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篡明 >

第134章

篡明-第134章

小说: 篡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高元华明白了李辉为什么要劝说郑成功进攻日本、流求等地的真正目的了。

“英雄只需要存在于英烈祠的牌位上。而不需要生活在现实中。”李辉如此说道。

高元华仔细琢磨这句话,他觉得这句话大有深意,急忙写在纸上,留在以后慢慢研究。

这句话的确大有深意,这是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核心:为达目的,可以使用任何手段。换句话说就是只要目的达到了,手段就是正确的。

和郑成功约定好下一步的行动之后,李辉乘船返回掘港,一路上遇到很多股海盗,打着破烂的帅旗,张牙舞爪的拦路抢劫,李辉没有时间和他们废话,直接将巨大的福船开过去,将他们的小船撞成原始状态。

看着在水中挣扎的海盗,李辉下令将他们救上来,询问到底是谁派遣他们前来的。

“小的,小的本是郑家军的兵卒,前几日,刘大人派遣我们扮成海盗,在路上截击你们。”一个全身湿漉漉的士兵看着摆在眼前的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子,把什么都招了。

“这个刘将军又是谁?”李辉回过头去看身边的高元华,高元华摇摇头,示意自己并不知情。

“刘将军官拜参将,是施琅施大将军手下的。”这个小兵盯着银子,流出口水来。

“很好,这些都是你的了!”李辉笑道,“我还有一些银子要赠于你,只要你说出更有利的情报。”

“这个……”当小兵看到又是满满一盘银子摆在自己面前时,他的舌头都有些打结了,“施大将军已经在前面组织了埋伏,准备给将军一个颜色瞧瞧。”

“不愧是卖国贼!”李辉冷笑道,“带路!”

在投降的海盗带领下,李辉很快发现了埋伏在水天一线的郑家军舰队,李辉也不和他们客气,巡风号巨大的主炮瞄准他们一顿猛轰,同时大风弩全面张开,接连不断的射击火箭,很快就将这些毫无防备的帆船的船帆烧着,让他们动弹不得。

“马上投降!东山军不杀汉人!”李辉大声的喊道。

这些郑家军本也无心作战,干脆双手一举,大摇大摆的做了俘虏,李辉看着这些船上装备的大量火炮窝弩火箭,看得出来敌人准备充足,铁了心要和自己干一架。

“哼,和我示威?”李辉鼻子里重重的哼了一声,“调转船头,回厦门!”

此时已经是下午,郑成功还在海边眺望,同时向身边的将领们了解最近的海上贸易情况。

“咱们这个月输出茶叶三百包,都被红毛荷兰人买走了。”一个将领递上账本,交给郑成功,郑成功点头称是,将手中的马鞭掖在腰里,翻开账本细细查阅。

“荷兰人的银钱给的很及时,咱们可以用这些钱向李仲卿买些大风弩,那东西在作战中真不是一般的厉害。”郑成功想起李辉在街头以大风弩杀人的场景,弩箭的威力让他难以忘怀。自己手头要是有上百架,摆在前线,不愁打不垮满清的骑兵。

远处出现了一支船队,桅杆上火红的旗帜分外显眼,这不是东山军的凤凰旗么?怎么又回来了?

郑成功急忙迎上,李辉跳下福船,驾着小船来到海岸,还没等郑成功说话,李辉就从他手里抢过鞭子,大步来到施琅面前。

“打不死的狗杂种!你活腻了,敢和我东山军叫板!”李辉对准施琅的脸上“啪啪”就是两鞭子,抽得施琅连连后退,一屁股坐在地上,伸手护住面庞。

日本素慕中华,常以正统自居。当是时,太祖遣人如日本,令其发兵相助,狂妄倭奴,竟违逆天命,抗拒圣使,太祖遂提精锐之师,克大阪,灭江户,摧京都,日人战战,恐不敢出。

——《通鉴》太祖本纪

第四卷 天下事 第三十四章 连环计谋(一)

(求收求推)“杂种!敢和你爷爷作对!不知死活的东西,狗汉奸!”李辉抡起鞭子,对着施琅就是一顿猛抽,每鞭子下去,施琅的身上就多出一条鲜红色的鞭痕。

“无耻的汉奸!投降满酋,恬不知耻!”李辉的鞭子雨点般落下,施琅想反抗却抬不起头来,只能趴在地上护住要害,口中连连喊着国公爷救命。

“仲卿贤弟!为何如此?”郑成功终于从混乱中清醒过来,扑上来拉住李辉的手,“有话好说,为何鞭挞我手下大将?”

“天杀的泼才!”李辉愤愤的扔下鞭子,冲后面一招手,“带过来!”

