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356章

鉴宝人生-第356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他好像想起了什么,脸上有些惊讶的问道:“小楚。该不会这对盘子也是你捡漏得来的吧?”
  楚琛呵呵一笑道:“两万六hkd买的,算是捡了个小漏吧!”
  万年青惊叹道:“好家伙。三十万的东西到你嘴里都成了小漏了!看来捡漏对小楚你来说,是家长便饭了!”
  “不敢当,只是运气好而已!”楚琛笑着摆了摆手。
  见楚琛这样的表态,万年青当即明白自己说的玩笑话,居然真得是楚琛的真实写照,这让他讶异的同时,心里也很想问问楚琛到底捡了什么样的漏,只是双方毕竟不太熟悉,他也不好意思开口提及这个问题。
  于是他就把念头转到了这对银盘上。问道:“小楚,这对银盘不知道你有没有出手的想法?”
  楚琛微微一笑道:“万老,我在京城也开了一家古玩店,元旦准备正式营业,这对银盘我是准备作为当天和同行交流所用的,因此我也只能说声抱歉了。”
  说着,他还给万年青递了一张自己的名片。
  万年青微微一愣,他到是没想到楚琛居然年纪轻轻的就已经开了家古玩店,不过既然楚琛已经这么说了。他也不好意思的再开口了,于是笑着说道:“小楚,你还真是年轻有为啊!到时如果有空的话,我肯定会过来光顾一下的!”
  “您能来的话。当然是荣幸之至了!”楚琛微笑着说道。
  万年青呵呵一笑道:“小楚,咱们还是来看看我的这两样东西吧,你看看喜不喜欢!”
  “行!……”
  万年青把两个盒子打开。盒子里面分别放着一件瓷器和一对玉器。
  楚琛先是把那件瓷器拿到了手中,这一来是因为他还是喜欢瓷器多一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件瓷器的样式比较特别,居然是一只比较少见的骰子碗。
  这种碗当然不是因为它是用来赌博用的。它只是一种碗的式样,之所以叫这个名称,则是因为与旧时赌博用具相似而得名。不过这种碗的用途,可谓是众说纷纭,有说为宫中博奕用,或作盛水果用,或为文房的笔洗,不一而足。
  这种碗是在明宣德时期在瓷都始创,样式都为平沿敞口、浅弧腹、圈足、胎体厚重,器内素白,器外多为青花或洒蓝釉装饰,署款位置或于外口沿下,或于器内底。楚琛手中的这只骰子碗同样也是如此。
  此碗直径约29公分,器内素面无纹,器外纹样以青花为饰,口沿饰弦纹,圈足侧墙绘缠枝卷草,疏朗别致。腹壁通绘缠枝各式花卉,分别为牡丹、菊花、芙蓉、莲花等八式妍花,画工精湛细腻,线条流畅自如,优美怡人。
  另外,碗近圈足处绘饰一周变形莲瓣纹,为骰子碗统一的装饰。口沿双弦线下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款,其风骨隽秀,笔意清新,应为宣德皇帝御笔为范书写而来。
  此碗白釉肥厚,积釉处清脆深沉,俗称“亮青釉”。足底无釉处,泛出火石红斑,红斑下,露出缜密坚硬的胎体,为宣德青花瓷的典型样式。
  此碗青花采用的是进口苏泥勃青料,略有晕散,呈色鲜明浓艳,深艳处有铁结晶斑沉着,深入胎骨。
  纹饰则以小笔蘸画,笔触圆熟流畅,所绘妍花枝叶饱满,线条飘逸洒脱,由于钴料含铁量高,呈现的浓艳淡雅色泽和谐一体,可谓一幅墨趣盎然、曲尽其态的水墨画,这也符合宣德青花的特征。
  因此,这只骰子碗,无论是从器形、胎、釉、青花和画工来看,应该是宣德时间的真品无疑,可谓是颇为难得。
  不过这只碗虽好,但其市场估价也只有一百**十万左右,楚琛如果拿他换的话,那不用说肯定是亏了。
  好在万青年也是实诚人,等楚琛把这只碗放回原位之后,他就笑着说道:“小楚,我知道这只碗的价值还比不上那三枚银币,如果你愿意换的话,剩下的你可以到楼下再挑选自己喜欢的物件,或者我给你钱也可以!”
