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烽烟 >

第107章

乱世烽烟-第107章

小说: 乱世烽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甫继勋美滋滋的离开,就等明日他去神武禁军统军刘彦贞府上送礼,求他允许让他出兵。当然此事先去求得李璟的允许就可以,但为了不影响自己未来的前途,皇甫继勋还是应父亲的要求先去刘彦贞允许,这样一来就算没有捞到功劳,回到神武禁军也不会被刘彦贞打压。

    *************************************

    周朝赵匡胤率领两万大军经过长途跋涉已经抵达了凤翔府,朝中柴荣经过深思之后又命令河东道指挥使白重赞再领兵两万向渭州进发,援助秦州,势必要将蜀国大军击败,同时又命令李重进严加防范北汉和契丹的偷袭。

    时间飞逝如梭,韩熙载转眼间出使大梁已一月时间,之前韩熙载见周朝一直不提同盟之事,想到的可能是因为唐国吞并南平之事,但最近他从李谷套出的话得来的结论是周朝是在看着与蜀国战事的走向,最终选择是否签订同盟协议,如今拖着他为的就是让唐国不趁机对周朝用兵。

    从现在的局势来看蜀国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将秦凤二州围得死死的,城内守军出不来,外边援军也进不去,蜀国大军也无意进攻,这样的僵持怕是要持续很久。韩熙载经过几日的深思熟虑之后,想到若是周朝将蜀国打败之后再来重新考虑同盟之事,那对唐国来说就已经晚了。

    因此韩熙载便借着与李谷酒宴之后大闹驿馆,抱怨出使周朝不被人重视,扬言要离开大梁回唐国,不再参与同盟之事,回国之后再叫圣上派人过来。

    驿馆内一直就有柴荣的眼线,韩熙载闹过之后,柴荣立即听说了此事,依着如今的形式来看,若是放韩熙载就这么回去,那么周朝很有可能面对蜀国和唐国同时用兵的威胁,再有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的契丹和北汉,那他大周就危险了。

    不管李谷酒醉,柴荣就将他召进宫中。

    李谷喝了醒酒汤才跑进宫中,柴荣一见他就问:“李爱卿,你今日与韩熙载都聊过什么,为何他会突然的发酒疯?”

    醒酒汤作用还没发挥效用,李谷还有些不太清醒,更是不知韩熙载在驿馆大闹,迷糊的睁开双眼说道:“陛下,微臣与韩熙载今日一如往日没有任何异常。”

    柴荣冷声问道:“没有异常,那韩熙载为什么会突然大闹驿馆砸坏了很多物件,扬言明日就要离开我大周回国,并且已经收拾好了行装?”

    李谷一副不相信的表情,“这怎么可能?”

    柴荣皱着眉头说道:“朕不管今日你们都聊了什么,但是李谷你必须要安抚住韩熙载,给朕将他留下,顺便看看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李谷出了皇宫直奔驿馆,这会儿韩熙载早就闹够睡了,李谷敲门里面没有任何回声,倒是住在隔壁的随从出来了几个。

    看到李谷前来就笑着说道:“李丞相,我家侍郎已经睡了,还请明日再来吧。”

    李谷见驿馆内没有任何闹过的迹象,想到圣上定是被人误导了,便点头应道:“也好。”

    随从见李谷点头又按照韩熙载的吩咐说道:“不过李丞相明日可是要早些,不然晚了就见不到我家侍郎了,我家侍郎说了,明日一早就要出城回国。”

    李谷顿时又转过身来,问道:“你说什么?”

    随从又重复了一遍道:“我家侍郎说明日出城回国。”

第149章 秦晋之好

    0125

    (求收藏,求推荐!)

    李谷眉头一皱,心道:这事我要是给办砸了,多半前程就毁了,这韩熙载受了什么刺激发得什么疯。

    李谷看着随从眼睛一眨不眨的问道:“你家侍郎为什么要离开?”

    随从恭恭敬敬的回答:“这些小的不知,李丞相还是明日亲自来问我家侍郎吧。”

    李谷怎么可能放韩熙载离开,若是韩熙载走了,坏了周朝和唐国同盟的大事,满朝文武怕是都要指责于他,不管韩熙载是否熟睡,李谷便推开房门。

    进屋就闻到满屋子的酒味,又听见韩熙载呼呼的鼾声,李谷皱眉借着月光看见韩熙载熟睡的表情恨不得掴他一巴掌。抬起的手最终还是放下,心道:“我的老友,你这是耍的是什么把戏啊?”

