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振大明 >

第66章

重振大明-第66章

小说: 重振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枫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于急进了,歉意地一笑。孙承宗不以为意地道:“当然你作为年轻人有这冲劲也是好的,毕竟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定。说不定几年后你真能挥军将那些占我土地的建虏赶出辽东去呢。不过你必须记住一句话,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先稳守,而后再徐图进攻!”唐枫深深地点了下头,将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因为有了和孙承宗的这一番对话,唐枫便决定与袁崇焕好好地结交一番,之后几日,他对袁崇焕的态度便亲密了不少。袁崇焕身为一个进士出身的人却在一群粗通文墨的武人中间一直都觉得很不自在,现在唐枫这个年轻的文官的到来倒也让他有了一个可以攀谈的好对象。在唐枫刻意的亲近之下,两人间的关系便渐渐好了起来,虽然还不至于无话不谈,但比之前却是好上了许多。

这日在袁崇焕的带领下两人走在对外的那一面城墙之上,一面看着周围的士卒将那一门门新运送来的红夷大炮装上去,一面聊着自己最为佩服的古代名将。袁崇焕轻声道:“袁某最为敬佩的除了本朝的戚将军外,便是南宋的岳武穆了。戚将军一生在东南抗击倭寇,杀敌无算,护我大明江山,到后来来到北方也是拒蒙古人于国门之外,即便说他战功彪炳也不为过了。而岳武穆却一生精忠报国,虽然遭人陷害冤死风波亭,却依然不失为一代名将,甚至连其敌人都不敢对他有丝毫的不敬称其为岳爷爷而不敢名之,真真是千古第一人哪。”

唐枫听他提起精忠的岳飞,就想到了袁崇焕最后的下场,这两人可以说是下场一般啊,想不到他却如此推崇岳飞。而后唐枫又想到了在现代时自己很是喜欢听的那一首歌曲《精忠报国》,一时感慨之下便小声地哼了起来:“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袁崇焕原本刚想问唐枫他最是敬佩的又是哪位将领,听得他突然唱起了这么一曲豪迈的歌来,便仔细听了起来。不一会才抚掌道:“此曲果然气势恢弘,正是我男儿之声。不知逸之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经他这么一问,唐枫才想起这信口哼来的歌并不属于这个时代,只得遮掩道:“这是我家乡的一个私塾先生所作,当时他作此曲就是为了纪念那为国尽忠却最后被人所害的岳武穆。怎么,袁兄你想学学吗?”

袁崇焕点了点头道:“此曲甚能激励大军士气,不若逸之你便将之写出来后交与我,我也好将之传于军中,让将士们一起传唱。”对这个要求唐枫当然不会拒绝,忙点头答应了下来,这让袁崇焕对他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这时看着那一架架沉重异常的火炮在数十名军士的努力下安在墙上,袁崇焕的脸上却有一丝不屑:“这些外夷之物真是既笨重又无用啊,也不知大人为何要将此物运到宁远来。以我宁远城的地势,足够抵挡住来犯的建虏了。”

唐枫见他看不起这火炮,便说道:“袁兄你可不要小看了这些笨重的家伙,若是使用得当,足可抵得一万雄兵啊。不错,他们的位置一经固定便无法转动,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放炮,但是一旦大战展开,建虏骑兵堆聚城下,这一火炮轰下去便能伤他数十人了。而且敌人只能正面来袭,这十门火炮正好覆盖了所有的正面位置,我想建虏若真来攻我宁远,光这十门火炮就可让其吃不小的亏了。”

袁崇焕半信半疑惑地看着那些庞大的家伙,不信这些铁铸之物能有如此大的威力,但却也不好反驳唐枫的话,毕竟如今他还想要对方为自己写下那首歌来呢。

两人边说边行,突然唐枫的目光就被眼前的一道城墙给吸引了过去。它并不是沿着他们所走的城墙向两边延伸的,而是成九十度角地朝着北边而去,也就是延伸到了城外,使这北城墙一下分成了两半,若是远看的话会发现这面城墙变作了一个“山”字。这让他很是好奇,在看了半天之后,他才问道:“元素兄,这墙却有何用处啊?怎的如此古怪,我从未在其他城池里见过啊。”

