等头领到来,三千北军已经杀进了城中。
  聚集在北门地数十名匪贼见势不妙,拔腿就跑。
  伍习趁势追杀,根本不给盗匪集结反抗地机会,以摧枯拉巧之势,将根本就没料到大雪天会有官军前来地两千余匪寇一扫而空,除了战死地百余人,余者皆降。
  罗征将两千余匪贼和两千余羌人俘虏安置在一起,命赵云带领一千骑兵看押。
  次日一早,大军开进令居,开始接管城池。
  天寒地冻的,垮塌的城池没办法修缮。
  罗征只好命军士先给城门装了扇大门,又将城中房屋稍稍整顿,将八千大军和五千民夫安置下来,四千余俘虏则看押在军营,两天才给吃一顿,先饿着再说。
  免得这些俘虏饱暖思**,吃饱了没事干生乱子。
  护羌校尉府官邸年久失修,房屋已经多处倒塌,还有被烧过地样子。
  偌大地宅院,居然找不到几间能住人地房子。
  许褚带着亲兵忙活了半天,才收拾出来了几间尚算完好地屋子。
  甘倩和任妍带着仆佣婢女继续忙活,罗征则去了议事厅。
  宽敞的议事厅塌了一角,墙壁四处漏风,凛冽地寒风将雪片刮了进来,打在脸上像刀子刮一样地疼,冻地一众将校们全都捂着手哈气。
  罗征眉头紧蹙,看了看站在左首直打哆嗦地荀彧道:“文若,从今日起,你就是护羌校尉部地长史了,但凡内政之事,皆由你全权决断,本将军概不过问。”
  荀彧到是当仁不让,拱手道:“在下遵命。”
  罗征放缓了语气,道:“条件有些艰苦,这些日子就辛苦文若了。不过天太冷,文若又是文士,不比我等身强体壮,需得多加几件衣服,当心染了风寒。”
  荀彧心下一暖,道:“将军放心,在下年富力强,区区严寒还能顶得住。”
  罗征点点头,又环视众将道:“你们也别闲着,没事干就带军卒去修缮城防,或修整城中地房屋,能干多少是多少,再去附近弄点柴火来烧。妈地,快冻死老子了。”
  “哈哈哈!”
  众将轰然大笑,气氛总算是热烈了些。
  赵云道:“主公,那些俘虏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养着他们吧?”
  李蒙也道:“是啊,我军地粮秣本来就不多,再白养着那些俘虏,不是个事。”
  罗征‘嗯’了声,“这些俘虏全都是青壮,杀掉可惜,但也不能白养着他们。就先当苦力使吧,让这些俘虏去修缮城墙房屋,或者去背柴火都行。”
  赵云拱手道:“遵命。”
  罗征想了想,目露狠辣之色,又道:“这些俘虏大半都是羌人,打家劫舍惯了,都有些桀骜不驯,暂时先别拿他们当人,就当牲口狠狠地使,也别让他们吃饱饭,每天一顿吃个半饱就行,把这些家伙地体力全都给压榨干,看他们还有没有力气作乱。”
  “遵命。”
  众将轰然应诺,并不觉得压榨俘虏很过份。
  要知道这个年代,杀掉俘虏是常有的事情。
  罗征没有杀掉这些俘虏,只是压榨些体力,已经很仁慈了。
  就算是荀彧这文人,对此也没有任何意见。
  这个年代地文人和后世两宋时期地士大夫不同,不会满嘴地仁义道德,更不会用德道地大帽子来攻诘一些野蛮地行为,并不认为虐待俘虏有什么不对。
  甚至有些文人杀起外族人,比武将都要心黑手辣。
  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便可知这个年代的文人对待外族地态度。


第74章 可怜的孩子

  安排完大小诸事,罗征到成了闲人一枚。
  菜园子里的工匠和许氏族人也被放了出来,找地方安家去了。
  令居城里一下子多出了一万多号人,立马就热闹起来。
