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542章

鉴宝人生-第542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画面中有楼阁、湖面、古松、草亭。溪亭上有高士携琴访友而来。湖上画舫中,高士举杯赏月。笔触细腻,人物形象和山水布置均高逸怡人。留白处题七言绝句一首。并有署款和钤印。算是一件关于西湖山水风景的青花笔筒佳作。
  可惜笔筒虽然不错,但却是民窑作品。不管是制作工艺和市场价值方面,都是不能和官窑相比的。市场价值更是不高,估计2。5万rmb都到不了。
  另外一件,则是一只青花小罐。此罐直口,圆肩,丰底,圈足,底部书青花款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以圆润中锋运笔,藏锋写出,大字楷体,笔画遒劲挺拔,看起来很像是成化青花款识真迹。
  成化青花器以玲珑、轻盈的小品居多,立件极少,以斗彩天字罐和青花九秋罐为成化官窑瓷器之经典名品。
  此件拍品同宝岛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青花九秋罐相同,罐身丰肩敛腹,线条张弛有度,外壁青花饰九秋纹,近足处为起伏不平的坡地为衬托,两只蝴蝶在空中飞舞,为画面平添许多生机,呈现出“九秋花蝶”一派秋意盎然的景观。
  其中枝叶柔美,造型俊逸,别有一番恬淡恣趣隐逸其间。青花发色纯美淡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静,颇有水黑画风格,与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看起来,应该正是著名的平等青。
  要说,这保罐子无论从胎、釉、青花发色、画工和款识等方面来看,都应该是件真品,但楚琛却怎么看,都觉得这件青花罐有什么地方不对。而对他来说,这种感觉显然不是什么好现象。
  本来,楚琛都准备使用异能了,不过他想到老是依靠异能对自己的水平不会有什么提高,于是又把这只青花罐仔细观察了一番,但还是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难道真是我感觉错了?”
  楚琛暗自嘀咕了一句,正当他准备使用异能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个判断是不是真品的办法,于是连忙把罐子对着灯光看了看,这一看,他果然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一般来说,成化青花瓷施釉洁白肥腴,釉质独特,润如凝脂,呈半透明状,若迎光透视,隐约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这种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但眼前这只罐子却并没有这种现象,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件成化青花罐应该是件赝品。
  证实了心中的判断,楚琛却更显惊异,因为这件青花罐的制作者,实在是太厉害了,除了那才那个地方之外,居然能够仿制的这么逼真。仿制古瓷手艺如此高超的人,说实在的,除了张火泥之外,他还真没遇到过。
  “等等!这不会就是张火泥仿制的吧?”
  楚琛暗自讶异的时候,猛然间就想到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还和罐子上的“九秋”有关。
  古人因秋季共九十天,因此称为“九秋”,遂采集九种秋草于一图,其九种花卉分别为:含苞待放的海棠、优雅的紫茉莉、幽静的百里香、艳丽的长春花、怒放的菊花、雅致的紫雪花、幽香的桂花、黄色的蜀葵和龙胆。
  这九种花卉在同一器物上竞相开放,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令人美不胜收。寓意九秋同庆,共贺丰收。故名“九秋图”或“九秋同庆”。
  古代诗词之中,就有许多提及九秋,而现在楚琛就想到了宋代史铸所作的《种菊》:春初种菊助盘蔬,益气轻身载旧图。终藉九秋扶正色,芳时偷得醉工夫。
  楚琛之所以会想到这首诗,说来也是巧,他前段时间从箱子里得到了张火泥留下纸张,因为担心其中隐藏着什么细节,他就把那几张纸放在身边,只要有空就拿出来像猜谜一样找一找其中的线索。
  不过,从那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中,要找出什么有用的线索实在太困难了,这么多天下来,一个有用的信息他都没有找到。直到昨天吴可答辩的时候,他又换了一种方法,于是就组合出了《种菊》中的一句“终藉九秋扶正色”。
  楚琛以前并没有看过这首古诗,一开始他也只是觉得这句话有些韵味,根本没向诗词的方向上想,直到和文森特商谈之后,他坐在咖啡馆里穷极无聊,胡思乱想之际,才意识到,那句话会不会蝇一首古诗中的某句。
  于是,回到兰迪家之后,楚琛就用电脑上网查找了一番,果真发现是《种菊》中的一句。这让他有些兴奋的同时,却又有些想不明白张火泥想要借这句话或者这首诗表达什么意思,因为引申出来的含义实在太多了。
  直到现在见到这件仿的如此逼真的成化青花罐,楚琛才觉得,也许那句诗句指的就是这件青共罐。
  想到这里,楚琛连忙就把这件青花罐的里里外外仔细查找了一番,因为如果是张火泥的作品的话,他应该会留下他的独门标记的,不过找了一圈,他却愣是没找到,这让他就觉得有些诧异了。
  楚琛皱着眉头暗想道:“难道是我想错了吗?”
