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狂士 >

第329章

大唐狂士-第329章

小说: 大唐狂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李隆基一咬牙,“越向后拖,形?对我们越来越不利……”
    “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李旦克制住心中的怒火,对儿子道:“你以为我心中不急吗?现在不清楚你皇祖母的情况,如果她神志清醒,只是略有感恙,你就冒然发动政变,你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她只要站出来,士兵就会立刻倒戈,你以为别人都是傻瓜,武三思怎么不发动政变,你皇姑怎么不发动政变,谁都不愿第一个出头,第一个出头是叛逆,后面出头是救驾,你懂不懂?”
    “可是父亲可以用清君侧的名义诛杀二张,迎皇祖母重新登位,那时父亲大权在握,皇祖母也只能把皇位交给父亲。”
    “你的想法虽然是好,但没有任何准备,大臣没有联系,皇室没有策应,我们也没有什么军队,就只能完全依靠李臻,你知道李臻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吗?”
    李旦叹了口气,“他其实也是皇族,如果他拥兵自立,第一个要杀的就是我们,再说,他也从未答应效忠我们,或许他是支持你皇姑。”
    李隆基愕然,他万万没有想到,李臻的身份居然还有幕后隐秘,李旦摇摇头又道:“现在我们只能等,等事态变化,我们才能决定自己能做什么?”
    李隆基暗暗叹了口气,低下了头,丧失了先机,后面就会越来越被动。
    这时,一名侍卫在堂下禀报:“殿下,圣旨到!”
    李旦慌忙令道:“快摆香案迎旨!”
    大堂前摆下香案,李旦跪在香案前,大宦官夏忠展开旨意朗声道:“相王李旦,数年独居幽府,然温良恭顺,忠孝自律,朕深为欣慰,特封为并州牧、太原留守,加骠骑大将军,即刻起程,不必进宫谢恩,钦此!”
    李旦心都凉了一半,在关键时候把自己放黜去并州,这就是不给自己皇位机会了,他磕了三个头,“微臣遵旨!”
    夏忠一收圣旨,交给李旦笑道:“张神望已经进京,太原无人坐镇,圣上希望殿下立刻出发,不要到明天。”
    李旦接过圣旨问道:“我母亲情况怎么样?”
    夏忠低声道:“圣上一下子衰老了几十岁,身体状况不太好,不能下床走动,不能精神还好,她都是坐在床榻下旨宣召。”
    李旦心中狐疑,他又问道:“我儿成器进宫了,夏总管没有遇到吗?”
    夏忠语重心长道:“寿春王殿下确实在宫中,不过张将军希望他在宫中多住几日,如果殿下今晚就离京,或许你们父子还有再见之日。”
    旁边李隆基大怒,上前一把抓住夏忠的衣襟,喝道:“你们想把我大哥怎么样?”
    “三郎,不得无礼!”
    李旦怒斥一声,将李隆基喝下,他对夏忠拱手道:“请转告张将军,我现在就出发离京,如果张氏想得善终,请他们三天之内放了我儿子,否则我李旦绝不会饶过张家!”
    夏忠干笑两声,连忙灰溜溜离开了相王府回宫,李隆基急道:“父亲怎么相信他的话,这是假圣旨,根本就不是皇祖母的意思,皇祖母现在一定病入膏肓。”
    “够了!”
    李旦喝住了儿子,冷冷道:“我心里比你清楚得多,也好,就让他们立武氏,我在太原起兵,号召天下人响应复兴李唐!”
    他从怀中取出金箭兵符,递给李隆基,“你速去赶去河内各处山庄,召集我训练的一万军队,赶来太原和我汇合。”
    “可大哥怎么办?”
    李旦冷笑一声,“谅他们不敢动我儿子一根毫毛!”
    “孩儿这就出发!”
    李隆基接过兵符,带领百余人先一步离开了洛阳城,向河北方向疾奔去。
    李旦随即简单收拾行装,带上妻女,在大将军李多祚和一千多士兵的护卫下向太原方向而去,刚出洛阳城,只见西方奔来五百多名骑兵,尘土飞扬,片刻骑兵奔近,为首之人正是李臻的心腹中郎将酒志。
    酒志在马上抱拳道:“参见相王殿下!”
    李旦苦笑一声说:“形势变化太快,来不及通知你们大将军,请他谅解。”
    酒志上前低声道:“宫中形势不明,大将军说暂时不能离开,他让卑职送一样东西给殿下!”
    酒志从怀中取出令箭和虎符,又对李旦道:“太原有五千千骑营骑兵驻扎,凭这令箭和虎符便可以调动,请殿下收好!”
    李旦心中大喜,有了五千骑兵,他就不用担心了,他心中感激李臻的支持,接过令箭和虎符,对酒志道:“请酒将军转告你们大将军,他的大恩,李旦铭记于心。”
    酒志退了下去,又对五百骑兵喝令道:“你们护卫相王殿下去太原,一切听相王殿下指挥,不得有误!”
    五百人齐声答应,“遵令!”气势壮观。
    李旦点点头,虽然李臻从未答应效忠自己,但也由此可见,他还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李旦其实也害怕半路有人对自己动手,现在又多了五百骑兵护卫,他一颗心彻底放下了。
    在远处一片树林内,李臻在数百骑兵的护卫下,远远注视着李旦车队离去,他目光深邃,却又平静如水,良久,他调转马头向西面大营方向疾奔而去,数百骑兵紧紧跟随,不多时便绝尘远去。。
    
