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君临战国 >

第333章

君临战国-第333章

小说: 君临战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色越来越深,辰凌抱着佳人芳香满怀,身心越来越迷醉,他伸出手温柔地解开了墨妃暄的外袍,开始一件件剥下。

墨妃暄无奈一笑,这燕王刚正经了一会,又开始使坏了。

不一会,两人的衣衫褪去,只剩下贴身小衣,辰凌哈哈一笑,把上身最后一件也脱下了,露出精壮的胸肌,充满了浓烈的阳刚之气,墨仙子瞅了两眼,顿时脸颊更红了,急忙移开目光,吐出急促的呼吸。

辰凌心中暗笑,小仙子害羞起来,还真挺诱人的。

他大手不闲着,继续摸上墨妃暄侧身的粉背,然后去解她亵衣系在背后的蝴蝶结,墨妃暄察觉到,立即转身,眼波盯向辰凌,嗔道:“不说说好的,我这件不脱的。”

“呵呵,一时激动,倒是忘记了,不解开也行,可是,它……”辰凌有些不好意思地指着墨妃暄的胸脯位置,意思不言而喻了。

“哼,就知道你不老实,不理你了!”墨妃暄板起脸,转身侧趴在,只把背面留给了辰凌,同时扯起床榻上的锦稠舒适的棉被,裹住了自己的身躯,似乎要睡觉了。

辰凌愣了一下,看着负气要睡的墨妃暄,想笑又不敢笑,这时候的佳人,哪里还有墨家圣女的高洁,八阶武者的风范,简直就是一个初婚后的小妻子,恼羞之后的表情嘛!

他身手去拉被子,但是墨妃暄担心他继续作弄他,使劲裹着身子,辰凌见状无奈道:“妃暄,我没穿衣服,外面冷。”

墨妃暄闻言噗嗤一笑,转过神来,露出比百花还要鲜美的笑容道:“谁让你脱的这么光,还使坏,冻冻你,清醒过来才好!”

辰凌趴了上去,隔着被子压住了墨妃暄,露出笑容,脸色却又无比郑重道:“我未来的皇后啊,你可知,我是如何的喜欢你吗?恨不得今晚就和妃暄云游巫山,行那夫妻大礼,可是,我知道,妃暄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愿意等你!”

墨妃暄感受着他的深情,再想到他的身份,燕国君王,文武双全,胸才大略,布下棋局,要统一天下,这等奇伟男子,对她竟如此敬重、疼爱、尊崇,可以称得上很溺爱了。

自己虽然有些薄名,但能让燕王如此对她,也觉得心中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不知不觉,她的芳心悸动,眼眸迷醉,深深感受着,燕王对她毫不保留的爱意,强烈如火山,深情如渊海,能与此人结合为夫妻,既能实现一生理想,又能陪伴他一辈子,相夫教子,这辈子也不枉了,即便是无缘剑圣境界,自己也众生无憾了。

想到这些,墨妃暄忽地变得无比温柔,敞开被子一角,情深款款道:“进来吧,只要不做最后一步,一切……依你……”

那最后的声音,细如蚊子,但却在辰凌脑海,震慑无比,她竟同意了,正在逐渐敞开心扉,接受着我走入佳人内心深处,看来,皇后之位,很快就要诞生了。

辰凌涌起一抹兴奋和欢喜,一头扎入香软的被窝内,趴在了墨仙子的娇体上,轻轻除下她贴身的亵衣,然后双手捧起了一团酥峰,娇胸闪烁着晶莹光泽,像是一朵雪莲花,圣洁高雅,芳香袭人。

“好一朵美丽的雪莲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辰凌哼着小曲,张嘴含了上去,紧紧吸吮住了雪白的花苞。

“哦……”墨妃暄娇躯一颤,深深地呼吸一下,喉咙间忍不住嘤出了娇细的声音,旋即闭上了双眸,享受其中,整个人有些陶醉了。

第0646章 成立军区

翌日,乐毅与剧辛联袂入宫,拜见燕王,把这几日新制定的一些条款和法令,来向燕王汇报,他们此时都谨慎许多,不再怀疑燕王的能力和魄力了。

燕王看过了乐毅带领政事堂拟定的一些条规,在土地、工商、户籍、水利方面又有了新举措,比较满意,围绕着他前日的提议,与当前大环境结合,展开了新法。

“不错,这些法令,比寡人想的,要细致具体很多了。”辰凌赞叹一声。

乐毅拱手道:“这都是根据大王的想法,回去后,微臣与政事堂的官员们仔细相商,分工起草拟定,符合目前燕国的形势,只要按照这种新法继续推进,一定会逐渐完善燕国的政局和稳定。”

