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110章

抗日保安团-第110章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大壮感到很得意,说着还碰碰旁边的齐思贤,说:“你说是不是?”
  齐思贤笑道:“呵呵,我听师座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呃,如果要打的话我们342团愿当主攻!”
  马彪不乐意了,瞪了他一眼说:“什么话,主攻怎么着也应该是我们331团啊!”
  李大壮很不服气,说:“凭什么老是你们?俺们332团当主攻,照样消灭鬼子!”
  这种情况下吴全福就是想置身事外也不可能了,只好说:“我们341团已经错过好几次战斗了,如果要打的话请师座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代表全团将士向您保证一定不辱使命!”这话说的提气,众人齐声叫好。
  马彪急了,一拍桌子说:“师座,不用兄弟部队出手,这个rì军大队我们团包圆了!”331团是33师名副其实的第一团,兵力最多,装备最好,战力最强,所以才敢拍胸脯说这种硬话。
  其他三个主力团的团长见马团长放出这等狠话来,气得肺都快炸了。敢情你们团吃肉,汤都不给咱们留一口?可人家实力摆在那儿,想灭了他们的威风,除非有更强的实力。几个团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丧气。毕竟单挑rì军一个大队可不是说着玩的,谁也不敢打保票。
  见他们都不吭声,张海岩觉得自个儿的机会到了,忙道:“师座,各位同仁!我觉得吧,打rì军一个大队用不着出动主力,有我们地方部队不就行了?而且地方部队眼下急需通过实战练兵,不然怎么增强战斗力?再说了,地方部队强大起来,主力部队在外面打仗也安心不是?”
  郑卫国沉吟片刻,对杨教授说:“杨主任,您怎么看?”众人忙齐刷刷地看了过去。
  面对众人灼热的目光,杨教授呵呵笑了几声,说:“嗯,这个,你们是知道我的,我一个教书匠,打仗那是赶鸭子上架,不是我的本行啊!”众人见他说的有趣都跟着笑了起来。
  其实杨教授内心是希望打一仗的,不管怎么说也能减轻一下晋东南根据地的压力不是?可他并不擅长军事,又不想给大家留下争权的印象,所以就顾左右而言他了。
  郑卫国又看向周参谋长,希望听听他的看法。
  周参谋长笑道:“师座,我只负责具体作战方案,打与不打还得由师座来决定。”他这个人善谋不善断,见郑卫国迟迟不肯表态,自然也就不敢拿主意了。
  郑卫国见大家都看着自己,笑道:“不能把压力全堆在我一个人身上嘛!这样吧,今天先到儿,各部军事主官回去后都写一份条陈给我。”
  周参谋长说:“师座,那怎么回复夏团长呢?”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告诉夏团长,让他不要轻举妄动,别老想着打大仗。如果rì军原地不动,尽量不要刺激敌人,一切以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重。”
  散会后,郑卫国把杨教授和周参谋长留了下来。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那是面对普通问题的时候。像当前这种诡异复杂的形势,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周参谋长说:“师座,您不想打这一仗?”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刚才我怕伤了士气,就没有明说。rì军此时兵锋正锐,并不是动手的好时机。我们还得继续等下去。”
  周参谋长说:“您说的时机是指?”
  郑卫国解释说:“兵法讲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我们要等到rì军最疲乏,士气最低落的时候再动手!”
  周参谋长有些担心,说:“可要是129师撑不下去怎么办?这可是十个联队的兵力啊!一旦129师失利,rì军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我们33师了!”
  郑卫国笑道:“看来你不了解129师啊。杨主任,您给他讲讲129师的策略,也好增强一下参谋长的信心。”
  杨教授说:“根据东路军指挥部的命令,在rì军未进入我‘利害变换线’以前,采用内线作战,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当打敌一路时,余路箝制之;当rì军进入我‘利害变换线’内时,则从敌间隙中转到外线作战,袭击敌之侧背,亦求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这是朱老总在沁县小东岭东路军会议制定的战术原则。所谓利害变换线,简单地讲就是游击区与根据地的边界。过了这条线就威胁到根据地的生存了。
  杨教授说完又苦笑道:“其实我也没有十足的信心,129师能不能在晋东南站住脚就看这一仗了。”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看来大部分人都对此次战役的前景不看好啊!其实我们不光要看到敌人的优势,还要看到我们自己的优势和敌人的劣势。”
  杨教授和周参谋长忙道:“怎么讲?”