袁崇焕不无自矜地一笑道:“这是愚兄一时突发奇想而来。你想,若是敌人来攻城,他们必是会从正面攻来,但现在多了这一条城墙,那他们的旁边也就多了我们的防御之力。如此一来我们便可分散他们的进攻力量,从而减轻防御的压力。想到这个主意后,我便让人在城外修出了这一道城墙,反正之前我宁远城一直都在进行修缮,也不怕多修这一段了。”

唐枫依着他的想法去盘算,果然发现这是一个好办法。这道城墙上能够布置的士卒虽然不多,但却可从侧面攻击来犯之敌,倒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这样一来宁远城的北面就成了两半,敌人也就随之会被拦腰切断,这对攻方来说也是一个弊端了。虽然不过是一道城墙,却也能体现出袁崇焕的守城手段了。想明白这些,唐枫的眼中满是敬佩之情,连道受教了。

第96章    谈古交心

在看了那道突出的城墙半晌之后,唐枫突然说道:“元素兄,看你在城中如此安排,只怕心里也不愿意在这宁远小城中坐守吧?即便只是能发起一线小小的进攻的举动,你都不会放过。不知我这么猜测可对?”说着轻瞥了袁崇焕一眼。

袁崇焕呵呵一笑,一手抚了下自己颌下的胡须道:“想不到我这点心思都没有逃过你的眼睛,看来大人之前对你的评价果然没有错。若论识人之能,我袁崇焕之与大人真是天壤之别啊。”唐枫立时便来了兴趣,张口问道:“哦?大人是如何评的在下,元素兄能否见告?”

站在城头向城外极力远眺了半晌之后,袁崇焕才缓缓地道:“大人曾在之前对我言道,你是一个心细如发之人,任何事情只要你看到了便可查出其因由,或是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他还说虽然你以前不通战事,但只要他细加点拨,不出几个月你就可以成为一个能对我辽东战局起到致关重要作用的人了。之前我还不信,如今听你一番论及到火炮的言辞以及敏锐地察觉到我修筑此墙的心意所在,便可知大人所言果然不虚啊。”语气中满是崇敬之情。

唐枫听得却有些脸色微红,想不到孙承宗居然如此推崇自己,就连当着自己的门生面也是如此直言不讳。似乎是没有发现唐枫的神情,袁崇焕继续说道:“其实我想做的是如戚南塘、岳武穆这样的大英雄,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率我大明的将士开疆拓土,而非困守在这区区一个宁远城中。不过大人说得对,如今的时势根本容不得我们有这样的心思,现在敌强我弱,能守住现在的一切便已很是难得了。所以我才会请命来到这宁远城,并修了这一道城墙,不过是想坚守之余多杀几个敌人罢了。倒是让逸之你见笑了!”

唐枫心中也生出了几分豪情,哈哈一笑道:“元素兄的想法并没有错,我大明若是上下一心,朝汇总无事,又岂会怕他一个区区的建奴?想当年永乐大帝在时,就连那成吉思汗的子孙也不是被我大明的将士杀得屁滚尿流,一避千里吗?终有一日,我们的大军会开进女真人的领地,将其纳为我们的属国的!”

“好,说得好!我们大好男儿自当如此,即便是身死沙场,也要如此!”袁崇焕也被唐枫的这一番话勾起了年轻时的豪情,高声应和道。这让周围的士卒脸上都露出了一丝不解,他们并没有听到两人在说些什么,但却从未见过袁崇焕有如此豪情万丈的时候。说了这话后,袁崇焕才惊觉刚才自己有些失态了,但同时也开始有些佩服起眼前的这个人来,他既然能够激励自己,那自然也能使三军将士重振雄心了。

就因为这个缘故,他对唐枫便更是亲近了几分,同时也想到了之前自己所没有提的那个问题:“适才我说了自己最为推崇的两名古之名将,却不知唐大人你心目中谁又是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呢?”

这个问题却使得唐枫微一发愣,他倒从未想过这个问题。若说看过不少历史书的他没有自己崇拜的偶像那是不现实的,但他崇拜的多是皇帝,如秦皇汉武,这却不能在这个封建王朝里提了,不然人家一听要不说他痴心妄想,要不就认为他有不臣之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袁崇焕问的是将领,唐枫自然不能拿秦皇汉武的来搪塞吧?想到汉武,唐枫便连带着将一个人也记了起来,他也是唐枫很是佩服的人物,在这里提他也很是正常,便道:“若说古之名将,多如牛毛,但唯有一人却让我心下拜服,那便是西汉武帝时的冠军侯霍去病。他以弱冠之年便能带骑兵突入到匈奴内部,杀敌无算而又安然退返,这才是真正的勇者无畏。只可惜天不假年,天妒英才,若他能多活一些时日,匈奴便会完全被其一手所灭了。

