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333章

大凤雏-第333章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何奉孝只想如何令荆襄疲敝,而不想如何令我河北富庶?”荀彧说罢,郭嘉面上笑容更苦,对荀彧道:“文若当知郭某所长,在于谋算,不在民政,治理州郡之能郭某怎可比之文若,就连文若都想不到如何适河北骤然便如荆襄一般富庶,郭某又哪来的这般本领?半年多来,文若,公达二位将河北治理成这般模样,在郭某眼中,已是偌大奇迹,便是让郭某为政,河北亦难有当下局面。”

“且不提荆襄之事。”曹操闻郭嘉之言,摇头叹道:“曹某每每想起荆襄日渐势大,便头痛不已,奉孝今日且放过我等一回,让群臣恣意一天也好,这些时日辛苦诸位了,曹某心中已是感激不已。”

曹操说罢,郭嘉连连点头。

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总让群臣因荆襄势大而战战兢兢也绝非好事,如今朝堂之中已有不少人渐渐心思不定,这般举动亦被郭嘉察觉,郭嘉早已将此事禀告曹操,却得曹操敕令,勿要与之计较。

臣服强者乃认知本能,若是连人心都丢了,还有何必要,与荆襄对抗?

郭嘉当日闻言深以为然……

曹操正命侍者予群臣送上酒宴,却闻堂外信使倏然而至,信使步入堂中,一脸惊惧,将手上信笺交由曹操,战战兢兢道:“丞相,此是唐王手书!”

“唐王手书?”曹操闻言,心中大惊,却不动声色的摊开信笺,看过之后,对群臣道:“曹某说了,今日且不提政务,诸君当与曹某一道饮酒作乐!”

曹操说罢,荀彧便劝道:“丞相勿要任性行事,饮宴一事,无论何时皆可,唐王手书非同小可,若牵扯战事,还当早作准备!”

“青徐二州已屯重兵,更有仲达与稳谦镇守,便有战事,曹某何惧?”曹操声色俱厉道:“文若,莫非曹某堂堂大汉丞相,也不可任性一回?”

荀彧还欲再言,却闻郭嘉低声劝道:“丞相心中有事,我等不当顶撞于他。”

荀彧闻言点了点头,对曹操道:“一切全凭丞相心意。”

说罢,荀彧退至一旁,堂上群臣皆心思不宁的陪曹操一道饮酒,只是堂中气氛无一丝欢快,反而处处透着诡异气息。

曹操见状,索性命群臣退下,留郭嘉,贾诩,二荀四人一道商议对策。

将庞山民手书摊开于案几之上,庞山民便看到纸上那熟悉的狗爬字迹,看过之后,郭嘉面上再无一丝笑容,一脸沉重道:“郭某也觉得兵不血刃逼江东束手,荆襄毫无损伤,如此这般荡平江东后,山民也该图谋丞相土地了!”

“奉孝居然无所畏惧?”曹操见郭嘉说罢,很快便平静下来,不禁奇道:“奉孝已有对敌之策?”

“不知荆襄兵马几何,何人统领,这般时候,郭某哪来的什么破敌之策?唐王与丞相约战于来年开chūn,莫非这狂徒想要每过一年,便灭一家诸侯不成?”郭嘉说罢,口中喃喃,半晌之后才回过神来,再观左右贾诩,二荀,皆神情凝重,久久不言。

“想要一年平定河北?”曹操闻言,心中怒火勃发,冷哼一声道:“莫非庞山民当曹某孙权不成?还是这厮寄望于曹某被其兵威所慑,纳土归降?”

“此书信本来便是欲乱丞相心绪,丞相也无需被其挑衅所激。”郭嘉很快便平静下来,对曹操道:“我军尚有数月时间准备,且便是两军交锋,也不见得是我河北必败!”

郭嘉说罢,贾诩亦道:“奉孝所言极是,只是如今青徐只余程昱,司马懿二人,依诩看来并不妥当,还请丞相命诩往徐州走上一遭,若荆襄兵马异动,诩也可早报丞相!”

“文和刚从襄平归返不久……”曹操话音未落,却被贾诩打断道:“事出从权,已来不急计较这等残支末节,诩即可便欲往徐州,为丞相分忧!”

曹操见贾诩去意已决,点了点头,贾诩见状,当下便出了府衙,归返家中打点行装。

贾诩离去,曹操的心情却久久难以平静,荆襄势大,而庞山民搦战手书,言辞坚决,曹操现在倒也能微微体会到之前孙权得荆襄战术后的心情了,这般煎熬,简直令人难以忍受。

郭嘉见曹操愁眉不展,轻叹一声对曹操道:“丞相也勿要太过忧虑,且不说青徐之事,便是滔滔黄河,亦是我军一大壁障!”

