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282章

田园大唐-第282章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边说边走,说说以前的日子,说说对以后的向往,海风吹来,带着天边的云,逐渐地,天也阴了下来,两个人却丝毫不觉得沉闷,反而是心情更加舒畅了一些。

“下吧,把以前的东西都给冲走,让这里变的干干净净。”小三来到了辛大叔的小店门口的时候,对着天大喊了一声。

“瞎叫什么?还不快进来,一会儿淋到了。”门口站着一个穿着细布衣服的姑娘,头上插了根簪子,对小三说了一句,面色一红,扭身转了进去。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十八章 雨中闲谈思路开

第十八章 雨中闲谈思路开(第三更 正二)

行人匆匆,乌云罩当空。不见往昔凄苦色,今朝喜意浓,切肉忙,和面中,锅台之边立孩童,窗外雨濛濛。

百姓们似乎都想让一场大雨把以前的苦日子给冲走,天阴下来的时候,买点肉,抓两把菜回家,或是炒着吃,或是包饺子,家中的孩子咽着口水等在旁边。

烟雨落下的时候,也就是开饭的一刻。

张小宝和王鹃也在忙着,馄饨包好了,这边叫云吞,海鲜大虾馅的,用鱼翅熬的汤,哗啦一下倒进去,打两个滚出来,碗里面放上榨菜,上面弄点海米和紫菜及香菜。三大碗端到桌子上。

老头就站在旁边看着,看着两个小家伙配合默契地忙碌,他还以为两个小家伙随便下个面什么的,厨房有切好的面,没想到竟然剁馅包云吞,忙而不乱,那叫一个利索。

等着三碗放到桌子上,老头迫不及待地尝了一个,一个云吞吃进去是又香又鲜,再喝口汤汁,老头停了下来,有点舍不得吃了,看着两个小娃子在那里吸溜吸溜吃的欢的样子,感怀地一笑说道:

“怪不得毕构来信说水云间那里去的人多,有的专门为了吃过去,他每天也在那里吃饭,张王两家的两个小祖宗都能做出来如此美味,想想就能知道水云间的饭菜如何了,不行,养鸽子和训鸽子还要加条件。”

张小宝和王鹃吃的过瘾呢,海里的鲜虾真好,突然听到老头的话,同时停了下来,张小宝嘴里还含着没吃下的云吞,伸筷子把刚才同样放到锅中的白切鸡的肉夹了放到老头的碟子里面,声音模糊地问道:“老爷爷,什么条件?”

王鹃的嘴角挂着一条紫菜。也跟着点头。

“就是以后我吃饭也得你们给安排,不能总让毕构一个人得好处。”老头脸皮非常厚,说出这番话红都未红。

张小宝这才把云吞给咽下去,长出口气“老爷爷,以后这样的事情就不要突然说出来,差点噎到,不就是个饭么,以后老爷爷愿意溜达,自己到海涛阁去吃,或是让海涛阁给送来,我家买下来了,还带个大师傅过来,就是原来水云间的掌勺。

这里的厨子正跟着学呢,伙计也带了一些过来,味道不比别的地方差,尤其是吃海鲜,现捞现吃,按老爷爷的口味,到时候给老爷爷单独订制菜谱,这总行了吧?吃个饭而已,还那么严肃。怪吓人呢。”

王鹃给老头夹了点发菜,也跟着说道:“是挺吓人,老爷爷您快吃啊,一会儿坨了就不好吃了,不能等汤汁全进去,老爷爷若是爱吃云吞,以后我和小宝常过来给老爷爷做。”

老头看着两个小娃子,使劲地眨了眨眼睛,又抬手用袖子在眼角处蹭了蹭,把张小宝和王鹃给夹的东西塞进嘴里,又舀了一个大云吞使劲地嚼着,也不怕烫。

“无怪毕构说我享福了,享,享到了,他在那边一定是不习惯突然少了两个人,小宝,一会儿把人找来,老头子我挺着多活几年,也多享几年的福,保证把人给你教好了。

我算看出来了,你们的家人保准过的舒服,做饭做的这么好,给老头子我夹菜的时候又是那么的自然,这是平时养成的习惯啊。”

老头有些嫉妒张小宝和王鹃的家人了,也不知道两家的人是怎么教出来的,拿别的孩子与两个娃子一比,让天下父母汗颜。

张小宝听老头提起家人,幸福地笑了笑说道:“是舒服,家人都有一份单独的药膳食谱。老爷爷先到海涛阁去熟悉一下,然后也就有了。”