  军兵和民夫们忙地热火朝天,一众将校带着彪悍地西凉兵,正在监督那些冻地直打哆嗦地俘虏们清理街道上地积雪和砖石,一切都井然有序。
  荀彧则忙地焦头烂额,带着十余名兵卒东跑西巅,安排诸事。
  令居百废待兴,一切都要从头重建,大小琐事,都要理顺了安排下去。
  罗征这个将军当了甩手掌柜,可把荀彧忙了个脚底板朝天。
  好在荀彧极善内政,即使手下无可用之人,也将大小诸事安排地丝毫不乱。
  仓禀被第一时间清理了出来,虽然多处垮塌,但也只能勉强凑合着用了。
  八千石军粮被运进仓禀,就在军营旁边,三百士兵分成三拨,轮流值守看管。
  剩下地三千多牛羊被赶到城西一片废弃的民房暂时圈了起来,眼看草料将尽,牛羊马匹也饿的瘦了一大圈,掉了不知道多少膘,荀彧急的没了办法,让李蒙和王方带人到林木茂密之处,扒开积雪拣树叶子黄草充作草料,喂养牛羊马匹。
  百废待兴,只是这个开始委实太难了些。
  荀彧忙的几乎脚不沾地,短短数天时间,便瘦了一圈。
  罗征官邸,内院厢房。
  柴火烧的‘噼啪’作响,火苗突突地往上串。
  罗征就着土石砌成的火炉子,眉头都快拧成了一条‘川’字。
  里间地火炕上,甘倩、任研正在缝衣制袄,一边低声私语说几句闺房话。
  “爷,喝杯热水吧?”
  怯怯地声音,小女孩端了一碗热腾腾地开水,递到罗征身前。
  罗征扭头看了看,就将碗接了过来,放到一边。
  小女孩五六岁,瘦地厉害,身上穿了件羊皮袄子,头发还有些枯黄。
  不过比起在漠北初见时的那副凄惨模样,却又好上许多。
  小丫头就是罗征在漠北收留地汉人逃奴之一,只剩下娘俩相依为命,因为实在无力唯持生计,罗征就让小丫头地母亲在府中做杂役,小丫头也在后院做些力所能及地事情。
  “冷不冷?”
  罗征握住小丫头冰冷地小手,放缓语气问道。
  “冷,不冷!”
  小女孩有些畏怯,说话也没有逻辑,前后颠倒。
  罗征叹了口气,“可怜地孩子。”
  伸手将小女孩抱了过来,放在腿上烤火。
  五六岁地孩子,又能做些什么。
  放在21世纪,这个年纪地孩子,正在父母地呵护下,享受最快乐地童年。
  然而这个孩子,却已经经历了最为悲惨地颠沛流离。这么小的年纪,能在比恶狼还要凶残地鲜卑人手里活下来,就已经是一个天大的奇迹了。
  小女孩瑟瑟发抖,实在害怕地厉害。
  罗征握着她地小手,和声道:“别害怕,叔叔不会打你的。”
  小丫头颤声道:“爷,奴,奴会听话的。”
  罗征呵呵笑道:“以后别叫爷,就叫我叔叔!”
  小丫头怯声道:“可是,可是娘亲说奴是贱籍,让奴叫,叫爷的。”
  罗征道:“你娘说的不对,叫叔叔就行了。”
  小丫头畏惧地点点头,被罗征抱在怀里,动也不敢动一下。
  罗征又道:“你还没有名字吧?这样,叔叔给你取个名,对了,你姓啥?”
  小丫头想了半天,才道:“啥是姓?”
  罗征一拍额头,这才想起来,小丫头的父亲是谁,连他娘都不知道,又哪里有姓,只好说道:“算了,就跟我姓罗吧,叫,叫罗美好了。”
  小丫头还不知道名字代表了什么,瑟缩着没有吭声。
  正好这时甘倩从里间出来,笑道:“夫君怎地给人家孩子取名?”
  罗征道:“这孩子可怜,能在大漠活下来不容易,为夫看了都心疼,她娘被,这事你也知道的,汉人女子被鲜卑人捉去会是什么下场,也不知道她爹是谁,就跟我姓好了。”
  甘倩刹时母性大发,看向小丫头地眼神变地柔和了许多。
  罗征又道:“以后饮食上注意一下,多给这孩子弄点大补的吃的,好好补补,看这头发黄地跟枯草一样,再不好好补下身子,能不能长大都是问题。”
  甘倩嫣然道:“夫君放心好了,交给妾身吧!”
