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抗战918 >

第171章

铁血抗战918-第171章

小说: 铁血抗战91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梯次阻击,慢慢后撤,不要让敌人铺散开,不要陷入包围!”
    待机要员离去,邢远小声的嘀咕了句:“老孟,你他吗的可机灵点,一旦被围,再突出来代价就大了!”
    孟昭成接到电文立刻明白消息走漏了,要不老旅长不会让五百米一道防线,而且下令不要硬撼,给敌人松口气的机会,避免单一防线被掐断。
    “吗的!大鼻子,挡住你们一天的时间我老孟还是能做到!”
    烧掉电文,孟昭成下令道:“防线阶段性布设,三百米距离,每道防线一个排,五挺轻机枪!撤离时点燃枕木”
    随着命令,原本大部队防御的阵地立时空了,人员不断的顺着铁路用枕木构筑防线,并在路边堆积的枕木堆的背面泼上了早已准备好的柴油,随时准备点火焚烧。
    江面,此时人潮涌动,已经被踩平的雪地上,战士们马拉人扛,快速的将物资运过江面,送到指定的位置,顾不上喘息,再奔回来,接着扛。
    那些废弃的卡车坦克也在大锤等各种原始工具的砰砰当当的声音中解体,那些山洞里拉物资,不需要再回去的卡车顺着江岸的斜坡,拉着笨重的大炮,歪歪斜斜的上到了冰面上。他们不需要回来了,连带大炮,拉到对面江岸,再用马、牛拖上去,也就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紧张的忙碌中,电文突然密集起来。
    当邢远接到报告的时候,却无法知道电文的内容。但他知道,大战,即将到来,他能否将所有的东西抢回去,就看今天的了。不过,他同时也并不担心,这周围大军也就达列涅夫琴斯克有一个旅的兵力,其他地方最近的就是海参崴,而海参崴增援,一天内是无法抵达,并突破到达列涅夫琴斯克的。也就是说,在这一天的时间里,自己还是危险不大的。
    在邢远的运输大军进入疯狂搬运的时段,山洞仓库那里,山梁上,几个雪白的人影静静的盯着下面正出入山洞的卡车。
    话务员正在隐蔽处不时搓着冻僵的手指,断断续续的发着电文。
    达列涅夫琴斯克附近,六七个人影同样跟徐迪融为了一体,屏住呼吸,盯着望远镜里远处忙碌的人潮。
    他们,就是电文的制造者,也是接到出事后被派来的侦察兵。雪地隐匿行踪并非只有中国人会,常年跟积雪打交道的苏俄人一样擅长。
    随着电文密集的飞向天空,西伯利亚驻军接到了达列涅夫琴斯克被攻占,依兹别克被洗劫的消息。海参崴的驻军同样接到了电文,大惊之下,立刻派出了部队。
    克林姆林宫里,那个大胡子也接到了电文,他暴怒的摔碎了手里的酒杯,大声下令道:“不惜一切代价夺回依兹别克!”
    他的命令就是圣旨,随着命令下达,西伯利亚,贝加尔湖沿线的驻军纷纷登上了火车。一队队的战马也趟起漫天的雪雾奔跑在雪地上,赶奔依兹别克。
    海参崴,成群的战马奔跑着,用最快的速度跟着隆隆的火车,向达列涅夫琴斯克增援。
    寂静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在命令中立时喧闹起来,一列列的火车首尾相连,隆隆的喷着白雾,穿行在山林沟壑之间。
    此时,不说整个苏俄动起来了吧,起码要有三四个师的兵力,几万的大部队赶奔依兹别克。
    邢远这边并不知道大军即将压境,突然依旧指挥着抢运物资。到手的财富他是绝不会放手的,即便为此付出些代价。
    韩杰这里还算顺利,在十点左右的时候,最后一门150大炮被专用的重卡拉出了山洞,随之,一箱箱的**被抬进了两个山洞,在营房被点燃的一刻,导火索呲呲的冒起了烟。
    “物资搬完了!”
    看着后面浓烟升起,负责这边防御的一名团长下令道:“防线依次后撤,退回小车站重新布防!”
    随着他的命令,小站外五公里的防线有条不紊的向后撤去。

第222章血与火的交融
    Ps:鞠躬感谢acmjwu同学投出宝贵的月票!拜谢拜谢!!