辰凌对于乐毅的才能,丝毫不怀疑,单看这些条规,稳中求进,并没有脱离实际,辰凌他提出很多想法,有些已经超出时代的见解,被乐毅消化吸收,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燕国背景和实际情况来施政,不冒进、不浮夸、不落伍、不固步,为此很满意。

“乐卿啊,这些新官政绩考核做的如何了,复国一年内,许多官员开始日益腐化,寡人要切除毒瘤,以防毒害朝廷,祸害百姓,一些贪官污吏拔除下去,自然有一些空位,这一个月内,你们政事堂,做好人员的政绩考核,等朝廷对一些贪官作出惩罚之后,需要提拔一些年轻有为,刚直清正的官员!”

乐毅闻言一动,心中猜到似乎燕王要有大动作了,不过他也多少清楚,目前燕国朝廷内一种腐化的势头正在滋生,特别是这半年年,朝会越来越少,一些朝廷大员以为燕王沉溺后宫,无心政事,因此心思都活跃起来,开始扶植势力,有拉帮结伙的趋势,如果不扼杀摇篮中,过不了几年,燕国的朝廷会陷入黑暗,变法也就难有增进了。

“大王,微臣以为,目前朝廷新建,人员难免变动频繁,而且各种人才,暂时安置在地方,一年一考核,逐级提拔,破格录取,这对国家朝廷执行力快速增强,有很大的帮助,等稳定下来,部门人员健全之后,就采取三年一升免的机制,政绩佳者提升,碌碌无为者降职,这样便能把有才能者与无为者区分开。”

辰凌微微一笑道:“甚好,乐卿啊,你现在负责变法,寡人在幕后大力支持,放手去做吧,不要缚手缚脚,更不要怀疑寡人对变法图强的决心,即便有时候寡人深入浅出,呵呵,并非玩物丧志,而是另有部署。”

“微臣明白了。”乐毅恭敬答道。

“明日朝会,你把当前燕国变法情况,向众臣阐述一下吧,取得的成绩,燕国的境况,给群臣敲敲警钟,振奋大家斗志。”

乐毅脸色闪过一丝神采,拱手道:“臣遵命。”

辰凌目光投向剧辛,说道:“剧卿,目前军方选拔、地方驻军方面,都拟定好了吧?”

剧辛一拱手道:“微臣率枢密院,根据大王的圣谕,反复研究,拟定了最新方案,准备把目前的各路大军,统一进行帅选规划,分为六大军区,分别是燕山军区、辽东军区、辽西军区、燕京军区、易水军区、渤海军区。”

“其中燕山军区以骑兵为主,驻扎在燕山内外,负责对抗草原游牧部落,抵御胡人与匈奴,辽东军区、辽西军区镇守燕国东北后方,燕京军区是打算在燕京城竣工之后,京师北移,重点护卫京都安全,易水军区是边防军,驻守在易水长城,抵御赵、齐两国的入侵,守护燕国南大门,渤海军区在辽东半岛金州一带,是一支秘密打造的海军部队,以船舰水师为主力。”

“军功仍设二十爵位,军队编制以军、师、旅、营为基本单位,每军五万人,每师两万五千人,每旅五千人,每营一千人,这六大军区,瓜分目前三十万燕军,但随着不断招募,五到十年之后,就能扩编成每军区两个军的兵力,甚至更多,为南下征战中原,储备军事力量。”

辰凌听着点头不断,看来自己的一些近代思想,终于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剧辛和乐毅他们,已经在不断靠近,体制一点点完善中。

剧辛把一卷长长的奏折本递上去,说道:“枢密院打算朝会之后开始实施,请大王过目、审核准许。”

辰凌接过奏折本,认真翻阅过目,沉思皱眉,半晌之后,开口道:“不错,甚得寡人满意,另外加几句,燕国推行了燕氏数字符号,以后各军、师、旅、营都要有编号,比如第几军、第几师等,方便统计,各军都要成立精锐的斥候营、特种兵营,执行特殊任务,海军要一部分练海战,一部分训练陆地战,发展海军陆战队,能海陆作战,登滩就能夺城,日后,这支海军能够通过近海,从齐国东海岸抢滩登陆,包括楚国的海岸等,海军都能发挥重大作用。”

剧辛和乐毅在兵法军事方面,也都精通,算是行家,一听燕王的言论,顿时都觉得大有道理,有了自己的理解。

谈完公事,辰凌若有所思地看着两人,微微一笑道:“两位都是我燕国的重臣,寡人希望你们能与寡人,荣辱与共,携手开创燕国盛世,千古大业,几十年期间,能够互不猜疑,肝胆相照!”

