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372章

抗日保安团-第372章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战室内,山下奉文一把拎住兵站监的衣领,喝骂道:“你这个无能的蠢货,让支那人一遍又一遍的得手,你不感到羞愧吗?”
  兵站监的地位其实很高,而且这是一个肥缺,没有背景的人根本当不上。可面临方面军参谋长的喝斥,他却不敢回嘴,因为天津兵站又被特工袭击。虽然不像石家庄兵站主地那样完全摧毁,但损失却更大,因为天津的兵站是属于“集结主地”,也就是战略层次的兵站,这里堆积的物资比石家庄可多多了。
  骂了一阵,山下奉文也骂累了,只好强压怒火问道:“天津兵站的物资还剩下多少?”
  兵站监哭丧着脸说:“三,三成!”
  话音刚落,突然听到门外传来扑通一声,接着还有女人惊呼声传来。
  “八嘎!是谁躲在门外?”山下奉文怒气冲冲地跑了过来,一把拉开作战室的大门,却见穿着病号服的杉山元躺在地上,腹部不断有鲜血涌出。原来,“傻瓜元”得知天津兵站也遭遇重大损失,惊怒之下,肌肉猛然收缩,还没来得及愈合的伤口顿时迸裂了。
  ps:  好不容易起个早床,下午居然停电,真是太凶残了,呜呜!


 第四百二十六章 形似阿瞒

  “司令员,好消息啊!”程政委兴冲冲地走进指挥部。推开门一看,只见张文白、周参谋长、康泽、蔡文治等几个人都在。只是一个个面色沉重,张文白和脸上还有泪痕,不禁愣了愣,说:“哟,大家都在呢!出什么事了,这是?”
  郑卫国叹了口气,哑着嗓子说:“长沙大火,整座城池被烧成了白地,百姓伤亡惨重。”
  尽管郑胡子多次提醒国府注意,但抗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的文夕大火还是发生了,只不过比历史上推迟了两个月,巧合的是还是发生12日夜。郑卫国在这件事情上也犯了错误,他一直以为文夕大火是发生在第一次长沙会战,就没有全力介入,等接到消息的时候,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
  程政委大吃一惊,赶紧问道:“小鬼子都打到长沙去了?怎么这么快!”
  周参谋长苦笑道:“没呢,小鬼子才打到岳阳,离长沙还有将近两百公里。”见程政委还没想明白,又解释说:“是咱们自己干的!唉,千年古城,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这就是狗屁的焦土抗战,连根鬼子毛都没烧着,白搭上三万同胞的性命!”
  日本华中派遣军为了巩固武汉外围,命令冈村宁次第11军进攻湖南北部,并轰炸了长沙和衡阳。随后,临湘和岳阳先后失陷,长沙顿时陷入一片慌乱之中。当时国民政府提出焦土抗战,即李宗仁所说的“举国一致。痛下决心,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更不惜化全国为焦土,以与侵略者做一殊死之抗战” 。
  常凯申委员长电令湖南省政府,称“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先妥密准备,勿误!”这份电令说的很明确,是在失陷之后才放火。
  湖南省府和九战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方案,提出只有在满足四个条件的情况下才允许放火。其一是省政府的命令。二是警备司令部的命令。三是警报器有节奏的长短叫声,四是天心阁上有火柱。天心阁是当时长沙的制高点,一旦举火全城都能看见。
  按说这个方案还是很严密的。然而军民万分震恐,日军前锋才到岳阳。就谣传岳州情况不明。常德交通已断。等到敌人登陆城陵矶的消息一证实。就传说敌人两天之内就可以到长沙。就在12日晚间,战事发展到汨罗前线时,有些人竟慌张到这种程度。说敌人的浅水兵舰可以在3小时内开到长沙河岸!
