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189章

跃马西凉-第189章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追击的。
  天知道这是不是高顺的奸计,想要将自己的大军诱出大营。
  徐晃带兵多年,深知战场的凶险,又岂会犯下轻敌冒进的错误。
  “遵命!”
  早有亲兵大声应命,迅速离去。
  华阴,张济皱着眉头,焦灼地在城头上踱来踱去。
  偶尔停下来往远方张望几眼,心里莫名的有种强烈的不安。
  也不知道为何,自从侄子张绣领军出城后,他心里就一直有些不安。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种不安也越来越强烈。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传回。
  这种情况不正常,肯定是出什么事了。
  就在这时,有小校指着远方大叫一声,“主公快看!”
  张济连忙顿住脚步扭头望去,就见远方有烟尘扬起,还有骑兵冲锋的巨大声势,一支溃军正漫山遍野溃逃而来,后面还有一支骑兵撵在屁股后面追杀。
  只是粗略一扫,张济就看出这支骑兵不下两千。
  “这是怎么回事?”
  张济吃声道:“何处来的骑兵?”
  小校答道:“主公和徐晃都没有骑兵,多半是罗征的骑兵。”
  张济这才反应过来。顿时大惊失色道:“不好,锦荣有危险了。”
  小校也是脸色一变。脸色刹时凝重起来。
  很快,漫山遍野狂奔而来的军卒就进入了一里之外。
  离的再近些。张济已经可以看到,那溃逃的军卒可不真是自己的大军。
  “这……”
  张济难以置信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身边一众将构脸脸相觑,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时候。
  派出去的斥侯一骑都没有回来,多半是被这支忽然出现的骑兵给干掉了。
  不多时,漫山遍野奔命而来的军卒冲到了城下,大叫着快开城门。
  “叔父,千万别千城门!”
  城下响起一把凄成的大吼,张济急定睛一看,可不正是侄子张绣。
  不过。往日英武不凡,雄姿英发的侄子此刻丢盔卸甲,简直狼狈的没法形容,甚至连战马都丢了,和溃败的军卒混在一起逃了过来,脸上满是憋屈和悲愤。
  张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拼命的揉了揉眼睛,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高顺攻打徐晃大营是假。侄子中了埋伏?
  还有那两千骑兵是怎么回事,之前怎得半点消息都没得到。
  “走,随某来!”
  张绣吼了一声,立刻带着一群败兵溃卒绕过弘农西门。奔命去了。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打开城门。
  高顺的两千骑兵就吊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追击,一旦城门打开。高顺的两千骑兵必然会趁势夺城,张济不可能会打开城门让溃军入城。张济也同样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追,休要走了张绣!”
  高顺大喝一声。把手一挥,两千骑兵立刻绕过弘农追了下去。
  随后而至的八千步卒则迅速将弘农团团围了起来,齐声高喊:打破城池,鸡犬不留。
  张济气的脸色铁青,身边的一众军校和城头上的士兵们则心惊胆战。
  八千大军前往袭击高顺大军,竟被杀的大败亏输,本就对士气遭成了巨大打击,眼下华阴又只剩下三千步卒,如何还能守得住城池。
  不多时,高顺策马而至,驻足城下。
  两千骑兵是出兵前,主公派过来听调的,高顺一直藏的很好,没有拿出来亮相,如今终于收到了奇效,就好像主公说的,好钢一定要用在好好上。
  有这么一直奇兵,如果不充分的利用起来,那未免太可惜了。
  如果只是步兵决战,就算能击破张绣的八千大军,张绣也尽可收拢败兵,从容退回华阴城中,然而这支骑兵的出现,却打破了张绣所有的梦想。
  在骑兵的尾随追击之下,溃败的步兵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聚拢,更不可能还有机会逃进华阴城中,只能绕过华阴城继续逃命,最终的下场也只会是全军尽没。
  “张济何在?”
  高顺勒住战马,扬声大喝一声。
  张济铁青着脸,勉强压住怒火,扬声道:“本将军在此,不知高顺将军有何指教?”
  高顺朗声道:“我家主公素来敬重将军为人,不欲与将军兵戎相见,然天下纷乱,我家主公有匡扶社稷之志,将军何不率众归降,吾主与将军曾为袍泽,必不会慢待!”
