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277章

大凤雏-第277章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兵败,元常先生怕是……”夏侯惇话说一半便再也说不下去了,许久之后,夏侯惇回过神来,轻叹一声道:“曼成,儁乂伤势如何了?”

“儁乂无大碍,曼成情势却有些危急。”夏侯渊说罢,对夏侯惇道:“兄长与我一道,去营中探望他们吧……”

洛阳失陷的消息不过数日便传遍中原,兖州诸郡,无不震颤,当曹操于朝堂之上,得悉洛阳失守,钟繇自刎的消息之后,更是暴怒连连。

之前曹操虽知洛阳危急,却如何也不能想到短短几日功夫,那庞统便破了洛阳,不过月余,连失宛城,洛阳两处重地,对于曹操而言,打击颇大。

三年前好歹也可与荆襄分庭抗礼,如今荆襄兵锋所指,却无往不利,这般形势,叫曹操如何接受?

堂下群臣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出言劝慰,曹操的脸色已漆黑如墨,显然丞相大人心中震怒,无可复加。

半晌之后,曹操长嘘一口气道:“如今唯有奉孝于许都与荆襄军马周旋!况且之前奉孝委派元让,妙才驰援洛阳,我河北大军渡江,仍须些时日,当下许都困局,诸君可有解救之策?”

曹操说罢,堂上落针可闻,群臣皆将目光投向贾诩,荀彧二人,二人对视一眼,尽皆苦笑。

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若许都在河北之地,就算形势如何危急,以二人手段,还是能想到救援许都的办法,可是如今要救许都,却面对无兵可用之局,中原军马因荆襄,江东两家诸侯合力来攻,已不足用,那诸葛亮与庞统二人,更是连克宛城,洛阳,所过之处,曹军死伤无数。

丞相如今要一个救下许都的办法,岂不是强人所难?

贾诩见曹操阴冷的目光投来,苦笑一声道:“丞相,贾某无计可施。”

“文和!”曹操闻言,不禁大怒道:“奉孝离去之时,可是力荐文和为曹某军师,文和如今都无计可施了,叫曹某如何平这心中郁气?”

“丞相大可治贾某无能之罪……”贾诩说罢,荀彧忙道:“丞相,非是文和无能,而是中原这般战局,早已出乎我等预料,事到如今,不仅仅是文和无计可施,就连荀某,同样无计可施!”

“尔等如此,日后有何面目再与奉孝相见?”曹操说罢,热泪盈眶道:“曹某悔啊!悔不该让奉孝亲赴险地,如今曹某心中已乱,我满朝文武,竟无人可为曹某分忧!”

曹操一言令堂上群臣皆面色羞惭,许久之后,贾诩对曹操道:“如今许都战局已难有期待,若救奉孝,就只看丞相设不舍得予那荆襄的筹码了!”

“文和速速道来,只要奉孝可平安归来,曹某大可与那荆襄割地赔偿!”曹操说罢,贾诩叹道:“让出许都,合肥,寿春诸地!”

“合肥,寿春?”曹操闻言,一脸疑惑,却忽听荀彧拍手叫道:“文和所言极是!当将合肥,寿春,让予荆襄!”

曹操只略一思索,便明白二人这计策所图。

江东与荆襄两家来攻,本就是各取所需,若那庞山民的胃口可吃下合肥,寿春,江东与荆襄同盟之事,不攻自破,一旦两家交恶,这天下局势又当鼎足而立,而那庞山民将要面对的则是江东与中原的两家征伐。

“只是以庞山民之智,怕是会窥破文和算计。”曹操说罢,贾诩却道:“丞相若与庞山民异地而处,会不会接受贾某建议?”

曹操闻言皱眉许久,心中却难以取舍,贾诩见状笑道:“丞相当知,那荆襄与江东合盟,非是同心一气,而是各有所图,数年前江东孙权可是明里暗里算计荆襄多次,虽被庞山民尽数化解,可其心中难保不生怨愤,那庞山民本就是睚眦必报之人,此番若可不费一兵一卒,心得二郡之地,怎会放过?”

荀彧闻言亦道:“文和所言极是,况且一旦庞山民接受文和建议,丞相大可及早将文远军马撤回,届时若是江东占下城池,荆襄必与之不得罢休,若是荆襄占下城池,便可为我中原壁障,合肥,寿春将始终面对腹背受敌之局!”

“二位妙策!”曹操说罢,一扫面上阴霾,对群臣道:“既然如此,何人可为曹某出使荆襄?”

堂上许久无人回应,半晌之后,刘晔上前,拱手拜道:“丞相,晔愿往荆襄一行。”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命刘晔当下便打点行装,又侧目看向贾诩,对贾诩道:“只是曹某与那荆襄,恩怨难解,文和以为我河北大军,当不当再作调动,与那荆襄大战一场?”

