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我说参同契 >

第3章

我说参同契-第3章

小说: 我说参同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四书,从宋元到明朝,要想考功名做官的话,非用他 的思想解释四书不可,否则是考不上的。假如我生在几百年 前,人家问我《参同契》看过没有,我说看过,那我就是异 端,也就不能考功名了。
整个明朝三百年,朱元璋朱和尚当了皇帝以后,要拉一 个有名气的同宗,光宗耀祖,就认了朱熹先生。他所注的四 书就成了国家标准版,致使中国文化染上了重症。朱熹的观 念对与不对,我们暂时不加讨论,那是儒家学术的范围。但 是,朱熹虽然拼命地反对道家与佛家,却偷偷研究《参同 契》,而且他还化名空同道人邹诉,作《周易参同契考异》。 他研究《参同契》很多年,但却搞不通,到晚年都钻不进 去。当然钻不进去!他也不打坐,不修道,怎么钻得进去!
朱嘉与白玉膽
朱熹为什么要研究《参同契》呢?据说朱夫子在福建武 夷山讲学的时候,刚好有一个道家南宗的白玉蟾,也在武夷 山修道,有很多徒弟,后世称他为南宗祖师。既然称他祖 师,差不多也是神仙了。一个道家,一个儒家,二人门下都 有大批弟子。人类的好奇,古今中外都是一样,这些儒家年 轻的读书人,每天都听子曰、子曰,听了半天,没有怎么 样。可是看到人家那边修炼神仙丹道工夫的,不是红光满面 就是脸上发青发乌,觉得总有一套,奇怪呀!就偷偷跑过 去听。
朱熹总是讲那是异端,你们不要乱去听。后来弟子们告 诉朱夫子,白老师那里的确有些怪事情,他有先知之明,是 有道之人。朱夫子说,他“偶中尔”!也就是说瞎猫撞到死 老鼠,给他碰巧碰对了。这个话当然是在他自己的补习班里 对自己学生讲的,可是那个白玉蟾老师,也没有出门就知道 了。第二天白老师就叫学生来约朱夫子,两校同学联欢去郊 游。朱夫子也很高兴,就同意了。一去郊游,这可好了!下 起雨来,大家没有带雨伞都淋湿了。可是白老师虽在雨中, 他走过的地方四面没有雨,身上也不湿。朱夫子忍不住了 问:“白老师呀,你这个是什么道理呀?”白玉蟾笑笑说: “偶中尔!”这一个“偶中尔”,朱熹脸面就挂不住了,心想 我昨天说给学生听的话,他怎么知道?而且今天马上回敬我 一个耳光一样。这个很奇怪,因此朱熹开始研究《参同契》。 朱熹经常偷偷研究佛、研究道,这是公开的秘密,谁不 想活得长命,谁不想变成超人?只是面子上死不肯承认。所 以我对宋儒不论哪一位,始终有一点不认同:学问道德宋儒 没有话讲,就只有一样不好,明明借用了佛家、道家的学 理,来说明儒家的道理,然后翻脸批评他两家都是异端,都 是骗人。宋儒搞的这一套,叫什么圣贤之学呀!
