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篡明 >

第68章

篡明-第68章

小说: 篡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孙英阁的涵养再好,也受不了这般羞辱,但是他还是强压怒火,“有什么话,你尽管说,我不责怪你。”

“孙将军,你大难临头,竟然还不自知?”陆谦加重了语气,“你想过为什么你们大顺军只做了四十一天的龙庭?”

“为何?”孙英阁直起腰板,侧耳倾听。

“百姓。自古有言: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支持你们却是不假,但你们又是如何对待百姓的呢?大明朝对你们也算是仁至义尽,你们为什么降了又叛,叛了又降,这是一个汉子当作的事情么?”陆谦的手也有点颤抖,“何况那李自成,尊崇西夏党项李继迁为祖,本非我汉家苗裔,你们为什么死心塌地的给个胡夷卖命?值得么?”

“这……”孙英阁想了半天,发现所谓的大顺军,李自成,农民起义根本就是在搅混水。没有起到一丁点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除了少数几次取得圆满成功,其他的都具有强烈的反面作用,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继之,最后刘邦得胜,休养生息,终于开大汉四百年江山,奠定中华民族的基础。而随之的黄巾起义,虽然是农民不堪忍受,揭竿而反,却是以宗教名义起事,没有什么进步性。

之后的黄巢起义,更无“进步性”可言,黄巢围攻陈州的时候,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四方百姓为食,以大椎舂之,将活人打成肉酱,作为军粮食用。

明朝的红巾军起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纪陈,救济斯民。终于将残暴的蒙古族政权驱逐出中原,朱元璋居功甚伟,堪称千古一帝。

后来的李自成起义,给内外交困的大明朝点上一把大火,每个看历史的人都会想,接下来,刘邦、赵匡胤,杨坚那样的开国皇帝终于来了,天下得救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李自成进北京之后,开始享受起来,重用奸佞牛金星,枉杀李岩,拷掠明朝大臣,士兵纵城抢掠,那里是什么农民军,简直就是一伙土匪。

至于后来的农民起义,不说也罢,都是打着光鲜的旗子,做着龌龊下流的勾当。天朝现在的景象,不就是XX国的后遗症么?

(说多了,没办法,被历史蒙蔽的太久了,真相,唉!)

“满酋士卒,丝毫不将我辈放在眼里,到处盯梢监视,我们苦不堪言啊!”孙英阁说着从那个络腮胡子手里抢过一个酒坛子,从里面倒出一碗酒,递到陆谦面前,“陆小兄弟,我知道你也是出于一腔义愤,但是天下都成了这个样子,你看看有谁没有剃发易服?咱们小老百姓活在这世上,讲的就是个逆来顺受,今生修福,盼着来生过上好日子吧!”

“这可是西凤酒?”陆谦接过来,尝了尝,不懂装懂的瞎猜。

“是啊!三秦故地,何时才能回去啊!”孙英阁说着,拎起酒坛子,咕嘟嘟一通猛灌,“啪”的将酒坛子砸的粉碎。再看他时,已经虎目含泪,不能自已。

第二卷 长风烈 第十九章 出师(七)

(第二更送到,还有一更。求收求推)陆谦将酒一饮而尽,咂吧咂吧嘴:“这酒够劲!我虽然年龄小,但是很多事情多看得很透。”

“具体说来。”孙英阁看着陆谦,没想到小小年纪竟然说出这样一番大道理。我倒要看看,这小子究竟师从何门,来此何为?

“你可听过李辉的名头?”陆谦又给自己倒了一碗酒,“你们喝酒没下酒菜么,弄点下酒菜来。”

孙英阁无奈,只好从那几个吹牛的汉子那里抢过来一盘炒青豆,放在陆谦面前,“你究竟受何人指使,来此做何?”

“我是江北李辉手下的细作,特此来拯救将军。”陆谦呵呵笑道,“将军,你可曾知道,今晚就是你们大祸临头之时?”

“玩笑话!”孙英阁哈哈大笑,眼神里尽是不屑,“那掘港李辉,虽然称得上是一时英雄,但手下兵卒不过四千,战船二百余艘,辖下民众不过五万,谈什么大祸临头,我们这是前锋队伍,已有一万之众,而博洛将军手下尚有五万步卒,正在向南赶来,看来大祸临头的是你们才对!”孙英阁凑向到陆谦眼前,“你这小娃忒不知深浅,纵是你胡说,要是被人听到,也免不了沾上一桩公案。”

“多谢将军提醒,虽然现在你们拥兵上万,过了今晚,怕有一半都要做异乡之鬼了。”陆谦把青豆嚼得嘎巴作响,“将军,我所言句句有理有据,你没发现今晚的风很怪么?”