  万青年这样的态度到是让楚琛很满意,要知道在古玩这行,如果以物换物的话,不太可能说两个东西一定是等价的,一般只要价钱差不多,再加上自己特别喜欢的话,就可以换了。
  因此,这只碗就算比那三枚银币还要少一二十万,如果楚琛真的很喜欢的话,也是会换的,这在古玩这行叫做“千金难买心欢喜”,当然,如果是价值相差太大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行,我先看看这件玉器再说吧!”楚琛微笑着点了点头道。
  “好的!……”
  另外一只锦盒里的器物,是一对玉璧,此对玉璧,形制和纹饰一致,且都由青玉制作而成。
  玉壁一面以谷纹装饰,一面雕刻花卉纹饰,雕琢纹饰精美,线条流畅,工艺老道,为典型的汉代玉器的特征,而且出土痕迹自然,十分漂亮。
  楚琛认为,如果是真品的话,价值应该在两百二三十万之间。
  至于为什么要加一个如果,则是因为这对玉壁虽然粗看之下,无论是从形制还是工艺或者出土痕迹等等特征来说,看上去都像是真品,不过楚琛现在的第六感已经越来越敏锐了,玉壁一拿到手中,他就觉得心里有些许的怪异之感,这顿时让他觉得,这对玉壁八成会有问题。
  果然,这对玉壁虽然做的足够以假乱真,但假的就是假的,在放大镜的观察下,玉壁的一些细节之处,还是跟真品有所差别。
  但要知道,楚琛现在的眼力已经相当的恐怖了,就算是他,找那些细节的地方都不太容易,可想而知这对玉壁以假乱真的程度是何其的恐怖。
  楚琛把玉壁放回锦盒,此时他不知道他的发现当讲不当讲,毕竟他和万年青并不熟悉,所谓交浅言深可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不过万年青在察言观色方面还是挺厉害的,从楚琛的表情上,他隐约看到了一些问题,这让他的心里多少有些紧张,于是连忙问道:“小楚,这对玉壁难道有什么问题?”
  也许想到了楚琛心中的想法,他又加了一句:“你直接说没关系的,我这人喜欢直来直往,不信的话,你可以问一下小茜。”
  见万年青这么说了,楚琛就直说道:“这对玉壁我看不太准!”
  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万年青暗自摇了摇头,随后又皱着眉头连忙说道:“小楚,我没别的意思啊,我就是想向你请教一下,这对玉壁到底不真在什么地方?”
  “没关系,咱们这行也是贵在交流嘛!而且您这么问也是应该的!”
  楚琛摆了摆手,随后解释道:“万老,想必您也知道,汉代的时候,古玉的加工工艺还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制作玉器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使用的手工工具,因此,玉器上的痕迹,和现在雕刻玉器所使用的工具留下的痕迹是不同的。”
  “比如说,古代在对玉料的开解时,使用的是原始砣具带水加石英砂,或用拉锯(皮或金属)带水加砂,开料过程中因其砣具的厚薄不一,或因拉锯时力量的不均,加之砂粒的粗细不匀均,会造成片状料的面产生不平整并留有同心抛物线。”
  听到这里,万年青连连点头道:“对,确实如此!”
  楚琛又接着解释道:“这样的痕迹是比较特别的,一般来说,就算现代人仿制的手艺再高超,而且使用的工具再怎么样接近古代的工具,有些痕迹还是很难仿制的出的,比如说这几处地方……”(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二章 以物换物(续)

  接着,楚琛就指出了两块玉壁上的几处和真品不同地方,随后让万年青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果然这几处地方在放大镜下面看以的纹路,确实和汉代雕刻出来的玉器上的纹路有所差别。
  这个发现让万年青震惊之余,也是备感尴尬,毕竟这三块玉壁是他用来和楚琛交换的,现在却发现是赝品,此情此景,就好像做了坏事被当事人抓了个现行一般,让他真是无地自容。
  “这个,小楚,真是对不起啊!”
  “万老,我相信您不是故意的!”楚琛摆了摆手道:“这对玉壁的制作人,想必已经也花了许多功夫了,所用的工具应该差不多都是手工的,比如说磨料,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使用是散砂。”
  万年青看到楚琛的表态,心里不禁松了一口气,他可真得担心楚琛对他产生什么误解,要是因此而不跟他交换器物,那他真是欲哭无泪了。
  不过,他对楚琛的说法也比较好奇,问道:“小楚,你怎么知道磨料是用的散砂?”