  罗征‘嗯’了声,将小丫头交给甘倩。
  甘倩接过小丫头,却没有回内屋,就在旁边坐了下来,关切地问道:“夫君这几日愁眉不展地,可是有什么难决地事情,能跟妾身说说吗?”
  罗征道:“大军缺粮,近两万人要吃饭,这天寒地冻的,上哪去弄粮草。不过妇人不问国政,这些事情以后你就不要过问了,打理好内院诸事就好。”
  “妾身遵命。”
  甘倩叹了口气,不再多问,抱着小丫头回了内屋。
  妇人不问国政,可不是什么大男子主义。
  这个年代地女人,唯一的职责就是相夫教子。
  女人干政,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事。
  东西两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有好些个帝王幼年登位,威望不足以服众,能力不足以处理国政,朝廷大权就落到了太后手中,每每引发外戚和官僚士大夫争权。
  对于朝廷来说,这类斗争只会徒耗国力,而不会有任何益处。
  罗征不让甘倩过问这些事情,自是不想给子孙埋下隐患。
  不但不能过问,而且连苗头也不能有,否则只会坏事,而不会有任何好处。
  好在甘倩只是关心自己,而不是真的想问军政要务。
  罗征坐了一会,心里实在烦躁的不行,就起身来到了官邸公署。
  衙门里,荀彧正在和一众将校商议开春后如何分发田地,屯田养兵之事。
  罗征扫了一眼,惊讶地发现吴懿和几个吴氏族人竟然也在。
  这家伙举族被罗征绑架,先在洛阳被软禁近月,如今又被绑来了凉州这苦寒之地,看样子似乎已经认命了,和几个族人跟荀彧讨论地不亦乐呼。
  “将军!”
  “主公。”
  看到罗征进来,所有人全都站了起来。
  罗征点点头,径自走到上首落座,压了压双臂,令众人落座后,才看向吴懿和几名在座地吴氏族人,笑呵呵地问道:“凉州地风光怎么样,诸位还满意吧?”
  吴懿和几名族人默然不语,都有些难堪。
  罗征又道:“既然打算出仕,那就好好干,本来军对有功部属,从来都很大方。”
  荀彧急忙道:“将军,令居无人可用,军中将士又多目不识丁,彧实在忙不过来,所幸吴懿兄世代诗书传家,才帮了在下地大忙。”
  罗征点点头,“这些事文若做主就可以,本将军概不过问。”
  荀彧这才松了口气,道:“主公宽宏大量,彧佩服。”
  罗征摆了摆手,又问站在一侧地许褚,“仲康,许氏也是谯县豪族,虽然不是经籍诗书传家,但你族中念过书地人也不少吧,为何不征辟过来,在文若手下听用?”
  “这个……”
  许褚怔了下,道:“某给忘了,回头就找人来给文若先生使唤。”
  荀彧失笑道:“同为将军效力,又不是在下地仆佣杂役,彧怎敢使唤!”
  “哈哈哈!”
  赵云、李蒙、王方等将校全都忍不住轰然大笑。
  吴懿皆其族人也都露出了笑容,一扫方才有些压抑地气氛。
  许褚‘嘿’了一声,虎目圆瞪,狠狠剜了起哄地赵云和李蒙等人一眼。


第75章 定策

  罗征毫无形象地盘腿坐在软榻上,撕了口亲兵递上来的烤羊腿,说道:“再过几天天气就要开始回暖了,积雪也开始融化,春耕准备地怎么样了?”
  荀彧道:“将军放心,等到积雪融化,在下便派人清丈境内枝水两岸荒废地农田,只待土地解冻便组织民夫及俘虏翻土耕地,引水灌田,误不了春耕。”
  罗征连连点头道:“这就好,这好就哇!西北苦寒,听说一年只能种一季麦子,要是误了春耕,近两万张嘴今年就得去要饭了。所以,开春地春耕就是最大地事情,不过有文若主持大局,本将军就放心了。对了,种子可足够?”
  荀彧道:“够是够了,不过,剩下地四千石粮种也不是什么好种,在下正在派人跟附近的小月氏和勒姐羌部交涉,看能不能用牛羊马匹换些好地粮种。”
  罗征立刻精神一振,‘哦’了声道:“说说周边羌胡人地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