“这个……”孙英阁把手伸向干冷的空气中,慢慢感受风向,“今天是东南风,在冬季,很难得。”

“是啊,为什么今天是东南风呢?”陆谦呵呵一笑,“那都是李辉手下的能人异士招来的。你可听过‘凤鸣狼山定天下’这句话?”

“凤鸣狼山?这个我也有耳闻,不过究竟是真是假还无从考证。你亲眼见过么?”

“当然是我本人亲眼所见!”陆谦在这里撒了个谎,当时他可是在杭州收服无头会呢,“那鸾凤翼展过丈,羽成五彩,声达百里,摄人心魄。见则天下大定。”

“真的有那么神?”孙英阁被陆谦忽悠的脑子一阵短路,“之后呢?”

“那只鸾凤在李辉的头顶盘旋三圈,冲着他鸣唳三声,之后向西北方飞去,老人们都说这种神鸟千年才出一只……”陆谦还没说完,就发现孙英阁已经托着腮帮子陷入沉思之中,“如此说来,李辉是真命之主?”

“至少是匡扶社稷的英豪。”陆谦抢着说道。

“既然如此,我就不能投靠他了。”孙英阁想了半天,幽幽说道。

“为何?”

“既然是天命所归,自然绝非池中之物,听闻他现在尊崇崇祯正朔,尚不能见端倪,将来若是羽翼丰满,依旧会推掉大明,自立为帝,改朝换台,重修宗庙。如果我归顺过去,岂不是还要做一次大明的逆臣?”孙英阁将碗里的酒喝干,“一叛再叛,非人所为。”

“将军这样说可就差了,”陆谦终于明白了孙英阁的心结,“凡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将军为何要推辞呢?大明已经腐朽,贪官污吏悍卒酷吏你又不是没见过,为什么不跟随李辉,重造社稷,再开盛世。将来功劳记于凌烟阁,著于史书,千古流芳,岂不更好?”

孙英阁呆住了,端着酒碗的手悬在空中,久久没有动弹。良久,他才略略转了一下眼神,“噌”的一声把腰间宝刀抽出来,猛的架在陆谦的脖子上。

“你这细作,妖言蛊惑人心,真当诛杀!”说着刀锋向前递了一寸,陆谦的脖子上被勒出一条深深地印痕。

“哈哈!你既然不信,就把我送到满酋那里去请赏吧!”陆谦并不惊慌,“下刀子吧,只需要轻轻一下,过了今夜,你就回去阴曹地府找我来了。”

“你,你说的,李辉,真的有那么厉害?”孙英阁叹了口气,“其实我也可以不杀你的,但是你说的的确让人无法相信。”

“既然你不相信,我可以领你去一个地方,在那里,你会知道我所说的不是假的。”陆谦伸手拨开刀锋,“怎么样,有胆量么?”

“我堂堂游击将军,还会怕你一个青年不成?”孙英阁收刀入鞘,“你说吧,去哪里!”

“海边,到了海边,你就会知道你们现在处境。”陆谦拍拍身上的土,“有胆量就随我来,不要带随从哦!”

“好!”孙英阁也有些担心其中有诈,担忧转念一想,自己毕竟是久经战阵宿将,怎么会怕一个十七岁胡子还没长齐的小伙子?传出去可毁了我这一世英名。

“走!”孙英阁大步向前,陆谦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到了海边,陆谦弯着腰,四处寻找,最后找到一个做了标记的沙坑,从里面挖出一副千里镜,递给孙英阁,“孙大人,仔细看,别看走了眼啊!”

孙英阁满腹狐疑的接过千里镜,向远处的海面上观望,视野里全是灰蒙蒙的大海,灰蒙蒙的天,已经有两颗星星在天穹闪烁,近看海面上波涛不兴,唯有碧波随风轻荡。

“什么都没有啊!”孙英阁觉得自己被这个小子给涮了,军情紧急,自己竟然和这小子来海上看风景,自己的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

“将军向东南面看,可看到了桅杆?”陆谦并不解释,只是将孙英阁的千里镜镜头转向东南方。

“嘶!……”孙英阁倒吸一口冷气,茫茫的海面上,矗立着无数的桅杆,一根根连成密密的一大片,好像茂密的竹林,最高的一根桅杆竟然高耸入云,看来那艘船也非同小可。

“这只是我们一半的兵力,将军再向东北方看!”陆谦继续指引孙英阁的千里镜镜头。

东北方,也是大片大片的船只桅杆,数目在三百以上,看得孙英阁直吸冷气,“罢了罢了,如此强悍的水师,如果突然来袭,一定会打我军个措手不及的。”

“将军,这下,你该相信我们了吧!”陆谦呵呵一笑,收起千里镜,“不过这投名状也是要缴的。”

“这,我率领炮队撤出,你们自去厮杀,岂不美哉?”孙英阁的心砰砰乱跳,看来还是要改投主子了,不知道这个新主子为人如何?