“自然要与之交战!”贾诩闻言,冷然笑道:“总不能所有好处皆被荆襄所得!一旦奉孝归来,便可与贾某一道为随军军师,辅佐丞相,届时丞相大军众志成城,我中原失去多少,皆去往荆襄讨要回来便是!”

“只是这大军调动,须掩人耳目,且元让,妙才已逃往虎牢,丞相当谴人将其及早召回。”荀彧补充道:“如今军中诸将,唯有元让诸人有与荆襄军马交战的经验,我等也当提前知晓,这荆襄战力,到底强在何处!”

荀彧说罢,群臣尽皆附和,曹操皱眉许久,恨声说道:“且让那荆襄嚣张一时,曹某必当回报!诸君已知曹某打算,便当提早准备妥当,只待奉孝归来,便是我大军开拔之日,曹某连丢数郡,又吃了这般委屈,怎能一声不吭,默默忍受!”

“勾践可卧薪尝胆,韩信可忍胯下之辱,丞相又怎可因一时失算而耿耿于怀?”贾诩闻曹操之言,出言劝道:“无论韩信,勾践皆成就大事,丞相如今所为,在贾某看来,已有成就大业的征兆!”

曹操闻言,寒声笑道:“文和所言极是,曹某此番,便生受了这一时之辱!”(未完待续。)

第一章 NO。525 刘晔出使,山民抉择

情势危急,刘晔得曹操授意后不作停歇,快马加鞭,一路往荆襄而行,三日后便至襄阳,于朝堂之上,与庞山民相见。

庞山民对于刘晔的道来颇为意外,在庞山民看来,曹操都欲大举出兵了,事到如今,还遣使臣来荆襄作甚?看着堂下一脸疲态的刘晔,庞山民不禁开口问道:“庞某与丞相大军交锋在即,子扬先生却现身于此,莫非欲投我荆襄不成?”

“唐侯说笑了。”刘晔闻庞山民调侃之言并不动怒,神情淡然道:“唐侯虽夺我主宛城,洛阳,可我家丞相并不计较这一城一池的得失,晔此来乃是转告唐侯我家主公意向,如今唐侯大军围困许都,丞相心系奉孝先生安危,欲将此城让予唐侯,如此一来,唐侯可不费一兵一卒,占此雄城,不知唐侯以为如何?”

庞山民只略一思索,便不屑笑道:“许都受困多日,破城只在旦夕之间,有卧龙,伯言二人用兵,战损想必不大,丞相这番好意,庞某心领了,只是庞某与奉孝交情不浅,也想让其来我荆襄做客。”

庞山民这番决断仍在刘晔意料之中,见庞山民不肯罢战,刘晔笑道:“若只让一城,不显丞相诚意,丞相还欲将合肥,寿春二城,让予唐侯,离邺城时丞相特意交待在下,那孙权乃反复小人,不足尽信,唐侯若肯放许都兵马,安然归还,丞相即可便命文远将军,返回邺城!”

“哦?”庞山民闻言不禁一愣,只思索片刻,便目视刘晔,大笑不止道:“丞相倒是好算计,欲坏庞某与仲谋交情,竟然如此舍得本钱,以我荆襄军马,挡江东进取中原之路,莫非先生以为,庞某可欺乎?”

“可丞相这般提议,对唐侯而言,亦好处不少,莫非唐侯愿眼睁睁的看着江东进取中原,不断壮大?”刘晔闻庞山民之言,淡然一笑道:“天下土地,能者居之,唐侯既有问鼎天下之心,当无所畏惧才是。”

刘晔这番言辞,倒是令庞山民颇为心动,思索半晌,庞山民轻叹一声道:“这般利益,着实令庞某动心,此事关重大,庞某当细细思量一番才是,还请先生于驿馆休息,等待庞某与群臣商议出一个结论。”

刘晔闻言,点了点头,对庞山民道:“唐侯等得起,许都的百姓可等不起了,事到如今,唐侯当早作决断。”

说罢,刘晔不再多言,径自离去,庞山民见刘晔走远,心思不定,忙命人将二蒯请来,商议要不要答应此番刘晔带来的提议。

不多时候,二蒯皆至,待庞山民将曹操心意说过之后,二蒯同样颇为踌躇。

蒯良思索良久,对庞山民道:“这般大事,主公大可独断而行,在蒯某看来,主公无论如何选择,皆有利弊!”