“此乃安慰之言……庞山民已得江东,江东水军自然归附于他,若与我军水战,曹某大军岂有胜算?”曹操说罢,郭嘉却道:“非是安慰,若造大舰,费时费力,江东舰队并非一蹴而就,就算经年累月,庞山民于黄河岸边广造战舰,也不可能使其舰队攻掠丞相治下城池!毕竟江东水军可称雄水上,丞相安身立命的根本,却在陆上!”

郭嘉一番言辞令曹操心中稍安,只是如今曹操也不知道荆襄已发展到了何等程度,思索半晌,曹操便知遐想无用,对郭嘉道:“曹某心绪已乱,这军中一切事务,曹某暂交奉孝……”

郭嘉闻言,心知再劝无用,点了点头对曹操道:“那郭某这便归返府中,好好盘算一下有何计策可以弱胜强!”

曹操闻言,神情微振,对郭嘉道:“奉孝,莫非你就没有想过曹某有朝一日,会败在那庞山民手上么?”

“郭某从未想过!”郭嘉闻言,一脸坚定道:“丞相,事已至此,纠结无用,我等若与荆襄大战一场,才可死中求生,若一味畏惧,河北怕是也要迟早变成下一个江东!”(未完待续。)

第一章 NO。608 复仇贾诩,争功徐州

庞山民并未料到曹操接到书信之后,反应居然如此敏感,即刻便命贾诩去往徐州,接替防务。

贾诩至徐州后,便迁徙百姓往青州之地,坚壁清野,整肃军务,摆出一副大战即将来临的样子,这般动作令庞山民心中明了,曹操果然不是孙权,并不是区区书信相逼,便可将其信念消磨。

不过庞山民也并不担心与曹操决战一场,荆襄会有何闪失。

这段时日二荀于河北的“改革”皆被庞山民看在眼中,河北风调雨顺,粮食丰产,倒也弥补了之前曹操因与荆襄大战一场的缺粮窘境,不缺粮草便不失民心,河北百姓也无须如之前几月,提心吊胆的担心会不会因诸侯征战,而不得温饱。

只是在庞山民看来,河北仅丰产一年远远不够资格成为荆襄的对手,若说河北农业做的不错的话,那荆襄便是手工业与商业大步发展,多了江东这新得倾销渠道,荆襄财政又有井喷式的增长,数月以来二蒯面上笑容的从未断过,每逢庞山民便与其畅言唐王当大兴土木,如今朝堂之中余钱不少,也该将襄阳府衙推到重建了。

这已经是钱多的没处花的节奏……

不过庞山民并未同意重修府衙一事,二蒯虽擅政务,然而其眼光却受这个时代的局限,庞山民宁可将更多财帛投入到江东新建的船坞之中,也不愿去休几座华而不实的府衙,且不说如今天下未定,便是平定河北,庞山民也不愿做这般面子工程,府衙即便造的气势宏大,也并不能够代表其治下百姓安居乐业……

要说这数月来最大的变化,还属江东。

而周瑜如今也是知晓,为何庞山民之间蛊惑江东,跨海与曹操一战了。

海上航行,风浪不定,之前周瑜引舰队往青州一行,途被风浪所袭而倾覆的战舰便不在少数,如今荆襄书院与江东船坞倾力合作,也造出了不少远超从前的大舰,船上装投石强弩,看着一艘艘这般水上利器,周瑜不禁嗟叹若江东数年之前,便有此舰船,何惧荆襄水军。

这些新造的战舰也令原本心灰意冷的江东诸将,仿佛看到了黎明般的曙光。

江东覆亡,不少江东水军将校士卒皆以为日后再无用武之地,攻伐河北与水军并无太大关系,水军能够做的也仅仅是将陆上军马运过黄河,然而新舰的制成以及庞山民对南洋,倭国的野心,令江东上至将校,下至士卒人人振奋。

“待新舰制成,编作舰队,庞某便拭目以待江东水军与荆襄水军纵横四海……”

这便是庞山民之前离开建业之时,与水军诸将所言。

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和平盛世,就如这些军中将士而言,沙场征伐的生活才叫做有滋有味,甘宁,周泰等人,本为水寇,若是让他们过安生日子,显然比杀了他们更叫他们难受,金戈铁马的生活,在这些将士们眼中,才是血性男儿应当选择的生活。

庞山民之前倒也没想过无心插柳的新编舰队居然解决了一众江东,荆襄水军的肄业问题。

不过这几日朝堂之中议论最多的还是贾诩抵达徐州一事。

作为曹操身边极为倚重的谋士,贾诩的本事无需多言,其镇守徐州,荆襄人马也不敢轻易寇边,如今马超屯兵陈留,陆逊屯兵寿chūn,皆毗邻徐州。

庞山民自得知晓贾诩已至徐州,便发书信严令马超不得滋扰,西凉军马虽勇,可若被贾诩算计,以马超匹夫之勇,难免不会中计,至于陆逊,庞山民倒还放心,陆伯言虽年少英杰,然而其心思缜密,比之诸多沙场老将亦不遑多让。