    李谷想叫起韩熙载问个明白,推了两下不见他有任何反应,叹了一声转身出门,要驿馆内的差人给他准备了房间,又嘱咐将大门看好明日天亮不要放韩熙载出去,这才忐忑不安的睡下。

    东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李谷还在沉睡中就被驿馆内的吵吵嚷嚷声音吵醒,李谷听见外边有韩熙载的大嗓门慌忙的爬起来,胡乱的整理了一下发冠就小跑出去。

    “叔言,你这是为何?”李谷从后面看到韩熙载宽厚的背影,叫道。

    “惟珍,韩某来了大周月余时日,只是第一天见过当今周朝圣上,之后一直未曾见过,惟珍也不与某提起两国同盟之事,从如今的情况来看某也猜出大周无意与我唐国同盟,那某再留下等待也是徒劳,浪费时间,不如这就回去的好。”韩熙载转过身体平静的说道。

    “叔言何出此言,昨日圣上还说过此事且要某立即与叔言商议。”李谷为了安抚韩熙载,谎称道。

    “当真?”韩熙载微怔道。

    “某怎么会骗叔言?”李谷不禁一笑,“今日下朝之后你我便可以开始,叔言可以让随从们将行装放下了吧?”

    “惟珍可不能骗某,这与大周同盟之事,是你朝主动提出,我唐国圣上也是经过反复的思考之后这才做出决定,但我朝不是非结盟不可。”韩熙载眉头微微舒缓开来说道。

    韩熙载说出此话,李谷当即愣在一边,同盟这事的确是大周朝先提出,韩熙载说的确实是实话,再见他的态度,李谷这老家伙也能由此断定唐国的发展一定很是迅猛,中原王朝素来强大,其他小国都是求着依附,唐国若是积弱,就算是周朝提出同盟,唐国来使也要受着在周朝所遭遇的一切,可如今情况截然相反了。

    李谷为了安抚住韩熙载不得不再次点头道:“叔言,李某的品性你应该知晓,定不会拿国家大事开玩笑,今日叔言先好生休息,某上朝回来就与叔言开始商议此事。”

    韩熙载见李谷的表情里有一些犹豫,看出他是有意在拖着自己,但经过他昨晚大闹驿馆和这会儿发生的事,又有着蜀国十万大军的压力,今日上朝之后柴荣或许就会有些表示。

    韩熙载如此做也是为了让周朝快一些进行谈判,根本就不可能真的离开,表面是周朝提出同盟,但是相对来说更渴望同盟的还是唐国。韩熙载知道周朝与蜀国战局僵持,经过几日的分析,他得出结论周朝很有可能是想再蜀国战事上胜利之后再来考虑同盟之事,可是唐国没有这么多的时间,若是周朝在蜀国的战役上胜利才签同盟,之后唐国开始进攻吴越,若是有所败绩或是战局不利,那么周朝很有可能撕毁同盟偷袭唐国。

    韩熙载盯着李谷笑道:“某相信惟珍,但惟珍不可再欺骗某,某希望今日惟珍上朝能够与大周朝圣上谈一谈此事,最好今日就拿个明确的方案出来。”

    “叔言放心,我大周圣上早就有了想法,待某下朝再来拜访。”李谷回道。

    李谷离开驿馆来不及回府换官服直接上朝,众人看到李谷如此皆是一怔。中原朝堂之上要比唐国严肃的多,大臣之间不经过皇帝的允许根本就不准许窃窃私语,就不用说不穿朝服了,因此李谷如此众人无不惊讶。

    柴荣坐在龙椅上第一眼就见到了李谷的青衫,不等众人问礼便蹙眉微怒道:“李谷,你是昨晚的酒还没醒?”

    “陛下,昨日一整晚臣都在驿馆,还未来得及回府换朝服。”李谷低头回道。

    柴荣听此也不再过问李谷未穿朝服之事,直接问:“韩熙载你可给朕安抚好了?”

    李谷恭敬的回道:“回陛下,今日一早韩熙载还要离开,被臣劝下,不过他说……”

    “他说什么?不用吞吞吐吐,直接说来就是。”柴荣淡淡的说。

    “陛下,韩熙载说我朝先提出同盟,唐国不是非同盟不可。当初李璟经过反复思量才同意了同盟之事,可是我朝自打他来之后就一直拖着此事,显然没有诚意,若是陛下今日再不提任何有关的事情他明日依然会离开。”李谷说道。

    “韩熙载当真这么说?”柴荣刚刚舒缓起的眉头再次皱起。

    见李谷点头,柴荣叹道:“同盟之事是我朝先提出,但是拖着时间也是因为他唐国先于我朝占领了南平,打乱了我朝的作战部署,不然怎么会有此事,不过韩熙载来我朝已经有一月的时间了吧,秦凤二州战事一直没有进展,我大军进不去,蜀国军队也无法攻进城去,看来这事也不能再脱下去了。”

    柴荣说完看着殿内众臣问道:“诸位爱卿,谁来说说这与唐国同盟之事我们要不要提些条件?”