  “这……”
  张济沉吟不语,实在不愿意投降。
  在别人手底下卖命,哪有自己当土帝来的舒坦。
  如果有得选择,张济当然不愿意投降。
  可问题是,八千大军估计是完了,华阴虽然还有三千兵马,但如何能挡得住高顺的两万大军,而且就算想杀出重围去投奔李傕,估计可能性也不大。
  高顺手下既有两千骑兵,想要带着大军突围实在难如登天。
  就算自己能跑掉,但没有军队,自己光杆司令一个,就算跑去投靠李傕,估计下场也不会比投靠罗征好上多好,而且李傕那厮也不是什么好鸟。
  就算派侄子出兵来助,也只是不想被与他有仇的罗征占了关中。张济可还记得,听说那厮率军赶到洛阳后,第一时间就杀掉了董旻,接管了董旻的三千御林军。
  连董旻都敢杀掉,可见那厮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自己若是无兵无权的前往投靠,处境又能好到哪里去。(未完待续。。)


第271章 张辽的计划

  张济左思右想,觉得就算要投靠其他诸侯,也得手里有筹码,才能得到好处。
  而华阴的三千兵马,就是自己手里最后的筹码。
  如何用好这些筹码,还得细细思量才是。
  张济犹豫了一阵,才道:“可否容吾考虑一二?”
  高顺道:“将军请便!”
  张济也不多说,当即转身奔下城楼,回府去了。
  不过为防高顺趁机攻城,大军却没有撤下城墙,依旧在戒备。
  高顺并没有趁机攻城,而是下令大军就地列阵,准备迎击有可能杀来的徐晃大军。
  河东军大营,徐晃站大辕门上,还在等候消息。
  不多时,一骑快马出现在视野内,快马加鞭奔了过来。
  “报——”
  还隔着老远,斥侯骑兵就扯开嗓门大叫起来,“将军,不好了,张济的八千大军出城袭击高顺大营,结果被高顺杀的大败,败逃弘农去了。”
  “什么?”
  徐晃大吃一惊,勃然色变道:“高顺大军皆在攻我军大营,又何处来的兵马?”
  斥侯骑兵这时才奔到近前,连忙勒住战马急喘了两口道:“将军有所不知,高顺在大营里还留了八千兵马,张济的八千大军就是被高顺的八千兵马正面击破的,而且……”
  徐晃再也按耐不住心头怒火,断喝道:“还有什么,一并说出来。”
  斥侯兵骇了一跳,忙道:“而且高顺麾下还有两千骑兵。张济的八千大军溃败撤退时被两千骑兵尾随追杀,几乎全军覆没。连华阴城都没有进,就四散逃命去了。”
  徐晃顿时眼神一凝。久久无语,真想骂声娘。
  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自己在这里挡着高顺的炮火,张济那厮躲在华阴城里不动弹,难得出来一次,兵力相等的情况下,竟然还被高顺留守大营的兵马正面击破,实在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将军,现在怎么办?”
  有部将连忙问道。想说什么,嘴皮子动了半天,却没有说出来。
  徐晃问那斥侯兵,“今高顺大军何在?”
  斥侯兵答道:“八千大军围住了华阴,攻打我军大营的万多兵马已撤回大营。”
  有小校疑惑道:“高顺哪里来的这么多兵马?”
  徐晃沉声道:“这还用问吗?肯定是百姓乔装的!”
  “原来如此!”
  众将这才恍然,不由觉得面目无光。
  徐晃略一思忖,便道:“传令各部据营坚守,不得轻举妄动!”
  “遵命!”
  早有传令兵奔走,迅速传下军令。
  夏阳以北十里处。一座简易的码头前,张辽望着河水两岸陡峭的山壁,又看了看水流踹急汹涌而下的河水,直皱眉头。河水这么急,大军怎么能过去。
  而且对面全都是陡峭的山壁,竟然连个渡口都没有。
  张辽都忍不住有些怀疑。军师的情报究竟是否有误,这地方大军怎能通行。
  不过主公军令已下。无论如何也要完成任务。
  这里是龙门山中部,脚下的码头甚至算不上是码头。只是山坳之间的一个霍口,河滩上用石头铺成了一条小道,大概有两丈多长,有百姓活动的痕迹。
  “这里真能过去?”