 。。。  

第405章 武氏内讧
    这几天曹文一直住在岳父武三思的府上,他有自己的宅子,在南市也投资了几家店铺,日子过得十分惬意,但他的岳父是武三思,野心勃勃,一心想登基为帝,这就注定曹文过不了惬意的生活。
    黄昏时分,曹文刚从朝廷回来,还没有来得及和妻子见面,岳父武三思便让人把他叫去书房,天气炎热,曹文满头大汗来到书房,只见武三思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在房间里团团打转。
    “岳父大人,发生了什么事?”
    曹文刚一开口,武三思便一个箭步窜上前,抓住了他的手腕,“情况紧急,大事不妙!”
    “岳父大人请慢慢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武三思克制住自己内心的焦急,说道:“就在一刻钟前,夏忠派人给我送来一张纸条,圣上病势沉重,恐怕熬不了多久了。”
    曹文当然知道圣上感恙,休朝五日,却没有想到会病得这么严重,他暗暗吃一惊,“消息确切吗?”
    “消息很快确切,而且我听说相王今天下午离开京城,去太原上任了。”
    曹文心念急转,那么这样一来,争夺皇位之人就只有岳父和太平公主了,但为什么张易之迟迟没有消息过来?
    他想了想道:“张易之会不会已经偏向了太平公主?”
    “这也是我担心之事。”
    武三思叹了口气,“圣上病重,按理张易之应该立刻告诉我,但他却始终沉默,这不像是想和我合作的样子,而且我听说张昌宗和太平公主往来密切,我怀疑他们已经选择了太平公主。”
    曹文也知道张氏兄弟两头下注,既支持太平公主,也支持武三思,他们迟迟不表示态度的原因是想在最后一刻站位,对他们而言风险最小,却把风险给了武三思和太平公主。
    曹文沉思片刻道:“我想张氏也不会那么快偏向太平公主,他们一定会在最后一刻才表态,如果岳父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那就会犯下大错,我们必须靠自己。”
    “我也是这样想,关键是我们该怎么做?”
    曹文负手走了几步,缓缓道:“现在军权是最重要,目前护卫皇宫的五支军队,千骑营、羽林军、千牛卫、监门卫和内卫,其中千骑营在李臻手中,羽林军大将军是武攸宜,监门卫大将军是武懿宗,内卫将军是张黎,千牛卫大将军目前暂时空缺,两个将军是武延基和武崇训,岳父觉得我们能得到哪支军队支持?”
    这个问题武三思不知想了多少遍,他苦笑一声说:“崇训是我儿,他肯定会支持我,武延基却是武承嗣之子,我知道他会恨我入骨,但不管怎么说,我肯定能得到半个千牛卫的支持。”
    曹文摇了摇头,“光半个千牛卫还不够,我担心李臻会支持太平公主,那太平公主就有了千骑营和内卫的支持,千牛卫根本不是他们对手,如果岳父要战胜太平公主,必须要拉拢武懿宗或者武攸宜,如果他们两人都肯支持岳父,那么岳父登位就十拿九稳了。”
    “可是李旦。。。”
    曹文摇摇头,“那是以后之事,先登基掌握大权后,再和李旦决一死战,只要我们拥有优势兵力,李旦必败无疑。”
    “好吧!那怎么才能让武攸宜和武懿宗支持我?”
    “就是需要和他们谈,毕竟都是武家,相信他们也知道太平公主若登基,他们会有什么下场。”
    武三思终于点了点头,“那你代表我去和他们谈,可以答应他们一切条件。”
    。。。。
    尽管宫廷和武三思府已经发生了很多异动,但太平公主府内却出奇的平静,太平公主就仿佛这件事和她毫无关系,她就像一条蛇一样,耐心地等待机会。
