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3章

大凤雏-第3章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间也不是最主要的……官渡一战,胜败的关键在于双方的谋臣阵营,差异太大。”

“颍川的那些家伙们真的就这么厉害?”庞统皱眉道:“我承认,如今曹营的排兵布阵,并没有明显的缺憾之处,河北地大物博,如果我是袁绍,定会依仗着军马雄壮,步步为营也耗死曹操了!”

“那也有两个问题难以解决,一是粮草,二是渡河!”石韬想了想道:“你图上的兵势,袁军至少是曹军的六倍之众,若是步步为营,恐怕到时候粮草告罄之后,十数万的袁军恐怕会不攻自破了吧。”

“袁绍难道就不会依葫芦画瓢?学一下曹操的屯田军不就行了?”庞统说完,孟建却犹豫道:“貌似想要囤积粮草,要等到秋收之时。”

“乌巢多粮草!”庞统见几人都不支持自己的意见,强硬道:“就算是我相信曹操能够获得官渡一战的胜利,但是曹营兵少是不争的事实,就算是获胜,也是惨胜。”

“那你算过降卒么?另外,一旦曹操能够烧粮的话……袁军的士卒越多,累赘也就越多!”诸葛亮看着庞统急的脸色通红的样子,淡然一笑道。

“想烧粮?真当袁绍是白痴么?颍川的那些家伙们厉害不假,田丰沮授,郭图审配诸人,又岂是浪得虚名之辈?”庞统说完,诸葛亮摇了摇头,庞山民想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笑着对庞统道:“莫要逞强了,你先前不是也说过,袁军的那些谋士们的性格,再摊上袁绍这个志大才疏的主公,已经注定了他们的取死之道了……”

NO。5 谁是明主?

庞山民的帮理不帮亲让庞统颇为怨念,尽管庞统知道,刚才他的言论确实有些强词夺理的地方,但是好歹庞山民来书院的路上也说过,庞家在书院的学子只有兄弟二人,在激辩的时候,本应当一致对外才是。

庞山民的话颇有些盖棺定论的味道,这段时间以来,袁曹在北方的军势已经被这些家伙们分析了个七七八八,谈性也不似先前那般浓厚了,围坐在一起的几人沉默了一会儿,庞山民忽然叹了口气,道:“实际上,我们对战局就算分析的再透,又能有什么用呢?”

众人蓦然惊醒,天下大势对于如今在座的众人而言,的确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就算他们再有才华,未曾出仕的几人无法依靠过人的学识去改变生活的状况,一时间众人都有些黯然,就连听着其他的那些学子们滔滔雄辩声音,也觉得有些刺耳了。

几人都是胸有沟壑之人,有些话就算大家都不挑明,心中也都知道彼此的念想,出仕刘表对在座的众人来说并不是什么明智的抉择,而几人的年龄都已经到了为将来的生活早做打算的时候了,很多时候,他们之中一人的兴衰都决定着整个家族的走向,对于前路未明的将来,几人的心中同样的有些苍茫了起来。

庞山民见众人陷入了沉思,犹豫了许久,对诸葛亮和庞统二人道:“或许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出仕刘荆州么?这似乎是目前唯一的选择了。”诸葛亮和庞统二人未及答话,脾气有些急躁的石韬率先说道。

看着几人一副不以为然的态度,石韬压低了声音,叹道:“我就知道,这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荆州啊,鱼米之乡不假,却也是四战之地。”孟建的一句话让几人之间的气氛更加的压抑,庞统白了孟建一眼,道:“既如此,届时我们投曹就是!”

“那个枭雄恐怕不会收容我们。”诸葛亮苦涩一笑,道:“他又不傻,难道就不怕他的营中变成如同袁绍一般那样混乱么?到时候出身荆襄的我们和颍川的那些家伙们,迟早会把矛盾激化,须知‘文无第一’,到时候荆襄和颍川出身的官员们一旦发生了矛盾,曹操肯定会偏袒后者,说句诛心之言,人家颍川的文士们有从龙之功,曹操起家的时候多依仗着他们的才学,我们一旦进了曹营,恐怕连个像样一点的位置都坐不上。”

“那就……投袁?”石韬说完,自顾自的摇了摇头,直接就把转投袁绍的想法给否决了,袁绍那边谋臣众多,如今已然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派系,再加上个荆襄派进去,那袁绍还嫌不够乱么?