  郑卫国说:“我军的优势在于内线作战,情报、后勤均有保障,将士们为了保卫根据地而战,士气也很高昂;反观rì军,一旦进了根据地,就成了瞎子、聋子,山路的长途跋涉还会加重他们行军的困难,粮食、弹药的补给也将成为大麻烦。”
  在郑卫国讲这一席话的同时,一二九师正在辽县西井村召开团以上军政干部会,讨论反围攻的具体作战方案。
  刘师长认为,与其被动挨打,不如先发制敌,决定在涉(县)武(安)间打敌一路。会后129师率三个主力团和配属作战的115师344旅689团从辽县南下,埋伏在涉县、武安间的鸡鸣铺山地,准备伏击敌16师团一个联队。同时还建议33师打击由平定向昔阳进犯的一路rì军(是108师团的另一个联队)。
  话说129师此时的战斗力确实很强,四个团就敢打rì军一个联队的主意。这对于当时的**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没有贬低**的意思)。
  杨教授接到通报后大喜,说:“师长,只要作战顺利,打掉rì军两个联队之后,敌人的围攻就不攻自破了!”
  郑卫国却焦急地说:“糟了,129师的判断有误!立即发报给129师,建议他们取消这次行动!”
  杨教授感到十分错愕,说:“师长,这是何故?”
  涉县,鸡鸣铺山地,陈大旅长也在问:“他为什么不同意?”
  刘师长说:“郑师长的理由有三点,第一,rì军士气正旺,时机不对;第二,两个师分开作战违背了集中兵力的作战原则;第三,第十六师团此次作战最为消极,对根据地威胁不大,不是最合适的目标。最后,他还认为rì军很可能不会走这条路,建议我们迅速返回根据地,隐蔽待机。”
  陈大旅长笑道:“要是别人说这话,我肯定以为他是胆怯!师长,副师长,那我们这一仗还要不要打?”
  徐副师长说:“郑师长虽然说的有道理,但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刘师长点点头说:“对头,五心不定,输的干干净净!这一仗我们不仅要打,还要打的漂亮。”
  陈大旅长笑道:“好,等打赢了,看郑卫国那小子怎么说!”
  事后,陈大旅长回忆说:这一天,是我们八路军最规矩的一天,大家进入埋伏地后,借有利地形地物及伪装之掩护,确实埋伏。我用望远镜了望,没有办法找到一点军队形迹,山头田野,并未因增加了数于人而稍改变它的原形。
  远远地望着,大路间的驼、驴及田野间的少数耕者,均是照常的工作着,绝不知将有大战来临的样子。大家睡得像死人一般,不敢动弹,连头也不敢抬,只是静侍着敌人送枪炮来。
  整个占领地段,没有一个我们来往的人,通讯仅借着昨晚已架好的电话,吃饭带着干粮,炊事员煮好了饭,也在后面隐蔽着,等着枪声好送饭。十二点了,敌人还不来,最高点了望哨的电话报告,说乱石岩方向连一个人影也看不见。(以上是八路军埋伏于鸡鸣铺的真实情况,见陈大旅长的回忆录)
  郑卫国所料不差,rì军第16师团的那个联队最终没有走这条路,129师算是白跑了一趟。
  刘师长无奈地笑道:“还被郑卫国那小子说准了,rì军果然没来!”
  按计划16师团是要派一个联队从武安穿过太行山直扑辽县的,可不知为什么最后只派了两个大队绕道涉县向北攻击了一段路程,遇到**骑兵第四师的袭扰之后就停了下来,再也没有前进一步。
  陈大旅长疑惑道:“这个16师团是怎么回事?”大家也感到奇怪,这简直就不像是rì军的作风嘛。
  事后才知道,16师团内部的厌战情绪高涨,军官和士卒都希望“凯旋”,还羡慕上海军已经“凯旋回国”。16师团以前也是属于上海派遣军的,别的部队都回国轮休了,他们却被调到华北来钻山沟,自然怨气冲天。不少士兵在家信中称“不知明rì是否还有人在”。此外,主导此次围剿的是108师团也让16师团的高层感到不满。
  上上下下都不想打这一仗,出工不出力也就不足为怪。遗憾的是,也让八路军一记重拳打在了空处,并且延误了战机。129师这次判断失误,使得108师团的三个联队迅速深入了根据地,武乡、辽县、榆社三个核心县均暴露在rì军的枪口之下。
  PS:感谢哥灬哥的大手笔,山人一定用心写书来回报大家的厚爱。


 第一百三十九章 追敌

      涉县,129师师部。通讯参谋急匆匆地赶来,焦急地说:“师长,不好了,襄垣失守!”