  张辽看了看对岸陡峭的山壁,忍不住扭头问身边的一个老汉。
  老汉是附近的山民,被找来做向导,和其他乱世的百姓一样,对军队的畏惧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对凶名赫赫的罗征的军队就更是畏之如虎。
  擦了擦冷汗,才颤巍巍地答道:“将军有所不知,这里从来没有官府的人过来,只有附近的山民饮牲口才会过来,或者到对面的山里去挖野菜,才会过河。”
  “怎么过去?”
  张辽沉声问道。
  老汉指着河水上游道:“从这里逆水而上,大约一里也有这样的一条渡口,这里的山民都是用羊皮筏子逆河水划上去,木筏子也行,不过带不了几个人。”
  张辽问道:“附近的山民有多少羊皮筏子和木筏,能载战马过河吗?”
  老汉想了想,道:“差不多有三十几个木筏和羊皮筏子,羊皮筏子太小,一次最多能载四个人,木筏大点的能载三匹战马,小的就只能载一匹战马了。”
  张辽更是蹙眉道:“把五千骑兵全部送过河,需要多长时间?”
  老汉瞅了瞅,硬着头皮道:“最快也得十天。”
  张辽看出老汉的不安,不由缓声道:“老丈放心,我家主公虽然杀人无数,但杀的都是劫掠我大汉百姓的异族,对汉人百姓却十分照顾,凡大军所到之处都严令不得扰民,更不准接受百姓馈赠。若遇百姓无粮可食,还要拿出军粮赠之,老丈大可不必担忧。”
  老汉连连点头道:“这个老汉也听人说过了,听说凉州人现在富的很,逃到凉州的关中人头几年连赋税都不用交,种的那个金米啥的还高产,一年就富了。”
  张辽不禁莞尔,点头道:“等我军主公赶走关中的军阀,以后关中的百姓也能种上高产量的金米,而且还不用交多少赋税,现在凉州的粮食已经运到了关中,没饭吃的百姓都可以到官府领口粮。你们这些山民要是不想一辈子躲在山里,就赶紧去官府入户籍,然后等官府给你们分发田地耕种,只要不好吃懒做,最多两年你们也富了。”
  老汉一脸神往,安定富足的生活,那是多少人的梦想。
  人与不人同,所以追求和梦想也不同。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了。
  如果没有战乱,那自然更加好了。
  张辽又道:“老丈能否想想办法,在两天内将某的五千骑兵送到河水对面,只要能干成这件事情,某不但给你们一笔钱银,等回头还可以帮你们弄到足够耕种的良田如何?”
  老汉想了想,咬牙道:“将军稍等,老汉这就去发动山民送将军大军过河。”
  张辽点点头,叫来几个机灵点的士兵,跟汉一起去。
  天下太平,百姓自然不愿躲在山里过苦日子。
  然而这世道一乱,为了躲避连绵不休的兵灾,百姓活不下去,不得不大举逃亡,或是流落他乡,或是大举逃进山林,一来打猎为生,二来开上几亩山地耕种。
  龙门山一带的山民不在少数,分布在方圆数十里的山林沟壑里。
  老汉跑遍各寨,张辽又许以重利,赠下了一笔钱银,总算召集了数百山民。
  虽然附近的山民因为要到河里捕鱼,甚至到对面的山里挖野山,都备有羊皮制成的筏子或者木筏,但数量实在有限,全部征集起来,也还不到一百。
  又紧急赶制了一批,也不过一百来个。
  数百山民一起行动,也用了三天才将五千骑兵全部送过河水。
  没有大船,运送战马很不安全。
  虽然把最大的木筏挑了出来运送战马,但还是有数十匹战马受惊暴动,直接踏翻了木筏掉进河里,所幸掌舵的山民水性不错,从河里爬了上来。
  张辽谢过山民,亲自写了书信交给山民,让山民如果想种地的话,就拿着书信到夏阳去交给官府,自然会有人给附近的山民分发田地和口粮。
  山民们千恩万谢,终于不再那么害怕罗征的军队了。
  张辽唯恐局势有变,不敢耽搁,当即率领五千骑兵跟着带路的山民踏上山道,兜兜转转了两天,才终于走出了龙门山脉,踏上了河东地界。
  大军离开长安之时,只带了半个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