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抗战918 >

第116章

铁血抗战918-第116章

小说: 铁血抗战91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说完就要关门,他突然看到马蹄灯下一个个腮帮子鼓鼓的漆黑面孔,遂停住脚步说道:“都慢着点吃,明天还有,管够,可别撑坏了肠子,到时候臭烘烘的没人给你们收尸。”
    “咕咚……”
    那人话音落下,工棚里响起清晰的吞咽声音,显然是开门的那一刻,食物已经咽了大半了。
    随着们关上,工棚里还是一直安静着。劳工们彻底懵了,小鬼子这是要干嘛?
    “老邢,你看他穿的不是小鬼子的军装,花里胡哨的。”
    第一个声音响起,大家七嘴八舌纷纷议论起来。
    “对啊!他还是黑嘴子口音。”
    “他们不是日本鬼子。”
    “俺做饭的时候要啥给啥,都是自己去拿,满伙房堆的都是小鬼子才能吃到的东西。”
    一个矿工晃了晃手,待大家声音小了,这才小声说道:“老邢,你去看看吧,你眼毒,看看咋回事。”
    “行,俺去看看。”那个叫老邢的矿工将手里的油饼放下,说着,起身就开门走了出去。
    他一出去,视线首先落到了远处的那些碉堡上。视线落实的一刻,他心里一畅。碉堡还亮着灯,但那些大杀器却都不见了。他们这里也没有人看着,只有远处不断有人忙碌着。
    怎么回事?
    老邢疑惑着,就准备再走两步看看,看看是不是真的没人看着。
    还没等他抬脚,侧面的伙房们开了,紧接着一个浓重的辽宁口音喊道:“爷们,喝汤就自己进来抬吧,用盛菜的桶,桶不够了!”
    “嗯哪!”
    老邢答应着,凑前了两步,小声问道:“长官,俺问个事,你们是……”
    “别长官长官的,俺只是个做饭的,俺们是反满抗日先遣军,喝完汤把屋子烧暖和的,没事别可哪瞎跑哈。”
    “反满抗日华夏先遣军?”
    老邢重复了下这才一惊,忙问道:“长官,那太君……”
    那个胖胖的东北军老兵大咧咧的说道:“都说了,别长官长官的,多别扭,你说的小鬼子啊,都他吗的给老把头烧炕去了。吃饱了把屋少暖和的,心放肚子里,安稳的睡觉吧。”
    “都……没了……”
    老邢被这突然的惊喜击晕了,喃喃的说道。
    随着老邢回到工棚里,日本鬼子没了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二十几个工棚。吃饱喝足,将地火龙烧的滚烫,连天窗都得开着透气,但大家却无心睡眠,胆大的站在工棚门口,看着远处那些忙里忙外的身影,恍如隔世。
    他们获救了!脱离苦海了!
    这是工棚里每一个人的心声。但大家都没乱,都安静的在他们这一片呆着。
    一夜舒服的睡眠,在战马的嘶鸣声中结束了。劳工们早早的起来,在吃完新烙的油饼,喝着昨晚的饼用海菜烩的汤,议论着各自得到的信息。
    “昨晚半夜俺起夜,你们不知道,那边那个人多啊!老鼻子了!”一个用雪将脸上擦得还算干净的年轻后生夸张的连说带比划。
    “这是咱们的队伍,人还可和气了。”
    “是啊,只说那边人多,别瞎走动添乱,没人管俺们,俺们几个都到了炮楼边上了呢!”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呢?他们居然悄无声息的将防卫森严的军营,牢笼攻破,连枪声都没有听到,近在咫尺,连战斗的声音都没听到,最关键的是没有军阀队伍的那些习气,非常的和善。
    大家小声的议论着,慢慢的,都不说话了。他们才想起,一旦日军再杀回来,他们……
    “老邢,你去问问,看咱们能到他们队伍里领军饷不……”
    几个东北军老兵期待的看着貌似很有威望的老邢。
    “好!我去问!”
    老邢毫不迟疑的站了起来,几步就来到了门外,略一琢磨,直接向工棚大门的炮楼走去。
    “长官,我想问个事,你们是打鬼子的吗?”老邢笔直的站在一个跟着通讯兵的猎户身前,尽显军人气质。
    那名猎户诧异的从上到下扫视了老邢一遍,说道:“是啊,俺们就是打鬼子的,都杀了好几万了!”
    “那你们还招兵吗?招什么年龄段的?”