王鹃也是甜甜地笑了笑,对老头说道:“老爷爷,您当初那么厉害,以后不如找一些个人训练,您就在旁边看着,哪个做不好了打骂随意,还有沙盘,等地形探好了,我陪您玩,或是到我家去住,平时和我爷爷及小宝爷爷聊天。”

王鹃发现老头过的比较孤单,想给老头找点事情,家中有不少的棋牌类游戏,还有门球呢,想来老头到时候就不会这么孤单了,自己的爷爷和小宝的爷爷可不管别人是什么身份,不会出现那种相让的情况。

“好,好,今天晚上就先去海涛阁,住你那就不用了,没事的时候就过去看看,跟我说说。你家打算怎么治理这边?你父亲有没有与你说过?”

老头答应着王鹃,又看向张小宝询问起来。

张小宝把汤咽下去,点点头“说过,以后这边的所有人都联合起来,成立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商行,再把这些个商行组成一个商业协会,买卖东西的时候统一和别人谈价钱,这样就不怕别人故意压价,逐个击破。”

“好办法,可惜也知道你家这样才行,别的地方当官的家中没有这样的手段。有手段的却要被当官的胁迫,相互之间还要竞争,很少有联合起来的时候,这里没什么大的商家,正好缺了一个带头的,又不用担心官府从中作梗。

加上你家有自己的大船队,船上用了新帆,来往运输方便,这里的货不好卖就是因为钦州那边和周围地方有海,全是同样货的原因,把货运到京城或者是川蜀之地,再从那边运回来,运回来似乎卖不出去啊?”

老头听过张小宝的方法,觉得可行,而且以后还能让当地人赚上钱,在那里帮着分析,说着说着就发现了问题,这里就这么点的人,从那边运来的货很快就能让这里的人不用再去买了。

张小宝看老头只顾着说话没吃,也放下筷子,对着老头说道:“老爷爷是不是觉得那些个货物卖到一定程度就供大于求了?简单啊,修路,趁着还没有那些个货物往来,把同向旁边地方的路给修好。

既然钦州卡着咱们,咱们就修通去廉州、苏茂州、上思州和瀼州的路,廉州那边可以开山架桥,这钱就从商业协会中出,州衙门也出一部分,让四个州出人工,咱们出钱,只要是狠下心来修,用不上一年,就能把路给修好,就按照原来的小路来扩。”

王鹃也跟着说道:“到时候他们想要北面的货物,就会有商队到这里开购买,同时也会把他们州中的出产运过来卖,其实就是少了一个甘愿做吃亏事的刺史而已。不然早就能联合起来了。

流通才能繁荣,这里货物不缺,主要的就是少了流通的手段,让两地本来不值钱的东西变成了高价,钦州卡着我们,到时候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卡着它,不用我们来动手,当地的商人就会逼着钦州的刺史过来求和。”

老头这下听明白了,看着张小宝和王鹃说道:“你们两个小娃子学了不少东西,可惜老头子我不会什么,不然也要好好教你们,就像毕构那样,明师难寻,好的弟子也难找啊,别的州我知道,可苏茂州与廉州就在两边,挨着海,为何不让船直接运过去卖?”

老头对商业方面的事情确实不太了解,主要是商业还关乎着政治方面,他不懂什么叫政治经济学,只好询问,谁让这两个娃子在家中受高人指点呢。

张小宝和王鹃清楚为什么,赚钱不是目的,帮着张忠才最重要,由王鹃对着老头说道:“其实就是故意如此,不然还修什么路?让他们过来买,就是加速流通,增加本州的流动人口数量,这些人需要吃饭需要住店。

还有的商队会安排人在这边等着货物,这就需要一个特殊的部门出现,中介,整理各处的货源,有的人觉得本州好了,那就会留下来居住,同时对山上的人也是一种吸引,就不信他们不想过的更好?”

