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467章

田园大唐-第467章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彼腥硕嘉弈蔚氖焙颍梢粤ν炜窭剑忝靼酌挥校舿小~宝!”

“你是不是发育太快,营养过盛,提前到天葵期了?我又没说不帮,和表情有什么关系?我的鹃鹃,你难道还不相信我?”

张小宝费了老大的劲在从被捏的变形的嘴里说出这句话。

王鹃把手一松“谁你的鹃鹃,肉麻,你才到天葵期了呢,今天晚上分床睡,我去看看他们怎么拉纤,这事儿交给你了,做不好就分屋睡。”

王鹃满意了,美滋滋地离开,留下张小宝站在原地,用手搓着腮帮子嘟囔道:“怕你?还分床睡?小屁孩。我还能干什么不成?等着,等我长大的。”

“来个人,站那么远做什么?”当张小宝觉得这脸还属于自己之后,对站在旁边五丈远都快掉到船下面的人喊了一嗓子。

这人马上凑过来,小声地说道:“小公子您吩咐,刚才小的什么都没看见。”

“什么都没看见你就别在内院呆着了,没看到纤夫的苦?没看到纤夫的难?没看见就给你机会好好看看,你留下来,再找个人,负责把当地的纤夫组织起来,垄断,拉一艘船一个人才能得几个铜钱,船上多少货多少人不知道。

运的货到那边卖能得到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利润,你组织好了之后就涨价,不花钱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把攀爬的地方用水泥和钢铁好好修修,有地头蛇阻止就用钱砸,砸不了就杀人。

不用担心打不过,回头我给你找点好用的东西,你到时在地方官府调人,记住,陪你留下来的人是男的,要是女的就分床睡。”

说了内院的下人一通,张小宝心情舒畅了,美滋滋地去找毕老头三个,留下内院的下人愣了好一会才用手扇了自己一巴掌“该,让你管不住这张嘴。”

******

“毕爷爷,姚爷爷,还有张爷爷。您三位吃了吗?”

张小宝一路小跑着来到了三个老头所在的船舱,对品着茶,透过窗户看外面景色的三人甜甜地问道。

毕老头忽然一哆嗦,如果是换成在三水县的时候,他听到小宝和鹃鹃这样说话还觉得欣慰,现在他越来越了解两个小家伙了,前几天一直和自己赌气呢,就连问学问的事情也没给好脸子,这转眼间变得可爱,怎么都觉得不寻常。

姚老头不知道啊,他还以为小娃子不记仇,前几天算计了他们家一次,这会儿看到长江的景色就忘了,听到张小宝问的话,笑呵呵说道:“还没到吃饭的时候,小宝你不陪小贝他们玩了?”

“还没吃呢?那好,一会儿我和鹃鹃亲自给三位爷爷做饭,多日来乘船辛苦,应该吃点好的,三位爷爷都想吃什么?我和鹃鹃一定做出来,平时我和鹃鹃就把三位爷爷当成亲爷爷呢。”

张小宝忽闪着他那双纯真的大眼睛继续说。

这下张老头也感到冷了,可能是窗户开的太大,风吹的。江风寒啊。

姚老头没看到旁边的毕老头紧张地给他使眼色,顺着张小宝的话说道:“只要是小宝和鹃鹃做的,爷爷们就都爱吃,爷爷们也把小宝和鹃鹃当成亲孙子和亲孙女来看呢。”

“毕爷爷,张爷爷,姚爷爷说的是吗?”张小宝扭头看向毕老头和张老头,有点不确定地问道。

两个老头非常有默契地点头,心中也同时发出了声音‘完喽,完喽,这下还不知道有什么等着呢,报应来了吧?’

“我就知道三位爷爷最好啦。毕爷爷、姚爷爷,您二位的名刺呢?”

张小宝话一转,就开始入正题了。

“干什么?”毕老头声音哆嗦地问道。

“您孙子和孙女借来用用,不给就算了,还说亲爷爷呢。”后面的话张小宝估计把声音放低,可依旧让三个老头听个真切。

在毕老头琢磨着两个小祖宗要名刺干什么的时候,姚老头高兴地说话了“隆择,小宝和鹃鹃要用,那就给他们,一个名刺而已,等啊,小宝爷爷给你拿。”

姚老头转身找名刺去了,毕老头迎上张小宝期待的目光,没两秒就败下阵来,也转身去找,张老头没名刺,只能在一旁看热闹。

等张小宝把两个老头的名刺拿到手后,高兴地挥了挥,一边往外跑,一边扔下句话“三位爷爷,谢谢啦,一会儿我和鹃鹃给您三位做馄饨,大馅的那种。”