高元华急忙将那些俘虏来的郑家军推过来,其中一个正是郑成功认识的游击将军刘义,便拉住他,问个究竟。

刘义也不隐瞒,把施琅下令他们截击李辉的事情和盘托出,李辉听到这里,心头烈火又烧起来,从地上捡起鞭子又是没头没脑的一顿抽,直打得施琅抱着头不停地哀求。

“**的不是什么施琅大将军吗?咋这个德行?装啊,接着装!”李辉一边打一边骂,郑成功不得不从后面把李辉抱住,阻止他的暴行。

“贤弟,有话好说,消消气,消消气!”郑成功劝道,一转脸,喝过施琅,“施将军,刘义所说可是事实?”

施琅摸摸还在流血的伤口,一双眼睛怨恨的看着李辉,又抬起头看看郑成功,点点头表示默认。郑成功抬腿就是一脚,正揣在施琅的腰上,施琅吃痛,跌倒在一边,眼睛仍没有离开李辉,目光变得更加阴鸷。

“大哥,我有上将高元华,愿拨入郑家军部下,任你驱使。只要我杀了这施琅,为天下除一大害!”李辉愤然道。

“尊侯(施琅表字)虽有错,但罪不至死。”郑成功苦笑一声,“贤弟大人不计小人过,看在愚兄的薄面上,就放过他吧!”

“好吧!”李辉头脑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冲动,拎着鞭子来到施琅面前,用鞭杆指着施琅的脑袋,“小子,好好地给我听着,乖乖的伺候大木兄弟,若有贰心,我早晚取你首级!”言讫,将鞭子在空中挽了一个鞭花,“啪”的甩出一声脆响,如一个晴空霹雳般,震慑施琅愤怒的神经。

郑成功看得目瞪口呆,见到李辉气也出了,人也打了,急忙一脚踹开施琅,施琅会意,连滚带爬的逃了,郑成功来到李辉面前,脸上带笑,“贤弟切莫生气,这都是愚兄平日管教手下无方,冲撞了兄弟,还请兄弟恕罪则个。”

“大哥说哪里话?”李辉哈哈一笑,“不过是小惩大诫,也是为了尊侯兄好,省得他年轻气盛的闯出什么乱子。”

郑成功一阵头晕,合着你在我的地盘打了我的人还说是替我教训属下,这理都让你一个人占尽了。他面上依旧带着微微淡笑,“兄台今晚就别走了,咱们兄弟正好促膝长谈,如何?”

“这厦门城,我可进不得了。”李辉笑道,“这样吧,还请大哥去小弟的船上一聚,我船上有上好的厨子,正好尝尝他们的手艺。”

“甚好!”郑成功踏上小船,“许久没好好吃一顿,嘴里淡出鸟来,这下可得了贤弟的便利了。”

两个人上船,高元华急忙让钟紫怡准备晚饭,钟紫怡倒也争气,很快做出一桌典型的东瀛美食,李辉看着这些东西倒没了胃口,倒是这三个家伙吃得兴高采烈。

“这鱼片切得也忒薄了些!”郑成功赞扬道,“好刀工!”

“国公爷谬赞了。”钟紫怡垂首站在一边,听到有人赞扬她的厨艺,略略欠了欠身子,做了个福礼,以示感谢。

李辉只挑熟的东西吃,幸好高元华端过来一坛子女儿红,这东西是出海远行必备之物,少了什么东西都不能少了这个。

“来,贤弟,咱们走一个!”郑成功也是个豪饮之辈,和李辉连连举杯,喝得头重脚轻。

相比现代的烈酒,古代由于蒸馏水平不过关,所以酒的读书都很低,一般只在十三到十五度,李辉喝起来如喝清水,但喝多也有些晕头转向。

“大哥,咱们攻下日本,以日本为基地,发展海运,称霸远东,岂不爽哉!”李辉明显有点喝高了,说话都不利索了。

“贤弟为何眼巴巴的盯着日本?其地之民也是炎黄赤子,同样的人命。”郑成功晃了晃僵硬的脖子,继续说道,“听闻贤弟在东瀛占了两个银矿,奴役当地人民,杀戮无算,兄窃以为不取也!”

“这是我东山私事,”李辉一挥手,毫不客气的打断郑成功的驳斥,“当年倭寇纵横东海,杀我百姓,抢我钱财,百姓多年所积,一夕成空。死伤狼籍,妇孺轮于刀斧之下,何其悲哉!”李辉端起酒杯,猛的灌了一大口,“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匹夫无不报之仇!”