    “招!”
    那名猎户再次看了眼目不斜视的老邢说道:“只要喘气的俺们都招,不能扛枪打鬼子,总能做饭喂马吧,再不济也可以给营地烧火劈材吧。”
    “啊!?”
    老邢愣了下。他完全没想到对方这么强悍的队伍居然什么兵都招,有点捡破烂的意思。
    “你不用怀疑,只要是中国人,只要打鬼子,不背叛民族的,这支队伍都招。”
    老邢诧异的扭头看去,他见到了一个浑身散发着铁血味道的军人。对!是军人!这种感觉只有当兵久了,经历过生死,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才会感觉出来。
    “队长!”
    那名猎户一个立正,规矩的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稍息!”
    董库摆了下手说道:“三团长,你把你们团的文职人员集中起来,今天要安排这些矿工的事情,去顺子那里领大洋,走的每人三块大洋当路费,留下的做好档案。”
    “是!”
    那名猎户转身离去。
    老邢没有动,他很奇怪,一个团长官不小了,却规矩的称他为队长,难道是联队?
    “老兵,稍息!”
    就在他满脑子想东想西分析的时候,董库说话了。
    老邢目不斜视,叉腿背手。
    董库看着老邢沉声说道:“老兵,我不管你是张帅的部下,还是马帅的部下,只要你还想着抗日,想着打小日本,想着收复失地,想着雪耻,华夏先遣军就欢迎你。”
    “是长官!我想抗日,想雪耻,我们不是孬种!”
    老邢大声吼道。
    “好!”
    董库满意的说道:“看的出,你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这里还有多少兄弟?”
    “报告长官,还有三千四百一十二人!”
    “哦?”
    董库饶有兴趣的看着老邢。能清晰的知道还有多少人数,显然这个老邢是有心人。
    “老兵,加入新兵连是没有实际职务的,但这里的兄弟我都划给你,暂时成立**旅。”董库看着老邢,郑重的说道,“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旅长,你的兄弟没有新兵期,直接投入战斗,直接领饷,你能指挥吗?”
    “能!”
    老邢热血上涌,大声吼道:“长官,刑远在东北军就是旅长,这里的兄弟虽然大部分不是我的部下,可我们相处了一年多了,给我一个月,我能让他们成为精英战士!”
    “刑远?”
    董库看着这个老兵,重复了一句。
    “到!长官!”
    董库摆摆手,下令道:“刑远听令!你现在召集所有东北军兄弟,和摸过枪领过饷的兄弟,配合三团长做好登记信息,领取枪支的工作,从现在起,你暂时成为华夏先遣军第一**旅旅长!”
    “是!长官!给我一个月,我能摘掉暂时的帽子!”
    “好!我相信你能做到!”
    董库满意的点点头。
    刑远走向工棚的时候,不再缩脖抄手,腰背挺直,以极为标准步伐进入了工棚区域。
    很快,工棚的劳工就被清点出了总人数,让董库意外的是,这里居然有八千多的劳工。
    随着宣传,那些从死亡线上挣脱的劳工都愿意加入先遣军,不论岁数大小。至于原因,这大雪封山的季节,他们就算想回家,一二百公里的情况下是非常艰难的,再者,他们都没有良民证,就算回到鸡西,密山,虎林,也还是会被日本人抓住,再抓住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死亡。反正都是死,跟着先遣军,拿上武器,或许还有活路。最起码还能吃到葱油饼不是。
    董库没有太过于操心这些问题,他安排完这些就按着找到的电讯记录开始逐级用电台呼叫支援。
    很快,七台河矿区遭到上万敌人袭击的电文就到了关东军司令部那里。
    联系不上第三师团,联系不上所有的增援部队,‘植田谦吉’正跟热锅上的蚂蚁般在司令部乱转悠,两天不曾睡觉了,接到七台河求援的电文后,紧急下令,让刚刚从齐齐哈尔到达哈尔滨的第十一师团赶奔七台河,在路上汇合第六师团,突过大雪,赶至牡丹江,向七台河增援。令赶到双鸭山的增援部队继续增援宝清。佳木斯、桦南再抽调旅团赶奔七台河。
    同时,他下令新京的伪满四个师团加上第十二师团火速赶往哈尔滨,为能够咬住敌人主力做好决战围歼做准备。奉天刚到的新编第十六师团和第九老牌精锐师团赶赴黑龙江,力争一举将这个苏俄小队肉刺拔掉!