说到朱熹批评佛道两家的话,似乎内行又很外行。譬如 他做了道家与佛家的比较,讲了很内行的话,在朱熹文集里 头都有。他说道家修道是“形神相守”,这个对道家就超过 普通的了解,这是说修炼神仙之道,可以修到返老还童长生 不死。怎么叫“形神相守”呢?道家认为这个身体是形体, 等于是个机器,这个机器的电能是道家所称的元神,是我们 灵魂生命的根本,那是电能,就像电灯有了电能才发亮。所 以只要我们这个肉体存在,那个元神就在我们身上。身上每 个细胞每个地方都通元神的,人老形体衰了,这个机器用坏 了,神也不通就离开了。道家所以能够返老还童长生不死, 他做的工夫就是把形与神凝结在一块,这就叫炼丹。 
佛家不同,佛家讲涅槃,生死都是空的嘛,时间到了, 打个坐就走了。所以朱熹说佛家是“形神相离”,学佛的人 求空,把肉体都看空了,使神和身体分离,这是朱熹的批 评。表面上一看,佛家、道家都驳他不了,他不简单的呀! 道家、佛家的修炼工夫和学理,他还是做过研究的。
朱熹的学问没有话讲,但他对于白骨观没有深入研究, 批评白骨观不是究竟。他说学佛的喜欢修白骨观,所以觉得 这个世界是痛苦的,没有意思,不想留恋,而想到西方极乐 世界。他不同意这个观念,又认为白骨观在佛家工夫是下层 的,当然他没有写他认为高的工夫是什么。其实他没写的下 一句,就是认为人的生命是可以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不过他 老兄同我们一样没有留住,朱熹在他的传记里有好几条是他 对《参同契》、对道家学问研究的结果,他下意识地承认, 人的寿命是可以修的。
第二点关于儒家与佛道的关系,我常常提一句话,读书 人都爱好仙佛。尤其中国过去的读书人,你查他一生的历 史、文章、诗集,都记载有几个和尚道士的朋友,好像不交 几个这种朋友,就没有学术地位。就像很多现代人,要认识 电视电影明星,才表示自己交际广泛一样。当年想认识和尚 道士,是表示自己清高,所以文集诗集里,几乎每一个人都 谈到与佛道人士交往的事。知识分子都好仙佛之道,但是知 识分子很难修成功,因为学问好,欲望就多,烦恼就大,叫 他放下来打坐修道,想是想,办不到。可是反过来看历代神 仙传、《高僧传》,我们却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仙佛的学问都 很好。所以如清代诗人舒位有句诗说:“由来富贵原如梦, 未有神仙不读书。”这是真正的名言,青年同学要想学神仙 的,书一定要读好才有希望。
我曾经把这个诗第一句改了,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一个喜 欢喝酒的文人朋友,他是富贵中人,所以上一句就改成“由 来名士都耽酒”,一般名士都喜欢喝酒的,下一句还是“未 有神仙不读书”,因为学神仙许多是爱读书的。
《参同契》三大纲要
讲了这么多,算是《参同契》的开场白。这一部书有历 代各家的注解,书中主要有三大纲要:第一是“御政”,第 二是“养性”,第三是“伏食”。所谓“御政”,那包括很多 了,上至皇帝下至一个普通人,想修心养性做人做事都是 “御政”。怎么样做人呢?就是走一条正路,知道人生的正 道,政治也同时包括在其中。所以一切有关修道与做人做 事、天文地理,以及人世间各种各样的正当法则、原理,都 属于“御政”的范围。
第二 “养性”,我们普通人修道学佛,要够得上第二步 “养性”可难了。我经常说学佛修道是我们中国古时的一门 科学,这一门学问是研究身心性命之学,它是有理论的。自 己生命身体怎么来?为什么人有思想?要想得到答案,必须 先把理论弄清楚,懂了理论再来修行。修行就是实验,反求 诸己,用自己的身心去做实验。自然的科学也是懂了原理理 论,然后用物来做实验的。
这个所谓“御政”的原理懂了以后,修养才叫做“养 性”。但是我们一般学佛学道的,不管用哪一种法门,念佛 也好,祷告也好,念咒子也好,打坐也好,都是走“养性” 的最初步路子,可是性仍然养不好!要“养性”,首先就要 认识“性”,也就是佛家所讲的“明心见性”。常有人说某人 个性不好,个性是什么东西?还有中文把男女关系也叫做 性,明心见性至高无上也用这个性。这个性究竟是什么东 西?这就牵涉到中国文化的本位了。《礼记》上提出来人有 “性”跟“情”两部分,所谓性情,我们老一辈子讲话,这 一个孩子性情不大好呀。这个性情的性是什么东西?情又是 什么东西?所以“养性”是养哪一种性?这些都是大问题。 第三“伏食”,就是成神仙。“伏食”就是在“御政”与 “养性”做到之后,最后那个工夫。这个东西不从外来,是 从自己生命里来。但是也不全然是从自己这个肉体生命来 的,而是同宇宙有关系的。就是说有一个东西忽然会进人身 体中来,但不是从嘴巴进去,而是由身体另外一个地方进去 的。千古神仙不敢讲,据说讲了天打雷劈。不过我已经被天 打雷劈很多次了,雷公来了我也跟他讲理。
