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千里风华河山 >

第13章

千里风华河山-第13章

小说: 千里风华河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道训》:‘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能应者何也?神失其守也。’都是把‘神’解释为‘精神’而非‘鬼神’。

综上所述,‘子不语怪力乱神’七字,应该是‘子不语,怪力乱神。’亦即‘孔夫子不说话了,惟恐用力分散影响集中精神。’”

某翰洋洋洒洒解释了一大通,某琳不觉叹了一口气,从学术的角度沉思着,原来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解释,同样学习的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也可以算作“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新解了。通过对原话重新阐述,改变它原来被大家所认同的意思,从而使得陈甫的言论不攻自破,这个曲线救国策略还真是高啊!

众人比朱琳惊讶更甚,没想到《论语》中同样的一句话会出现如此大偏差的解释,如果莫翰的说法成立,不知道要有多少著作需要修正。但他说得好像还真有几分道理。

王夫子目视莫翰,脸色凝重,看不出他对此说法的反应是赞同还是反对。讲堂一片沉寂。

“夫子,我有补充。”玉碎般的声音传来,众人回头但见韦良站起,将手中的剑谱放下,高马尾斜刘海,身姿俊飘逸孤傲,即使在众多不凡的学子中间也能脱颖而出。

众人疑惑大盛,韦良一向只对武学感兴趣,儒学课堂上几乎一言不发,今日竟然主动回答问题,而且还是在如此剑拔弩张的时刻,真是天上下红雨。只是刚才莫翰新解如此令人震撼,不知道他又会给出一个怎样惊人的解释。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语毕,韦良坦然坐下。

众人一愣,然后瞬间明白过来,韦良把这次名为“学术讨论”争辩的本质戳的好到位。

一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简单明了地表示莫翰与陈甫针锋相对的言语,只是一场学子之间的相互攻讦,不足大家这么费心思量。

“好一个‘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沉默再次被打破,众人不由顺着声音看去,只见那位学子白玉簪束发,目似朗星,面如满月,长相虽好,但是举手投足间却流露出几分纨绔子弟不羁与浑不在意,不由暗叹可惜了一副好皮囊。

“只是不知何为君子,何为小人。如果在众人眼中是小人,但他内心却坚信自己为君子,自然也会坦荡荡。”那人微笑着视线轻扫过韦良,似无意地继续说着另一种可能,“而众人眼中的君子,如果私下有不愿为人所知之事,自然也会百般遮掩戚戚于焉,不是吗?”

众人哗然,这种说法真是……太精辟了!同时也太尖锐了。

“夫子,”刘仲文施施然站起,神情温和,“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喏,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刘仲文恭良地扫视众人:“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环境甚至心态下,会有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从而得出不同的解释,因为所设定的条件不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便是如此吧。”

王夫子闻言,颔首示意。

某琳叹道:刘学长真是和稀泥的好手。

☆、第二十一章 某琳的即兴感伤

这几天书院里颇不宁静,学生们的神情忐忑中又略带些期待。因为每年一次的书院测试就要开始了。作为全国第一大高校,阳曲书院的学年测试也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首先,这个测试的形式几乎每年都会有所变化,算是与时俱进,所出题目据说比当朝的选举考试还要困难些。不过,要是有同学在其中表现非常优异的话,可以得到重要人物的推荐,直接入朝为官,就是保送生。所以,众学子都在摩拳擦掌,以望崭露头角。

据莫翰打听,去年的测试题目现场出题,是就经义或政事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对策,做成一篇文章。范围很是广泛,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军事等,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长自拟题目。

前年的则提前一周便给出了题目,它有两道可以自选。偏文一部分学子就当年南方三省的水涝问题发表见解提出对策;偏武的一部分学子,则就当时西北部蛮夷入侵的进行作文,并且还加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等武学测试项目。而从中脱颖而出之人,直接被派往当地进行理论后的实践,如果政绩或军工显著者,在朝堂之上可谓平步青云。

