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振大明 >

第157章

重振大明-第157章

小说: 重振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当然,我后衙处尚有不少的空房,若是大人不嫌弃的话,自可住在这里。至于向导,我府中就有一个仆役是泾县之人,为人还算聪敏,正可让他跟了大人前去。”杨宾忙道。

唐枫连忙谢过了杨知府的帮助,然后便在又闲聊了几句之后就在他的陪同下去了后院休息。因为这一路上众人都是睡在野外的帐篷中的,所以在见了这里的厢房之后,那些军士都很是兴奋,在向唐枫告了声罪后,都去准备睡觉了。

唐枫见状也是一笑,知道这一路来让这些军士们受苦了,他在伸了个懒腰之后也想回自己的房间睡觉,这时吕岸走了过来轻声道:“大人,我有一事总是憋在心里很不好受,所以特来问问大人。”

唐枫看了他一眼,笑道:“进房再说吧。”在关上了门,房中只剩下他们两人时,唐枫才道:“你是看出这个杨知府有什么心事吧,此事我也早看了出来。在进城时那些守门的军卒就把我们当成了来为难他的人,而在衙门外也是如此,我早就有所感觉了。”

“既然如此,大人为何不过问一下呢?”吕岸奇道。

“过问了又如何?我现在又不是朝廷派来此处管民政的官员,也没有收到命令让我监察这里的吏治,我即便看出了什么也无法做事啊。所以我想我还是将泾县的事看明白了之后便离开这里,至于此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就由朝廷处理吧。”

吕岸虽然对今天的事情很是好奇,不过在听了唐枫的话后也觉得在理,便点头道:“大人说的是,即便这个杨大人犯了什么事,我们也无权拿他,倒还不如不知道的好。”

唐枫欣然地一点头:“的确如此,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注意朝廷中的情况,若是这次出来京城的事情真能照我所设想的那么发生的话,或许等我们回京之后,就能有所作为了。至少我可以借着此次的事情对那崔呈秀动下手,使魏阉少了一只爪牙!至于现在的各地吏治,还不是我们能插手的时候,朝廷都是如此糜烂,地方当然不可能干净了。这个杨宾知府若真的犯下了什么事情,我们在有了一定的权力之后再为百姓除去了他也不迟!”

正当唐枫和吕岸说着话的时候,杨知府也没有回后堂,而是叫来了自己最是信任的心腹师爷,将今天的事情说了出来。在听了他的一番话后,那个师爷皱起了眉来,半晌后才小声地对杨宾道:“大人,看这个姓唐的身份来此只怕未必只是他口中所说的查那小小的一个泾县之事,恐怕他还怀着什么其他的目的。以在下看来,他或许此来就是对大人你不利的,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我们不可不防哪。”

在愣了一会后,杨宾才道:“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那我该怎么对待他们?”

“大人只须小心着些便是,并让包正他帮着留意下那些人的举动便可以了。包正他有求于大人,想大人出面帮着从人手里将那祖田拿回来,大人正好让他帮这个忙。”

第228章    到泾县

时间还没到辰时光景,唐枫一行人就早早地起身准备离开府衙了,杨宾立刻就将自己昨天所说的那个仆从给叫了来,让他带着唐枫等人往泾县去一看究竟。这个人名叫包正,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在见了唐枫等一众人后面上带着一点怯意。对此杨宾只是随口嘱咐了几句,便让他带着唐枫他们上路了。

一行人便在包正的引路下马不停蹄地往目的地而去,一路上唐枫看着四下里的景致还算不错,就和包正闲聊起了这泾县的风景和历史。虽然这包正只不过是知府衙门里的一个仆从,但却也读过几天书,再加上看唐枫为人和蔼,又和自己的年龄相差不是很大,他问的又不是什么正事,便大起了胆子回答道:“回大人的话,我们泾县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景色却很是不差,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桃花潭和月亮湾。唐代诗仙李白就曾在桃花潭边做过一首留传千古的名诗,而那月亮湾则风景秀美,此时节翠竹成荫,溪水清澈,最是适宜一游了。”

“桃花潭?可是李青莲曾作诗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处吗?想不到这千年传诵的所在是在泾县啊?”唐枫一听就来了兴趣,在现代时他对李太白就很是感兴趣,所以倒一时忘了自己此来的目的了。