“曹操为保青,徐二州,屯集重兵,主公可有想过,在我大军攻伐河北之前,先将这二州兵马,一并端掉!”庞统言辞之间,杀伐之气显露,在庞统看来,如今天下间可与其沙场相争之人少之又少,贾诩,司马懿皆心思深沉,智计百出之辈,正当是庞统大敌,如若提早出兵,也可抢得功勋。

用兵青徐么?

庞统这般言辞显于朝堂之上然得到不少支持,关羽,张飞二人皆愿为先锋,出征青徐,就连向来主张平和的襄阳二蒯,也破天荒的支持起了用兵青徐。

庞山民颇为诧异的看着二蒯,略一思索便明白二人为何一反常态。

想必是江东并入荆襄版图后,一众世家皆获利颇丰,尝到了侵略的甜头,一众荆襄世家的态度皆有逆转。

想到此处,庞山民不禁笑道:“莫非二位先生忘记那贾诩已将徐州百姓,迁徙青州,庞某以为用不了多久,这些百姓便会被渡河迁往河北之地……”

庞山民说罢,蒯越神情讪讪,蒯良却笑道:“主公欲的河北,青徐二州总要先行攻伐,曹操自然可将百姓迁徙河北,然而主公日后攻伐河北之际,这曹丞相还能将百姓尽数迁往茫茫草原?”

蒯良之言令蒯越恍然大悟,如此说来,青徐不可不伐,即便难以开拓青徐获以厚利,也可从日后河北再赚回来。

对于出兵一事,庞山民倒不太在意,且又不是曹操亲征,庞山民也没那兴致亲引大军,去会贾诩,二人如今的身份,地位明显不够对等,便是赢了,庞山民还怕旁人说他以大欺小。

既然庞统欲与那毒士较量一番,由他便是!

想到此处,庞山民正欲命庞统为帅,却闻诸葛亮轻咳一声道:“主公,亮亦欲向主公讨这番差事!”

诸葛亮说罢,庞统眉头大皱道:“孔明莫非欲与庞某争功不成?”

“非是争功,而是亮与此人,尚有夙怨!”诸葛亮说罢,微微一笑道:“昔日其欺亮兵少,引大军入得徐州,打的亮好不狼狈,如今已有机会复仇,亮又岂能错过?”

原来是老实人的仇恨啊!

诸葛亮少有与人争功之时,如今却因贾诩,令诸葛亮破例一回,往日朝堂之事,多为诸葛亮避让庞统,今日之事,倒令庞统觉得,也是还其人情之时了。

只是对手可是贾诩,庞统一时间也颇为踌躇,在庞统眼中,日后可使其沙场尽兴者,唯曹营郭嘉,贾诩二人,至于程昱智谋稍逊,而司马懿又经验不足,郭嘉定然是日后攻伐河北之时,荆襄必然要面对的对手,到时候谁抢得头筹还尚未可知,然而贾诩此番入了徐州,却是将其擒拿的大好机会。

许都屠城之仇,不得不报。

这道理庞统也自然明了,想到此处,庞统灵机一动,对张飞道:“翼德,若此番你为先锋大将,攻伐徐州,愿以何人为大军军师?”

庞统说罢,诸葛亮便明白这厮是何打算。

庞统于西凉之时便已令张飞折服,二人合作日久,彼此间自然知晓对方心意,未及张飞答话,诸葛亮却笑道:“如今先锋未定,士元又何必去问翼德想法,若大军先锋乃是云长,二人所选军师怕是大不相同。”

诸葛亮虽未点明,然而这般言辞却让朝堂诸人皆晓庞统谋算,张飞正欲言当使庞统为大军军师,却闻诸葛亮提及兄长,讪笑一声道:“此事当由主公决断,别逼俺老张来做这选择了吧!”

张飞这番话倒是令堂上诸人目光皆聚在庞山民身上,庞山民哭笑不得的看了张飞一眼,对其笑道:“翼德勇气何在,若之前你言士元当为大军军师,倒也无需庞某来趟这浑水,如今庞某倒怀念公瑾在时,若使公瑾为帅,倒也无须看我荆襄卧龙,凤雏二者争功……”

庞山民这般言辞令庞统诸葛亮二人面上神情尽皆讪讪,庞山民思索片刻道:“便由孔明出征,士元于荆襄陪伴为兄,自庞某起兵,士元少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