  旁边的沃伦看到楚琛不停的打量着自己的这只青花瓷,而且时不时的冥思苦想,不由让他紧张起来。
  要知道,他购买的众多古董之中,除了大前天让楚琛鉴定过的那几件之外,就只剩下眼前这几样是专家鉴定过的真品。他现在已经把把振兴自己企业的希望,放到了这几件古董上面,实在不想眼前这只成化青花罐又发生什么意外。
  于是,神色紧张的沃伦连忙问道:“楚,难道这只青花罐有什么问题吗?”
  “还不确定,等我再看看再说!”
  楚琛摇了摇头,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想到,如果东西不是张火泥制作的,那他肯定不可能花大价钱买一件赝品回去。而如果东西是张火泥制作的,也就意味着,里面很可能隐藏着什么线索,那他无论如何肯定要把东西买回去的。
  接下来,楚琛又里里外外的找了一遍,但还是结果还是和刚才一样,这让他真得很纳闷,不过为了避免出错,他还是马上用上了异能。
  异能的结果,让楚琛非常的无语,因为在罐子的底部确实还有一个特别制作出来的夹层,夹层之中还放着一把非常小巧的钥匙,也不知道这把钥匙是哪里用到的……(未完待续。。)
  ps:  笔记本坏了,郁闷!


第七百七十四章 顶级料器

  楚琛觉得从这个结果就可以看出,这罐子肯定是张火泥制作出来的无疑,因为他实在想不到水平那么高的作伪者之中,还有谁藏东西会是这种风格。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异能显示这只青花罐的制作时间,是民国那时候,而在那时,除了张火泥这人之外,楚琛也想不出还有谁拥有这么高超的仿制技术了。
  想到这里,楚琛内心不由暗骂一声“变态”,张火泥给出了这么一个似是而非的线索,如果不是他在机缘巧合之下,找到了这只青花罐,他又到哪去找这东西?
  至于罐子底部的那把钥匙,楚琛猜测很可能就是打开宝藏中那只箱子需要用到的。虽说凭现在的科技,到时就算不用钥匙也能打的开,但就凭张火泥这般变态的心理,很可能又在箱子上搞什么机关,万一没有钥匙的话,很可能 就麻烦了。
  其实,楚琛心里觉得,宝藏的线索藏的隐秘一些也是应该的,毕竟那只箱子里的东西,可是价值连城意义非凡的传国玉玺,这样的宝物就算是保存的再小心也不为过。
  但让他觉得非常诟病的是,张火泥这么做也实在太夸张了,线索这么分散不说,还搞得那么含糊其词,而且还都藏在他仿制的特别逼真的古玩里面,如果不是他有异能,试问还有谁能够找的到?
  当然,张火泥到底为什么这么做,楚琛也不知道具体原因,也许是担心宝物落入别人的手中。也许是因为想要满足心中恶作剧的念头,不过不管是基于哪种理由。作为想要把宝藏取出来的当事人,楚琛心里还是觉得很不爽。毕竟看得见却又摸不着,这种感觉实在难受了。
  “还有最后一个了,希望能够尽快找到吧!”楚琛暗自叹了一口气,那座烛台也不知道现在在哪里,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他就算平时哪怕再淡定,此时多少也觉得有些心急了。
  楚琛觉得有些心急,但站在旁边的沃伦就有些心焦了。在等待楚琛给出结论的这段时间里,胡思乱想的他都急得是满头大汗,那汗水一个尽的往下流,居然把他的衣服都给浸湿了。
  楚琛抬起头来,看到沃伦这般模样不由大为惊讶,他连忙问道:“沃伦先生,您这是怎么了,不会是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吧?”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
  沃伦心中嘀咕了一句,随后呵呵一笑道 :“没什么。今天气温有些高,我这人又比较怕热,一会凉快一下就好了。”
  随后,他擦了擦头上的汗。示意自己真得没问题,又连忙问道:“楚,这只青花罐到底有没有问题啊?”
