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39章

抗日保安团-第39章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卫国忙双握住,说:“在报纸上看到过您的照片。我是抗rì保安团团长郑卫国,在平安县的时候和129师有过接触。”
  周公笑道:“早就听说过你了,没想到能在这儿见到你!”
  郑卫国对张长贵说了一句:“长贵,这是八路的同志,不会有事的,你们先回去吧!”然后又对周公说:“周副主席,我有重要情况向您汇报。”
  大概是心态使然,郑卫国一不留神就用上了“汇报”这个词。周公闻言双眉一跳,点点头,说:“好!不过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跟我来吧!”
  一路上大家也没有闲扯,很快就来到了新华社驻太原分社,这里是八路军设在太原的最后一个据点,其它部门大多已经撤离或者潜伏了。
  周公温和地说:“好了,到了这里就安全了。郑旅长,请问?”
  郑卫国犹豫了一下,说:“周副主席,我能不能跟您单独谈谈?”
  周公笑着说:“当然可以!请跟我到会议室来。”说着就朝会议室走去,并示意郑卫国跟上。
  郑卫国刚走了几步,却被一名护卫伸手拦住。
  这名护卫说:“周副主席,这个人很危险,您不能单独跟他在一起。”
  郑卫国见周公腮帮子一鼓,知道他要发火(周公大部分时间温文尔雅,可发起火来也很吓人,呵呵),忙打圆场说:“是我冒昧了!这样吧,我把枪解下来。”
  他穿越前也执行过几次保卫任务,知道护卫们的难处,所以并不想给他们的工作增加麻烦。他身上共携带着三把手枪——快慢机背在身上,枪牌撸子插在腰间,掌心雷藏在口袋里。为了不让护卫们生疑,他放慢动作,小心翼翼地把枪全解了下来,放在旁边一张桌子上。
  护卫们这下没话说了,只得让郑卫国跟着周公进了会议室。不过,还是有两名护卫守在门口,大门也没有关上。
  周公有些尴尬,说:“郑旅长,真是对不起。”
  郑卫国笑笑,说:“这没什么,您的安全更重要!”
  其实以前周公身边的防范也没有这么严密,只不过去年周公外出公干时差点被土匪打劫了(真有其事),把zhōng yāng吓了一跳,所以专门给他调了几名高手过来。加之近段时间,rì军不仅在正面战场疯狂进攻,还不断派特务四处活动,搞得护卫们都很紧张。
  郑卫国在这里呆了两个多小时才离开,回到驻地见弟兄们都在焦急地等他回来,心中不由一暖。
  回来后不久,傅作Y又派人来召见,郑卫国忙赶了过去。此时已是下午了,司令部内多了不少军官,看来傅司令召见的并不只有他一人。
  到了司令部不久,傅作Y从小会客厅走了出来,似是为一名中将送行。这名中将戴着眼镜,显得很是文雅。
  郑卫国好奇地问旁边一位同僚,说:“这位中将是谁啊?”
  那同僚打量了郑卫国一眼,有些惊讶,说:“卫副司令你都不认识?”
  郑卫国笑笑,说:“我是刚来的!”
  同僚恍然大悟,说:“你就是dú lì第九旅的郑旅长吧!卫副司令就是14集团军司令兼二战区副司令卫俊如中将。”
  郑卫国恍然大悟,不就是五虎将之一的卫立煌吗?
  卫立煌由忻口撤退下来,进太原城和傅见面,卫立煌不主张空守孤城,认为现在依城野战,已不可能,只剩太原孤军守城,徒耗兵力,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不如改变计划,一同南下。
  但傅却表示:守土抗战,军人有责。野战军在,太原当然要守,野战军走了,太原还是要守。至于后果,现在考虑不了那么许多。最后傅在封城以前,将卫送出城外。卫立煌给傅作Y留下“相机撤退”的手令后率领他的部队南撤。太原城中的居民也大多逃离了这座大难临头的城市。
  送走卫立煌之后,傅司令匆匆赶回作战室并召集军官们开会。在会上他对守城各部队进行了统一布署。此次布署,dú lì第九旅没有直接的守城任务,而是被充作预备队。至于其它各部郑卫国并不了解,就没怎么关心。
  布署完毕后,傅司令对前来开会的各部长官们说:“我们要守住太原城,阻止敌人前进,才能掩护大部队和太原居民及物资安全转移。”(历史原话)
  郑卫国听了非常满意。在他看来,守城不是目的,迟缓敌人前进,掩护人员和物资转移才是目的。盲目死守有什么用?人死地失,二者皆亡!