“既然将军要归顺我东山军,怎么还这样放不下,一将功成万骨枯,为家国大义,什么事都要做得。”陆谦看着犹豫不决的孙英阁,“孙将军,满酋杀我汉人无数,现在终于有了报仇雪恨的机会,为什么不迎头痛打?你可知百姓对这些披着人皮的狼恨之入骨,如果你抱有妇人之仁,等到这些败兵流窜到附近乡村,不知又要有多少乡亲要遭受屠戮了!”

“唉!也罢!”孙英阁点点头,“陆兄弟,咱们好好谋划一下……”

夜幕终于降下来,点点繁星从厚重的云层里钻出来,悲天悯人的看着下面的芸芸众生,一眨一眨的抹着眼泪。

阿勒泰正独坐帐中,桌上是一壶酒,那种有名的关东烧刀子,他喝了一口,扯过一条猪腿,双手捧着一顿撕咬,弄得衣袖嘴边腮边全是油。

孙英阁一路小跑的闯进来:“将军大人,不好了,不好了!”

“何事慌张?”阿勒泰将啃了一半的猪腿放回盘子里,用袖口擦擦嘴边的油,“快点说来!”

“报将军,刚才末将从荡寇营门前走过的时候,听到有人在密谋造反,说今晚哟杀将军献给东山逆贼,末将趁着他们出外商议,将他们谋反的罪证带来了。”孙英阁说着将一张写满了字的纸条呈上。

“这是什么?”阿勒泰接过纸条,看了半天,将纸条放在桌子上,想了一会,“这纸条上所言可是实情?”

“????”孙英阁懵了,“将军,那上面写的是三字经,背面才是谋反的罪证啊!”

“哦,我不识字。”阿勒泰又拿起字条看了一下,“把它念出来!”

“大概意思就是在今晚子时,配合东山军从东、南两个方向向将军您的营寨发动攻击,之后将您交与东山贼人,他们会付给荡寇营的贼人五十万两白银。”孙英阁也不看纸条上的话,神情严肃的说道。

“竖子!安敢如此!”阿勒泰火了,从墙上抓起刀,“随我出去!”

“将军,末将怀疑其中有诈,莫不是东山的贼人故意栽赃陷害?我想荡寇营的罗斌罗大人为人忠厚,很多屑小之徒都对他的荡寇营垂涎不已……”

“不,那罗斌早有反意,今天出战不利,尚未军法从事,他就几次三番的向我进谏,要我奇兵猛进,掘港乃敌人根本所在,必定防守坚固,若然遣兵突进,定会遭受重大杀伤。”阿勒泰越说越气,“这帮汉人做统领,我当真放心不下……当然,你孙英阁除外,哈哈!”

“大人,末将马上召集人手,前去抓捕罗斌归案!”孙英阁说着就往外跑,跑到一半,又折返回来,“大人,万一他们拘捕,末将当如何处置?荡寇营也是有一千多精锐士卒,我怕他们会借此杀过来……”

第二卷 长风烈 第十九章 出师(八)

“你手里的炮队闲着干什么,如果乖乖伏法,万事皆休,如果胆敢反抗,就地处决!”阿勒泰将那个没吃完的猪腿又捧起来,撕了一口,“再不行的话,就轰他娘的!”

“谨尊大人吩咐!”孙英阁躬身退出,心情一阵轻松,这可是头领授意的对同袍的屠杀,哈哈,够刺激!

孙英阁自然没有去罗斌府上拜访,也没有拿个逮捕令去人家地盘上找没趣,而是直接转回炮队,将士兵们紧急调动起来,之后将大炮对准荡寇营的营盘,填装好火药,就等着一声令下了。

夜深了,很多人都已经进入梦乡,伤员们也都躺在帐篷里不停的呻吟。偶尔有一两只猫头鹰在不远处的田野里抓耗子,随着耗子吱吱的叫声,猫头鹰的翅膀扇动空气,斜着向远方飞去。

“猫头鹰?催命鸟啊!”孙英阁看着满天星斗,摸摸身旁的大炮,咬下下嘴唇。

“当,当当!”死一般沉静的夜空,已到三更天。

就在这静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