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翻天小山神 >

第30章

翻天小山神-第30章

小说: 翻天小山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朱明虎对自己的称赞,严方叹了一口气,向他拱手道:“朱老板过誉了,严某寒窗数载读了不少圣贤书,为官之后也不过是按照书上所言未老百姓做点事而已。可惜严某无能,始终没能让百姓个个丰衣足食,惭愧”

时予将严方上下打量了一遍,道:“按朱老板的描述,你应该是个不错的官,那为何落到如此田地?”

“严某在桑县上任三载,做事向来讲究问心无愧,从不收任何不该收的钱,也绝不给任何人他不该得的钱。实不知所犯何罪,只不过前段日子曾因病告假三天,期间正好有一间民房失火令一居民丧生,便被州官治了个渎职之罪。今日衙役说是要押解我去州城审问。”

生病休息很正常,房子失火也很正常,难道严方坐在县衙里房子就不失火不死人了?众人都不是傻子,一听就知道一定是严方不贪污,那他手下的那些衙役捕快被他盯着也没法贪污,所以积累了不少怨气。而严方刚正不阿,不肯给上司送钱,因此也得罪了上司。现在上面下面都对他不满,这次终于可以找到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将他入罪,还不好好利用?

可是这渎职的罪名委实过于牵强,难定罪不说,就算定罪了那点惩罚也不能消了这群小人的心头之恨,所以他们就想了另一条毒计。将严方带到群妖乱舞的淮阳山,将他送给妖怪,或是直接在山里某个角落给他来上一刀再毁尸灭迹说是被妖怪吃了。这样他们既可以除掉眼中钉,也不用担当罪责。

时予暗想:这计谋倒是不错,对我来说也不错!他正为山里少个管事的发愁呢,没想到他们就给自己送来了。“严县尉,以本神看,你就算回去也要继续收那群恶吏的迫害,不如先在山中住几日避避风头,也好为将来打算一下。”

严方这段时间经历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事。就算回去也不可能官复原职,何况他早就看淡了功名,就同意了:“多谢山神!”

时予施了个法,四道金光打在严方的手铐脚镣上,他的手脚立刻恢复了自由。这种金光是时予不久前从三十六变口诀中领悟出来的,看似无形却锋利无比。因为不知道它是何种法术,时予就根据它五行属金而且是自己在辰时练成的,将它命名为辰金刃。

“恩,这几天你就现住在山中的医庐里,我会安排庙祝带你去。”

几人告退后,时予就将卫杞召来,令他去桑县调查严方是否真是一个清廉官员。虽然淮阳山急需一个管事的,但时予奉行的是宁缺毋滥,这个位置事关重大,还是谨慎的好。

其实是时予太过小心了,就算换成是周济民那种贪官在这里,他也不敢造次,别的地方号称举头三尺有神明,但谁也没见过神灵现身。淮阳山可是有山神天天盯着,不用举头三尺,也许他这边在数黑心钱,背后就站着一个神仙呢,谁敢贪啊。

严方进山后,官府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前任县尉去州城述职途中不幸被妖怪杀害,上官会尽快安排新人县尉。桑县丢了一个县尉可是大事,几乎市井坊间都在谈论。卫杞就从来百姓的谈论中大致了解了严方的为人处世,果然如朱明虎说的那样是个难得的清廉官员。

听了卫杞的报告,时予第二天酒就让庙祝把严方召来见他。

“严县尉这几日还住得惯吧?山里条件清苦,没法和城里比。”

“山神言重了,山中百姓得山神庇护,皆是安居乐业,不愁吃穿,与外面相比,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严方一脸憧憬地说。

“既然严县尉觉得这里如此好,不知可有长住于此的打算?”

“严某当然求之不得,可是严某就会舞文弄墨,身无一技之长,又如何在山中立足呢?”

“严县尉此言差矣,舞文弄墨,断案裁决不就是你的本事吗?其实山里也和外面一样,有摩擦有争执,而本神正需要一个人来处理这些俗务。另外嘛,山中也正好缺一个教书先生,想来以你的才华足以胜任。你可愿意为本神效力?”