  随着恐慌情绪的蔓延,局面渐渐失控。13日凌晨2点左右,长沙南门口外的伤兵医院突然起火,长沙市警备司令部参谋长许权迅速得到了士兵的报告,判断是失慎。但不到一刻钟,南门又有三处起火。许权打电话找警察局局长文重孚要求救火,文说:“警察都撤离了,消防队员也撤离了。”而且早前为了实行焦土政策,所有消防车也把水放了,换成了汽油,想救也救不了。
  此时,城内不知真相的警备二团官兵见城外起火,以为是信号,便纷纷将点燃的火把投向油桶或居民的房屋。不多久,连天心阁也火光四射,接着全城起火。当晚焚城总指挥酆悌的电话一直占线,事后查明他一直在睡觉。
  大火已无法扑救,只能宣布弃城。最终长沙大火延续五日五夜,始自行熄灭。更为惨痛的是,国府军政当局只顾放火,却未通知市民撤离,导致30000多人葬身火海。据国民政府灾后报告称,逃难的市民在拥挤和混乱不堪中,有的被人群踩死,有的被汽车压死,有的被大火活活烧死。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被大火逼进水缸后惨死。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躲进水缸避火,双双被活活煮死。30多名余太华金号员工躲进防空洞,全被烤焦致死……一幕幕惨剧让人不敢直视。
  砰!旁边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众人吓了一跳,忙回头看去,却是张文白一拳头砸在桌上,把手都砸破了,鲜血直流却浑然不绝。
  张文白脸色铁青地说:“薛伯陵误国害民,罪不容诛!我一定要向委座参他!”
  郑卫国一听脸色不禁古怪起来,历史上的文夕大火其实就发生在张文白任上。郭沫若为此极为仇视张文白,还做了一对联来讽刺他。称:治绩安在?两大方案一把火;中心何忍?三个人头万古怨。横批:张惶失措。横批加上下联就是张文白的名字。
  不过按张文白的说法,警备二团纵火的时候他并不知情。从后世的研究资料来看,也能证实这一点,但无论如何,张文白是有责任的,常凯申请曾批评说:“文白不知责任所在,犹以为普通罪过,尚思推诿卸责,此表示无能无知之事小,而对于革命与廉耻之事大……”
  在这个时空里,张文白调任冀察战区副总司令才躲开了这个是非,黑锅便落在了继任的湖南省主席薛岳身上。如果张文白知道历史原本轨迹的话,不知道该做何感想。
  事实上,文夕大火的主要责任并不在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身上,而是国民政府组织不力,和中下层官员普遍无能所造成的。方案是拟定的不错,可再好的方案也要人去执行。常凯申曾说:“此皆我用人不当之咎,而亦中国人才缺乏之所致!”
  “芷兰!”郑卫国见张文白手上流了很多血,忙道:“快找卫生员来,给副总司令包扎一下。”芷兰看到桌上的鲜血也吓了一跳,慌忙放下热水瓶,跑去叫卫生员。
  趁着卫生员来的时候,郑卫国又岔开话题,对程政委说:“老程,你刚才说什么好消息?”
  程政委忙拿出一份报纸,说:“哦。这是新拿到的报纸,杉山元那个老鬼子被咱们气病了。据说先是动了手术,然后伤口迸裂,小命差点儿不保!”
  众人赶紧围过来一看,都有些欢喜,稍稍冲淡了文夕大火带来的悲痛。只有郑卫国暗叹一声,说实话,他宁愿杉山元活蹦乱跳的,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任上多干几天。当然,这种想法实在太没志气了。不好宣诸于口。
  周参谋长突然噗嗤一笑。说:“总座,小鬼子在新闻中还提到您了,说您的战术跟曹操有些类似。”
  郑卫国奇道:“这是从何说起?怎么跟古人扯到一块了。”
  周参谋长解释说:“日军方面认为你们都喜欢切断对方的后勤补给,要跟您交战的部队长提高警惕!”
  郑卫国这才想起阿瞒“惯断人粮道”。而自己又喜欢破坏铁路。袭击兵站。确有类似之处,不禁哑然失笑。
  中午,张文白等人先后辞去。周参谋长趁机问道:“张副总司令要我们联名弹劾薛岳。我们要不要答应?”
  郑卫国想了一下,摇头说:“不要!相反,我们最好能出面保一下薛伯陵!”
  周参谋长惊讶地说:“啊!总座,薛伯陵的名声现在已经是臭大街了,湖南籍的士绅甚至联名上书要求枪毙他。我们现在要是出面求情,岂不是成了众矢之的?”
  郑卫国摆手说:“文夕大火的责任并不在他,起码罪不致死。退一万步讲,就算该死,现在第九战区也离不开薛伯陵。除了他,谁有把握在湖南挡住敌军?”
  周参谋长点了点头,说:“总座说的在理,只是张副总司令那里?”