我认为道是天下的公道,既然是天下之公道,就没有什 么可秘密的一一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也不属于上帝。过去 人为什么要当秘密藏起来呢?是怕人学坏了。因此把道法变 成秘密,大部分是这个原因。好像一把刀一样,坏人拿刀去 杀人,可是医生开刀也是靠这把刀。我素来不藏秘密,何必 关起门来?不过有时候我也关门,因为我啰哩啰嗦讲了半 天,公道摆在那里,你就应该懂,何必来问我?你再来问 我,我就烦了。
这另外一个进入人体的地方,就是头顶。我们晓得婴儿 头顶上这里“评枰”地跳。修道修得好,这里一定开了,学 密宗叫做开顶,不晓得你们诸位看过没有?我是看过的,书 上看来的不算数,我碰到过这种人。过去我在四川的时候有
一位老师七十几了,鹤发童颜。
鹤发可以有两种解释,一般的鹤羽毛是白色的,所以鹤 发是形容银白头发;童颜是说面孔如婴儿一般。但是另一种 解释说鹤发是黑的,所以暂且不做定论。讲到这位老师,他 有四个特点:七十几岁子孙满堂,却不跟子孙在一起,一个 人住一个小房子修道。房顶瓦漏了,他也不用楼梯,自己拿 几片瓦,一跳就上了屋顶,补好了再跳下来,这是我们亲眼 看到的。
第二点,我们都晓得这个老师从不睡觉,我们年轻人顽 皮都是第一流的,故意轮班和他谈话,一讲一整夜。他有一 个习惯,一到了正子时,就靠在椅子上不动也不说话,无论 你怎么说话他就是不答。大概要经过半个钟头,眼睛张开 了,然后你刚才讲的话他都答复你,每天夜里如此,我们屡 试不爽。
第三个特点,他七十几岁的老人,两个Ru房一挤,同女 人一样有奶水的。换一句话说,他修道到了这个程度,他的 血已经变成白浆,当然不是变成什么白血球,白血球过多是 毛病。
第四点,他的头顶上我们都去摸过,“枰枰”跳的,同 婴儿一样。别的稀奇古怪事我们不去管他,仅这四点就很与 众不同,是别人稀奇古怪不来的,也是我亲自见到的。这个 所谓“伏食”,与头顶有关,到了某一个时候这个东西就进 来了。
后来宋朝南宗道人张紫阳真人,他著的另外一本丹经 《悟真篇》,可同《参同契》媲美。张紫阳真人既是禅宗的祖
师,又是道家神仙。他那篇《悟真篇》就提到“伏食”的道 理,他说“一粒金丹吞人腹,始知我命不由天”,那也是牛 吹得很大。他说人修道到了 “伏食”那个境界,一个东西就 进来了。“一粒金丹吞人腹”,腹是指肚子,这可不是大家修 道修的这个丹田;“始知我命不由天”,生命就可以自己做主 了。这就是“伏食”的纲要。
三种丹
在这里我要再介绍道家所讲的“伏食炼丹”。在我们的 甲骨文里,也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丹”字跟太阳的 “日”字一样,就是一个圆圈中间一点,空空洞洞之中有一 个东西。后来把这个丹字中间加了一横,有各种写法,反正 是代表有个东西在一个空洞的中间。
我们晓得道家有三种丹的分类,所谓天元丹、地元丹、 人元丹。我们普通一般打坐做工夫,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 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都是自己做工夫在身 体中炼成了人元丹。现在一般练气功的人还做不到,真正炼 丹成功的还只是人元丹。
人元丹是根据道家的《高上玉皇胎息经》来的。这本经 讲到上药三品,就是人本身的精、气、神,我们后世一般打 坐修道做工夫都在搞这个东西。这个就又要扯到明朝的大儒 王阳明了,他同朱熹对中国文化影响都非常之大。不过他同 朱熹的路线相反,是走陆象山这个学派的路线,而且佛道两 家他都学过。在他传记里都有,能够未卜先知,不过后来他 放弃了。为什么放弃?也就是书读多了,官做大了,“道”
I 13 |
就不容易修成功了。王阳明虽然最后放弃了学道,可是也吹 了一句大话,依我们现在观念看来是逃避的心态,他说道家 也不必修,在那里练气功打坐,上通下来,下通上去,一天 时间都浪费了,王阳明认为那是“搬弄精神”。
但是我们再仔细看看王阳明这一句话,他承认人的生命 里有一个东西叫做精神,他至少承认这一点。我们常常听到 有恭维人精神不死^精神是什么东西?精神是不是一个真 东西?这是个问题!如果是真东西的话,就可以把握回来, 把握回来就叫做人元丹。王阳明后来为什么能够搬弄精神而 不搬了?我们休息一下再作报告。 


想成仙的大人物们 龙门派与成吉思汗
乾坤门户章第一
十二辟卦 天文历律气节 《易经》的八卦与文字
想成仙的大人物们
刚才讲到王阳明这个理学家,他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