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凤鸣宫阙 >

第334章

凤鸣宫阙-第334章

小说: 凤鸣宫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太后就看了她一眼,不过好在眼神却不算凌厉。只是即便如此,陶君兰还是觉得有些讪讪。

拴儿也不等太后回答,就自顾自的从荷包里掏出一颗糖豆来,探着身子就将糖豆凑到了太后的嘴边,笑眯眯道:“娘给装的,可甜了。吃了这个不怕苦。”

拴儿一脸诚心,太后也十分给面子,张口含了,又搂着拴儿笑道:“好孩子,真孝顺。”

拴儿被夸奖了顿时也是笑得更加灿烂,也越发的活泼起来;。他还张口吩咐:“拿盘子。”

谁也不知道他想做什么,张嬷嬷想了想就端了个装点心的小碟子过来。里头还有两块点心。

拴儿看了一眼碟子,然后不客气的将点心抓起来,一块塞进自己嘴里,另一块凑到太后嘴边:“吃。”

太后见拴儿还想着给自己分一块,顿时笑起来,张口将点心含了。宫里的点心样式都做得小巧,这两块点心一块不过明珠的巴掌大小,就是为了方便吃的时候能一口一个。

盘子空了之后,拴儿便是吭哧吭哧的将荷包费力的摘下来,又扯开口子,一粒粒的从里头掏出糖豆来放在盘子里。等到掏了约莫有十来颗了,便是不掏了,笑咪咪道:“吃完药吃糖。”

顿时众人这才恍然:原来要盘子是想装糖豆,不是吃点心啊。

就是陶君兰也是忍不住险些笑起来——小孩子家家的,做起事情来还真有模有样的。真真是叫人忍不住发笑。

太后是最先笑出来的,随后却是又搂着拴儿舍不得放开了:“你这么贴心,我可都舍不得放你走了!干脆留下来陪曾祖母好了。”

然而拴儿却是犹豫起来,看了看陶君兰后便是坚决的摇摇头。

太后微微挑眉:“哦,怎么拴儿不愿意陪曾祖母?为什么?”

拴儿搂着太后,小声道:“回去看妹妹。”

陶君兰也笑着出声:“如今拴儿每天都要去逗明珠的,才多大点的人,还知道守着明珠睡觉,不让虫子叮妹妹了。”

太后闻言也是笑起来:“那几日在宫里我也是发现了。这是好事儿,拴儿心里疼爱妹妹,说明他是个仁善的,又有责任心。”

陶君兰抿唇笑,却不再说话了。这拴儿是她儿子,别人夸可以,她夸了倒是有点王婆卖瓜的意思了。

倒是宜妃接过话去,笑道:“那以后九皇子大了,也让拴儿带着他玩儿。”

太后看了一眼宜妃:“等九皇子能跑能走了,拴儿却是也该开蒙了。再说了,也不在一处。哪里玩得到一起。”

太后这分明就是不愿意让拴儿和九皇子在一处玩,才故意这样说的。

宜妃讨了个没趣,登时就讪讪不说话了。

懿妃这时笑起来;“拴儿真可爱,别说是太后,就是我也舍不得拴儿走了。拴儿能哄着太后吃药,我看还是先留在宫里得好。省的没人劝着,太后总不肯吃药。我就不信,拴儿在旁边看着,太后还敢不吃药。”

太后对懿妃的态度又要好上许多,面对懿妃的打趣,太后张口笑骂:“你这个促狭鬼。”

正说着话,外头的宫女便是过来禀告:“皇上过来了。”

一听这话,陶君兰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明明是来侍疾,可两人却是一个比一个穿得鲜亮了。;

第一卷 第481章 秘闻

皇帝来了,陶君兰便是忙抱了拴儿下地站好。然后看见皇帝进来后便是拉着拴儿一起行礼。拴儿行礼还行得不好,歪歪扭扭的,不过却也勉强能过关了。、皇帝一眼就看见了拴儿,登时笑起来:“拴儿也进宫了?”随后一面向太后请安,一面却是抱起了拴儿,在床边坐下了。

陶君兰站在旁边,权当自己不存在。倒是宜妃和懿妃都是凑了上去。

“太后今日可好些了?”皇帝关切问道,又瞧见小桌子上的糖豆,不由笑道:“拴儿又来讨糖吃了?还是别给他吃太多糖,不然以后牙不好。”

宜妃笑着接话道;“哪里是拴儿讨糖吃,是拴儿将糖分出来给太后吃呢。拴儿还让太后以后好好吃药。可真是个乖孩子。只盼着九皇子将来也能像是拴儿这样讨人喜欢就好了。”