  楚琛笑着解释道:“我在我师傅那看过相关的照片,这两块玉壁上的磨痕和照片上的基本一致。”
  “我怎么没看过,爷爷真是偏心!”刘思哲嘀咕了一句。
  楚琛没好气的说道:“你完全是懒,那几张照片就夹在师傅书房的最左边的书柜里,你自己不去翻看,难道还要让师傅送到你眼前才看啊!”
  刘思哲摸了摸鼻子,讪讪一笑。他平常对爷爷是既敬又怕,平常的时候。躲还来不及,哪会像楚琛那样经常光顾爷爷的书房?
  王小月看到刘思哲那尴尬的模样。虽然不懂玉器的制作工艺,不过还是问道:
  “楚哥,那这个散砂要怎么样才能做得和真品差不多呢?”
  “除了比较费工之外,方法到是挺简单的,不过有一点要注意,散砂颗粒的大小不甚均匀,磨制时,只能用浸水散砂法。”
  楚琛解释道:“等到磨制出想要的效果之后,再使用磨砣来冲磨。但磨砣必须是钢或木质的,千万不能使用胶合成型的磨砣,这样才能使表面残留磨痕与古玉器的近乎一致。只是假的毕竟是假的,痕迹上多少还是和真品有所不同,只是比较细微,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
  万年青暗自一叹,说到底还是他经验不足啊,不过虽说楚琛事先有了对比。但能够年纪轻轻的就能够找出这样细微的不同这处,他还是觉得非常佩服的。
  只是其中还有一个问题,让他万分的困惑,于是开口问道:“小楚。我有个问题,既然这两块玉壁都是赝品,那为什么它们的入土痕迹会这么自然?难不成玉器会是假的。入土痕迹会是真的?”
  楚琛微微一笑道:“这个入土痕迹也可以说是真的吧,至于方法嘛。应该是使用的墓葬还原法。”
  “墓葬还原法?”大家的脸上全都露出了好奇之色,这墓葬居然还有还原的方法?
  楚琛为他们解释道:“墓葬还原法实际也就是综合法。首先是创造一个需要年代的墓葬环境,放进仿制的玉件,配上同期的土、金属残件、丝、麻及有机物,再对其进行加湿、加温,长达3—6个月后拿出。”
  “随后再放人高压氧仓对其进行表层氧化,6个月后再拿出来,就可达到同期所产生的沁色、气味和氧化成度。这样做旧出来的仿制玉器是很难鉴定的,就是专家有时也不好断定真伪,只能从工艺方法进行鉴别。”
  “不是吧,这么做未免也太麻烦了吧!”乔茜一脸惊讶的说道。
  楚琛摇了摇头,说道:“虽然麻烦但收益也高啊!制作玉器的时间咱们算半年,作旧的时候算一年,一年半的时间,成本也没几个钱,却可以赚几十甚至上百万,而且除了刚制作玉器那半年比较辛苦之外,其它的时间就只要等待就行了,这样高的收益,换作你的话,你会不会心动?”
  万年青感叹道:“我买这对玉壁都花了一百二十万hkd,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好在做这个还是有非常大的技术含量的,不然咱们这行大部分人都得打眼。”
  “是啊!”楚琛也感慨道:“虽说像这两块玉壁这么逼真的高仿并不多,但一般点的高仿高古玉器还是比较多的,市场上假货太多、鉴定困难,也导致现在高古玉价格一直停滞不前。”
  万年青闻言摇了摇头,经过这次的经历,他以后买高古玉也会谨慎一些了,如果没有万全的把握,百万级别以上的高古玉器,他基本不会考虑了,由此也可以看的出可以以假乱真的高仿玉器,对高古玉市场的危害是多么的巨大。
  “对了,琛哥,那像墓葬还原法有什么简单的办法可以识别的出来吗?”刘思哲问道。
  楚琛回道:“有是有,不过耗费的时间比较久一点,你可以把玉器放到一个下面放有新鲜片状柠檬容器中,三四天后拿出来,如果是使用墓葬还原法的玉器,那么上面的墓土气味就会减少或消失。”
  “那这样的话,根本没办法当时就辨别出玉器的真伪啊?”吴可皱着眉头说道。
  楚琛微微一笑道:“使用这种方法肯定是不可能当时就能识别的出的,不过其它办法我也不太清楚,也许师傅会知道吧!”
  听楚琛这么说,大家不由想起了一句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以后想买高古玉器那还真是要多加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