听到时予的邀请,严方立刻jī动地跪下来:“严某何等荣幸,能为山神效劳,能为这世外桃源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他早年也曾想当官为民,造福一方,可惜在宦海挣扎多年,屡遭打压,又厌烦了其中的勾心斗角,经历了这次生死劫后,更是对人间官场失望。如今若是能在这人间皇权触及不到的地方当个教书先生,偶尔处理一下民间纷争,那也算一件美事。

“如此甚好,你先回医庐修养,具体事宜我会改日找你商量。”

经过几日商量,时予决定在山中建一个学堂,同时在学堂的旁边建一个给严方仲裁办案的草堂。至于人手则由几个村地村长临时安排壮丁充任衙役等,这样淮阳山里一下子就有了学堂和“衙门”,原先很多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决,时予的耳根也清净了许多。



第二卷称尊淮阳第六十一章意料之中



人类的记忆似乎很容易失灵,以至于相同的事件有时会在同一批人身上重演。上回淮阳商道开通,时予软硬兼攻,从周围州县官吏的碗里剜下了一大块(肉)。结果这些官吏心疼之下加重了对普通百姓的盘剥,将大批百姓逼进了淮阳山,白白便宜时予。

这回他们似乎又要犯同样的错,而且错得更严重,因为他们心疼得比上次更厉害。在时予手下四鬼的努力下,这些官吏九成的金银财宝都被搬进了淮阳山。当然这一切不管是他们还是淮阳山的妖王都不知道,他们还以为是某个喜欢替天行道的绿林好汉干的。

银子没了,找不回来了,怎么办?其他人也许会苦思各种可行的办法,可是这些恶吏的第一个念头永远都是加税!在他们眼里老百姓就是一群羊,可是他们又和牧羊人不同。牧羊人会为了能多剪点(毛)而尽力让羊群吃好喝好,他们则不会。牧羊人会懂得在羊(毛)长了可以收割时再剪,他们还是不会,他们只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剪,所以在他们手底下的羊只有两条路,一是逃,二是死。

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些脑满肠肥的官僚平日里稀里糊涂,可是一到要搜刮钱财时,想象力总是那么丰富。人头税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过时了,现在筑县彭城等正在开征洗澡税、种草税总之每种税官老爷们都会给它安排一个“合理”的解释,虽然老百姓都听不懂也看不懂。

每次的加赋都会把一大批原本就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穷困家庭推入绝境。穷则思变,越是艰难的境地就越是容易让人豁开一切。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淮阳山。山里百姓在生活稍微稳定了以后,与山外的交流也慢慢多了起来,走亲访友、市集贩货,同时也在无形中宣传这淮阳山的情况。

很多时候,恐惧来源于无知。凡人始终认为妖怪天生就会害人,却不知妖和人一样分善恶,也有七情六yù。讲白了人和妖根本没区别,世人觉得妖怪都是邪恶的只是因为妖怪大多法力高强,当心有恶念是变无所顾忌,产生的破坏也比普通的恶人大。其实妖也是可以沟通的,就像淮阳山的四大妖王,他们是恶妖不假,可是在给他们足够的好处后,照样可以在淮阳山求得一丝生存空间。让人类难堪的是,满足妖远比满足人来得容易。

在不断增多的物质交流和言语沟通中,外界的凡人也渐渐明白这一点。到如今,已经不再是附近百姓眼中的(禁)地,只不过基于几千年来的旧观念,他们对淮阳山始终怀有一点疙瘩,大批妖怪的存在到底让他们感受到威胁。

可是威胁是个潜在的东西,它的危害产生在将来,但危机却是眼前就要面对的。筑县县尉首先加赋后,其余各县也自动效法,赋税又是比瘟疫更可怕,传播的也更快。

陈三只是个卖糖葫芦的小贩,每日的收入也就刚刚够一家三口吃饱。前日上街看到官府的告示说要加赋,其中有一条名为杂货税的新税就是针对他的。算日子,后天衙役就会上门来收了。自己没有多余的银两,根据他的经验,那些捕快肯定会把它米缸里仅有的粮食拿去充数。眼前这关是可以应付过去,但是下个月他们一家三口吃什么,他和妻子可以去吃草根树皮,孩子怎么办?