“你可别给我惹祸。”毕老头对着空无一人的舱们喊了句,又叹息一声,对姚老头说道:“小宝和鹃鹃的馄饨不好吃,名刺到了他们的手上,他们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

“那你还给烫金的名刺?”姚老头问道。

“他要的就是代表身份的烫金名刺,前些日子刚得罪了他们,不给行吗?别说名刺了,要我这条老命我也得跟去拼,恩,一会儿等吃馄饨吧,两个娃子做的馄饨确实好吃,喝茶喝茶,空出来肚子多吃几个,补补损失。”

毕老头无奈地说道,这次可好。小宝也学会了,不说干什么,保密起来。

******

张小宝把两个名刺往留下来的下人手中一交,就算安排妥当了,转个身,去找王鹃商量做馄饨的事情。

找到王鹃的时候,王鹃正在看着纤夫攀岩拉纤呢,小拳头攥的紧紧的,好象在帮忙使劲。

“江水它往下流~呦~!”“嘿~呦嘿~!”“弯腰上山头~呦~!”“嘿~呦嘿~!”“后腿绷直走~喽~!”“嘿~呦嘿~!”“前方过旋流喽,手抓救命石呦~!”“嘿~呦嘿~!”“右弯腰,向下靠。”“嘿!嘿嘿!嘿~呦嘿~!”

指挥整个队伍使劲的号子一步一喊,随着号子声,所有的纤夫动作一致地愣是让船紧紧贴着一处旋涡刷了过去,也不知道他们的力量是怎么使出来的。

领号的人声音尖锐、沙哑又高亢,附和的声音低沉而浑厚,在长江的两岸来回回荡,让人听到了这段水路的千古绝唱。

“我就说嘛,以前听到的号子声为什么和现在不一样,那时都是加工过的,真正的号子是用来指挥的,而不是抒情的。”

王鹃感受着回荡在江面和两岸青山中的声音,感叹地说道。

“那哪一种好听?”张小宝也没想到真正的号子喊出来这么震撼人心。

“当然是这种了,有青山陪伴,有波涛拍岸,最主要的是,谱写这曲歌谣的是血汗。”王鹃觉得心灵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升华,也只有那弯弯的身影才能配得上这巍峨的青山和澎湃的长江。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二百零四章 教育成败费琢磨

第二百零四章 教育成败费琢磨

看着纤夫在那里攀山又涉水的。张小宝和王鹃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这一群人当成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百姓,他们用丰富的经验和力气保证一条又一条的船平安通过,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要是有一个相机就好了,把这一刻给记录下来,等小贝他们再大一点点,稍微懂事了,就让他们看,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

王鹃遗憾地说道。

“谁都是一样地活着,无非是生活的质量不同而已,纤夫知道他们累就行了,不用把他们放到太高的位置,以后就好了,这帮人给钱给的也太少了,都统一起来,不愿意多花钱,自己划过去吧。”

张小宝看着纤夫们前进的身影对王鹃说道。

“你都安排好了?就不怕现在的纤夫不拉了,又来其他的人当纤夫?”王鹃对张小宝的能力还是非常相信的,就是有点担心要价太高,位置被人顶了。

张小宝摇摇头“拉纤可不仅仅是出力气就行,别说是新手了,就是把另外两峡的纤夫找来试试。看看有没有船敢让他们拉?全给他撞坏了,听听那号子就能明白,他们已经把拉纤变成了一种艺术,一代代人积累下来的经验。”

“那他们要是找人打呢?”王鹃又问。

“不怕,咱们有亲爱的毕爷爷与姚爷爷帮忙,谁不服就让当地官府抓起来。”张小宝笑着回道。

“用什么交换的?”

“一顿馄饨,等会咱俩去包。”

“你就知道欺负人。”

“什么欺负不欺负,闲着也是闲着,占点便宜吃点亏,其实我们都明白,无伤大雅,就当玩了,我们的心态一直都是超脱于规则之外,只是愿意在规则之内生活罢了,诶?小珠小贝他们出来了,哎呀我滴妈,这不是扯呢么。”

张小宝正说着呢,一转头,看到弟弟妹妹在那里拖着一艘模型船正拉呢,也不知道从哪找的缎带,当作纤绳,挂在模型船上一起朝着不同的方向使劲,船都被拉倒了,也拖着继续走,边走边由口中发出呦呦的声音,喊号子呢。

几步冲过去,张小宝一副生气的模样。对着小家伙们说道:“谁让你们这样拉的?”