看到这个应该是将军的人居然还懂得这个,包正的面上立刻就显出了尊敬之色,点头道:“大人你说的很对,我泾县的桃花潭正是李太白赋诗的所在,您若不嫌路远的话,小的可以带你们去一看。”

唐枫笑道:“既然知道了此乃先贤做诗之处,我当然要去瞻仰一番了,不过这却要等到我将公事办了之后再去。”听着他们两人谈论着此地的风景和名胜,那些大头兵们就没有什么兴趣了,在他们的眼里哪里的景色都是一样的,还是早一处有酒有肉的所在坐下来吃喝来得痛快,不过见大人如此有兴致,他们自然也不好扫兴,所以前行的速度也不是很快。

在和包正谈了一些悠闲的话题之后,唐枫见他的戒备和畏惧之心慢慢地去了,才问他道:“包正,你是泾县的人,怎会来到宣州做工哪?在家里可还有亲人?”

“不怕大人笑话,小人是个连童生都考不起的废人,就因为苦读书不事生产,我老母又有病在身需要医治,所以导致田地被人给侵占了去,而我老父母也因此气病而逝,我在泾县没了立足之地,才去的宣州府,得蒙杨大人不弃,才让我在衙门里帮了工。不过大人大可放心,每年的年节以及先父母的生死忌辰,小人都会来祭拜他老人家的,所以这路途我还是很熟悉的。”因为之前的谈话,包正已经有些放松了下来,对唐枫的问话也不再回避了。

唐枫一听就有了兴趣:“怎的,你还有如此冤情吗?怎的不向知府大人告那侵占你田地的人一状呢?”

“其实这也不算是侵占我家田地,实在是因为我为医治先母之疾欠了那人家不少的银两,既然无法还钱,拿田地来抵也是应该的。而且此事太小,杨大人也根本不可能去过问,即便他问了,此事那蔡大人也没有做错,所以小人也只好认了。”包正话虽然如此说着,但唐枫看他的神情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不过唐枫也知道自己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便住了口。

在又行了一程之后,唐枫又当作是随口而问道:“听杨大人所说,这泾县是因为去年闹了蝗灾,所以才使得税赋无法上交,此事你可有见闻吗?”

“这倒是有的。”包正点头说道:“去年我来拜祭时,就曾听乡亲们说道秋时起了一阵蝗虫,将无数刚刚成熟的稻子都给啃食了去,无奈之下他们才去见县太爷求情。无奈之下,蔡县尊只得上禀了杨大人,然后由府里上奏朝廷,请朝廷免去了赋税,此事小的可以作证。”

唐枫点了点头,既然包正这个现在并非泾县的人都这样说了,显然此事是真的了。那么自己在泾县也不必呆上太长的时间,在去县衙门了解了事情的详情之后便可离开了。想到这里,他倒不忙着立刻去县衙门处理公事了,而是对包正道:“你且带路去桃花潭看看吧,待瞻仰了古人的名胜之后再去县里也不迟。”

桃花潭不愧是能让李白题诗留名的所在,此时又是春天最能体现它美丽的时刻,唐枫站在潭边看时都有些痴了。只见在微风的吹拂之下,潭面水光潋艳,碧波涵空,使人的心神为之一爽,而在其边上还有许多嶙峋的怪石古树青藤纷披,春季绿韬如毡,桃花似火如霞,飞阁危楼隐约其中,犹如蓬莱仙境。这美丽的景色只看得唐枫目为之眩神为之驰,好半晌后才说道:“果然是个风景优美的所在,也不枉了我不远而来,真是值了。

“如此美丽的所在若是遭了蝗灾还真是苍天无眼哪。不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真的遇到如此天灾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我自当禀明朝廷,将本县今年的税银也一并免去了。”

“小人代家乡的父老多谢大人的厚恩了。”包正闻言忙感激地说道。唐枫只是一笑道:“这是为官者当为之事,而且这里遭了灾也是事实,本官不过是略尽本份罢了。”

“大人此言差矣!”随着这一句话,从不远处走出了一个书生打扮的人,笑着朝唐枫施了一礼。跟随在唐枫身边的亲兵见状就是一惊,立刻就上前一步,挡在了唐枫跟前。唐枫看他年龄与自己相差仿佛,生得很是清秀,比之自己还要文弱了一些,恐怕连自己都能轻易地打翻了他,便挥手道:“你们都不必如此紧张,不过是一个寻常的百姓罢了。”在他们都退了回去之后,唐枫才笑着问道:“兄台这话是何意思?能否说得仔细一些?”