“坐等雄主吧。”诸葛亮说完,众人微微点了点头,庞山民却皱眉道:“恐怕等待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如今我们似乎更应该想想能做好什么,届时一旦有了雄主出现,也能有点儿进身之阶。”

“即便是不为官,又能如何?”孟建显然不太赞同庞山民的言论,真正的雄主会在乎些许的进身之阶么?如果真如同庞山民所言,投效他人还要搭上钱财,搭上产业,这不是闲的蛋疼是啥?

庞山民饶有兴趣的看了孟建一眼,笑道:“汝欲效仿姜太公?就算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声名显赫跟个人的才学关系不大,像孔明士元这样的家伙,整个书院也只出来两个,如今虽然在荆州略有薄名,可是在别的地方,人家会认识卧龙凤雏是谁?”

庞山民说完,众人都点了点头,孟建也明白,自己的视线不应当局促于荆襄一地,好男儿志在四方,如今恰逢乱世,有志者应放眼天下才是。

“既然兄长提及此事,想必已有了成熟的想法,还请兄长解惑。”诸葛亮说完,众人似乎也反应了过来,庞统也紧跟着笑道:“兄长切勿小气!”

卧龙凤雏的求教啊……

就算是庞山民两世为人,心中也不免有些飘飘然了,摸着下巴组织了一下语言,庞山民压低声音道:“如今刘表年事已高,浑身上下的锋芒之气也消弭殆尽,所以刘荆州不会是我等所选择的明主,其长子刘琦,为人宽厚,若我等相帮于他,倒也不用担心其忘恩负义,次子刘琮,虽然年幼,却拥有着军方的支持,如今蔡氏一族把持着荆襄的军政,表面上掌管民政的蒯氏一族对于这些刘氏外戚不以为然,但是一旦荆襄之地有了重大的危机,两大家族就会一直对外,他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所以刘琮聪慧,我等却无法相投,我等目前势单力弱,必不会是两大家族的对手。”

“投刘琦?”诸葛亮闻言一愣,失笑道:“刘琦是雄主?”

“不是。”庞山民显然意识到了诸葛亮的想法,摇了摇头道:“但是刘琦拥有着长子的身份,我们投他,是为相互间的需要而已。”

“兄长莫不是想要效仿那曹操,待刘荆州老去之后,挟公子以号令荆襄吧?”庞统说完,众人俱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年轻人总是不甘平淡,诸葛亮和庞统的神色还算淡然,石韬和孟建投向庞山民的目光,却已经变的有些热切了起来。

“也不是……”庞山民再次摇了摇头,对庞统道:“就算刘表百年之后,刘琦刘琮二位公子要谋取荆襄之主的大位,我也不看好大公子,甚至刘琦想要争得过刘琮,本身就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蔡家和蒯家的势力在荆州盘根错节,先前我已经说过,到时候蔡氏一族,一定会站在刘琮一边。”

“还请兄长明言!”心直口快的石韬被庞山民绕来绕去有些头大,催促道:“兄长既然已经有了打算,就告知我等便是,我想孔明和士元,也一定会支持兄长的想法的!”

说完,石韬还急急忙忙的向着诸葛亮和庞统挤了挤眼睛,二人会意,朝庞山民点了点头。

“此事还须如此……”庞山民见已经将最重要的两条大鱼的胃口吊了起来,心中大乐,对几人道:“书院人多口杂,还请几位同窗移步在下家中,届时为兄定不藏私,和诸位说个通透!”

NO。6 不想做主公

庞山民诚心相邀,几人也都从善如流,起身离开了书院,在书院门口的时候,庞统先行一步,准备去就近的村子里买些酒肉,待庞统离开之后,一群年轻的士子们说说笑笑的向山下的庞家庄走去,无论是石韬还是孟建,都觉得庞山民这个随和的兄长挺好相处的,二人甚至撺掇着诸葛亮,让庞山民也加入他们这个士子的小圈子。

诸葛亮默然无语,对于庞山民突然展现出的才华,诸葛亮还是认可的,诸葛一家在荆襄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却也和庞家大致相当,书香传家,诸葛亮年纪不大,阅历却不浅薄。只是庞山民对他而言,却有些看不明白了,诸葛亮实在很想不通,平日里声名不显的庞山民,居然会有如此的见识,这事儿着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孔明,你在想什么?难道你没听见我刚才的话么?”石韬见诸葛亮走神,大大咧咧道:“山民兄长的见识不俗,咱们以后理应常来常往,也有助于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嘛!”

