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凤鸣宫阙 >

第487章

凤鸣宫阙-第487章

小说: 凤鸣宫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匆匆忙忙的过来,皇后为的也不过是遗诏罢了。

“皇上尚在,遗诏自是不能展开,更不可宣读。”那大臣果然也是个刚正的,当即便是义正言辞的直接拒绝了皇后这话。

而宝船太监则是上前来,躬身悲戚道:“皇上只说让道士们都跟着陪葬,只盼着到了地下能图羽化飞仙之事。”

这也是李邺提前和宝船太监商量的事情了。皇帝之所以有今日的下场,说白了也不过是因为那些道士蛊惑人心,让皇帝堕入了丹药长生的虚妄迷途之中。当然,皇帝自己也是有责任的,不过这也并不妨碍李邺痛恨这些道士。

这些道士迷惑皇帝相信丹道,不还是为了权力富贵?既是如此,就让他们追随皇帝去地下,继续炼丹追求他们向往的长生飞仙去罢!反正,宫中是不留这样的人的!

皇后听了这话,微微一窒:她哪里又是想听见这些话?那些道士死不死的,和她有什么关系?她在意的还是遗诏!

庄王开了口:“除此之外呢?我怎么听说是父皇突发疾病是和太子您有关?”

李邺看了一眼庄王,只说了四个字:“庄王慎言。”

庄王被这话呛得当即就要发作,却不妨此时懿贵妃和七皇子过来了。懿贵妃见了这阵仗,登时便是放声大哭起来,拉着七皇子就扑过去,哀哀的边哭便道:“皇上,您怎么了皇上!”

七皇子也是真有些伤心,虽然不至于如同懿贵妃那般,却也是侧头问李邺道:“二哥,父皇他怎么会如此?”

李邺叹了一口气,“突发急症,太医说已无回天之力。如今这一面,只怕就是最后一面了。”

七皇子眼圈儿登时就红了。他和李邺不同,皇帝毕竟也是疼宠过他的,自然父子之间也不如那般冷漠。难过也是应该的。

庄王却是不肯就这么被岔开话题,当即便是咄咄逼人道:“太子怎么的不肯回答我,到底父皇为何会突发疾病?父皇身子康健,我不相信父皇会突发疾病!”

庄王说这话的时候,颇有些狰狞的味道。大有李邺说不清楚,他就绝不放过李邺的架势。;

第一卷 第701章 压制

李邺凌厉的看庄王一眼,且不说别的,只说在气势上就压过了庄王一大截。不过庄王倒是也强撑着没将目光挪开。算是十分不错了。

李邺冷冷的言道:“我却是不知你从哪里听来的这番胡言乱语。我和父皇突然发病有什么关系?庄王若是再不慎言,继续污蔑与我,那我也只能不客气了。”

“太子你”庄王却是显然没在意李邺的威胁,还想继续说下去。

李邺直接打断了庄王:“既你也知道我是太子,那你就该拿出臣子的姿态来。庄王!”

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一个是未来君主,一个是臣子,李邺要压制庄王,庄王自然只能憋屈的被压着。

更何况,七皇子也是怒瞪了庄王一眼:“眼下最要紧的是父皇,庄王你这般是什么意思?!”

太医一直捏着皇帝的脉搏,此时忽然感觉手指底下微微的震颤忽然消失了,登时便是整个人都僵住了,而后出声言道:“皇上殡天了。”

这话一出,顿时屋子里一下子就都安静了下来。众人都齐刷刷的看向了躺在床上的皇帝,其实也看不出和方才有什么区别,不过众人心里却都是有点儿微妙。

皇帝驾崩了。紧接着就会是新皇登基。这个新皇到底是谁,只怕不同的人心里都有不同的想法。

陶君兰轻轻推了一下有些怔神的李邺。这个时候,身为太子他自然是该将这些主动权握在手里的。

李邺回过神来,便是哑着嗓子吩咐:“去,敲云板,将这事儿告知宫中所有人,然后再准备好丧服。”

太医闻言便是忙将皇帝身上尚且停留着的银针都拔了下来。

皇帝发病也是过了这么久了,陶君兰已经吩咐人去准备取了衣裳来。此时皇帝一没了,她和李邺便是都换上了一身素白的衣裳。倒是庄王武王等人一时没有准备,只得先将衣裳脱下来反面穿了。