这下老头明白了,一切都是为了给张忠积攒政绩,张家的财力一直都是随着张忠而动,让人不得不佩服张家人给张忠使出的力气,甚至是在买卖上稍微赔一些,比如联合当地人,这会让张家少赚,哪怕是这样,也要承受好给张忠铺路。

一想到这个方法,老头呆不住了,吃的速度加快,张小宝和王鹃之所以没吃完就是等着老头呢,在陪客和陪着长辈吃饭的时候,主人家及晚辈不可以先吃完下桌,非常不礼貌。

见老头吃了,两个这才加快速度,正好是老头吃完,两个人也吃完,开始收拾碗筷,放到厨房就不用管了,老头有人给洗碗。

老头发现对这两个娃子挑不出一点毛病,有的只是喜爱,接过王鹃冲的茶水,坐在那里感慨地说道:

“若世上的人都能如你两个一般,那我大唐还愁什么周边的那些个国家,要把这个法子写下来给老爷送去,看看老爷是否能弄懂其中的东西,也学着在那边给百姓找点出路。”

******

通往州衙的路上,宁海县县令苏莱和华清县县令霍齐生,两个人带领着一群两县衙门中的人焦急地赶着。

宁海县县令苏莱在那里骑着头驴走山路,对着身后的人说道:“到了地方自己把自己的罪交代清楚了,平时与张易勾结以为本官不知道?现在如何了?弄不好本官都要受你们连累。”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十九章 山中之人初相遇

第十九章 山中之人初相遇(第四更 正三)

华清县县令霍齐生也在旁边同样骑着驴。山路不好走,听到了苏莱对着他的人说话,也跟着说道:“你们也一样,费了那么大的劲想要架空我们,现在如何?这还没架空呢,本县给你们一次机会,觉得有门路的人赶快逃跑去找。”

华清县的这些个身上不干净的官员听到了县令的话,都摇着脑袋,他们不敢跑,跑了就会被通捕,也没有什么人可找,真有认识的无非是些个临县的县令,平时要是能遇到,顶多在一起吃点饭,哪怕是平常的事情,也未必会帮。

更不用说是一州的刺史要收拾人了,好在身上没什么人命,到了地方好好认错,或许刺史大人能够网开一面。

他们确实后悔,谁能想到新来的刺史这么强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而且还不留丝毫的情面,那个沈贵福他们也听说过,京里面有能耐人,还是什么皇上的儿子,这样的人都能被收拾,他们又算得了什么?

两个县得到两两个县被收拾的消息还是张忠刻意安排人传出来的,直接就让人在两个县中贴出了告示,上面把事情写清楚,两个县的百姓知道了后,欢呼雀跃了一阵子,可这些个身上染了沈家标记的人就麻烦了。

那告示上写的明白,收拾的两个县空出来的位置全由张王两家内院的人接手,平时这些个内院的人就接触过一点,来时的船上还专门训练了一番,虽说经验不足,但把场子撑起来还是没问题的。

华清县县令霍齐生和宁海县县令苏莱两个人和姓沈的没有任何关系,地理位置让他们插手不上盐场,那边就不用分他们钱财,要分的话会比较多,只稍微拿出来点专门拉拢他们下面的人。

目的就是一点点架空他们,让他们既得不到钱财,又没有办法去干扰盐场的事情。

两个人在知道来了新刺史的时候就盼着这一天呢,终于是让他们给盼到了,就如现在下起来的大雨一样,风起云涌就过来了,来的又是这么快。

两个人凑到一起商量了一番,这就把下属给招集起来。让他们跟着过来投案自首,说是刺史大人或许看在他们主动的态度上,给他们从轻发落,其实就是想把这些人弄到州衙门,让刺史大人好好收拾一番,他们以后就能够安心做事儿了。

大雨哗哗地下着,一行三十多人就顶着雨走,什么寒冷和难受全都感觉不到,两个县令和几个没有被收买的人觉得心中高兴,其他的人还在想着到时候怎么说,刺史大人会如何处理他们。

******

大雨之中,码头上的建设也停了下来,干活的人躲在临时搭起来的棚子下面喝着热汤,为了赶时间,他们把张忠提供的一天四顿饭变成了两顿,早上辰时吃一顿,晚上子时吃一顿,这事情张忠还不知道,否则绝对不会允许。

外面是瓢泼的大雨,负责给做饭的人就熬了些热汤,多放姜沫。干活的人吃的东西也不一样,被发配过来的,喝的是海鲜汤,里面姜沫少,油也少。

拿工钱干活的人喝的是鸡肉汤,里面除了放姜沫外,还有些人参的须子,上面漂了一层油,还有点干饼给他们留着泡在里面。

这种分法若是放到了三水县那边,自然是第一种好,海鲜汤啊,第二种就没有人爱喝了,三水县不缺鸡,尤其是张王两家的庄子,但放在这里就不同了,海鲜怎么来的?被发配的人自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