再往前追溯,测试题目是……

莫翰按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语毕,两人相视一笑。看来还真是能考验学子的真才实学,阳曲书院为了选拔出真正的优秀人才也费了不少精力,熠国第一高等学府名不虚传。这次不知道又会出什么样的题目?倒还是真的让人期待。

其间,刘仲文学长来拜访过一次,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刘学长显然不是过来闲唠嗑的。

“上次陈甫采取措施激烈了一点,不过我能看得出他对两位没有恶意,只是觉得如此好的才华浪费在稗官野史之流,未免大材小用。两位何不多思量为国家人民谋福利之事呢?”刘仲文恳切地劝道。

“也许你们对博取功名利益不感兴趣,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但从个人利益讲,只有朝堂之上方可完全展示自身才华,留名史册;从国家利益来讲,身为熠国臣民,对国家人民有着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学而优则仕。”见朱琳和莫翰沉默,刘仲文继续说下去。

“熠国现在国富民强,人才济济,即使没有我们二人,它也会是让周围国家臣服的大国强国。况且,我和阿琳没有仲文兄说的那么优秀,我们只是有点小聪明罢了。做起大事来,实在不敢和刘兄与陈兄相提并论,你们才真正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莫翰微笑着答道。

“两位还是再考虑下吧,我的话就说到这里了,告辞。”刘仲文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说道。

“刘兄保重!”朱琳和莫翰也送了出去。

“熠国有这样的后备军,真是国家之幸,人民之幸!”朱琳看着那个渐渐消失在薄暮中的背影,感叹道。

“这倒是真的,陈甫棱角虽然太过锋利但为人刚正,而刘仲文左右逢源绝不容小觑。”

虽然两人拒绝了刘仲文的劝说,但那番话却让他们久久不能平静。转眼间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半年时间,渐渐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但是两个人都还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在这里的人生目标究竟是什么。

也许最开始,这目标是活下去,因为只有活着才有各种可能。现在这个目标也算达到了,那么接下来又要做什么呢?学而优则仕吗?

彼此都在对方眼底看到一丝困惑。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地方,生活都需要有目标,或者是为了什么,又要去做什么呢?

半晌。

“我觉得……”朱琳和莫翰同时开口。

“我先说。”两人再次异口同声。

某琳毫不留情地瞪了某翰一眼:“我先说。”很明显两人目前是绑定的,一定要让他顺从自己,嘿嘿嘿嘿……

某翰看着奸笑的某琳:“……”满头黑线。

某琳斜倚床铺,微眯双眼:“毕业后,我们一起准备《上熠风华录》吧?我前世有很多梦想,小学的时候想当科学家,觉得很神奇;长大了一点想做一名思想家,因为那时的自己对这个世界开始思考;高中的时候想做个政治家,为人民谋福利;考上大学之后,这些梦想都逐渐淡忘,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于是只希望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嫁给我爱的同时也爱我的人,赚很多的钱孝顺父母,平平安安地过一生……”

某琳陷入沉思:“听到最后是不是感到很现实很俗气很悲哀?有的人也许会说是我们长大了,不在沉浸于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的确,是我们长大了,肩上的责任变得沉甸甸,我们不可能只为自己而活,那些亲人们、朋友们都在期待着你,我们无可选择地融入这个社会,成为其中毫无差别的一员,进行名利的追逐,胜出者高高在上,失败者狼狈而归。我们身处其中,永不能解脱。”

“前世我曾希望等一切事情都了结后,自己便要去出去走走,,用自己的眼睛去纵览名山大川,用自己的双脚去触摸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这样也不枉此一生。”

某琳有些伤感:“然而,来到了这个异世,一切都改变了。我想,也许,真的可以重新开始。”

“记得佛家讲究抛却七情六欲,无我,现在想想倒觉得挺有道理,因为有执念所以才会被束缚……”

“好!”莫翰望着窗外的天空,露出淡淡的笑容,碧蓝色的眼睛映着蔚蓝的天空,分不清彼此。执念么?人生在世总要有些牵挂,才活得真实。

某琳回过神来:“莫翰,该你了?”