  但傅司令随后一道命令却吓了郑卫国一跳——他下令在今天黄昏封闭所有城门。太原兵工厂在城外,要是一封城,还怎么去炸?而且郑卫国知道封城根本就是一大败笔,对守城没有任何益处。
  傅司令严厉地说:“今天就要封城!我们城里的官兵,就像活人躺在棺材里,只差盖盖子了。如果我们齐心协力守住太原城,就能把棺盖子给顶开了,大家就得救了。否则,棺材盖子就被敌人给咱钉死了。”(历史原话)
  他似乎有些激动,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困兽犹斗,我们抗rì军人,为何不能和敌人决死一战呢?希望弟兄们发扬为国家、为民族英勇献身的爱国jīng神,努力杀敌,完成保卫太原城的光荣任务!我们必须坚决奋斗,尽到守土抗战的神圣职责!”(历史原话)
  听到这里,郑卫国终于按捺不住了。他举起手来,大声说:“司令,卑职有话要说!”
  对于郑卫国千里赴援,傅作Y还是很有好感的。特别是在各部不顾上级命令纷纷南逃的情况下,这种举动更值得敬重。
  傅司令说:“郑旅长请说!”
  郑卫国朗声道:“司令,我不同意封城!”军官们闻言顿时议论纷纷,作战室内一时嗡嗡作响。郑卫国扫shè了大家一眼,接着说道:“我不怕死,但是我认为封城对我方并没有任何好处!”
  傅作Y大怒,说:“既然不怕死,为什么反对封城?”若非看在郑卫国率部千里赴援的份上,只怕傅司令就要将他当场拿下了。
  郑卫国毫不示弱,说:“一旦封城,我军就只能困受孤城,想要反击也不可能。rì军完全可以置我军于不顾,直接南下断我后路。如此一来,又怎么可能完成掩护军民物资转移的重任?”
  历史上rì军就是这样做的,并不是rì军攻不下太原,只是他们不愿付出无谓的伤亡,所以不要以为rì军很蠢。他们跟今天一样,是既凶残又狡诈的敌人。
  郑卫国顿了顿,又道:“这些暂且不谈,只从防守的角度说。rì军有的是攻城的大炮,每一处城墙都有可能被炸蹋,光封几处城门岂能阻挡rì军?”
  历史上封城之后,大家想要突围还要重新扒开,除了浪费人力,制造恐慌,没有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而rì军进攻时,根本不用去刨城门洞,直接用炮轰垮城墙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傅作Y为什么要封城呢?其实他的本意是想置死地而后生,激发守城将士的战意。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将士们早就没什么战斗意志了。历史上在他下达封城令后,总部里傅作Y的亲随中校副官尹绍伊,第35军上校处长李荣骅等,纷纷乘黄昏封城的空子,相偕出走。至于士兵和下级军官越城逃走的就更多了。
  见郑卫国如此说话,傅作Y气得浑身发抖。他指着郑卫国斥责道:“你,你敢乱我军心!”
  郑卫国整了整军装,说:“司令,我只是陈述自己的意见,希望您能采纳!”
  傅作Y稍平静了一下,对军官们说:“你们怎么看?”
  戒严司令、35军副军长曾延毅说:“军座,卑职认为郑旅长言之有理!一旦封城就等于自断后路啊!”
  戒严副司令马秉仁也说:“军座,卑职也认为封城不妥!”
  历史上,他们二人率先弃城逃跑,是导致太原失守的重要原因。11月7rì,曾延毅率领一些侍从来到大南门,命令守军搬开沙袋,然后从一个狭小的缺口中仓惶出逃。他出城打的是第35军副军长的旗号,看见他的人都说:“副(与傅同音)军长出城走了”。这一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靠近南城的部队。
  戒严副司令马秉仁不甘落后,也立时乘着“李牧号”装甲汽车赶到大南门,从炮兵掩体钻出城外,落荒逃命。于是“副司令出城走了”的消息,又不胫而走地传进了守城官兵的耳朵。由此辗转相传,以讹传讹,把“副军长”当成了“傅军长”,“副司令”当成了“傅司令”,因而军心动摇,顿时大乱。有些部队,官不管兵,兵不顾官,撂下武器,越城逃走的颇不乏人。12时以后,除北城、东城和敌人对峙胶着的部队无暇他顾外,其他城上的守军逐渐稀少,有些地段已看不到部队的踪影了。
  见两位长官开了头,其他诸如副官尹绍伊、上校处长李荣骅之辈也纷纷请求傅作Y不要封城。军官们的士气低落让傅作Y感到非常痛心,但他封城的本意就是迫使将士们与敌死战,所以,将士们的纷纷反对反而坚定了他封城的决心。因为他担心如果不封城的话,rì寇一来,大军就会弃城逃亡。事实上,他的这种担心也并非没有道理。
  对于郑卫国,傅司令难得网开一面,说:“郑旅长,念你千里赴援,本座不怪责于你。你既然不愿困守孤城就速速率部离去吧!”