  楚琛闻言有些无语。早上吴可本来还想穿裙子,就是因为天气实在太冷。就没穿成,这样的气温居然在沃伦口中说成热。这实在是太夸张了一点。
  楚琛暗自摇了摇头,反正沃伦表现的再奇怪,和他也没什么关系,于是笑道 :
  “沃伦先生,刚才是我多虑了,这只青花罐一点问题都没有,确实是件真品。”
  既然这只青花罐确实是张火泥制作的,而且里面还藏着一把钥匙,楚琛当然不会说他是赝品,免得节外生枝,况且,东西也不贵,十来万rmb买下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他也是很愿意的。
  听说东西是真品,沃伦心中长舒了一口气的同时,脸上也露出了一脸的喜气。
  看着嘴巴快裂到耳后根的沃伦,楚琛心里也不禁暗笑他运气好,如果不是这只罐子有着这么重要的线索,估计现在沃伦已经是哭丧着脸了吧。
  “沃伦先生,不知道您那天让我鉴赏的那几样东西您还有没有出售的想法?”
  沃伦微微一愣,他之前一直关心着这那些书籍的真伪,于是把后面两件瓷器拿过来之事,就忘记过去拿了,后来听到那件青花罐有问题,更是没了心思,现在听楚琛提起,才反应过来,连忙说道:“真是抱歉,我这就去拿!”
  不过,他刚走了两步,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又回头指着旁边的博古架,笑着对楚琛说道:“楚,这上面的东西你也可以看看,如果你觉得中意的话,我可以便宜一些卖给你。”
  见楚琛点了点头,他又接着向里面的保险箱走了过去。
  其实,楚琛不用猜也知道,那只博古架上的东西,价值应该都不高,或者其中一些东西,很可能就是已经被别的专家鉴定过的赝品,不然就沃伦的性格,肯定和眼前的这些东西一起,放到他的保险箱里去了。
  不过反正也没什么事情,楚琛就走过去随便打量欣赏一下,一开始,像什么文房四宝、瓷器、玉器、青铜器在楚琛眼中都是一眼假的货色,这样的东西基本只能做个摆设,也就能够骗骗沃伦这样的眼力差劲的藏友,根本没什么价值。
  不过,当楚琛看到一只小巧的笔筒时,顿时就大吃了一惊,因为这件东西如果他没看错的话,肯定是件真品,而且还是一件价值不菲的珍品。
  要知道,现在楚琛的眼界已经被他那些珍藏养的很刁了,他觉得是珍品,那这只笔筒的价值可想而知。
  此件笔筒是一件料器,也就是玻璃器,前文说过,古代的料器有普通器也有珍贵器,而楚琛正拿在手中的这只笔筒,就是料器中的顶级货色。
  此笔筒高度只有7。2厘米,呈圆筒形,直口,平底。涅白料胎上绘珐琅彩。图案在器物上环绕一周,展开则是一幅山水画卷,构图有密有疏,水面的辽阔,林石的繁密,形成了巧妙的对比。底刻双方框,内刻乾隆年制楷书款。此器玻璃胎光滑亮洁,温润如玉,绘画笔法细腻传神。
  玻璃料胎画珐琅是由铜胎画珐琅发展而来,但比铜胎或瓷胎珐琅来说,技术要求极高。因为玻璃与珐琅熔点非常接近,在绘画焙烧的过程中,若温度低了,珐琅釉不能充分熔化,则呈色不佳;若温度高,胎体变形,即成废品。
  乾隆初御坊画珐琅工艺发展至顶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后御厂产量骤减,工匠们再没有像早期的创新意念,再也没出产如此器一样的精品。
  料胎画珐琅是宫廷作坊独有的技术,而产品非皇家不能拥有,更显皇家尊贵的身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藏有一件和此器差不多大小,上面绘有五老图的料胎画珐琅笔筒,不过那一件源自希普斯理。而此器楚琛就不知道沃伦到底是哪得来的了。
  不过,楚琛觉得从1890 年米国出版的一本希普斯理的著作来看,此器应该和希普斯理的那些收藏一样,都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