两位重臣大夫听到此言,急忙起身表态,长袖一拱,半弯了身子作揖道:“臣等鞠躬尽瘁,愿为燕王效犬马之劳,共创大燕盛世。”

“彩!哈哈,我们君臣几人,定能完成一些历代贤王都无法完成的大业,去吧,寡人看好两位卿家。”

乐毅与剧辛感受到燕王那股信任和器重,激昂斗志,心中澎湃,原本在赵国郁郁不得志,来到燕国,成为国之重臣,声威与权势几乎在燕国日发厚重,这种知遇之恩,宠幸之情,难以用语言表达。

两人深深一躬,对着燕王的气魄和胸襟感到折服,这才挽袖离开皇宫。

乐毅与剧辛走出了宫门,穿过拱桥,来到王宫前的广场上,风雪依旧,一片萧瑟,但是两人心情却是爽朗激昂,浑身热血流动。

“乐兄弟,想不到你我二人,能在燕国逢到明主。”

“是啊,剧兄,燕王的气魄和目标,远非称王称霸,而是有取代周天子,统一六国的霸气,如果真的实现,只怕功绩丝毫不弱于上古的三皇五帝那些圣贤帝王了吧?”乐毅感叹道。

剧辛忍不住兴奋道:“夏王启、商王成汤、周王姬昌,开创了夏商周三个时代,如今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是该革鼎中原,重新立朝的机会了。”

乐毅道:“如果真是这样,你我二人,协助明君,完成伟业,只怕能在青史中百世流芳,像那周公、姜尚、管仲一般的人物了,名垂历史,成为先贤。”

剧辛点头道:“兄弟,回去吧,认真规划一番,燕王似乎要动真格的了,只是不知道,明日朝会,究竟会有哪些官员要倒霉了,不过,那些自甘堕落的贪官污吏,也是自作自受,即使这次受罚的有我剧辛的外戚和朋友,也不能徇私。”

“国法面前,人人平等,胆敢践踏国法者,即便是咱们的亲人,也要铁面无私,大义灭亲了,否则,民众不服,肆意乱行,国家何以昌盛,实现大业?”乐毅长啸一声,与剧辛畅快大笑,坐上了马车,各自回府内了。

第0647章 大朝会

腊月初八,自先秦时期开始,就是一种传统节日,中原人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燕国北方,也多少受中原文化影响,一大早,天蒙蒙亮,许多国人家里烧水做饭,忙碌着杀猪宰羊,忙活着对天地神灵、祖宗祠堂的祭祀。

这一日,也是燕王入冬之后,第一次召开朝会的日子。

朝会,在燕国历来并不如何庄重,因为六百年来,燕国没发生什么大事和变革,群臣故步自封,敷衍了事,朝会也议不出道理来,这次新燕王登基之后,曾规定三日一次朝会,但是最近半年内,燕王每次朝会,很少表态,反而太后垂帘听政比较多。

尤其是最近一两个月,朝会次数减少,太后以北方人爱猫冬、冰天雪地、国无紧事为由,减少了朝会次数,使群臣都放松了严谨之心,纪律性有些松散、懒惰性滋生。

可是今日,是由燕王亲自下发的诏令,定于腊八召开一次大型朝会,不仅朝廷在野大员,连地方大吏、大将军也都风雪赶回京城。

北方清晨,阳光和煦,但是凌冽的北风,仍是刮骨地寒冷。

王宫前广场上,聚集了不少官员,身穿朝服,三五成群,正在寒暄问暖,客套闲聊着,有的是这两日才赶回京城的。

“张卿大夫,早啊。”

“李大人,你也早啊。”

“哦,诸位老哥,早来了。”

“燕王有些日子没召开朝会了,这次不知为何,召开这么大一次朝会,边疆大吏,还有地方郡守、县令都到了。”

“真是一次大型朝会啊,不知今日主持朝会的是易太后还是燕王!”

“大王有些日子没有过问朝政了,只怕是由太后做主吧?”

官员大多八面玲珑,破懂察言观色,刚见面几句客套话,谈笑风生,通过观察对方的神色和语气,大致能推测出来一些朝廷王室的端倪,从而做到心中有数,衡量利弊,以免觐见中出现冒失。

就在这时,宫门开启,内侍太监高呼一声,宣文武百官,觐见面圣。

广场上的文武官员们鱼贯而入,穿过汉白玉石铺砌成的甬道,进入宽敞的正乾大殿。

文武百官,在大殿内陆续站位,由于今日朝会比较隆重,人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