宜妃提起九公主,皇帝少不得就问了一句。

眼瞧着话题越发偏了过去,太后忽道:“时辰也不早了,陶氏你带着拴儿回去罢。我这里呆久了,过了病气就不好了。”一面说着,太后一面却是心道:当着孩子面就用这些手段,真真是个上不得台面的。

陶君兰早就想告辞退出去了,只是奈何皇帝刚来她就告辞到底不妥当,这才只能杵在那儿当木头人。况且,她还和袁琼华约好了要见面。

当下带着拴儿告辞而出,皇帝倒是还有点儿舍不得,又道:“平日无事,多带拴儿来宫中走动才是。”

待到出了寿康宫,陶君兰便是带着拴儿慢慢走着。袁琼华应该就在这一路上等着她了。

也没走多长一段路,陶君兰就看见了袁琼华的身影——袁琼华如今正亲自掐花呢。一身烟紫色的衣裳,落在各色菊花丛,倒是颇有点儿花中仙子的感觉。

只是走得近了,却也不难看出,袁琼华因为早产又没坐好小月子的亏空根本就还没有弥补回来。面上几乎没什么血色,皮肤白得透明,人也是十分纤瘦。

不过正是因为纤瘦下来,反倒是让她多了一丝以前没有的几欲成仙归去的楚楚之态,又加上她冷傲的面容,倒是比以前更胜了三分。

以前的袁琼华是光有容貌的空架子,如今的袁琼华,只看眼睛就让人觉得不一样了。

陶君兰拉着拴儿听在了路边,笑着和袁琼华打招呼:“太子良娣好心情,只是这花都开得差不多了,摘回去放不了两日也就败了。”

“我是将这些开繁的花带回去塞枕头的。”袁琼华回过头来,浅浅一笑,目光却是越过陶君兰落在了拴儿身上。“这是拴儿吧?我还是第一次见他,倒是长得真不错。”

陶君兰下意识的将拴儿的手拉紧了几分;

不过却没想到拴儿主动开口叫人了:“姨姨认识拴儿?”

袁琼华一怔,随后笑容倒是多了几分和煦:“认识,怎么不认识?你这么乖,我怎么会不认识呢?”

陶君兰想了想,低声对拴儿道:“拴儿去帮姨姨摘花罢。我和姨姨说几句话,好不好?”虽说拴儿还小应该是不懂这些,可是她还是本能的不想叫拴儿听见。

拴儿贪玩,当下就答应了。而袁琼华则是出来和陶君兰站在路边说话。

陶君兰打发了碧蕉看着拴儿。

“你的福运的确比我好。”不知道是被触动了哪里,袁琼华忽然长叹了一声,目光落在拴儿的身上,久久舍不得挪开:“若我那孩子还在,将来必然也和拴儿一样罢——”

作为一个母亲,陶君兰只觉得有些替袁琼华心酸,当下也就放下心里的膈应,轻声安慰了一句:“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多想了。以后若真喜欢孩子,抱养一个别人的也不错。”

袁琼华看了陶君兰一眼:“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都看不惯你吗?你看,从小你的家世就比我好。论容貌,我们也差不多。可是为什么我总是不及你呢?哪怕陶家没落了,我也还是比不过你。你想来不知道当年我为了打压你,故意花了银子叫人将你分去了浣衣局罢。我没想到,就是这样,你也还能出头。”

说到这里袁琼华自嘲一笑:“我当年进宫,我父亲本是想让我服侍皇上的。结果没想到,皇上却是根本瞧不上我。最后我只得走了皇后那边的路子,主动争取到了做康王侧妃。你不知道吧,当时皇后之所以选了我做侧妃,是因为我一早就保证,将来生了儿子一定给王妃养。”

袁琼华微微眯起眼睛,丹凤眼微显得有些凌厉:“可我却没想到,我进门那么久也没消息。太子对我更是不甚喜欢。好不容易怀孕了,我欣喜若狂。再加上在我之前还有人怀孕,我以为这个孩子甚至能我自己养着。可没想到……”

虽说今日不是来听袁琼华叙旧的,可是这会子她听着袁琼华说起这些,心里却也是十分同情的。至于袁琼华说的浣衣局一事,其实她心里早就猜到了几分。

袁琼华忽然又微笑起来:“你知道为什么如今这副鬼样子,都又能让太子垂青吗?是因为我不仅知道太子的一个秘密,更是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女人。所以,我给他找了两个这样的女子,身份虽说卑贱,可床上功夫却十分好。太子只当我不知道他动了我身边的人,可是其实这事儿却明明是我安排的。”

陶君兰讶然的看了一眼袁琼华:太子竟然这样贪好女色不成?至于那个秘密——

陶君兰正犹豫着该不该问,那头袁琼华倒是自己凑上来了,轻声道:“太子和那私通的有夫之妇,生下了一个儿子。太子打算将那孩子养在我名下。如今那孩子,已经是有两个多月了。只等着寻个合适的机会就好。”

两个多月!陶君兰只觉得脑袋里轰然一声巨响,随后就愕然的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袁琼华。可随后她又反应过来:不,九皇子怎么可能给太子的女人养?