  刘师长大吃一惊,忙问道:“第3军呢?总不至于连一天都守不住吧!”按照战前制定的计划,第3军负责根据地南面的防守,以便为根据地民众的转移赢得时间。
  陈大旅长生气地说:“哼,我猜他们比鬼子跑得还快!第3军现在撤到哪儿了?”
  通讯参谋说:“据说已经到了浊漳河东岸。”大家在地图上看看就知道第三军一下子撤的有多远了。当然,在败退时能保持这个行军速度还是很值得称道的。跟曾某人一比,孙长腿都弱爆了。
  饶是有心理准备,陈大旅长还是被吓了一跳,着急地说:“娘的,一撤上百里,那虒亭和沁县岂不是都保不住了!”这三地如果全部失守,根据地的大门就完全敞开了。众人的脸sè一下子变得非常难看。
  由于第3军的不作为和129师的扑空,根据地的形势迅速恶化。由屯留出击的第117联队连下虒亭、沁县,并迅速向武乡推进;由长治进犯的第105联队进占襄垣之后又向辽县扑去。
  跟在外围作战不同,rì军一进入根据地腹地就撕下了“爱护良善百姓”的面具,一路烧杀yín掠,沿途的村落全部被焚毁,没有来得及转移的百姓全部被杀,妇女被破开肚皮,不满周岁的孩子被活活撕成两半。军官们还开展了杀人竞赛(非南京所独有,南京的“百人斩”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上了报),视为“非常有趣”。
  面对rì军的疯狂屠杀,根据地的军民们没有被吓倒。乡亲们把牲口送进深山、粮食埋进地窖、水井都被封埋起来或投扔死猪死狗,使敌人无吃无喝,饥渴交困。游击队和民兵也四下袭扰,使敌人不敢贸然宿营。
  鉴于第108师团主力异常突出孤立并十分疲惫,东路军指挥部命令转入外线的第129师主力及689团由涉县北返武乡,伺机歼灭侵入的疲惫孤立之敌。
  左参谋长指着正由昔阳南下的132联队,说:“这路敌人推进也很快,光靠汪支队和5支队恐怕拦不住。要是让他们南下辽县与敌105联队汇合,这仗就不好打了!”汪支队和5支队是新成立的两支部队,战斗力较差。
  几位首长点了点头,都感到有些棘手。彭老总看了看地图,突然眼睛一亮,指着昔阳东面说:“这里不是还有一支预备队吗?”他指的地方正是平安县。于是东路军电令33师与汪支队、5支队夹击132联队,至少要拖住它不让其南下。
  对于这个计划,郑卫国是不赞同的。因为一个师打一个联队并没有十足把握,搞不好就成了夹生饭。于是他当场拒绝这个命令,回电要求南下与129师主力合兵一处,然后集中兵力歼敌一路。对于这种讨价还价的行为,东路军指挥部自然有些不高兴,据说脾气火爆的彭老总还拍了桌子。可33师是重要的统战对象,郑卫国又挂着抗rì名将的光环,朱老总最后力排众议,同意了郑卫国的要求。
  总算说服了东路军指挥部,可郑卫国的后院又起火了。原来rì军132联队一部突然绕过了八路军阻击部队的防线,直接向平安县十分区(即平安县向山西境内发展的一个区)的皋落镇扑来。而这个皋落镇恰好是十分区的经济中心,商铺云集,人口众多,要是被鬼子来折腾一番,损失将十分惨重。
  可如果要防守的话难度也很大,因为皋落以北及以西的地势都比较平坦,无险可守,除非调来主力否则很难守得住。郑卫国最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皋落。对于这个决定,将士们是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