“若现在有一霍去病在我辽东,莫说是什么建虏了,便是那铁木真再世,忽必烈重生也都不在话下。可惜如今却……”

袁崇焕也随着他叹了口气,同时看唐枫的眼色却有些不对了,听他的意思似乎也在以霍去病自许啊。要知道霍去病可是少年的英雄,而他唐枫如今也不过才二十出头,确能与之相照应:“难道他是在隐讳地提醒我,若是让他来掌控这辽东大局的话,便能如当年的霍去病一般杀得建奴望风披靡吗?”虽然袁崇焕隐隐地发现这次孙承宗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却从未得到过证实,现在却从唐枫的一番话里听了出来,这让他觉得心里有些讶然。不过着事却也不是他能够置喙的,如果孙承宗真有了决定的话,自己便会尽全力来辅佐唐枫。因为唐枫年纪虽轻,但在这几日下来却让袁崇焕起了敬佩之情,这是除了孙承宗外他第一次对人有这样的感觉。

唐枫可想不到自己的一番话会使得袁崇焕有这么多的想法,他也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倒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霍去病这样的人物,毕竟他现在连真正的沙场都没有见过。不过现在也只是说说自己推崇的人物罢了,倒也无妨,所以唐枫又继续说道:“不过以我大明如今的朝局来看,即便真有卫、霍再出,怕也难有太大作为了。孙大人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若论用兵之道,孙大人并不输于那些古人,但是如今却也只能守成罢了。”说到这里,唐枫又看了身边的袁崇焕一眼,心说你也是这么一个悲剧人物了。

袁崇焕想想也觉得唐枫的话有理,若是朝中纷争不休,上下内外难以同心,便算是有再大能为的人也难施手段。岳武穆便是因为朝中秦桧当道才无法直捣黄龙,最终惨淡收场。而戚继光之所以能在东南抗倭和北边抗鞑靼时都有所建树,靠的也是先有胡宗宪,后有张居正之助。再想想现在,他不禁沉重地再叹了一口气。

唐枫的话并没有说完,他仰望着天空道:“所以我真正钦佩的并不是那些驰骋沙场,纵横往来的将领,而是那些能使朝局稳定,给前方将士们带来信心的朝臣们。而我大明朝却有一人能将这两者结合在一处,却也算是千年以降的第一人了,只是他并非将领。所以若说在下最钦佩的是什么人,便当是此人了。”

“哦?我朝有这么了不起的人吗?”袁崇焕闻言将心中的一丝惆怅抛去了一边问道。

“有,他便是英宗朝时的于谦于少保了。若不是他在紧要关头力挽狂澜之既倒,只怕我大明朝便……而且之后在其坐镇之下,瓦剌也先不也是再难寸进了吗?所以若论本朝中谁是在下最是钦佩的,便是这于少保了!”唐枫说完这话,心里也有些疑惑。自己以前虽然也曾对于谦有过一丝敬重,却还不至于如此推崇啊,怎么今日却说了这么一番话?而且这话说来很是顺溜,并无窒碍倒象是藏在心中许久了。猛然间,唐枫便知道了其中的因由,显然是真正的唐枫的内心里是很敬佩这个名臣的,现在却通过了自己的口给说了出来,这让他心里也不禁有些好笑。

“于少保,他确是我大明少有的能臣,我向来也是很敬重的。”袁崇焕缓缓说道,但他的心里却再次起了波澜,从唐枫的这番话里,他听出唐枫的意向并不全在边关之上,他还想着成为朝中的主事之人,就如那于谦一般。

其实常人说起自己推崇的古人也不过是说说而已,断不会有想到成为如先贤一般的人物,即便说了也不过是以之自勉。但是袁崇焕却因为以己度人的缘故,想着自己是想成为岳飞、戚继光这样的人物,便只当唐枫也有如此抱负,这却有些过于高看唐枫的目标了。如果唐枫知道他之所想,除了吃惊外更多的便会是庆幸了,庆幸自己没有说秦皇汉武,不然对方就真会认为他是想谋朝篡位了。

两人经这一番谈话之后,对对方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起了惺惺相惜之意,而袁崇焕更是对唐枫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他也更为有礼了,这是唐枫所没有想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