    书房内,太平公主正在接见一个特殊的客人,她丈夫武攸暨也坐在一旁,武攸暨虽然什么事都不管,但他的身份却代表着武氏家族的另一派。
    特殊的客人正是武承嗣的女儿武芙蓉,她原本对太平公主十分憎恨,当年她为内卫副统领,位子还没有坐热,便被太平公主赶走了,她一直耿耿于怀。
    不过今天武芙蓉却是想化干戈为玉帛,而且她不仅是代表自己,而且代表她的整个家族,包括她的兄长武延基、武延义、武延寿、武延光。
    “我大哥愿意支持公主殿下继承大统,不管我们想知道,我们将来能得到什么?”
    武延基的表态令太平公主欣喜异常,但她并不意外,武承嗣可以说就是死在武三思的手中,武延基绝不会助杀父仇人,而自己丈夫和他们是一派,那么武延基支持自己就顺利成章了。
    太平公主笑道:“你们将来能得到很多,首先武氏家族的一切都归你们,他们的财产和性命任由你们处置,其次我会封令兄为亲王,至于你,我会以公主之爵赐之。”
    武芙蓉沉默片刻道:“我大哥还有一个要求,希望把武三思一家交给他。”
    “那当然,我刚才说了,武氏的一切都由你们处置,其中也包括武三思。”
    “既然公主有诚意,那我们就一言为定。”
    太平公主笑了笑道:“我现在想知道,你们打算怎么做?”
    武芙蓉取出一封信递给她,“里面有我大哥写的详细计划,公主殿下一看便知。”
    。。。。。。。
    武芙蓉告辞走了,太平公主负手走到窗前,凝视着窗外一片莲池,菡萏初成,是否意味着她也将最后走上皇位。
    尽管太平公主周密地部署一切,但在她所织的整张大网上至少还有两个明显的漏洞。
    一个是她没有得到李臻完全效忠,李臻只是答应帮助她对付武氏家族,却没有答应拥戴她为帝。
    太平公主很清楚李臻还藏在一颗秘密棋子,那就是李重俊,别人不知道李重俊的去向,但她知道。
    李重俊就在李臻手中,一旦李臻控制全局后,他很可能把李重俊推出来,拥戴李重俊登基。
    另一个漏洞就是张柬之,到目前为止,张柬之还是保持着沉默,但张柬之可是李显的铁杆支持者。
    那么张柬之会不会因为李重俊而和李臻走到一起,这是太平公主最担心之事。
    但无论如何,武三思才是她的头号大敌,在解决武三思之前,她暂时不想和李臻发生内讧,一旦解决了武三思,就让张氏兄弟去对付李臻和张柬之。
    。。。。。。。
    夜幕又再次降临,张柬之府宅和平常一样地安静下来,但在府宅后院的一间密室内,张柬之正和姚崇商议目前的对策,在政事堂七相中,张氏兄弟和武氏家族占据了五相,政事堂事实上已经失守,他们二人独力难支。
    但他们仅仅不是只代表自己,而是数百名朝廷大臣以及更多的地方官员,乃至于天下苍生,沉重的担子压在他们二人肩上。
    眼看圣上病势沉重,而朝廷没有太子,张氏兄弟篡权,武氏外戚步步相逼,权贵中唯一能依靠的李氏皇族偏偏是个野心勃勃的女人,令他们二人竟有束手无策的感觉。
    “我今天去过庐陵王府了。”
    张柬之低声道:“王府已经被千牛卫士兵完全包围,任何人不准进入王府,我没有见到庐陵王殿下。”
    “就算见到了又有什么用?”
    姚崇冷笑一声道:“我早就劝过你,庐陵王早已不管外面之事,他沉溺于佛门三年,所有权力都掌握在韦王妃手中,就算他即位,也不过是第二个天后罢了,你忘记当年先帝和今上是怎么并驾临朝的吗?”
    “嘘——别乱说。”张柬之连忙制止他。
    “现在还有什么不能说,你我都知道,圣上命不久矣,偏偏这个关键时候,相王殿下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