“恩,此言大善。”诸葛亮回过神儿来,点了点头,眉宇间纠结着的眉头也渐渐散开,仿佛想通了什么一般,对庞山民笑道:“没想到庞家藏的够深的,居然拿士元出来顶缸,山民兄长如此才华,比之士元亦不遑多让吧。”

庞山民摇头失笑道:“你想的还真是复杂,难道就不许为兄突然开窍么?”

“这可真是戏言了!”庞山民的话让几人纷纷笑了起来,石韬莞尔道:“即便骗人,兄长都如此的没诚意,兄长这话,恐怕连三岁的小孩儿都诓不过去吧。”

所以说,真相总是令人难以置信。

庞山民也没再纠结这个话题,行过数里山路,庞山民的宅子已经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一进家门,庞山民便去卧室的床下又摸出数枚五铢大钱,递给石韬道:“士元身上钱财不多,广元再去走街串巷的换来点吃食,咱们兄弟几人第一次相聚,可不能太过寒酸。”

“也好。”石韬毫不矫情的接过钱笑道:“没想到兄长看上去文质彬彬,性子却豪爽的很。”

说完,石韬便出了院门,小院内的石桌旁,只余下诸葛亮和孟建二人,庞山民在桌旁石凳坐下,对诸葛亮道:“令兄已投身江东,为何孔明对于江东孙权却只字不提?”

“江东孙权和刘荆州有着杀父之仇,我家跟刘家还有些姻亲,去江东实在是有些不方便,家兄之所以去江东,只是为诸葛一门多留条后路而已,如今孙策早丧,江东暗流涌动,想我那兄长的生活恐怕也艰难的很了。”诸葛亮有些唏嘘道:“没想到山民兄长知道的事情还真不少,我家兄长投身江东,定是士元那个大嘴巴告诉你的吧。”

庞山民点了点头,看着大开着的院门,口中喃喃道:“江东啊……”

“孙策若在,虽不是明主,却也算是一代雄主了,小霸王坐拥江东,比之其父江东猛虎亦不遑多让,只可惜当年刘荆州听信谗言,为了玉玺埋伏孙家,箭杀孙坚,否则两地交好的话,荆襄也多一强援。”孟建说完,诸葛亮却摇了摇头,道:“就算交好孙氏,江东与荆襄,早晚也必有一战。”

“这是正理。”庞山民也颇为赞同诸葛亮的见解,看着孟建有些迷惑的样子,庞山民正欲解释,门外石韬嘹亮的声音便传了回来,石韬拎着两只奄奄一息的芦花公鸡,大步走进了庭院之中。

“你们聊什么呢?”石韬看着三人一副被打断谈性的样子,笑道:“什么正理?”

“聊江东呢,不过跟咱们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庞山民笑道:“至少不用担心孔明会另谋高就了,这可是关系到我们几人今后的大计。”

“原来山民兄长在这儿等着我呢!”诸葛亮失笑道:“我还以为山民兄长只是关心家兄的去向,没想到居然是旁敲侧击,如今就等士元回来了,咱们先把吃食下锅,待士元回来之后,我等再聆听兄长大计。”

“大计啊……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孟建说完,接过鸡径自走向厨房,口中却断断续续的嘀咕着,“为什么会有一战呢?”

“呃……孔明,你是不是跟公威解释一下,他这番模样,有些入魔障了吧。”庞山民哭笑不得的看着孟建呆呆傻傻的样子,石韬却大笑道:“公威想事情的时候总是这番模样,等他想通了,就都好了。”

诸葛亮点了点头,也没打算去阻止那个进入忘我状态的孟建,见庞山民依然有些担心,诸葛亮笑道:“放心吧,公威就算在想事情的时候也不会耽误手上的活计,公威厨艺一绝,咱们几人坐等吃肉。”

“我却想早些听听山民兄长的大计。”见孟建进了厨房,石韬小声道:“小弟愚钝,实在想不通山民兄长的选择,为什么会是刘琦呢?我思索了一路,并没有发觉大公子有任何成为明主的潜质。”

见诸葛亮也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庞山民点了点头,神神秘秘道:“若是我们只求刘琦大公子的名号庇护,经营咱们自己的势力呢?”

庞山民说完,诸葛亮和石韬俱是瞪大了眼睛,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兄长既然要投刘琦,还应悉心相帮才对!”石韬毫不犹豫的说完,扭头看了一眼诸葛亮,却见诸葛亮摆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我说的不对?”石韬奇怪的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