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笑八仙之吕洞宾传奇 >

第77章

笑八仙之吕洞宾传奇-第77章

小说: 笑八仙之吕洞宾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子的意思很明白,即然接引准提成了过去佛,那么佛门一切就由现在佛如来说了算。佛门现在的事,你们二圣不得插手!如果这样,那么一切好商量。但是只要你们动手,那么对不起,混沌神雷元始会用,老子更会,想尝尝么,你就放马过来!



老子与元始的强势逼人,接引与准提气得倒仰。不过这二人都是能吃能装的货,要没这两下三下隐忍功夫,那有今天的佛门大兴?再加上接引圣人本源大伤末复,只得将这一肚子窝囊气吞下。



让二圣欣慰的是,如今的如来,已成大器。圣人之下第一人的名头,那可是实至名归,不差分毫,更兼他智慧如海,二圣万年辛苦,佛门底子打得厚之又实,如来只要按步就班,稳定发展,那么佛门大兴之期,指日可待。



等到大兴之后,佛门气运自然暴涨,到时接引得大教气运相助,本源便可自动修复,法力道行自然可以再上层楼。而且有了大教气运护身,便有天道护佑,到时老子与元始功行再高,法力再强,也不敢上门滋挠,等那日便是二人扬眉吐气之时!



想到这里,二圣相视一笑。在老子与元始离开之后,随即关闭清寂天,一同闭关修炼养伤不题。得知二圣动作,老子捻须长叹,元始怅然不语。



对于西方二圣打的主意,老子心中有数。不过却也没有任何办法,上门兴师问责,可一不可再!要说老子法力神通自然是诸圣之冠,可是圣人元神寂托天道,打是打不死的。不过是落落面皮的事,现在面皮对西方二圣来说,那是最不值钱的物事,对于这样的圣人,老子也只能望洋兴叹,空有一身法力神通,徒呼奈何。



眼下佛门打的主意,明成就是指望下界的准圣如来。想到如来,老子眼中精光频闪,这个如来来历神秘,一身法力神通已达准圣八境。老子元始每每论及,思及自已门下弟子,眼下论修为也只有玄都**师堪堪能敌,要论计谋,玄都**师天性真纯,却是远远不及那个如来了。



想到此处,老子与元始虽然概叹玄门人才凋零,但没怎么慌乱。二圣也不是没有准备,他有如来,咱有吕阳啊!吕阳虽然修为不高,难得是这个小子智计百出,心思万变,想到他种种出人意料之举,着实让人防不胜防。有这么个人在下界,想必那如来也会头痛的紧。



二圣别无他法,鸿钧道祖不现,圣人禁足之令不消。二圣眼下能做的,也只是紧紧看住这西方二圣,不让他们背地搞小动作,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只希望吕阳能不负他们重托,创造奇迹出现了。



第121章西游大计今日始!



如来在灵山之上沉思三日,微微睁开法眼。示意贴身二大弟子阿傩,迦叶,撞响金钟,敲动玉磬。钟声响彻天地,钟声惊动佛门众人,知道佛祖见召,不敢怠慢,一时间无尽祥光,遍地旃檀由四面八方纷至沓来。



但见那三千诸佛、五百阿罗、八大金刚、四大菩萨,一个个都执着幢幡宝盖,异宝仙花,摆列在灵山仙境,娑罗双林之下静等如来佛祖法召。



见众人来齐,如来端坐千叶金色莲台,现出万丈金身。顶上放出自身苦修舍利元光,满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连。天龙围绕,花雨缤纷。佛众见了如来这般**,俱都自叹不如,皈身礼拜,赞叹不已。



如来开金口道:“甚深般若,遍观三界。根本性原,毕竟寂灭。同虚空相,一无所有。”众佛子听得是云山雾罩,不知佛尊所讲为何。不管听懂听不懂,大家心里明白,叫好就没错!顿时欢喜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见众人诚心皈服,心里大是欢喜,如来开口对众佛子道:“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恶,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如来口中所说四大部洲中的北俱芦洲是妖族的目前的栖身之所。巫妖劫后,妖族退出天地主角,天下无处可以容身避祸。是以女娲出面将自已妖族子孙安置在极北苦寒的北俱芦洲,休养生息,这北俱芦洲冰天雪地,人烟稀少。众圣得知也不都不以为意。



四洲之中,唯有南部赡洲人烟最多,范围最广,如来今朝亮剑直指核心!众佛子菩萨俱都竖起了耳朵,知道如来所言必有下文。



果然,如来再开金口道:“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诸菩萨佛众闻言,一个个合掌称善,向佛前问曰:“如来有那三藏真经?”