  郑卫国摆手道:“不用你操心,我自会给他讲清楚的,现在不是义气用事的时候。”又嘱咐道:“你们参谋部要多盯着点儿日军的行动,看没有退兵的迹象。”
  之后,郑卫国为了说服张文白,不得不将第二十四集团军(庞炳勋部)和三十九集团军(石友三部)交给他管辖。不过这两支部队都是西北军余脉,张文白也未必指挥得动。
  周参谋长惊讶地说:“总座认为敌人会退兵?”
  郑卫国点头说:“嗯,连续几处兵站被破坏,交通也被阻断,敌人除了增兵就只有撤军一途,所以你们要盯紧一点儿,如果敌人迟迟不撤,就说明有增兵的企图,我们就要做好打大仗的准备。”
  周参谋长欣悦诚服地说:“还是总座靠虑地深远。”
  不出郑卫国所料,日军第10、14、110三个师团果然先后退出了根据地。主要是冀中采用的这种打法让日军太伤脑筋了。无处不在的打击让他们每天都要蒙受数百的伤亡,想要长驱直入,又有主力部队在暗中窥伺,加上冀南和豫北的局势不断恶化,临时接掌华北方面军的山下奉文终于决定暂时停止进攻。
  第10师团被派到豫北,独立混成第8旅团撤到邢台,独立混成第1旅团经过整补之后继续在邯郸驻守。
  新上任的参谋处长蔡文治连道:“可惜!小鬼子这一收缩,势局又达成了新的平衡,暂时没有什么好机会了。”
  郑卫国笑道:“没机会就不能自己创造战机么?”
  蔡文治忧虑地说:“可是日军全力收缩,我们贸然出击,只怕会挫伤锐气啊!”
  郑卫国摆手说:“当然不能随便出击,这也是有讲究的。参谋长,把我们最新的研究拿出来让大家看看。”
  所谓的最新研究,其实是郑卫国在统计数据时无意之中发现的。情报部门记录了日军在不通条件下(火车、汽车、马车、人力)后勤补给所需要的时间和运输量,上面清晰地表明,如果没有铁路,日军一个师团最多坚持三个月,这还是在没有大战的情况下。而且日军投放的兵力越多,后勤负荷越大,坚持的时间就越短。
  这就给郑卫国提供了一个新的战略思路,就是全力破坏铁路系统和载重桥梁,打击日军的机动能力和运输能力。事实上,这种打法在之前的津浦线和平汉线的反击作战已经初见成效,但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蔡文治想了一下。眼睛一亮,说:“总座看得果然透彻!”
  郑卫国笑道:“哦,说说你的理由!要是说不出来,那就是胡乱拍马屁,小心我打你的军棍!”
  蔡文治尴尬地笑了笑,说:“哪儿能呢!”又讲道:“我刚才想了一下,日军自侵华战争以来,基本上都是沿着铁路线推进。凡是没有沿铁路线推进的战事,战斗力就要锐减,而且多次吃亏。”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队取得零星几次胜利。像马占山领导的江桥之战,吉鸿昌部反攻热河,宋哲元的喜峰口大捷,傅作义的百灵庙大捷。然后平型关、广阳山地战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等等。都是在远离铁路线的区域取得的。
  徐州会战中日军开始利用津浦线和胶济铁路推进,战事非常顺利,但随后放弃铁路却在临沂等地遭受重创。兰封会战中。日军第14师团单纯依靠汽车运输,就差点儿被围歼。德安大捷也是冈村宁次让第106师团陷入山地的后果。再往后还有反攻宜昌、石牌战役、昆仑关大捷、雪峰山会战,等等。几乎数得着的胜仗,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远离铁路。相反,只要有铁路,那怕是优势再大也要吃亏,最典型的就是豫湘桂会战,日军几乎是沿着京广线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郑卫国思索片刻,摸着下巴说:“嗯,不错!这确实是一个普通存在的规律。看来我们有必要把破袭战放在今后抗战的首位。这就是我们以后工作的重点,每攻占一地,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铁路扒掉,公路也要破坏,稍大一点儿的桥梁都要炸毁。”
  周参谋长打趣道:“把破袭战提升到战略的位置,只怕还是总座的首创。看来总座是打算把曹阿瞒惯断人粮道的精神进行到底了?”
  郑卫国哈哈一笑,说:“不管是什么战术,能打赢就是好方法!”他心想太祖将游击战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从而在军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将破袭战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怕也有一席之地吧!想到这里不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