他在市集卖糖葫芦时,经常和街边卖山货土产的村民聊上几句。从他们口中知道,东南边那座妖怪聚集的淮阳山其实并不危险,而且去哪里定居的人家都会被仁慈的山神赐予田产,这点其实他还没来得及去证实,但现在他必须让自己相信,因为他没得选择。他不想吵醒熟睡中的妻儿,轻手轻脚地将家里所有值钱的、能带走的收集起来,预备明日就带着妻儿离开这间自祖父开始住了三代的破屋子

不同却又相似的故事在很多人身上发生着,所以某一天时予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山神庙前跪满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贫民,老老少少个个都是大包小包的,情景似乎和几个月前某天很像。时予没有吃惊,因为今天的景象他在偷取那些官吏金银时就预料到了,而且这段日子他也为此作了准备。

在百姓们诚心向山神庙叩拜时,天空中突然浮现出七彩流霞,然后汇聚成一个巨大的人脸,人脸缓缓开口:“你们都起来吧!本神日前夜观星象,暗窥天机,得知淮阳山附近众生会遭此劫难,故早为尔等准备了栖身之所!”时予这招看似复杂,就是就一个最简单的幻术,比平时操纵石像说话还简单,但糊弄起人地效果就好多了,特别上加上那段故弄玄虚的话后,这些百姓对他的敬仰之情更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

时予让庙祝引百姓去居住点,因为担心人多庙祝忙不过来,还把有经验的严方叫来协助。严方当了几十年县尉了,对这些事情很有一套,一个上午就把二十多户人家都安排妥当,一点乱子都没出。下午,两人又把时予事先准备的救济粮送到每家每户手里,不知引出多少感jī的泪水。

严方看了一下时予安排村庄的布置,似乎若有所思。当晚他就来到山神庙拜见时予。

“严先生,你这么晚来找本神应该有要事吧?”因为严方说他已经厌倦了官场,不想和过去再有瓜葛,所以不喜欢别人继续称呼他“县尉”。时予也觉得在淮阳山用世俗的官职不妥,就让大家称呼他为“严先生”。

“启禀山神,在下今日查看了一下您所划村庄的布置,难道还有百姓要来山中?”

“不错,你一直在山里不知道,最近周围那几个县的贪官又在大肆增税,今后一个月肯定有大批百姓来投。”

“百姓能来淮阳山接受山神的庇护是他们的福气,但山神既然提到会有更多百姓来此,在下却有了另一种想法。”

时予知道严方治理地方多年,这方面肯定比自己强,所以很乐于听他的意见,“你说吧,在我这里不用顾忌那么多!”

“在下是想,既然淮阳山地方够大,百姓数量又多,那为何不在这里建立一座新的城市呢?”



第二卷称尊淮阳第六十二章人潮涌入



“建座城市?这主意不错,说下去!”时予眯着眼道。时予早就发现光是靠种地淮阳山能养的人口有限,也就等于他得到的香火有限,并且就算他全力扶持也就是让他们hún个温饱,谈不上好日子。

“今日在下安置百姓时,发现他们中不仅仅有农户,还有小贩、木工、铁匠等,我觉得以目前淮阳山人口地规模,我们完全可以先建一个小市集,让百姓互通有无各取所需。”

“那你有什么具体方案吗?”

看来严方是有备而来,从怀里拿出一本册子念起来:“在下曾在薛家村和辛庄之间有一片平坦的空地,新市集可以定在在那里。至于那些干各种营生的百姓,因为逃亡仓促,谋生工具可能没有带齐,恐怕要依靠山神扶持。”

“这个没问题,我原本就是打算给他们分发农具的,既然你有这想法,就按那样办吧。这事由你安排,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分到每隔百姓手中的财物要一致。”

“不患寡而患不均,在下明白!”

严方的办事速度还是很让人满意的,一天时间就把几十户人家的营生、人丁状况等登记得一清二楚,期间还去安置了一下新来的民户。另外他还把暴行所需的各种谋生工具都折合成市价,方便到时平均分配。

整理好这一切,严方就把各sè工匠和商贩安排到市集里,其余愿意继续种地的百姓则留在村庄。这样一个市集的雏形就落成了,另外严方还在每个村里都贴了告示,让村民去那里买卖日用所需。

在淮阳山外的城里,那些官吏也已经明白上次的事件正在重演。上次他们悬崖勒马,最终只送了一千多人口给时予。可是这回他们“穷”疯了,也豁出去了。他们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逃亡,也不会去关心,因为他们自己也已经决定要“逃亡”了。

他们不怕百姓背后戳脊梁骨,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