如来道:“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怎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若是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却不是好事!”众人一听,交头接眼,议论纷纷。



佛门是清静之地;见众人大声喧哗,如来心生不喜,高喧一声佛号,有如金钟大吕,嗡嗡做响,声彻天地。众人登时止了喧哗,听如来讲道:“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之人。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天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



说完眼望四周,巡视众人,缓缓道:“不知那位可愿亲身下凡一次?若是得以成功,倒是一个滔天的功德!”



话音刚落,有二人齐声应答道:“弟子不才,愿去东土一行!”如来慧目望去,见有二人各自出班礼佛三匝,合什行礼。



如来一怔,出来这两个人是谁?一个是枯皮老瘦,两道寿眉长可及地,身披大红金线袈裟,手持紫金钵盂,寿眉中精光闪动,童颜下嘴角带笑,正是新封的燃灯上古佛!



这燃灯大大的有来头。他本身是先天一副寿材成道,说好听点叫灵柩,难听的就叫棺材。因为化形之时,他的棺材本体前一盏伴天灵宝,正是天地冥三灯中的灵柩灯,所以法号燃灯。



开天后道祖教化万方,燃灯也曾和诸圣一同在紫宵宫听道,有师兄弟之谊。玄门阐教风光之时,燃灯投身阐教,依附于元始天尊,执弟子之走,效奔走之劳。



因为他的身份不同。元始也不敢收他为弟子,只得给他安了个阐教副掌教之职。但是这燃灯却管元始叫老师,阐教门十二金仙又管燃灯叫老师,总之是一笔糊涂之至的烂账。



燃灯在阐教身份古怪,众人明面上尊敬,暗地里对他十分不齿。而元始天尊对他却是若即若离,心存疑虑,时加防备。元始门下弟子都有诸多灵宝,相对于燃灯来说却是寒酸的可怜;只有自已相伴相生一盏灵鹫灯,再就是自已得自分宝崖的一个紫金钵盂。



别说灵宝了,元始天尊却是连根毛也没给他,时间一长,心生反意,封神之时,与准提结交,二人一拍即合,就有了后来燃灯叛向西方之事。



因为其在封神中取得赵公明的二十四定海珠,在佛门成立后,燃灯将此宝献出,化成二十四诸天,用来安置西方天龙八部。功果无量,再加上他身份尊贵,所以得以加封燃灯上古佛,地位超然,在灵山之上,也只有如来和弥勒差相仿佛。



见燃灯出班,如来眉头微不可见的轻轻一皱,再看向那边一人!见此人面如满月,智满金身,肩披绣带,身裹素袍。手中执定羊脂玉净瓶,瓶中杨柳年年青。正是在东土普陀山落伽洞修行的佛门四大菩萨中的观音菩萨。



这观音菩萨前身便是元始门下十二金仙中的慈航道人,在九曲黄河阵中,被云宵用混元金斗号削去顶上三花,绝了胸中五气,成了一介凡人。又是准提,事后悄悄以西方**相赠,慈航这才得以恢复修为,封神后,随着燃灯一起来到西方。从此东方少了一位大能,西方多了一位菩萨。



见了这种情况,如来为难了。这两人都是神通广大之辈,要说是前去东土,都是可当大任之人,左右难定,一时间不由得费了沉吟。



燃灯为人最是机智,心计阴沉。要是这没两下,当初开天之时比他能的人海了去了,可是一个个下场现在如何?不是道消身陨转世,就是化为劫灰不见,曲指算来也不过只有区区几个人,还在逍遥于世。



说起来历次大劫燃灯都能得以平安渡过,不能说他福缘不厚,但是也和他平日见风使舵,趋吉避凶,也是大有关系。



本来以为自已献出灵宝定海珠,化成二十四诸天,成就一方西方中央婆娑世界,燃灯满心以为自已之能之质,必定会被封为这灵山之主,掌一教大宗,没成想,到头来这方尊位竟然落到如来头上。



这让他如何心甘?燃灯心头怒火熊熊,待要上清寂天询问准提,奈何清寂天已经紧闭,不得其门而入,只得含恨归来,日夜思想该如何翻身。



今天如来说出要往东土寻找传经之人,燃灯眼睛一亮,不知怎么,听完这话他心神大动,燃灯大喜,知道此次东土之行若是自已抢得出行,必定会有无上功果。所以不再迟疑,一步便踏了出来!