    随着命令,布防的战士依次后撤,并随之点燃了枕木。
    熊熊的大火在寒冷的空气中升腾而起,一垛垛的松木枕木本就干燥易燃,在无风的情况下,都烧的火焰冲天。
    这边点燃了枕木,并将防线后撤,海参崴方向则依旧没动。二十公里的漫长铁路路基上,一道道的防线依旧挺立。
    孟昭成接到命令,为了便于防线的撤离,将邢远五百米的距离改为了三百米,这样,在撤离的时候就不至于被敌人撵上,能够减少撤离时的损伤。
    在电话里得知仓库物资搬运完毕,孟昭成放心之余,在距离达列涅夫琴斯克十公里的临时指挥部里下令道:“将后面的四挺马克沁架好,每千米一挺。”
    他非常清楚,他这边才是防御的重点,战斗,最多再有几个小时就会爆发,即便海参崴那里的驻军赶不到,镜泊湖附近的俄军也会赶来。那里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联通大连沿线中东铁路入口的位置,想来也会屯有重兵,毕竟国内铁路虽然归日本人了,但接壤处并未拆除。
    他判断的没错,绥芬河,也就是素有旗镇之称的中东铁路入口处,驻扎着苏俄一个旅外带两个团的兵力,跟达列涅夫琴斯克的兵力相当,为的就是防止日本通过铁路进犯苏俄境内,也为跟日本争夺黑龙江做着准备。在接到电文后,“霍斯科涅夫斯基”中校旅长没有犹豫,派出了骑兵团,火速赶往达列涅夫琴斯克增援。不为别的,就是要堵住那批物资。
    在仓库的物资搬运完毕,贝加尔湖方向的防御向后收缩,这边做好了迎战准备的时候,“斯帕斯克达利尼”奔来的骑兵团已经距离“达列涅夫琴斯克”仅有五十余公里。最多一个半小时就可抵达。
    此时。已经距离仓库有几公里的韩杰却狐疑的回过头来:“怎么没有爆炸?”
    他旁边的一位营长也奇怪的说道:“导火索的长度仅够燃烧十五分钟的,这都二十分钟开外了,难道雷管……”
    “不可能。”
    韩杰摇头否定了这个说法。
    “旅长,那要不我派人回去看看?”
    韩杰笑了:“不用了,看来我们的朋友已经到了,那里就先留着吧。没准下次里面又装满物资了呢。”说完,想了想补充道,“你派人通知一旅的兄弟,车站烧毁炸掉,防线再后撤五公里,避免渗透过来的敌人太多。再把退路堵住了。”
    “是!”
    那名营长领命安排不提。
    邢远很快知道了苏俄士兵已经渗透到了车站附近,没准达列涅夫琴斯克也已经在对方的视线之内了。
    “通知各部加快运送,用最快的速度先堆积到江岸这边,分两段倒运!”
    “是!”
    传令兵抄起电话就下达了邢远的命令。
    江面上,此时是人影穿梭,除了大炮需要马牛以外,不论是油桶还是枪支的箱子。都由人拉着现做的小爬犁一趟趟的倒到江岸边,再由那边的马爬犁拉上江岸,送到指定的位置。
    大家已经从紧张的运送里嗅到了不安的味道,敌人就要来了。
    果然,一个多小时后,孟昭成的防线前端突然传来了密集的枪声。
    “什么情况!?”
    孟昭成抓起电话后问道。
    “旅长,一支骑兵顺着铁路和公路奔袭过来了,公路上雪厚,距离还远,铁路上已经跟第一道防线交火了。”
    “骑兵!”孟昭成一惊。他不加思索的下令道,“命令第一道防线后撤,点燃枕木!”
    “是!”
    电话那头领命后随之绿色信号弹升空。
    “排长,绿色信号弹!”
    前沿的阵地上,一名观察手看到了升起的信号弹。急忙大喊道。
    那名排长抱着德普机枪,一边射击一边喊道:“机枪全部留下,其余的点着枕木后撤!”
    “是!”
    二十几个步枪士兵快速的抄起身边插着的火把,在咻咻的子弹声中,将那一垛垛的枕木点燃。
    浓烟瞬间遮住了铁路路基,前面的排长见浓烟冒起,遂下令机枪手后撤。
    苏俄的骑兵在遭到密集子弹的打击下,倒下了几十匹马后,纷纷跳下马,用步枪开始还击,在对射中看到浓烟升起,对面子弹飞来的声音突然没了,略微的错愕间,立刻拽起沟边雪坑里卧着的战马,翻身上马,向浓烟里冲来。
    可他们刚刚自浓烟里钻出,一阵密集的子弹撕碎了他们的身体,撕碎了战马的躯干。
    后面的马队被前面躺倒的战马尸体绊住,战马哀鸣中,跌做了一团,让疾奔的马队立时拥堵在了一起。
    火,在一刻烈烈燃烧起来,火势越来越大,烈焰舔舐下,战马纷纷跳入路基下的深沟里,挣扎在两米多深的积雪里,难以爬出来。
    “点燃枕木!后撤!”