说话间,眼睛看向旁边几个看护的丫鬟和男杂役。

几个人吓坏了,一个胆子大的丫鬟解释“小公子,您不是说小小公子和小小娘子们不管玩什么都要让他们玩么?”

“那也不是这么玩的,你们得告诉他们,劲往一起使,玩的目的是学习,不是消耗体力,这个时候,你们就要告诉他们扛木头的规矩,八个人抬一根木头抬不动就换六个人,六个抬不动就换四个,让他们从玩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团结的重要性。”

张小宝终于是说出了生气的原因,几个丫鬟这才放心,原来不是不让玩,是少了一个步骤。

小家伙们这时也停下来了,眼睛一齐看向这个在他们心目中最厉害的哥哥,王鹃的妹妹小珠拉动两下肩膀上的纤绳,嘴里‘唱’道:“嘿呦嘿~呦。”

“好,一会儿到船上的游泳池让你们拉。”张小宝非常满意小家伙们的做法。直接跟他们说团结,他们不会懂,累一累便明白了。

小贝努力地想要把自己身上的纤绳拿下来给哥哥,急得直叫,等张小宝把纤绳接到手中,一个人就把船拉的走起来后,小家伙们看着哥哥的目光充满了崇拜的意思。

张小宝非常享受这样的崇拜,对几个丫鬟说道:“配合一下,让他们知道劲怎么用。”

几个丫鬟纷纷拿过其他的纤绳,各找一个方向开始使劲,果然拉不动。

王鹃配合地来到张小宝的身前,一同使劲拉,嘴里说道:“请你跟我这样做。”

“我就跟你这样做。”丫鬟们要是还不知道怎么办,那就早踢出内院了。

一众人为了让小家伙们理解,就边说边走起来。

这回小家伙们看明白了,等哥哥和姐姐走了一圈后,纷纷接过来,嘴里喊着请你跟我这样做,一同把船拉了起来,结果拉了几步,自己又想到了更好玩的事情。

小宝的弟弟让其他人先停下,自己一个人拉,嘴里唱道:“拔萝卜,拨萝卜,诶呦诶呦拔萝卜……。”

“记住了,以后就这样带他们玩。”张小宝看着小家伙们一脸认真的模样,笑着对丫鬟们说道。

这一幕正好被从船舱中出来的三个老头看见,等张小宝和王鹃去忙着包馄饨离开后,毕老头对张老头和姚老头说道:

“看见没有?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别看张王两家的学堂和书院如何如何的好,真正的本事根本就没拿出来,如此教育出来的娃子,长大开始学习的时候,只要拿出来一个学问,他们就可以对照以前得到的经验来理解了。”

张老头和姚老头也不得不承认,张王两家的教育果然和别人不同,却最厉害。

“你这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别人家的娃子都是告诉不可以干这个,不可以干那个,张王两家的小娃子从来就没有人这样说,总是告诉怎么干,或者是干不好了的时候给做示范。

不行,我得把这个记下来,以后教育后代,写一份给宫里送去,我决定,就盯着小娃子们了,张王两家给予小娃子们的东西都是最好的,最好的睡觉的地方,最好的吃食,最好的玩具。最好的教育,只要小娃子们不是笨的要死,那培养出来全是人才。”

姚老头也赞同地说道,并准备把放在小宝和王鹃身上的关注转移到小家伙们的身上。

这个决定果然没有下错,吃过了中午饭,到下午的时候,王鹃和张小宝就送给小家伙们一人一套画图的工具,就是大圈套小圈的那种,把不同的小圈放在不同的大圈中,用笔在里面无论怎么乱画,借着劲都能画出来各种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漂亮图案。

还有不同颜色的蜡笔。王鹃和张小宝也陪在旁边,王鹃拿个画夹,在那里用炭条画素描,张小宝则是用毛笔画山水,就连伺候的丫鬟们也是换了身素雅的衣服,或是写字,或是研磨。

一下子就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氛围,睡了半个时辰的小家伙们正想好好玩一玩,看到哥哥姐姐还有平时带他们玩的人都在那里做着近乎相同的事情,也一改原来的想法,拿起自己的玩具画了起来。

画着画着,王鹃的妹妹就不用工具了,只攥着一支蜡笔,学姐姐的样子,看到什么就画什么。

没有人出声,都在静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三个吃了不少馄饨的老头走出船舱看到的就是山水相衬中一种带有特殊韵味的景象,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