满心以为,自已出现,这佛班之中还有何人敢与已争!事实也真如他所想,佛门之中今时不同往日,人材济济,看出东土之事大有机缘的人不知凡已。只是这燃灯出班一站,众人心中都是一片冰凉,嘴上不言,心中都在暗骂:这老不死的,有好事就象苍蝇知味,第一个便跳了出来!



可是不但燃灯没想到,众人更没想到,这不显山不露水,一向低调的观音尊者今日跳了出来,要和燃灯争这个东去资格。一时这场中肃穆,鸦雀无声。众人双手合什,闭目不语,心中却都在暗笑: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第122章清静之地多算计!



见观音出班与自已相争,燃灯寿眉抖动,望向观音眼底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神色,瞬即隐去不现。低眉合什笑吟吟看如来如何决断。如来看看燃灯,再看看观音。沉吟片刻开言道:“燃灯佛祖道法高深,智珠**,本来是这个寻访东去传法的无上人选。。。”



这话一说,燃灯心中大喜,双手合什,口中接连谦逊。眼角瞟向观音时便带上了一丝不屑。听如来这么说,观音却不喜不悲,脸色岿然不动。二人神情,各色不一。燃灯的得意和观音的沉稳,那能逃得了如来的法眼。



轻轻叹息一声,心中已有了决断:“但是!我们佛立新立,诸般纷杂,百事待兴。本座身边万万少不了燃灯佛祖相助。再者,观音尊者道场便在东方,若是由他前去,也可便宜行事,诸位以为如何?”



下观众人一听,得,这就拍了板了。如来都说观音好了,众人又是一阵拍手,欢喜赞叹不绝。



听如来这么一说,燃灯知道大事已去。心中愤然:嘴上说得好听,别人不知道还以自已在这佛门多么受重用呢,实不知自已就是挂了个上古佛的虚名,每日也就是在自已的元觉洞中打坐念经。



这时燃灯心是忽然升起一丝悔意,想当初他在阐教之时,虽然元始对他多方猜忌,但是自已手握实权,十二金仙虽然心里不服,但是还要听他调遣。可如今自已居西方空担了这个风光虚名,论起权柄风光,却远不如昔日!



燃灯为人深沉如海,这一时心内惊涛骇浪,脸上却是波澜不惊。大事已定,多说无益。双手合什,谢过如来,深深看了观音一眼,默默无言,归班静坐。



见如来选了自已,观音依旧神色不变,镇定自若。做为接引圣人左胁侍者,观音早就得到了接引传信,知道这场天大的功德,必定要落在自已的身上。看到燃灯记恨的眼神,观音在心底冷笑一声,缓步上前谢过如来。



如来点头道:“观音尊者此去东方,不可行走宵汉。要在半空之中缓缓行走,默记行程之数。再者,路上若遇上些积年的妖怪,也可收归门下,与那取经人做个护卫。”如来话中积年的妖怪指的是那个,观音自然是心知肚明。



大事议定,观音带了弟子木叉就此东去,果然没用遁光,只用半云半雾,慢慢行走。等他走远,如来将众佛子遣去,又命阿傩将张果老与蓝采合叫了过来。



二人在已灵山有些日子,每日在后山精舍之中练功将养,伤势已经好了大半。听得如来见召,不敢轻忽,连忙上殿恭敬见礼,静立一旁听候吩咐。



如来温言道:“接引圣人原以为让你们三人合练三星锁阳术,一可保得你们法身不失,日后可我佛门东进放一异彩。二是可以牵制东华帝君转世之人吕阳寻回自身本源,免留后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