像是看出了她的心思,袁琼华轻声的吐出一个典故来:“狸猫换太子;。”

陶君兰刚落下去的心,顿时又悬了起来。狸猫换太子,狸猫换太子!心里忽然蓦地闪过一个想法来,陶君兰忍不住道:“那九皇子——”

袁琼华微微笑着:“为什么孩子都满两个月了太子才提出将宜妃母子接回宫中?一则,根本不是小产,二则也得找个差不多的孩子神不知鬼不觉的换了。”

陶君兰深吸一口气,末了又问:“那皇后可知此事?”

袁琼华效益更甚:“大约也就只瞒着太子妃了。你忘了,去岁除夕,皇后因为知晓宜妃怀孕,整个人都昏过去的事儿?”

这么一说,陶君兰也就明白了袁琼华的意思:皇后是知道这件事情的,正因为知道这件事情,所以才会昏过去。当时她也纳闷,毕竟宜妃怀孕对皇后来说威胁是不大的,可皇后为什么反应这样大?

如今这么一解释,倒是能说得通了。

而且,若没有皇后遮掩,只怕宜妃也很难瞒住怀孕月份的情况。至于之后她和李邺自已为聪明的安排了一出什么冲撞的戏码,却是直接帮了宜妃一把。

若不是留在了行宫,宜妃生产的情况,肯定会叫人起疑心!毕竟早产和顺产根本就是两码子事!还有孩子到底足月没有,也是一眼便是能看出来!如今在行宫将孩子养到了两个月,别人就算疑惑,可也解释得通了。

陶君兰忽然觉得有些恹恹——没想到她竟然帮了宜妃的忙。

尤其是想想宜妃如今带着九皇子趾高气昂回宫的情形,想到宜妃那好气色,她更是只觉得悔不当初。甚至她忍不住埋怨袁琼华一句:“这事儿你怎么不早说?”

袁琼华冷笑一声:“说?我说了谁信?再说了,那时候我还自顾不暇呢,哪里有功夫去管别人。而且,宜妃好歹也是我的旧主。我能当上这侧妃,可是她帮我出了银子打通关节的。”

顿了顿,大约又怕陶君兰心里不舒服不肯帮她了,袁琼华话音一转又道:“若是当时揭发,又哪里有现在的效果?这孩子生下来,可就是实打实的证据了。到时候滴血验亲,不管是哪一个都是不是,你说皇上怎么想?”

陶君兰也是忍不住多想了几分:若真是那样,太子这个位置,只怕就不可能再坐下去了。而且,说不得连性命都要保不住。

不仅是太子,就是皇后也一样是吃不了兜着走。

有了这个把柄,李邺什么都不需要做了。只需等着那日心情不好了,将这事儿捅出去就好了。

只是……“空口无凭,只怕皇帝也不会那样轻易相信。还得谋划谋划才好。

陶君兰想起了自己今日来的目的,轻声问袁琼华道:“瘟疫这事儿,果真是太子妃一手策划出来的?”

袁琼华点点头,笃定道:“千真万确,我敢拿性命担保。”

陶君兰玩味的看着袁琼华,问出心中的疑惑:“那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第一卷 第482章 变化

袁琼华一怔,随后垂下目光:“是太子说漏嘴的。太子心里,其实对太子妃不甚喜欢。太子妃这次做出这样的事儿,太子也有些恼怒。怕让人发现了,联想到他头上。又有些埋怨太子妃办事儿不够利落,怎么的没将端亲王也一并弄死。”

袁琼华说得有些讪讪,陶君兰却也没功夫去琢磨袁琼华的心思。她此时脑子浮现的全是太子道貌岸然的样子。

她还记得当初在德安宫有一年给李邺过生日的时候,太子表现出来的态度。当时她只觉得太子度量不够,如今想象着太子说那些话时候的样子,只觉得虚伪到了极点。

作为哥哥,太子简直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什么叫不友爱兄长?这就是了。什么叫无视血缘亲情?这就是了。什么叫蛇蝎心肠?这就是了!

虽说李邺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人,可是至少李邺没处心积虑的想要将太子弄死。大家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