庞山民闻言点了点头,心道蒯良所言不差,只是这厚利当前,庞山民难以取舍,实际上庞山民心底还是打算接受曹操的这番提议的,其中最大的原因只是因为庞山民还未曾想清楚,一旦许都城破,如何面对郭嘉。

杀之不忍,弃之则更为不忍,总不能辛辛苦苦的大战一场,将郭嘉再放归曹营……

只是一旦郭嘉到了荆襄,庞山民用脚趾头也能想到,郭嘉必不肯归降,届时郭嘉若以性命相胁,非要离去,那庞山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所以曹操这番提议,在庞山民看来还真有点及时雨的意思,除了能帮他解决如何面对郭嘉的为难,还可不费吹灰之力,得合肥,寿春,对荆襄而言,极是划算。

虽若强占二地,几乎百分百的与江东交恶,可是对此庞山民并不在意,两家诸侯归根结底还是面和心不合,就算撕破脸,庞山民心中并无负担。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之前但凡荆襄与江东交战,江东屡败,荆襄屡胜,这莫名的心理优势令荆襄上下对江东诸人皆面上尊重,心中不屑。

思索许久,庞山民长叹一声,苦笑着对二蒯道:“二位先生,庞某迟迟难有决断,算不算是庸人自扰?曹操的这般建议,乃堂堂阳谋,庞某无法规避。”

闻庞山民此言,蒯良心中便知庞山民还是打算应下曹操的建议了,当下便爽朗一笑道:“主公得曹操这般大礼,依蒯某看也是理所应当,只是苦了兴霸,原本主公即将征战中原,如今却要两家罢兵,兴霸进取中原,扬威陆战的愿望,怕是难以达成,且一旦与江东交恶,日后荆襄还要仰仗水师与其抗衡,也不知晓兴霸对于水战,会不会心中厌倦。”

庞山民闻蒯越之言,不禁失笑,思索片刻,庞山民便对蒯越道:“兴霸那边,庞某去劝!”

蒯良琢磨片刻,便点了点头道:“如此也好,只是既然主公已有决断,便当早遣军马往寿春,合肥一行,与那曹军交接城池,江东对此二城,图谋已久,若主公应对迟缓,恐江东火中取栗。”

庞山民闻言,深以为然,当今天下的三家诸侯之主,庞山民心中早已对其有了定位,曹操死要面子,孙权死不要脸,若真让江东觅得机会,这寿春,合肥怕是还真要被其抢先占下,一旦江东军马入城,庞山民处境便会极为尴尬,届时打或不打,对荆襄而言,皆非益事。

沉吟许久,庞山民点了点头道:“我荆襄大军,正在集结,本当应对中原兵马,如今却要面对江东,如此看来,这兵马还真不能早早散去……”

想到此处,庞山民便命人备好笔墨,作书一封,命信使速速送往许都诸葛亮处,心中暗道:若郭嘉退走,许都可交由伯言暂为掌管,至于新得郡县,还是交给孔明把守最为放心。

见信使离去,庞山民对二蒯笑道:“既然如此,庞某明日便宴请刘晔,告知其庞某决断,也好让许都受难的奉孝早些离去,庞某宴客之时,还请二位先生,一道作陪。”(未完待续。)

第一章 NO。526 孔明劝陆逊,许都放郭嘉

翌日,庞山民召荆襄群臣,设宴款待刘晔,并告知刘晔荆襄愿意遵从丞相的建议,以得许都,寿春,合肥三地为条件,换取两军罢战,席间二蒯与刘晔相商,表示既然荆襄“成人之美”,那丞相也应当将此事昭告天下才是。

离许都时,刘晔便想到过荆襄会提如此要求,当下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割让三城换取和平一事,根本就无法隐瞒天下人,与其掩耳盗铃,还不如坦坦荡荡的面对。

一场欢宴之后,刘晔便带着唐侯的亲笔书信,同荆襄信使一道,奔赴许都,与诸葛亮,陆逊二人,相见于荆襄中军大帐之中。

二人见刘晔道来,颇为意外,在看过唐侯手书之后,才恍然大悟。

与陆逊对视一眼,诸葛亮见陆逊面上笑容颇为不甘,不禁笑道:“伯言,此番我荆襄不费一兵一卒,可得许都,且又赚两座新城,伯言不当这般颓丧才是。”

“在陆某看来,这合肥,寿春主公想要,日后自取便是,若放跑了郭嘉,则后患无穷。”陆逊说罢,轻叹一声,诸葛亮见状笑道:“莫非伯言要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不遵主公号令?”

刘晔闻孔明此言,不禁大惊,忙出言对陆逊道:“伯言军师,此番两军罢战之事,乃唐侯与丞相共议之事,军师可勿要因一念之差,坏了前程!”

陆逊白了刘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