 第五十三章 会武功

  对于郑卫国来说现在走也是件好事,他本来就没打算守太原城,只要绕到城北炸掉兵工厂就算大功告成了。可他想了一下,还是决定留下来。如果就这么走了,名声就臭了,以后咋混?
  于是他对傅作Y说:“司令,让我部防守大南门吧!不用封城门,rì寇若来,我部当以血肉之躯当之!”
  傅作Y闻言神sè稍缓,说:“好!大南门就交给你们dú lì第九旅了,不过城门必须堵上!”
  话说到这份上,郑卫国再也无力抗争,只得领命。回来的路上刚好碰到周公一行,其实也不奇怪,因为独九旅的驻地跟新华社在同一条路上,只是远近不同。
  这个时候新一轮南逃的人cháo已经开始了,街面上显得涌堵不堪。本来忻口会战以来,太原城内的居民就跑掉不少,但还是有些人存有侥幸心理。这几天坏消息接连传来,尤其是忻口败兵一路南逃,把大家都吓坏了。一些心理素质不错的居民也加入了南逃的行列。
  周公的护卫虽多,可架不住人cháo涌动,很快就被挤得七零八落。郑卫国担心周公出事,忙拨开人群挤了过去。
  然后,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一个混混趁乱抢走一个女人的包裹,往人群里一钻就想逃跑。周公恰好迎面碰上这贼,伸手一撩一扣,竟单手将那贼摁倒在地。那贼人还想反抗,包裹却被周公一翻手夺了过去。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就几秒钟的时间。护卫们见周公跟人动手,慌忙挤上前来,将其死死护住。
  周公笑道:“没事,不过是一个小蟊贼!”然后他一回头正好看到郑卫国一脸惊讶的样子,嘴巴张得能塞进去一个大鸭蛋。
  郑卫国确实感到脑子不够用了——周公会武功!而且好像还是八卦掌!
  他记得在穿越前有部电影说孔子会武功,结果被人们骂成残废。可眼前的一幕真不是杜撰,周公真的会武功!真的!郑卫国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是不是自己穿越到一个人人会武功的平行空间去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掌握的历史走向还有用吗?
  周公见郑卫国惊呆了,笑道:“卫国,不过抓一个蟊贼,用不着这么惊讶嘛!”
  郑卫国说:“周副主席,您,您怎么会武功呢?”
  周公微微一笑,说:“以前跟一位国学大师学过,可惜未得jīng髓,只能强身健体罢了。”
  事实上是郑卫国孤陋寡闻了,历史上的周公本来就会武功(国术,不是降龙十八掌之类的,呵呵),只不过他涵养极深,一般情况下深藏不露罢了。
  1913年-1917年,周公在天津南开学校就读。当时八卦拳高手韩纂侠正在天津开设武馆,周恩来遂拜韩为师,学习“形意八卦”。
  后来孙文开办黄埔军校,周公任政治部主任,而韩纂侠则被聘为黄埔学校首席国术教官。师徒再度重逢,周公又跟师父“进修”一番,受益终生。
  韩纂侠对周公也很敬重,曾感慨地说:“翔宇(周公字翔宇)年少志高,深谋远虑,我教他怎样强身,他却教我怎样做人。”
  周公身份所限,实战的机会不多。不过,当年在上海组建“打狗队”的时候,还是露过几手的。不单教过红队队员,还多次带队上阵。话说当年的红队还真有几分特种部队的味道。
  郑卫国好不容易才按下内心的震惊,说:“周副主席,您这是要去见傅司令吗?”
  周公说:“嗯!你托我办的事情,我还没办到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