“呵呵,睚眦必报,看来贤弟是这样的人。”郑成功粲然一笑,“贤弟,宜将风物放眼量,事情要看得长远些。”

“我已经看得够长远了!”李辉有些发怒,杯子在桌子上重重一砸,震得他的手腕一阵酥麻,“我是在为子孙后代清除一个敌人!”

“好吧!”郑成功见到李辉动怒,也不再劝,从怀中掏出那封写给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书信,“既然兄弟要这样干,说不得,愚兄就帮你做了。”

“多谢大哥!”李辉看到自己的信还粘在郑成功那封信的上面,一颗心落了地,两个人再次举杯,直喝得酩酊大醉。

高元华坐在一边,静静地听着两个人的谈话,看到两个人都趴在桌子上,他叹了口气,起身将两个人背进船舱,自己回到桌边,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哈!”他一声呐喊,将杯子扔进大海,看着渐渐变白的东方天空,使劲的握紧拳头。

第二天,郑成功辞别李辉,李辉也不挽留,伏波营浩浩荡荡的开奔掘港,回到自己的老巢。

一路平安。

李辉回到掘港的时候,就看见陆谦疾步迎上,李辉心头顿时一紧,难道出了什么情况?

“大哥,程六回来了!”陆谦看着一脸紧张的李辉,急忙说道,李辉也是一惊,急忙跳下小船,来到掘港军营,唤过程六。

“好兄弟!”李辉一把拉住程六的手,嘘寒问暖,程六心中激动,连连说好。把衣襟最里层撕开,露出一个纸角来。

这是一封信,落款是李定国。“鸿远拜下,窃闻东山李仲卿,当世豪杰,遣贵使程六前来,互通友好,诚惶诚恐,不才鸿远,曾与逆贼为伍,抗拒天军,终幡然醒悟,常思往日之过……”

李辉慢慢的阅读,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看来李定国这个人还是不错的,李辉也对这个传奇人物充满了敬意,一个字一个字的斟酌,推敲,想知道李定国最后要说什么。

“李鸿远(李定国表字)要和咱们联盟啊!”李辉笑道,“如此,咱们又多了一支盟军。”

“太好了!”程六到现在才知道信里面的内容,李辉将李定国的书信放在桌子上,拍拍程六的肩膀,“老六,你干得不错!继续努力!”

“谢,谢大哥!”程六喜不自胜,连连道谢。

正在众人闲聊间,黄宗羲和方以智也知道了李辉回来的消息,联手前来拜见。

“两位夫子,如此着急前来,不知有何要事?”李辉急忙迎接,对这两个大儒,李辉可是从心底敬佩,言辞礼节上不敢有丝毫不尊。

“江北一片太平,何来要紧事?”黄宗羲哈哈一笑,“只是石城王朱统錡让我来向你央求一下,他们现在粮草不堪使用,想向你借点度过年关。”

“这样啊!”李辉眼珠转了转,“这样吧,我马上到通州去看看,之后再决定对他们的援助。”

“不用,石城王正在老夫府上,特来请仲卿前去一叙的。”黄宗羲朗声说道。

“原来如此。”看来这石城王朱统錡一定有什么要紧事,要不然不会央求两个大儒前来向自己求援的,李辉将李定国的书信揣在怀里,转身和两个夫子向黄宗羲的小筑走来。

石城王朱统錡年纪不大,两撮小胡子,一双丹凤眼,人看上去倒也忠厚,见到李辉前来,搓搓手,不知所措。

“拜见石城王!”李辉深施一礼,朱统錡急忙搀起李辉,“侯爷切不可!我这什么王的都是自己封着玩的,侯爷切不可当真!”

“如此!”李辉笑了笑,“我只叫你朱家兄弟吧!”

“好,好!后也怎么叫都成。”朱统錡手足无措,站在李辉身边,拘束的很。

“没见过大世面。”李辉暗自评价道,但是话上不能这般说,黄宗羲见两人尴尬,急忙搬了椅子让两个人坐下。

“侯爷,我潜山飞旗寨已经被满酋捣毁,死伤无数!”朱统錡说到此处,吧嗒吧嗒掉下两滴泪来,从怀中拿出一方丝帕,擦拭眼睛。

第四卷 天下事 第三十四章 连环计谋(二)

“兄弟节哀。”李辉也有些怆然,“大不了咱们从头再来,兄弟们的仇,早晚都会报的。”

“是啊!王爷请节哀。咱们东山军也不是好惹的主。”方以智颇有深意的说道。同时看了朱统錡一眼,朱统錡再笨也能看得出来这是什么意思,急忙单膝点地,跪在李辉面前,“求侯爷收留残军,愿以潜山全军归顺,唯侯爷马首是瞻,若有贰心,天打雷劈,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