    随着后面再度升起的信号弹,第二道防线的战士毫不犹豫的停止了射击,点燃枕木接着后撤。
    在最有利的情况下没有构筑弹幕绞杀敌人,这也是无奈。当孟昭成听到来的是马队的时候,他才下达了这个命令。
    马匹的速度哪里是人能够跑过的?一旦后撤,马匹的百米冲刺会瞬间撵上撤退的战士。要是坚守,那再撤下来就没希望了。
    浓烟,一段段的冒起,烈焰随之堵住了马匹前进的道路,让后路基上的冲锋队伍难以靠近烈焰,徒劳的原地打转,却无法冲锋。
    一名连长努力的控制着焦躁不安的马匹,请示道:“少校同志,我们无法通过。请求另寻他路。”
    “不行!我们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赶到达列涅夫琴斯克,咬住敌人,给大部队赶到争取时间!要是离开路基,积雪太厚,我们无法快速前进!”那名团长吼着。随之下令道:“手榴弹炸开火堆!”
    “是!”
    焦躁的马群中响起整齐的吼声,随之,马群慢慢后退,轰轰的爆炸随之响起。
    随着爆炸声的响起,荒原上立时火星飞溅,一团团的火焰卷起暴雨般的火星飞向了四外。
    手榴弹的作用极其巨大。让燃烧,还没有烧透的枕木堆被炸塌,大部分表面的火焰被气浪吹灭。
    已经撤出千米的一名战士回头看到了火星四溅,大喊道:“连长!大鼻子把火堆炸开了!”
    “吗的!挺有招!”
    那名连长停住脚步喊道:“继续后撤,点燃枕木!”
    喊完,奔到前面严阵以待的下一道防线。抓起电话喊道:“旅长,大鼻子用手榴弹炸开了枕木,三团三连请求留下阻击,等枕木烧透!”
    孟昭成听到喊声沉吟了下下令道:“步枪全部撤离,机枪百米一道拦截,每道五挺机枪!一盘子弹打尽就撤退!”
    “是!”
    那名连长大声吼着,放下电话掏出了信号枪。随之,一枚绿色的信号弹后面紧接着升起一枚红色的信号弹。
    “撤撤!!”
    看到信号,所有的步兵在排长连长的喊声中向后撤去,沿途的枕木也没有人点燃。
    机枪手则留了下来,在前面浓烟翻滚中,架着德普轻机枪,严阵以待。
    苏军这边看到信号弹再次升起,虽不明白意图,但绝不会放弃加速赶路的想法。在手榴弹奏效的情况下,随着轰鸣。马队慢慢的向前移动起来,且因火势大的木堆越来越少,速度也随之越来越快。
    “打!”
    看到浓烟里钻出的马头,第一道防线的五挺德普骤然轰鸣起来。
    哒哒的密集子子弹编织成了弹幕,瞬间就撕碎了第一匹战马。7。62口径的子弹破坏力极强。在血雾飘飞中,继续穿射。
    火焰不再困扰马匹,前面虽然有阵地挡路,但马匹的速度足够快,只要冲到近前,马刀马蹄之下,这简易的阵地是无法挡住他们前进脚步的。
    “冲锋!!”
    “杀!!”
    所有的战士在浓烟中催动战马,顶着密集的子弹,马蹄踩着同伴的尸体,奋力向前猛冲。
    可惜,这里是一条独道,战马难以像平原一样奔跑起来,十几米宽的路基也难以上战马突破五挺轻机枪的扫射。这可是德普,拥有着口径和弹容量的优势,让47发子弹的弹盘能够保持密集而持久的射击。
    哒哒的清脆枪声中,前面的肉墙快速的被分解,在翻滚中,只几米的距离就被打成肉糜。但后面的马匹并不停止,他们就是要用肉墙堵住子弹,让他们靠近敌人,只要胶着,对方再想撤出战斗就没门了!
    “后撤!换弹盘!”
    看到苏军悍不畏死的冲锋,那名留下的连长发现了不妙,在子弹没有打尽之前,大声下令撤退,边打,边向后面百米的下一道阵地撤去。
    五个人抱着机枪跑上十几米就回头扫射一阵,随之靠近火把的人将枕木点燃。
    他们的策略多少有点作用,让战马的突进速虽然快了点,但依旧无法奔跑起来。
    后面那道防线在前面奔跑的五人倒下俩的一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