那书生哗地一下打开了折扇,不亢不卑地道:“我是听了这位大人的话后觉得与事实不符才不自觉出口辩驳,倒让大人你受惊了。”

“哦?这么说兄台知道这事实的真相了?可介意与本官说说?”

那书生潇洒地摇着扇子,笑道:“此事我也是来这泾县之后听人所说……”他刚说到这里,唐枫就截住了他的话头:“兄台你并非这泾县的人氏?”

“不错,在下也不过因慕李太白之名而来到此地的。不过却听当地的百姓不小心说起了一件有关这赋税的事情,现在听了大人的话才出口的。”

唐枫立刻就来了兴趣:“兄台若是有空的话,能否与我说说,若是你所说的确有其事的话,也是帮朝廷和百姓做了一件好事。”那人笑了一下后道:“既然这位大人有兴趣的话,便请到那边的酒楼里坐下边饮酒观景,边听在下一一道来。”

“如此倒也不错,我们赶了一天的路确也有些饿了,就请兄台带路吧!”唐枫说着就和那书生一道上了不远处的一座小小的酒楼之上。那些跟在他身边的亲兵自然也紧跟在了他的身后,然后在酒楼里坐了个满满当当。小酒楼虽然是在这个风景宜人的所在,但是因为地处郊外所以生意倒不是太好,今天见了有这么多客人上门,可把老板给欢喜坏了,立刻就很是热情地招呼了起来,不一会工夫,酒楼里就飘出了酒菜的香气。

在边吃边谈了近一个时辰之后,唐枫才与那人分手,带着一众人马离开了酒楼,此时已经到了下午。在看看周围只剩下自己一干人时,吕岸才上前一步道:“大人,若不是你临时起意要来这桃花潭,恐怕我们还无法得知这泾县有着如此情况,看来这次可有得我们忙了。”

唐枫微微一笑,然后问道:“你的意思是让我将那夏公子所说的县令拿下问罪了?”

“是啊,他既然做出了如此事来,我们自然不能轻饶了他。大人你之前在歙县时不也总是为民请命的吗,这次奉了朝廷之命前来泾县不是更要如此了吗?”吕岸有些疑惑地问道。

唐枫呵呵一笑道:“虽然这位夏公子说来煞有介事,但他也不过道听途说,做不得准的。若是因为他的一句话我就要将此县的县令拿办,那也太过儿戏了。此人会在这桃花潭与我们相遇,这本身就有一些可疑,莫要到时候我们中了他的圈套。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赶去泾县县城看个究竟,到底这事是不是如那夏公子所说的,然后才好定夺。”

“大人说的也很是在理,那我们这就出发吧。”吕岸在想了下后也觉得这个夏公子突然来到自己等人面前有些可疑,甚至是有心人故意来迷惑自己的,所以也同意了唐枫的意思。

唐枫上马后再次回头看了看那座小酒楼,心里只觉得此事越发的扑朔迷离了,不过这倒使他更有兴趣去将这件事情的真相给挖掘出来。

第229章    蔡知县

“下官蔡昭旭见过唐大人!”一个三十多岁,温文儒雅的官员站在县衙门前朝唐枫行礼道。此人便是这泾县的县令了,在他的身后还有县里的几名书隶和其他的官员,都满脸是笑地对着唐枫等人拱手为礼。唐枫忙还了一礼,然后在那些县衙官吏的陪同下进了县衙大门。

“想不到这个蔡县令长得如此儒雅,若不是他穿了一身的官服的话,我都会当他是一个私塾的老师了。”唐枫打量了那蔡昭旭几眼,然后在心里想道。正想着间,几人便来到了二堂之上,只见在这不是很大的堂上只有很是简陋的几把椅子,一张书案,其他就是一些书籍和公文了,整个看来都很是寒酸。

见唐枫在看堂中的布局,蔡昭旭就有些尴尬地一笑:“倒叫大人见笑了,我泾县地小民贫,再加上下官又是个教书人出身,所以对这二堂的布置也就很是随意了。”

“这样的布置也很好嘛,这二堂是让人办公事的,只要有桌椅等物就足够了,何必太过铺张呢?”唐枫忙笑着说道,然后又错开了话题道:“怎么,蔡大人从前还做过先生?”

“正是,下官在考中进士之前因为生活所迫,所以当过一年的私塾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