至于遗诏,那大臣也是捧在手中,然后徐徐的展开了。

众人立刻都跪下听旨。这也是皇帝这辈子最后一次颁发旨意了,听完了这个旨意后,皇帝也就彻底的对朝政失去了影响力了。

面对这个其实大部分都是她的意思的“遗诏”,陶君兰心里倒是有点儿微妙。

就在这样的微妙情绪中,陶君兰听完了整个“遗诏”,然后看见了皇后面上复杂的神色变化。

不可置信之后,皇后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她直接冷冷道:“皇上绝不可能如此下诏。”

庄王和武王也是如此的态度,都是不相信:“对,这不可能是真的。”

“王爷就藩再合情合理不过,本朝先例不少,需要我一一给你们举例?再则,父皇立遗诏的时候我并未在跟前,你们又何必看着我在那瞎怀疑呢?”李邺冷笑着反问三人,又看向七皇子:“老七,你觉得这诏书是假的吗?”

七皇子坚定的摇头:“当然不可能是假的;

。父皇本就打算处置皇后娘娘了,有这样的遗诏不奇怪。而且做王爷的就藩本也是祖制,又有什么可奇怪的?父皇许是怕二位哥哥不利于朝政安稳所以才下了这样的遗诏呢?”

七皇子说到最后,俨然都已经有些似笑非笑了。那副意味深长又暗有所指的架势,只让武王觉得有些手痒痒,他沉下脸来:“七弟,你这是什么意思!”

七皇子吊儿郎当的嗤笑一声:“你觉得是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说完这话之后,倒是也不肯再理会旁人了,只是看向李邺:“二哥,咱们出去罢,让人给父皇换上衣裳。”

李邺点点头,又去吩咐懿贵妃:“懿贵妃您便是帮着打理女眷这头罢,君兰她怀着身孕,也不宜操劳。”

懿贵妃自然不会拒绝,收了眼泪后便是忙应道:“太子请放心。此事儿只管交给我。”

李邺这样郑重的拜托懿贵妃,倒是明显将懿贵妃当成长辈,从而直接略过了皇后。皇后的脸色沉下来,阴沉沉的看了李邺一眼,倒是也没吭声。

反倒是李邺不肯就这么放过皇后,便是又出声征询道:“说起来,皇后娘娘尚且在禁足中,还是尽快回去罢。”

“本宫要给皇上跪灵,如何能回去!”皇后说这话的时候,颇有些咬牙切齿了。她当然明白李邺的心思:若是连哭灵都不出现,她这个皇后就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直接被人淡忘了。再想出现,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下禁足令的是皇帝,当时也没说个期限。而如今皇帝驾崩,那李邺一直不松口,那她要禁足到什么时候?

武王也是开口:“二哥,父皇糊涂了,你难道也糊涂了?母后这些年对我们不差,你这般无情,难道就不怕天下人指责你不孝吗?”

武王这是抬出了道义来想要压制李邺了。

李邺微微挑眉,还没开口陶君兰便是抢过了话头:“武王这话说得,倒像是太子不懂感恩不懂规矩了。可这禁足令是父皇下的,我们如何又能违背?父皇是君,我们是臣,他的话自当遵守。父皇是一家之主,他的话我们更不敢朝令夕改。否则,只怕天下人都要指着太子的脊梁骨骂他了。武王又何必这般为难太子呢?”

武王沉着脸:“太子果真如此不近人情?母后也不过是想给父皇跪灵罢了。他们夫妻恩爱”

陶君兰听不下去了,淡淡的的提醒武王:“武王还是好好再将父皇的遗诏读一遍罢。夫妻恩爱?”她嘲讽的笑了笑,便是不再说话了。

武王面上登时就涨红了,倒不是羞的,而是恼的。他怒瞪着陶君兰,又看向李邺:“男人说事儿,女人哪里来的规矩竟是要插嘴?二哥难道连这点规矩都不懂了?”

“她是太子妃,不是你家的贱妾,武王,你若再敢这般放肆,休怪我不念兄长情谊!”李邺倒是也真有点儿恼怒了,沉了脸来低声喝道。

庄王拉了一下武王,颇有些阴阳怪气我:“还是算了吧,我的傻弟弟;。二哥如今是太子,我们还是乖乖听话得好。”

李邺懒得去和庄王废话,直接吩咐宫人:“送皇后娘娘回宫去罢。若是皇后娘娘真和父皇鹣鲽情深,那不妨学一学庄妃娘娘以死相随?”

皇后自然不可能真舍得以死相随,当即也不再做出深情伤悲的样子,深吸一口气也不等人来“扶”她,径直转身就走了。

陶君兰看着皇后挺得笔直的背脊,倒是心里生出一丝疑惑来:难道皇后就这般算了?按说,皇后不是现在该想法子保住地位吗?毕竟皇帝可是没了!马上就要李邺当家做主了。作为仇敌,皇后不是该惊慌失措和担忧吗?