某翰转过身,揉了揉某琳的脑袋笑道:“我是你大哥,当然是由着你了。”

某琳怒:“刚才你还和我抢……”

某翰一脸无辜:“我刚才有和你抢么,不记得了。”

某琳:“……”大哥你好无耻。

☆、第二十二章 古代的大学期末考试(一)

正文 第二十二章 古代的大学期末考试(一)

☆、第二十三章 古代的大学期末考试(二)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古代的大学期末考试(二)

☆、第二十四章 古代的大学期末考试(三)

“好,好累啊,我实在走不动了,我要歇息。”肖东风抱着身旁的一个歪脖子槐树,喘着粗气,一脸无赖。

一路急行军,肖东风这个纨绔子弟,简直柔弱和书院出了名的娘娘腔杜预有一拼,走不了多久就嚷着好累,烦不胜烦。

朱琳脸一黑,拿出一节长鞭,稳稳地定在肖东风的面前,这几天她除了负责整个小组的作息饮食以及伤病等后勤方面,还兼负责纪律,以及执行惩罚措施。本来身为女子,是要有点妇人之仁,才符合自己的性格,但是她早就看不惯肖东风那副纨绔子弟的嘴脸,怎么看怎么欠抽。

“你做什么,你敢惩罚我?!回去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肖东风颤着声音威胁道。

朱琳置若罔闻,将长鞭在空中一甩……

“哎哟!”肖东风大叫一声,但那股火燎的鞭打并没有像预想中的摔下来。但这一阵声响,却惊起树林深处鸟扑棱棱地飞起。

元康面色一凛,挥手制止,低声说道:“前面有伏兵,大家小心退后。”

“孙子曰:鸟起着,伏也;兽骇者,覆也。”韦良一脸漠然,补充道。

慢慢退出那片树林,元康拿出行军图,他们现在所处位置,两边皆山,中间是杂草遍布,乔木丛生的树林,“现在如果绕道其他的路径,势必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这个我们等不起。如果没有其他办法,就只有硬闯了。”

“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肖东风喘着气小心翼翼地问道。

众人一片静默。

“也许我们可以试一下。”韦良观摩许久后,缓缓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样地方应该有一条小路,可以直接通过左边山腹,穿过片树林。”

众人抬起头,目光中有疑惑(元康),有惊喜(朱琳和肖东风),有诧异(莫翰)。

“你如何知晓?”莫翰目光转向韦良,行军图上并没有。

“我曾在那里走过,不过距现在有一年了,那条路应该还在。”韦良淡淡答。

朱琳本着以大局为重,放下个人恩怨的原则说道:“我觉得可以一试。”

元康想了想点头,由韦良在前方带路,众人悄无声息转向那条小道。

那条小道的出口被杂草丛丛覆盖,还有一棵树枝垂在前面。韦良将杂草和树枝移开后,示意众人一起挖土。

“你不会是要在这座山中挖出一条道路吧。”肖东风皱着眉头,将手笼在袖子里。

朱琳回头,举了举手中的长鞭,肖东风一滞,讪讪地闪到一边。

挖着挖着大家便觉出不寻常来,因为此处的土非常松散,不一会一个洞口便出现在眼前。“进去吧。”韦良说着便弓腰进去。

这个通道非常狭窄,只容一人弯腰低头通过,里面是潮湿发霉还夹杂着各种异味的气息。短短的一段路程,让人觉得似乎走了好久。再次出来见到天空时,众人不觉长出一口气。

众人走出不远后回头,见韩业也从那个小洞中出来,一袭白衣,在风中摇曳,更显清冷。本来朱琳跟韩源两人换过来的肖东风和韦良一定是威名远扬的陈王韩业的粉丝。谁知两人这大半天来,不但没有粉丝们追星的痴狂表现,甚至没有表现出一点的兴趣来。

“两位这么积极地换到我们组来,还以为是对陈王极度崇拜的人呢。”宿营时,朱琳煞有其事地打趣道。

“别,我对男人可没有兴趣。”肖东风急忙撇清,看了一眼朱琳手中的长鞭,“我只是喜欢凑热闹而已,现在看来,这个热闹还需要付出代价,还真有点后悔了呢。”

韦良冷笑一声,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