    大军,开始向那个大雪中的弹丸小地集结。大战,也将会在那里发生。

第153章备战据守
    接到命令,已经距离七台河不远的牡丹江增援部队和鸡西那里加入的一个旅团,大约三万人左右,让辎重在雪地里慢慢前进,步兵以联队为编制,一路顺着雪下的公路方向前进,两路在侧面山坡雪薄的位置护翼,加速向七台河扑去,按着要求,力争咬住对方,给大部队集结争取时间。
    哈尔滨的第十一师团在聪明人献计献策下,将工程车的推土铲安装到了铁甲护路车上,经过几个小时的实验,成功的改为一头在前,一头在后斜着安装,并加高加长了土铲,成了推雪铲。
    随之,铁路在新式推雪车的诞生下,火车可以缓慢的跟随了。照这个速度下去,一小时二十公里是有保证,两天到达牡丹江没压力,三天到达鸡西问题不大,顶多四天,就可赶到七台河。
    佳木斯和桦南的最后防守力量都仅留了一个联队和两个联队,其他的全部混编,再次集结了一个甲级师团的兵力顺着桦南方向,直扑七台河。
    新京的部队也因有了新式的推雪车,行进的速度非常快,以一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赶奔黑龙江。
    而此时的七台河矿区营地里,那些矿工都领到了rì军的棉鞋,棉衣棉裤也是rì军的,只是时间来不及,都反穿着,扛着锯子、斧头,牵着战马骡子,进入山林。
    在rì军距离这里还没有二十公里的时候,他们成队的拖着枯树,新鲜的松树,往来与山林和营地之间。
    营地里,同样人cháo涌动,那些枯树快速被切断,随之劈成了烧柴,在营地周围成垛码放。
    距离营地一不足一公里左右的平台边沿,一堆堆的火焰燃烧着,一个个土坑随之出现。
    那些鄂伦chūn族的战士忙碌着,将脸盆粗细的圆木竖在坑里,填上冒着热气的湿土,随之浇上水,灌透。不足半小时,那些桩子就跟水泥浇灌的一般,坚硬而结实了。
    再往前,山坡根部,一溜由圆木用木桩夹成的,高一米五左右,厚度两根三十公分左右的圆木,树根和树梢一颠一倒,横着一层层垒起来作成的掩体墙,绵延出去两公里有余,将坡下树木正在被伐倒的开阔地拦住。
    对面的山头,此时也是做了简易的掩体,整个山梁连带中间进入七台河矿区的山口都被做成了防御阵地。
    营地靠近矿井的那片空地里,刑远在训练着他的新兵。
    所有东北军的炮兵,包括董库之前招的都在这里了。新兵由董库这边派出教官进行填鸭式的训练,炮兵则全部集中在了一起。记住shè击要领,完成根据口令调试shè击诸元的,每人三发炮弹,向后面的山坡上轰击。
    机枪手一人五个弹斗,学完shè击要领的,排着队,趴在雪地上,哒哒的向着山坡炮轰过的位置shè击。他们没有被要求达到什么水准,只是熟悉下很久没有使用的武器,别的,并不做限制。
    战士也是一样,他们都分到了三八大盖,在教官详细讲解了shè击要领,一些他们早年没听说过的知识后,分批赶到步兵shè击场地,每人二十发子弹,练习各种shè击动作。而标靶,也是后面陡峭山坡上炮弹落下的位置。
    那些体弱的矿工被分到后勤组,在那里将所有空着的弹斗,弹链安装子弹。
    刑远看着在逐渐成型的阵地,和那些成垛堆砌的干柴,一垛垛原条松木,他隐隐的猜测到了,自己这个旅长是在大战前才得以有机会上任,而战斗,估计也就是这两天了,要不不可能训练除了口令就是适应武器而没其他的。他手里的这本华夏先遣军行为准则都没有时间灌输,只是分发到了他选出的团长到排级干部手里。
    “好!就让我看看这支刚组建的新兵能有多大的尿水!只要打鬼子,就算让老子当炮灰,老子也认了!!”刑远攥紧了拳头,他做好了一切准备,为的只是不想背负一枪没放,将土地拱手让人的耻辱。
    董库看着营地最边缘的这道防御阵地,他相信,上面加盖了四五层松木的战壕,和厚达一米有余的前墙,要向伤到战士,恐怕不容易。
    他看了了看时间,返回屋里再次发电求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