可皇后的反应,却是出奇的叫人觉得平静。平静得甚至有点儿太过奇怪了。就好像皇后早料到会是如此,然后她也早有准备,所以并不太担心似的。

皇后,真的会有准备吗?这个念头在陶君兰脑子里转悠了几圈,还没想出结果的时候,也就被其他事情吸引走了注意力。

皇帝暴毙,虽说棺木和陵寝其实早就准备妥当,可是却毕竟没个缓冲,宫里还是忙乱成了一团。

皇帝死了,自然各种各样讲究的礼仪都是繁复得很。所以,一时之间宫里简直就是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端本宫的几个孩子虽说都不大,可是却也得照着规矩来跪灵:死的不仅是他们的祖父,更是一国之君。不管是作为孙子,还是作为臣子,这跪灵都是应该的。

哪怕是陶君兰这个孕妇也没有例外。只是因为她还要管事,倒是也没跪太多时候,更多是这头刚跪下去,那头她就要起来了。

跪灵是要跪三日的,这才第一日,拴儿跪了一会儿之后就有点儿撑不住了。不过他却自己叫苦,只偷偷的问陶君兰:“娘,可不可以让妹妹回去了?”

陶君兰膝盖也疼,虽说很想让几个孩子都回去,不过她却是只能无奈摇摇头:“不行,若是累了就叫奶娘悄悄抱着明珠去睡会儿,醒了继续过来。”

拴儿有点儿闷闷的回去了。

陶君兰看着拴儿,却是扫到了九皇子。看着他被奶娘抱着跪在那儿,倒是有点说不出的感觉。这个九皇子,命运倒是真苦。宜妃虽说也挺疼他的,可是宜妃早早就去了。顾惜虽说不好,却也是真心疼他的,可现在顾惜却是生死一线……就是皇帝现在也没了,疼爱他的那几个人都不在了,以后他这日子却是真心要难过了。

倒不是说她和李邺就会亏待了这个孩子,可是要说多疼爱她可能会怜悯,可能也会给予关爱,可那到底不过是施舍罢了,而且也不可能很多,至少不会像是一个母亲给孩子的那样多。至于李邺,那就更不可能了。他自己的孩子尚且顾不上呢。

而且九皇子毕竟不是真正的李家血脉,之后到底怎么安置却都还不知道呢。

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却是前途未卜……

不过陶君兰这样的心思也没维持太久,很快就被其他事情岔开了。;

第一卷 第702章 尴尬

跪灵第二日中午,陶君兰刚喝了一口热汤,就得了禀告,说是顾惜醒来了。

听闻这个消息,陶君兰沉默了许久,半晌才道:“既是如此那就给她派个太医过去看看罢。”心头却是暗叹一声:顾惜没死,倒是也不知道究竟是好事儿还是坏事。不过,顾惜也的确是命够大的。

关键是李邺对外头说的是顾惜为了追随皇帝才殉情撞墙,本意是给顾惜留几分体面,更不至于让顾家陷入危机。这本来也没什么哪怕是为了太后和顾贵妃,这样做也是应该的。可是现在,顾惜却是醒来了……

话是不能再改了。否则李邺的信誉脸面往哪里搁?只是顾惜这样“大义”,却已经是获得了一个好名声了。只要顾惜不死,凭着这个“大义”之举,便是能得不少称赞,后头更是可以尊荣的过下半辈子了。

她和李邺,都不能也不可以再将顾惜怎么的,相反还得供起来。若顾惜真是说的那样倒是也无妨,不过是养着个人罢了。

可是顾惜实际上却是间接害死皇帝的人,他们真将顾惜供起来了,那就真可笑了。别说万一叫人知道了真相,就说自己这心里也过不去罢?

而且,顾惜在那个时候,还说了那样的话她和李邺怕是再见面都是尴尬,更别说以后还要相处了。

陶君兰想着这些,倒是真的有点儿头疼起来。她用力的揉了揉眉心,苦笑了一声。可要说真就这么弄死顾惜,却也有点儿狠不下心来了。

而且时机也不对。顾惜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不知多少人眼巴巴的看着呢,哪里还能再动她?

罢了罢了,却也是只能慢慢看了。顾惜活下来就活下来罢。大不了以后想个法子安置就是了。

将这事儿抛在脑后,陶君兰继续打起精神来吃东西:她是双身子人,她不吃孩子都要吃,哪里能有半点马虎和亏欠?她不在乎自己还得在乎孩子呢。

好不容易熬过了三日跪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