    见王朴站出,柴荣就笑着说道:“王爱卿,你先来说说。”

    “陛下,老臣认为韩熙载定是在做戏,他定然不敢真的离开,他若是离开这同盟之事就彻底的搁置下来,对他唐国也是不利。”王朴说道。“陛下不如直接放行,看他是否敢离开,没人阻止他定然会以各种借口留下。”

    “若是他真的走了怎么办?同盟不成唐国趁火打劫又该怎么办?秦凤二州的十万蜀国大军可是还不见有一人退兵。”柴荣摇头道。

    “陛下,此法万万不可,韩熙载为人某知晓,他说过的事情就没有空话。”这时李谷又说,当然这是他所知的二十几年前的韩熙载。

    “不提此事,来说说同盟的条件,之前朕一直说同盟却是没有讲过我大周与唐国同盟的条件,今日就先商议一下,然后李谷你也去问问韩熙载的条件,尽量探出他的最低底线。”柴荣无奈的说。

    范质直接站出回道:“陛下,我大周是中原正统王朝,与唐国偏居一隅的小国同盟,自然要唐国进贡。”

    柴荣不禁摇头,道:“范爱卿此法不可,我大周虽是中原正统,可是此时主动与唐国提出同盟,若是再让唐国进贡,凭借唐国此时的实力你说结果会怎么样?”

    王朴建议道:“陛下,臣认为此事应该叫李丞相去试探一下韩熙载,唐国的底线是什么。”

    柴荣瞄了一眼李谷,问道:“李谷,这些时日你应该与韩熙载聊过此事吧?”

    “回陛下,韩熙载确实说过此事。”李谷瞄了眼四周怯怯的说。

    “那就说来听听。”柴荣见李谷的表情不禁一笑。“难不成韩熙载看中谁的小娘?”

    “陛下,不是韩熙载,而是那唐国郑王。”李谷回道。

    “李从嘉?他有什么条件?”柴荣问道。

    “陛下,韩熙载说李从嘉想娶符皇后的妹妹,魏王的次女为侧妃。”李谷说完偷偷的瞄着柴荣说道。

    柴荣不禁一笑道:“那朕可是要回去与皇后商议之后才能决定。”

    韩熙载在唐国时就听说过柴荣的皇后符氏深明大义,其未出嫁的二妹与其不相上下。虽然他离开唐国时圣上没有提出任何条件,但是唐国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就与周朝同盟,因此韩熙载就自己提了一个小条件。

    自古大国和亲都有嫁女的先例,韩熙载如此说也是将唐国称为小国,柴荣听李谷说起心里又怎么能不高兴,众臣心里也是有些欣喜。

    “陛下赐婚皇后与魏王又怎么能不肯?”王朴见唐国有将周朝奉为上朝的意思就笑着说道。

    “朕倒是想了,可魏王次女眼光颇高,不然也不能到了这个年龄还不嫁人,我朝中有很多才俊,若是她准许,朕早就将她嫁了。”柴荣笑道。

    “这关系到国家大事,有皇后和魏王相劝她又怎么能不听?”王朴回道。

    “这事容朕再考虑。”柴荣揭过此事,又说:“既然唐国的条件只有这么一个,那么我朝也不宜再提什么过分的条件,朕也愿以最小的代价让周唐两朝结成秦晋之好。”

    众臣见柴荣如此说,就明白柴荣也对唐国提出的条件感到满意,就算是魏王符彦卿次女不同意怕是她也没得选择了。

    皇后符氏深明大义,在众臣眼里作为皇后的妹妹也不可能会差到哪去,魏王次女符静娴熟读诗文,才学自是不输于任何人,品性也没的说,曾经就有很多大臣为了娶到好媳妇又攀上皇亲前去求婚,可都被一一拒绝。

第150章 为了国家利益

    0125

    (求收藏!求推荐!)

    周朝与唐国的同盟一旦达成,柴荣就不会再派兵向南进攻,更不会在因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亲征,也就不会有大符皇后同行染病而亡,就不再有小符皇后符静娴入宫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